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注册蒲公英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本帖最后由 鹤城 于 2018-1-26 07:10 编辑
《孔子家语》中有句“良药苦口利于病”,世人经常用这句来劝导别人。今天我要说“良药苦口未必利于病!”。
小时候,因为体质差,常生病。那时候,生病不是打肌肉针,就是喝汤药。每次母亲将煎好的药给我端来,就是我和母亲斗争的开始。母亲都要劝我趁热(温)将药喝掉,而我总是因药的味道苦,推脱不喝。这个过程每次都要持续很长时间最后才能喝掉,然后吃块糖来去除口中苦味。不知多少次将母亲辛辛苦苦煎的药打洒;也不知道多少次喝完药就吐,将喝到肚子的药都吐出来了。那时,就在想“为什么就不能把中药做的好吃一点,就像红烧肉一样”。
是的,既然是良药,为什么就不能将其做的好吃一些?至少能吃进嘴,留在肚子内,才能治病。
欣喜地时,现在市场上出现了中药粉剂。粉剂因为增加一些调味剂,吃起来比汤药好多了。但是,当女儿生病时,即使买的粉剂,她也不愿意吃。2周岁前,每次都是将粉剂冲水之后,大人给灌进去。2周岁之后,粉剂冲水后也不好灌了。我偶尔尝了尝冲调后的儿童冲剂,也感觉太难吃了。为了让女儿将药吃进去,我尝试着和女儿干吃粉剂,然后喝点水。没想到,女儿也喜欢干吃粉剂再喝水的作法。但是,感冒药中的粉剂,她只吃某一品牌的某一种包装。只是因为它的口感比其他药要好一些。
什么是良药?我觉得治病的,管用的药才是良药!要治病,药管用,首要问题还是解决服药的问题。所以我说,好吃的,治病的,管用的药才是好药。苦口的未必是好药,即使疗效再好,不解决服用问题就不是好药,大家说呢?
PS:为什么要写这篇短文?只因为小时候吃药困难,就经常屁股上打肌肉针;现在周围的小朋友吃药困难,家长就带孩子去打吊瓶。幼儿打吊瓶本身就有很大的风险。前一段时间,家附近一个诊所就因为给幼儿打吊瓶,将孩子打死了。惜哉,痛哉!真希望能开发出幼儿愿意吃的粉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