蒲公英 - 制药技术的传播者 GMP理论的实践者

搜索
查看: 1751|回复: 3
收起左侧

CFDA新手段——照妖镜

[复制链接]
药士
发表于 2018-1-11 14:10:5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欢迎您注册蒲公英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img]https://www.ouryao.com/file://C:UsersAdministratorAppDataRoamingTencentUsers348736509QQWinTempRichOleT0K3CIA}AC4OIK9B%ZP[G~Q.png[/img]
        最近总局发布了一则关于药品补充检验方法研制指南,这则通告的发出意味着今后我们面对的检验模式将会出现革命性变化,之前都是针对某种指定物质或成分所出具的补充检验方法,而本次出台的指南则是鼓励各监管机构用非标准以外的方法去评价各个生产企业的产品质量 。指南中个人觉得最重要的一句话就是药品检验机构在药品检验中发现有掺杂掺假嫌疑,且国家药品标准规定的检验方法和检验项目不能检验的,可以起草药品补充检验方法。在结合下边这个例子:
       
        看到这个例子不知道大家能够联想起来什么,以前关注的重点都是原料是否掺假,关注领域主要集中在有效物质或主要成分上,对于实际生产过程中加入微量辅料以便于生产大家都习以为常了,例如工艺上是淀粉浆作粘合剂压片,实际生产时使用乙醇制粒;擅自添加硬脂酸镁、焦糖色素、矫味剂等等;这类问题在实际生产过程中比比皆是,以至于我们都有些见怪不怪。但是随着药品补充检验方法研制指南的出台我们这群穿着人皮的小妖精就要时刻小心了,因为照妖镜不再是遥远的杀伤性武器,而是我们需要随时直面的常规武器。配合中新药品注册管理办法、已上市中药变更指导原则、工艺核对等等这一系列的拳头组合,终于总局的监管手段也逐渐形成了闭环,留给我们苟延残喘的时间也不多了,站在这个十字路口真的需要做抉择了,我想对于大多数的企业来说短期内不做壮士断臂的自保那可能就会面临着随时的致残致死。
             2018年的监管风暴在不知不觉中已经悄然升级,药品中非法添加化学物质的、化学增重、染色、掺杂掺假的、擅自添加着色剂、防腐剂、香料、矫味剂及辅料等小妖们面对2018你做好准备了吗?
       

        附表
          

        药品补充检验方法研制指南

       

        为规范和指导药品补充检验方法研制工作,进一步提高药品补充检验方法的科学性、实用性和适用性,依据《药品管理法实施条例》第五十三条规定,制定本指南。
        一、研制范围
        药品补充检验方法针对有掺杂、掺假嫌疑的药品。在国家药品标准规定的检验方法和检验项目不能检验时,药品检验机构可以补充检验方法和检验项目进行药品检验;经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批准后,使用补充检验方法和检验项目所得出的检验结果,可以作为食品药品监管部门认定药品质量的依据。属于药品标准提高工作的,或针对仿冒产品以及未获得批准文号产品的方法原则上不纳入药品补充检验方法范畴。
        二、主要研制内容
        (一)药品中非法添加化学物质的;
        (二)化学增重、染色、掺杂掺假的;
        (三)擅自添加着色剂、防腐剂、香料、矫味剂及辅料的;
        (四)未按批准的生产工艺生产从而影响药品质量的;
        (五)存在其他风险物质的。
        三、方法确立
        药品检验机构在药品检验中发现有掺杂掺假嫌疑,且国家药品标准规定的检验方法和检验项目不能检验的,可以起草药品补充检验方法起草检验方法前,应深入调查研究,并通过市级及以上食品药品监管部门对拟建立方法的必要性和执法适用性审核,还应避免与在研或已批准方法的重复。市级及以上食品药品监管部门可以根据监管需要,委托药品检验机构组织起草补充检验方法。
        药品补充检验方法应首先选择建立通用方法,避免同一检查项分别针对不同药品建立多个相同或类似方法。
        四、方法研制
        药品检验机构应按照《药品补充检验方法研制技术要求》(见附1)开展方法起草和研制工作。起草药品补充检验方法时,同时还应编制起草说明,包括研究背景、检测指标的选择、实验设计、拟定方法、方法学验证、样品测定结果分析等内容。鼓励科研院所、大专院校、第三方机构或其他社会力量参与开展方法研制。方法研制过程中应征求技术机构、监管部门等各方面意见,保证方法的科学性、操作性和执法适用性。
        五、方法复核
        方法起草单位应在药品补充检验方法审评委员会秘书处(挂靠单位为中国食品药品检定研究院)推荐的复核单位名单中选择1至3家药品检验机构进行复核,其中至少1家为省级或省级以上药品检验机构。选择复核单位应遵循利益回避原则。
        复核单位应按照《药品补充检验方法复核技术要求》(见附2)对方法在实验室间的重现性、方法对被测目标物的适用性等进行验证,原则上应在20个工作日内完成复核,并按要求出具书面意见。起草单位应根据复核意见,对方法进行修改完善。
        六、方法申报
        起草单位通过药品补充检验方法管理系统(http://211.160.15.105/bcjyff)直接向药品补充检验方法审评委员会秘书处申报电子化材料,包括起草背景及依据、拟定的方法草案、方法学验证数据、按拟定方法草案检验的结果、复核情况等,并同时报送内容一致的纸质材料。各级药品检验机构在申报药品补充检验方法时应抄报同级及上一级食品药品监管部门。
         
        附:1.药品补充检验方法研制技术要求
        2.药品补充检验方法复核技术要求

本帖被以下淘专辑推荐: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药士
发表于 2018-1-11 14:57:52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药师
发表于 2018-1-11 15:46:57 | 显示全部楼层
分析的不错。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药徒
发表于 2018-1-12 15:33:38 | 显示全部楼层
好  就这样干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发帖声明
1、本站为技术交流论坛,发帖的内容具有互动属性。您在本站发布的内容:
①在无人回复的情况下,可以通过自助删帖功能随时删除(自助删帖功能关闭期间,可以联系管理员微信:8542508 处理。)
②在有人回复和讨论的情况下,主题帖和回复内容已构成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您将不能直接删除该帖。
2、禁止发布任何涉政、涉黄赌毒及其他违反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及本站版规的内容,详情请参阅《蒲公英论坛总版规》。
3、您在本站发表、转载的任何作品仅代表您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观点。不要盗用有版权要求的作品,转贴请注明来源,否则文责自负。
4、请认真阅读上述条款,您发帖即代表接受上述条款。

QQ|手机版|蒲公英|ouryao|蒲公英 ( 京ICP备14042168号-1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京B2-20243455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编号:(京)-非经营性-2024-0033

GMT+8, 2025-9-14 16:56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声明:蒲公英网站所涉及的原创文章、文字内容、视频图片及首发资料,版权归作者及蒲公英网站所有,转载要在显著位置标明来源“蒲公英”;禁止任何形式的商业用途。违反上述声明的,本站及作者将追究法律责任。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