欢迎您注册蒲公英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南北朝时期,雁门关附近有个叫解叔谦的人,他的母亲得了病,长期不愈,一次,他在山里遇到一个砍柴的老汉,那老汉给他一种藤状草药,告诉他说这种藤能治疗他母亲的病。解叔谦回家让母亲服用以后,母亲果然很快就好了。他又多次去原处寻找那位砍柴老汉致谢,但一直没有寻到,他只记得那位老汉姓丁,就把这种不知名的草藤命名为“丁公藤”。
丁公藤,中药名。为旋花科植物丁公藤Erycibe obtusifolia Benth.或光叶丁公藤Erycibe schmidtii Craib的干燥藤茎。全年均可采收,切段或片,晒干。
【入药部位】植物的藤茎。
【性味归经】味辛,性温。归肝、脾、胃经
【功效】祛风除湿,消肿止痛。
【相关配伍】治风寒湿痹,半身不遂,可单用酒水各半煎服;或与桂枝、麻黄、当归等制成酒剂,以治风寒湿痹,手足麻木,腰腿酸痛,如丁公藤风湿药酒。(《中国药典》)
【用法用量】3~6g,用于配制酒剂,内服或外搽。
【禁忌】本品有强烈的发汗作用,虚弱者慎用,孕妇禁用。
【炮制方法】除去杂质,洗净,润透,切片,干燥。
【产地】中国大陆的沿海、广东等地。
【相关论述】
1、《本草纲目》:近俗医治诸风,以南藤和诸药熬膏市之,号南藤膏。白花蛇喜食其叶,故治诸风尤捷。
2、《别录》:金疮痛。延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