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某产品(不限品种制剂规格)含量标准为90%-110%,假设全年共生产100批,含量测定结果均合格,现要求对全年测定数据进行回顾分析,并判断产品生产工艺是否稳定在可接受范围之内。具体数据如下(均为百分比测定值): 提供某人的分析结果供参考:根据数据分析结果其Cpk为4,说明该产品2008年度设备及相关工艺稳定性比较好,但图表显示其年终91—100的批次中多批出现了超过控制限度的异常情况,建议进行OOT调查。根据图表统计,建议该产品2009年度内控标准为98%—102.5%。 2009年1月14日,西湖区药品生产企业工作例会上就该案例进行讨论分析,也是对如何使用控制图进行质量控制分析进行一次尝试,观点简要汇总如下: 观点一:经计算100批含量测定的均值=100.2%,RSD=2.1,说明生产按100%投料,只所以出现批间含量测定差距,是动态生产过程中所不可避免的,就产品来说稳定在可接受的范围之内,勿需做进一步的调查分析。 观点二:利用控制图来分析含量不太适用,药品生产有多个工序,控制图一般是分析一个工序。另外,药品的含量范围较大,而Cpk分析法一般应用在机械、汽车制造、化工行业,由于精度、纯度的要求对质量控制的要求很高,比如精确到±0.001等,其控制对象为长度、重量、强度、纯度、时间和生产量等计量值。 观点三:经计算本案例Cpk=2.04,所给参考答案为4,不知其如何计算。建议使用均值极差控制图对案例进行分析,将案例中所提供100个数据分20个子组,每子组为5个数据,计算作图如下: file:///C:/DOCUME~1/ADMINI~1/LOCALS~1/Temp/msohtml1/01/clip_image001.jpg 均值=(X1+X2+…+X5)/5 Xbarbar=(均值1+均值2+…+均值20)/20 极差均值(Rbar)=(极差1+极差2+…+极差20)/20 UCLxbar= Xbarbar+A2×极差均值(Rbar) 判异准则以国标GB/T4091-2001的8种准则为准。 file:///C:/DOCUME~1/ADMINI~1/LOCALS~1/Temp/msohtml1/01/clip_image002.jpg file:///C:/DOCUME~1/ADMINI~1/LOCALS~1/Temp/msohtml1/01/clip_image003.jpg 从两个控制图来看,按上述的判异准则,显然含量是不受控的,生产是失控的。 至此,与会各企业对案例分析共提出三种观点,其中观点三说理清晰,图文并茂,得到大家的广泛认同。以下对观点三做进一步讨论: 根据观点三所提供的两个控制图来看生产处于失控状态,但是否以此为依据,展开工艺调查,要求加强生产管理,使生产过程恢复受控,产品含量控制在98.94%-100.21%之间呢? 经分析讨论后大家均同意其意义并不大。根据现有数据的计算结果, 与质量标准90%-110%相比,或与一般企业的内控标准95-105%相比,这样的控制按现有水平及要求还是可以接受的。这主要是因为,药品最终目的是对患者安全、有效,药品质量标准是建立在一系列动物实验和临床实验的基础上的,用法用量、含量的高低范围在工业化生产中也是要满足上述两项实验后的要求,满足患者对药品安全、有效的要求,质量控制也应首先满足上述要求。那么这个案例中,标准为90%-110%,说明在这个范围内,对人体是安全、有效的。根据稳定性试验制定内控标准,也保证了药品有效期内符合90-100%。那么在这种情况下,这个企业能将含量控制在98%-103%已相当不错,超出这一范围的可能性很小,如果还要进行工艺调查,完全控制在98.94%-100.21%,质量成本太大,而实际意义并不大。但是如果该药品的中毒剂量和治疗剂量(如治疗心衰的洋地黄甙)非常相近的话,那么使用上述控制图来控制就是非常有意义的。 为有效地进行生产过程的控制,应对工序,特别是对关键工序与特殊工序进行工序分析,以找出影响工序质量比的支配性因素,并对支配性因素进行重点控制。因为在人、机、料、法、环五种因素中,并非为同等因素,只有通过工序分析找出影响工序质量的支配性因素和次要因素,并对支配性因素进行重点控制。一般情况下,如机器设备起支配作用,用控制图来控制,如操作者起支配作用,采用培训考核及认证方式(上岗证),物料起支配作用,采用供应商审核、进货检验、严格的抽样控制等。此外,还应分清控制的是产品质量特性,还是生产过程中的各种工艺参数,一般控制图用在工艺参数的比较多,质量特性一般是在质量检验控制中控制,当然,质量特性(质量标准中的各项质量指标)是通过生产过程的各种工艺参数的控制来实现,这和产品是生产出来的,不是检验出来的道理一样。 在药品行业,控制图在设备的运行控制及一些公用系统的运行控制比较适用。比如在验证当中,设备的运行参数的统计分析,水系统的运行、空气净化系统的一些参数,可运用适当的统计分析方法来控制,使设备的运行、公用系统的运行稳定可控,以保证药品生产的稳定,保证药品的质量稳定。 (本文根据西湖区药品生产企业工作例会的会议资料整理而成,尤其感谢正大青春宝药业有限公司许文祥所做的详细分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