蒲公英 - 制药技术的传播者 GMP理论的实践者

搜索
查看: 2934|回复: 9
收起左侧

【浙江江南征文】中药传统之软膏剂

[复制链接]
宗师
发表于 2018-2-26 18:00:0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欢迎您注册蒲公英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浙江江南征文】中药传统之软膏剂

软膏剂系指将药物加入适宜基质中,制成容易涂布于皮肤、粘膜或创面的半固体外用制剂。因药物在基质中分散状态不同,用溶液型和混悬型之分。溶液型为药物溶解或共熔于基质或基质组分中制成的,混悬型为药物细粉均匀分散与基质中制成的。
乳膏剂系指药物溶解或分散于乳状液型基质中形成的均匀的半固体外用制剂。根据定义,软膏剂中的药物可以溶解于基质中,也可以分散于基质中。但是,若选择合适的基质,使药物溶解于其中一相中,从而使药物以分子形式存在,当两相混合时,药物在基质中就分布均匀。这样不仅保证了药物剂量与药效,而且避免由于药物颗粒的存在使软膏局部浓度过高,引起对皮肤的刺激性。因此,乳膏剂中药物的加入方法对保证药物的疗效、降低毒副作用显得尤为重要。但是在我们的审评工作中,经常会遇到有的研发者将药物粉末或颗粒直接加于基质中,或将对热不稳的药物加于温度较高的基质中等各种不合适情况。

软膏剂在生产与贮藏时均应符合下列各有关规定。

①软膏剂常用的基质,有凡士林、液状石蜡、羊毛脂、蜂蜡、动物油、植物油、单硬质酸甘油酯、十八醇等及其混合物。根据气温高低,可添加适量石蜡或液状石蜡调整基质的软硬度。某些基质中可加入乳化剂制成乳剂型软膏,使药物易被皮肤吸收,并易洗除。
②供软膏剂用的固体药物,除另有规定外,应预先用适宜方法制成细粉,全部通过6号筛。
③软膏剂应均匀、细腻,涂于皮肤上应无粗糙感,并应具适当的粘稠性,易涂布于皮肤、 粘膜上而不融化,但能软化。
④软膏剂应无酸败、异臭、变色等变质现象。必要时可加适量防腐剂使其稳定。
⑤软膏剂所用的包装容器,不应与药物或基质发生理化作用。
⑥除另有规定外,应置遮光容器中密闭贮存。

外用膏剂大都选用中药,应该在中医基础理论的指导下选用药物。如皮肤痈疮肿毒,属湿热蕴于肌肤,当选用清热解毒、托毒生肌之品,如金银花、地丁、蒲公英、黄芪、煅石膏等。而不能错选它类。不受“禁忌”限制亦并非不遵守配伍禁忌。众所周知,内科方剂历代以中药配伍十八反、十九畏为禁忌准绳,自古医者,熟于胸中,每于临症,小心谨慎,如履薄冰。尤其孕妇更不敢犯越。而外用膏药便有较大的包容性,清热、止痛、化瘀、散结可谓来者不拘,常常故意组合,唯恐力量不大。
另外多选取生性猛烈、辛窜有毒、芳香通窍的药物。如通痹用川乌草、马钱子、蜈蚣等,峻下用大戟、巴豆等;温里用附子、干姜、肉桂等;醒神用冰片、樟脑、檀香、沉香、乳香麝香等,散结用芒硝、半夏、皂刺等穿透力较强的药物,多为不能用于内服药中的虎狼之品。药膏应以湿润柔软为宜,明代医家吴谦在《医宗金》就提出“膏药当以湿润柔软,借湿以开窍,干则药气不入反添拘急之苦”的告诫。

制备方法

基质的净化与灭菌

  对于油脂性基质,均应先加热熔融后用数层细布或七号铜丝筛趁热滤过,除去杂质。然后再加热到150℃1小时以上进行灭菌,同时也除去了水分。如用直火加热须注意防火;用蒸气夹层锅加热,则须用耐高压的夹层锅,在蒸气压力升到490.35kPa(5kg/cm2)时,锅内温度才能达到150℃。

  药物的处理及加入基质中的方法

  (1)不溶性固体药物应先磨成细粉,过六~七号筛,然后先与少量基质研匀,再逐渐递加其余基质研匀;或将药物的极细粉末加液体基质研磨均匀后,然后递加其余基质研至均匀;或在不断搅拌下,将药物细粉加到熔融的基质中,继续搅拌至冷凝即得。

  (2)可溶性药物,应先用适宜的溶剂溶解,然后再与基质混匀。若药物能溶于基质者,可用熔化的基质溶解。

  (3)半固体粘稠性药物,流浸膏等可先浓缩至糖浆状后再与基质混匀。浸膏应先加溶剂使之软化或研成糊状后,再加入基质中。

  (4)中药水煎液常含有多量水分,易生霉,应进行适当的浓缩后,加入0.1%~0.3%新洁尔灭或0.3%~0.5%苯酚防腐,并加少量羊毛脂或吐温、司盘等混匀后,再与其他基质混匀。

  (5)某些中药先用植物油加热提取,去渣后再与基质混匀。或用油与基质共同加热提取,去渣后冷凝即得(如烧烫伤膏、紫云膏等)。

  (6)处方中有共熔组分时,如樟脑、冰片等共存时,可先将其共熔后再与冷至40℃以下的基质混匀。

  (7)对热敏感的药物或挥发性药物加入时,基质温度应控制在60℃以下。

  制法

  软膏剂的制备一般采用研合法、熔合法和乳化法。制备方法的选择需根据药物与基质的性质、用量及设备条件而定。

  (1)研合法:由半固体和液体组分组成的软膏基质可用此法。可先取药物与部分基质或适宜液体研磨成细腻糊状,再递加其余基质研匀至取少许涂布于手背上无颗粒感觉为止。大量生产时可用电动研钵进行。

  (2)熔合法:由熔点较高的组分组成的基质,常温下不能均匀混合,须用此法。若主药可溶于基质者亦可用此法混入。或一些药材需用基质加热浸取其有效成分者也用此法。操作时通常先将基质加热熔化,滤过,加入药物,搅匀并至冷凝。大量制备可用电动搅拌机混合。含不溶性药物粉末的软膏,可通过研磨机进一步研磨使其更细腻均匀。

  (3)乳化法:将油性物质(如凡士林、羊毛脂、硬脂酸、高级脂肪醇、单硬脂酸甘油酯等)加热至80℃左右使熔化,用细布滤过;另将水溶性成分(如硼砂、氢氧化钠、三乙醇胺、月桂醇硫酸钠及保湿剂、防腐剂等)溶于水,加热至较油相温度略高时(防止两相混合时油相中的组分过早析出或凝结),将水溶液慢慢加入油相中,边加边搅,制成乳剂基质。加入药物并搅拌至冷凝。

  乳化剂中水、油两相的混合有三种方法:①两相同时掺和,适用于连续的或大批量的操作,需要一定设备。②分散相加到连续相中,适合于含小体积分散相的乳剂系统。③连续相加到分散相中,适用于多数乳剂系统,在混合过程中引起乳剂的转型,从而产生更为细小的分散相粒子。如制备O/W型乳剂基质时,水相在搅拌下极缓加到油相内,开始时水相的浓度低于油相,形成W/O型乳剂,当更多水加入时,乳剂粘度继续增加,直至W/O型乳剂水相的体积扩大到最大限度,超过此限,乳剂粘度降低,发生转型而成O/W型乳剂;使内相(油相)得以更细地分散。


软膏剂的历史

1.萌芽阶段:(远古——春秋战国)

在人类历史上,穴位贴敷疗法作为一种最古老的药物外治疗法,广泛流传于民间,应用于民间。在原始社会,人类为了自身的生存和健康,不得不在灾害搏斗中自求救护,消除病痛。通过长期反复实践,人们总结了将泥土、树叶、草茎等捣烂涂敷伤口或某一部位等多种外治方法。

早在1300年前的甲骨文中,就有大量关于中医外治体会的文字记载。在《周礼·天官》中就记载了治疗疮疡常用的外敷药物法、药物腐蚀法等,如“疡医掌肿痛,溃疡、拆疡、金疡、祝药刮杀之齐,凡疗疡以五毒攻之……”,其中“祝药”即敷药,在我国现存最早的临床医学文献《五十二病方》中,记载有“傅”、“涂”、“封安”等疮口外敷之法,记载了用白芥子泥贴敷于百会穴治疗毒蛇咬伤的方法,这是贴敷疗法最早的文字记载;春秋战国时期,在中医经典著作《黄帝内经》中,有“内者内治,外者外治”的论述,其中还有用白酒和桂心涂治风中血脉等记载,被后世誉为膏药之始,开创现代膏药之先河。[1]这一时期,贴敷疗法无论是基础理论还是具体方法还比较幼稚,虽然可以看到很多后期成熟外治方法的雏形,但无完整体系和专著出现。

2.发展阶段(汉代——明代)

东汉时期张仲景在《伤寒杂病论》中记述了烙、熨、外敷、药浴等多种外治方法,而且列举了各种贴敷方药,曾提到“四肢才觉重滞,即导引吐纳针灸膏摩,勿令九窍闭塞”,说明汉代以前通过外敷各种药膏治疗内外诸疾已相当广泛。晋朝葛洪《肘后备急方》中首次记载了用生地黄或栝萎根捣烂外敷治伤,用软膏剂贴敷疗金疮,并收录了大量外用膏药,如续断膏、丹参膏、雄黄膏、五毒神膏等,并注明了具体的制用方法,而且对黑膏药制法、条件、用具均有详细记载;唐代医学有了很大的发展,这个时期的主要著作《备急千金要方》、《外台秘要》、《太平圣惠方》、《针灸资生经》、《外科正宗》等,汇集了大量有效的贴敷方药,其中很多贴敷的部位都与穴位相结合;宋代《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已有可用于局部治疗或透皮吸收的膏药,如“治疗腰腿脚风痹冷痛有风,川乌头三个去皮脐,为散,涂帛贴,须臾而止。”;《圣济总录》中指出:“膏取其膏润,以祛邪毒,凡皮肤蕴蓄之气,膏能消之,又能摩之也”,初步探讨了中药贴敷治病的机理;宋代《刘涓子鬼遗方》载有多种薄贴之法;明代李时珍的《本草纲目》述及外贴膏药治疗痈疽、风湿之症,收载了不少穴位贴敷疗法,并为人们所熟知和广泛采用,如吴茱萸贴足心治疗口舌生疮、黄连末调敷脚心治疗小儿赤眼至今仍在临床使用。陈实功的《外科正宗》中载有膏方26张,多以麻油、黄丹、松香、白蜡等为基质,并详细记载了膏药的制法与用途。汪机著的《外科理例》,载有软、硬膏方11张,多以麻油、黄丹、牛皮胶等为基质。

这一时期随着中药外治方法的不断改进和创新,膏药的制备已经非常完善,而且晋、唐之后已出现贴敷疗法和其它学科相互渗透与结合的运用研究。如把敷药法和经络腧穴的特殊功能结合起来,创立了穴位敷药法,大大提高了疗效

3.理论成熟阶段(清代)

清代,可以说是中药外治方法较为成熟的阶段。其中以《急救广生集》、《理瀹骈文》等中药外治专着的问世为代表,以较为完整的理论体系为贴敷疗法成熟的标志。

《急救广生集》又名《得生堂外治秘方》,是我国清代著名而又难能可见的外治法专书,此书是程鹏程悉心博览,广辑方书而成,程氏穷力搜讨数十年,集内外治法三千余方,并将其外治方一千五百余首进行分门别类,汇纂成编,为集十卷。其内容总括了清·嘉庆以前历代医家行之有效的外治经验,是一部极为丰富的外治法的宝贵史料。原为救急而作,所载方药具有简、便、验、廉的特点。书中所用外治疗法包括、涂、针、炙、砭、镰、浸洗、熨搨、蒸提、按摩等多种方法,几乎集外治之大全,其中许多方法延用至今,确有疗效。

继《急救广生集》之后,清代医家吴师机结合自己的临床经验,对敷贴法进行了系统的整理和理论研究,著成《理瀹骈文》一书,此书原名叫《外治医说》,刊于1870年。作者因取“医者理也”,药者沦也”之意,又因正文是用“骈体文”写成的,故刊成后,改名为《理瀹骈文》。吴氏本人通过长期实践,大力提倡膏药的应用。他在二十年间,“月阅症四、五千人,岁约五、六万人,出膏大小约十万余张。”因此,可以说《理瀹骈文》是我国第一部专门研究膏药的专著。除膏药外,还有敷、熨、罨、涂、熏、浸、洗、擦、搭、抹、嚏、吹、吸、捏、咂、坐、塞、踏、卧、刷、摊、点、滴、烧、照、缚、扎、刮痧、火罐、按摩、推拿等数十种外治方法,它不仅用于痈疽疔肿、风湿痹痛,跌打损伤等外科疾患的治疗,还广泛地用于内、妇、儿、外、五官等各种疾患的治疗。因此《理瀹骈文》被后人尊称为“外治之宗”。

吴氏所著《理瀹骈文》总结了我国清末以前千余年的外治方法,把敷贴疗法的治疗范围推广到内、外、妇、儿、皮肤、五官等科,指出“膏药能治病,无殊汤药,用之得法,其响立应”,“以膏统治百病”。为后世树立了楷模,在这部专著中他提出了“外治之理,即内治之理”,从而奠定了外治法的理论基础。

常用软膏剂

1黑油软膏配方:龙骨30g 枯矾30g 五倍子60g 轻粉30g 冰片6g 蛤粉60g 寒水石60g 生石膏60g 薄荷脑30g 凡士林适量 制法:上药分别研成细粉。过120目筛,混匀待配。取药粉100 ,凡士林900 ,调拌成10%软膏。主治:慢性湿疹等。用法:外搽患处,每日3次。

2白色病软膏I、II号配方:I号:血竭20g 生蒲黄50g 樟丹10g 蛤粉10g 白芷5g 铜绿5g 凡士林900g II号:血竭40g 马齿苋20g 生蒲黄20g 樟丹10g 元胡5g 枯矾5g 凡士林900g 制法:I号与II号中药各研细末,过120目筛,混合粉加凡士林,采用熔化法配膏分装,备用。主治:女阴白斑病。用法:初期者用I号,晚期者用II号,外搽,每日2—3次。外搽前可用白色外洗液:马齿苋30g,艾叶,川椒、硼砂各10g ,痒甚者加生蒲黄、当归各15g ,每日煎洗熏敷1次,每次30分钟。

3护肤软膏配方:珍珠粉40g 地龙粉200g 煅月石粉60g 凡士林700g 制法:先将地龙洗净,晒干,低温干燥后,研细粉过120目罗筛,密封在玻璃瓶内,经高压消毒,待配。月石需除净杂质,置陶锅内,文火烧至白色泡状至疏松为度,冷却后研成细末,与地龙粉,珍珠粉和匀,兑入凡士林中,加温至80℃左右,调匀后取出冷却,装盒(1盒20—40克),备用。主治:手足皲裂症。用法:患手患足先用温水洗净裂口处,每日外搽2—3次。患处暂不接触碱粉、洗衣粉、洗洁精、洗面奶等。

4酒渣软膏配方:硫磺10g 鱼石脂5g 水杨酸2g 氧化锌10g 淀粉10g 羊毛脂20g 硫酸锌2g 95%酒精10ml 凡士林加至100g 制法:各药先研极细末, 混匀,加入酒精调糊后加羊毛脂及凡士林,充分拌匀,备用。主治:酒渣鼻。用法:外搽患处,每日2—3次。

5铍溃疡系列I、II、III号配方:I号(三五膏)黄连、黄柏各5g 大黄 五倍子各10g 凡士林70g II号(五味散):乳香、没药、血竭、儿茶各10g 冰片3g III号(黑醋膏):五倍子面150g 黑醋450ml 制法:I号:凡士林加热至熔,加入各药极细末,调匀即得;II号:各药分别研极细粉,过120目筛后,混匀即得;III号:将黑醋文火煮剩半量时,加入五五倍子细粉,搅匀离火放冷即得。主治:铍溃疡。用法:根据病情辨症用药:新鲜溃疡炎症明显者用I号外敷;溃疡面深创面清洁者用II号撒布;晚期溃组织增生明显,溃疡小面深,或溃疡未愈面封口者用III号换药,以上换药,每天1—2次。

6复方当归软膏I、II号配方:I号:当归浸膏20g 甘油10ml 干姜粉20g 薄荷脑0.5g 羊毛脂20g 凡士林29.5g II号:当归浸膏10g 鱼肝油15ml 桉油3ml 血竭10g 硼酸2g 羊毛脂30g 凡士林30g 制法:I号:当归切碎浸渍48小时,收集滤液,60℃以下蒸了至稠密状,甘油、羊毛脂、凡士林、同置容器中,水溶加热熔化,冷凝前加干姜粉,薄荷脑(研细)搅匀,备用。II号:取当归浸膏、鱼肝油、桉油、羊毛脂、凡士林,同置容器中,水溶加热熔化,冷凝前加血竭、硼酸(共研细末)搅匀,备用。主治:冻疮:用法:红斑水疱期冻疮,先用温水洗净患处,擦干后涂搽I号,每日3次;糜烂期冻疮,外搽II号,包扎,每日3次。

7消银软膏配方:大枫子30g 苯甲酸15g 水杨酸15g 黄柏30g 冰片10g 狼毒10 g 白矾30g凡士林500g 羊毛脂200g 制法:取上各药极细末,过120目筛后放入已熔化的凡士林与羊毛脂中,充分调匀,分装,备用。主治:银屑病(静止期,退行期)用法:取药膏外搽病灶上,并用蜡纸或薄纸严密敷盖,再用绷带包扎,每隔1周换药1次。本品只限小面积使用。

8扫疥方软膏配方:硫磺100g 轻粉25g 黄丹50g 凡士林825g 制法:三味各研细末,逐入凡士林中,充分搅拌混合至匀,备用。主治:疥疮。用法:洗净患处,日搽2—3次,反复搽用,直至疮愈。一般3—5天可愈。用药期间不洗澡不换衣,3—5天后洗澡更换衣被。

9藤黄软膏配方:藤黄150g 羊毛脂150g 凡士林700g 制法:藤黄研极细末,过120目筛后,投入已熔化的羊毛脂与凡士林中,搅匀、装瓶,外用。主治:皮肤癌。如鳞状细胞癌,基底细胞癌等。同时口服藤黄片剂60—90mg,每日3次,或用藤黄针剂100—200mg,加入5%葡萄糖500ml内,静脉滴注,每周2次,1个月为1疗程。

10桃叶软膏配方:桃树叶300g 水5000ml 凡士林900g 制法:桃树叶煎浓汁3次,滤清存汁,3次滤汁混合,文火浓缩成稀糊状浸膏。取浸膏100g,投入凡士林中调匀成膏,分装,备用。主治:阴道滴虫病。用法:先用苦参、蛇床子各30g,煎水熏洗外阴,温水冲洗阴道,再取一带线棉球,蘸满药膏寒入阴道内,线头留于**外,每日1次,10天为1疗程,效佳。

11酒渣鼻软膏配方:轻粉6.5g 苦杏仁8.5g 樟脑 大枫子仁 核桃仁 蓖麻子仁各12g 羊毛脂10g 凡士林加至100g 制法:焙干后各研细末,过120目筛后,入熔羊毛脂、凡士林中,调匀成膏。主治:酒渣鼻。用法:外用局部搓擦,每日2次。晚上可用百部30g煎液湿敷,同时煎服仙鹤草45g,每日1剂。以上30天为1疗程。

12复方红花软膏配方:红花 当归 柴草各500g 樟脑10g 凡士林500g 制法:三味中药加水浸渍3天后,分别煎煮3次,3次滤液混合,文火久煎浓缩成流浸膏;另取樟脑加少许酒精研磨液化,投入凡士林中,再将浸膏也投入,共搅拌均匀成膏,备用。主治:冻疮(未破者)用法:外搽患部,每日2—3次,搽时用力磨擦。

13黑布膏配方:五倍子100g 蜈蚣1条 蜂蜜18ml 黑醋250ml 制法:前二味研细末,放入蜂蜜与黑醋中,以上各药混合,搅匀,备用。主治:烧伤疤痕。用法:把黑布膏摊于黑布上,外敷疤痕外,3—5天更换1次,直至疤痕软化变平,症状消失,功能恢复为止。

14山桂膏配方:山莨菪碱400g 肉桂3g 樟脑2g 凡士林95g 制法:共研极细末,入凡士林内调匀成膏,备用。主治:冻疮(未破者)用法:外用,每日3次。若已破溃,可在原膏20g中加入环丙沙星片0.5g(研粉后加入)调匀后外搽。

15止痒灵软膏配方:硫磺40g 轻粉、雄黄、大枫子仁25g 黄连、苦参各40g 冰片5g 凡士林800g 制法:先将硫磺、雄黄、轻粉、苦参、黄连各研细末,大枫子仁蒸后捣为泥状,再把凡士林隔水加热熔化,加入上药粉末,搅拌均匀。待凡士林待凉后加入冰片,搅匀备用。主治:慢性湿疹,神经性皮炎,瘙痒症等。用法:先将患处清洁干净,涂药于患处,用手揉搓5—10分钟,10天为1疗程。一疗程后疗效不显,加服中成药乌蛇止痒丸。

16龙象软膏配方:煅龙骨60g 象皮40g 珍珠粉8g 血竭6g 儿茶6g 乳香6 g 没药6g 凡士林200g 制法:上药除珍珠粉外,象皮经砂炒,共研细末,和匀过80目筛,经凡士林加热熔化,投入上药末珍珠粉,搅拌和匀,冷却装盒,每盒20g,备用。主治:皲裂症。用法:用药前,经温开水洗净皲裂处,薄涂药膏一层。手掌皲裂者,每日用药2—4次;足部皲裂者,每晚洗足后涂药,消毒纱布包扎,第二天起床后再涂药1次。

17鱼石脂软膏配方:鱼石脂100g 羊毛脂100g 95%酒精100ml 凡士林800 制法:取鱼石脂与酒精调成稀薄粘液,加入羊毛脂调和,再分次加入凡士林调匀即得,分装成20g1盒。备用。主治:疖肿,毛囊炎等。用法:外敷或外搽,每日1—2次。

18鹅掌风软膏配方:狼毒10g 黄柏20g 苦参30g 冰片5g凡士林50g 制法:共研细末,过100目筛,药末加入凡士林内调匀即得。主治:手、足癣。用法:先用温水洗净患处,将药膏涂敷患部,每日2—3次,20天为1疗程。本品对鳞屑角化型疗效更佳。

19啤酒花软膏配方:啤酒花1000g 凡士林适量 制法:采用新鲜无霉变的干啤酒花,放大砂锅内加清水至药面为度,文火煎煮2小时,将药液过滤;药渣加水复煎1小时,再过滤。最后将两次药液合煎浓缩成膏。取浸膏100g,加凡士林900g,配成10%软膏,备用。主治:颈酒巴结核。用法:直接涂敷或制成油纱条外敷,每日1—次,1个月为1疗程。

21慢性湿疹软膏配方:蛤粉200g 五倍子150g 煅石膏150g 凡士林4000g 制法:三药共研细粉,过100目筛,投入已熔化的凡士林中,搅匀,分装,备用。主治:慢性湿疹,神经性皮炎等。用法:外用,每日3次。 21薄肤软膏配方:密陀僧300g 白及100g 轻粉60g 凡士林4000g 制法:三药研成细粉,过100目筛,粉末入已熔凡士林中,调匀,分装,备用。主治:慢性湿疹。用法:外用,每日3次。

22疥疮净软膏配方:升华硫磺粉 蛇床子各250g 樟脑50g 吴茱萸100g 枯矾250g 花椒30g 雄黄250g 凡士林适量 制法:以上各药研粉,过80—100目筛,取粉50g加入已熔化的凡士林950中,调匀,配成5%软膏,分装,备用。主治:疥疮。用法:先用疥疮浴剂:公英、败酱、艾叶、透骨草各500 g ,雄黄、白矾各250g 苦参、蛇床子各50g 花椒250g 百部750g 洗浴30—60分钟后,擦干,从颈以下遍擦软膏,每日1次,3天为1疗程。

23消炎膏配方:生大黄11.5g 白芷11.5g 广木香7.5g 潮脑9g 薄荷脑3g 冰片1.4g 麝香0.6g 凡士林适量 制法:先将前三味研细末,待配;另将麝香研细,加入薄荷脑与冰片同研,待液化后加入潮脑磨研,最后将已备药粉投入,混匀。取以上药粉25g,凡士林75g,调匀,配成25%软膏。主治:皮肤浅部细菌感染。如疖肿,急性酒巴结炎,乳腺炎和腮腺炎等。用法:将药膏均匀摊在敷料上,贴于患部,如有脓汁时,就先用1%黄连素水清洗后再敷药膏,每天换药1次,好转后2天换药1次。

24九华软膏配方:飞滑石150g 龙骨150g 硼砂100g 浙贝100g 朱砂30g 冰片60g 麝香1g 制法:前三味中药先研细末,过100目筛后,再加入冰片粉与麝香,再研成极细末,加入已熔化的凡士林适量,配成15%软膏,备用。主治:尿布皮炎。用法:每天换尿布时,用温开水清洗臀部及外阴后,用柔软毛巾擦干,用无菌棉签次软膏涂于患处,每天3次,至愈停用。

25蟾酥软膏配方:蟾酥10g 生理盐水30ml 达克罗宁粉0.5g 制法:蟾酥粉碎成粉末状,放入生理盐水中,浸泡10—48小时后,蟾酥已成糊状,加达克罗宁粉0.5g,再加环丙沙星软膏100g,调成10%软膏,装瓶备用。主治:皮肤癌。如鳞状上皮癌,基底细胞癌等。用法:肿瘤周围以75%酒精消毒,再用无菌生理盐水清洗肿瘤表面,去除结痂,把本品涂于癌体表面上,每日1—2次。局部可能有疼痛,可对症处理。

26仙龙石灰膏配方:鲜地龙30 g(干品亦可) 鲜仙人掌30g 陈石灰50g 冰片5g 白酒30ml 芝麻油10ml 制法:先将地龙、仙人掌洗净,共捣泥状,加白酒搅匀,弃渣存汁,将陈石灰、冰片共研细面,与芝麻油兑拌成稀糊状。主治:带状疱疹。用法:外用,敷料包扎,每日2次。在面颈部者需服黄连上清丸,在胸胁部者需服龙胆泻肝丸。

27万灵软膏配方:轻粉 红粉各20g 银朱 冰片各10g 凡士林3000g 制法:前四味中药共研细末,过筛后投入已熔化的凡士林中,搅拌均匀,装瓶,备用。主治:手足皲裂症。用法:外涂,每天3次,30天为1疗程。

28寄奴软膏配方:刘寄奴20g 白及20 g 甘草10g 甘油200g 凡士林2500g 制法:前三味研成微细末,再投入已熔化的凡士林中,搅拌,加入甘油,至匀成膏,备用。主治:手足皲裂症。用法:外用,每天3次,30天为1疗程。

29人参软膏配方:鲜人参(家参)300g 黄连、黄芩、黄柏各100g 制法:新鲜人参捣碎,与三黄共同水煮,分别水煎3次,再将3次水煎液合并,文火煮煎浓缩成浸膏。取浸膏200 ,加少量二甲基亚砜搅拌,再入已熔的凡士林800g中,搅匀成为20%的软膏,分装,备用。主治:皮肤溃疡。用法:清洁创面,外涂药膏,包扎,每日1—2次。

30疔疽软膏配方:雄黄25g 石膏90g 硼砂25g 冰片10g 凡士林850g 制法:上药除冰片外分别研细过筛成细末,和匀,再拌入冰片,配凡士林在水浴上加热熔化,搅匀冷凝成膏,备用。主治:疖肿,毛囊炎等。用法:将药膏涂布棉垫上贴敷患处,每日1次,直至病愈。

31清解效应软膏配方:黄精 黄柏 雄黄 吗啉胍 痢特灵各25g 珍珠粉20g 炉甘石 防风 血竭 硫磺 青黛各15g 轻粉 冰片各5g 凡士林3000g 甘油100ml 制法:将上药分别研成极细粉,过200目筛,然后和匀,加入甘油及凡士林中,反复拌调和匀,装入常规消毒之搪瓷罐中,备用。主治:婴儿湿疹(干燥型)。用法:先用生理盐水洗去痂皮,再取适量药膏涂在患处,用手反复磨擦,每日2次,20天为1疗程。

32牛皮康软膏配方:青黛30g 轻粉10g 冰片10g 凡士林100g 制法:先将药物共研细末,过100目筛子后,加入凡士林中研和调匀即成。主治:银屑病。用法:外擦患处,每天1—2次,7天为1疗程,1—3个疗程见效。使用本品前,先做皮肤过敏试验,即先外擦皮损一块,每天1次,3天后无不良反应,即开始外用治疗。

33冻疮活血膏配方:红花100g 丹参100g 桂枝100g 五倍子100g 樟脑30g 95%酒精2000ml 羊毛脂150g 凡士林570g 香精25ml 制法:将红花、丹参、桂枝、五倍子切碎,用酒精浸泡7天后,回收酒精,使药物成膏状,再将凡士林、羊毛脂加热熔化,加入樟脑末、香精,合并中药提取液,混匀即得。分装,备用。主治:冻疮(未破期、破溃期)。用法:涂擦,按摩冻疮,每日2—3次,2周为一疗程。

34红连软膏配方:红花、黄连各50g 黄柏、行大黄各100g 栀子60g 冰片30g 凡士林1200 g 制法:各药研细粉,过100目筛后,入已熔化凡士林中,调匀成膏。分装,备用。主治:毛囊炎,疖肿等。用法:外涂患处,每日1—2次。

35全蝎膏全蝎63条、蜈蚣9条 梅片20g 凡士林1000g 制法:先将凡士林加热炸二虫药、焦枯去渣,再入梅片溶解,冷置成膏。分装,备用。主治:手足癣。用法:先以温水浸泡患处20分钟,使角质层软化,然后擦干皮肤涂上本品。有皲裂者加用包封固定疗法,每日1—2次。

36新疥软膏配方:硫磺20g 轻粉、樟脑各2g 冰片5g 水杨酸1g 强的松片50mg 凡士林70g 制法:先将上药共研极细末,加入凡士林中调匀即可。主治:疥疮。用法:用药前先洗澡,擦干后外擦药物,局部轻轻地搓擦1—2分钟,每晚1次。最多连用7天可愈。

37 硬肿症软膏配方:肉桂6g 丁香9g 川乌 草乌 乳香各7g 当归 红花 川芎 赤芍 透骨草各15g 凡士林500g 制法:各药焙干,研成极细末,加入凡士林调匀即得。主治:新生儿硬肿症。用法:软膏加温后敷于硬肿部位,每日换药1次。

38青黛软膏配方:青黛30g 煅石膏60g 滑石粉60g 大黄30g 凡士林820g 制法:取煅石膏、大黄分别研细,经100目筛后与青黛、滑石粉一起混合,加入熔化的凡士林中,搅拌均匀至冷凝。主治:汗疱疹,湿疹,银屑病。用法:外涂,每日2—3次,2个月为1疗程。

39复方硫氨软膏配方:升华硫磺粉25g 氨苯酚(DDS)粉0.2g 凡士林75g 制法:先将凡士林放入盆中微熔化,再投入两种药粉,搅拌均匀,成膏后备用。主治:疥疮。用法:每晚涂搽全身1次,连用5—7天。用药2—3天后即可止痒,5—7天后即愈。治愈率约为90%--95%左右。

40蛇 “疒”加“丹”灵软膏配方:生大黄20g 黄柏20g黄连20g 青黛10g 五倍子10g 芒硝10g 制乳香10g 制没药10g 凡士林400g 制法:上药共研极细末,放入熔化的凡士林中搅匀即成。主治:带状疱疹。用法:将药膏摊于纱布上,厚约5分硬币,贴于疱疹区,胶布固定,每日1次,7天为一疗程。

41五倍子软膏配方:五倍子30g 黄柏10g 青黛10g 冰片3 g地塞米松30mg 凡士林47g 制法:共研极细末,过120目筛后,投入凡士林中调匀成膏,备用。主治:婴儿湿疹。用法:外用,每日3次。

42灭疣净软膏配方:鸦胆子 马钱子各20g 雄黄 狼毒 白鲜皮 黄柏各40g 凡士林1000g 制法:取诸药共研成极细末,过120目筛,混匀后加入已熔凡士林中,调匀成膏,分装,备用。主治:尖锐湿疣。用法:使用时涂敷患处,每日1次,5日为一疗程 。

43疤痕止痒软化膏配方:五倍子100g 强的松0.1g 地卡因1g 氧化锌200g 羊毛脂40g 凡士林650g 制法:共碾极细粉,过160目筛后拌匀,分次少许加入已熔化的凡士林、羊毛脂中搅拌,调匀后分装,备用。主治:增生性疤痕(烧伤、手术等引起)用法:温水洗净患处,将药膏均匀涂布疤痕上,用绷带或布包扎,外用弹力绷带加压缠绕,注意绷带应不宜松,但不可太紧而妨碍肢体或局部血液循环,每3—5天换药1次,5次为1疗程。

44香莲软膏配方:降真香50g 旱莲草30g 明矾100g 凡士林200g 制法:先将三味焙干研末,过120目筛,混匀,放入凡士林中研匀,备用。主治:扁平疣。用法:先将患处皮肤常规消毒,用三棱针刺破疣的基底部,如遇母疣,则用刀片削去角质层,再涂药膏。每天1—2次,7天为1疗程。

45紫连软膏 黄连80g 柴草 黄柏 当归 生地各40g 冰片20g 凡士林加至800g 制法:将凡士林熔化达120—150℃,取黄连、黄柏、当归分别先后煎炸至表面深褐色及内部焦黄为度,捞出后加入生地煎炸半小时再捞出,温度低于120℃时针柴草加入煎至用手摩擦呈紫红色时捞出,过120目筛,放置到呈固体状时,将研细的冰片加入,搅拌均匀即得。主治:新生儿尿布皮炎。用法:外搽,每日3次。

46肛湿止痒软膏配方:氧化锌粉12g 硼酸粉 梅片粉各6g 珍珠粉1g 黄丹 薄荷 冰片各3g 石炭酸2ml 皮康霜40g 凡士林250g 制法:前七味中药各研极细末,混匀,与余药调匀成膏。分装,备用。主治:肛门慢性湿疹。用法:配合蛇蝎汤:乌梢蛇、当归、白芍、丹参各15g 茯苓、白蒺藜各30 g当归、红花、生甘草各10g 全蝎6g 蜈蚣2条。加减法:脾胃虚寒者加黄芪、苍术、白术、石菖蒲;热毒湿盛者加山栀子、龙胆草;血热者加知母、丹皮。煎服,每日1剂。面大便后或睡前外搽药膏,每日2—3次,2个月为一疗程。内外合用可连续应用2—3个疗程。

47朱砂软膏配方:朱砂 雄黄 硫磺各10g 冰片5g 凡士林100 g 5%碘酊2ml 制法:先将四味中药研极细末,入凡士林内调匀,备用。主治:带状疱疹。用法:临用时,将碘酊兑入软膏内调匀。外涂患处,每天1—2次。

48愈疥软膏配方:川椒 荆芥 地肤子 防风 白鲜皮各100g 升华硫磺粉100g 白凡士林1000g 制法:共研细末,加入已熔凡士林中调匀成膏,分装,备用。主治:疥疮。主治:先用愈疥洗液:夜交藤、百部、苦参各30 煎水洗浴全身,再外涂本品,每日2次,共用9天。

49燥湿止痒膏配方:硫磺 轻粉各5g 枯矾 松香各20g 煅石膏50g 白凡士林1000g 制法:共为极细末,过120目筛后,投入凡士林中,调匀备用。主治:慢性湿疹。用法:外涂患处,每日2—3次,30天为一疗程。

50 疣脱灵软膏配方:苦参50g 蚤休 苍术 黄柏 土茯苓 大青叶 白矾 蛇床子各25g 青黛粉50g 凡士林800g 制法:前八味水煎3次,浓缩成50ml流浸膏,与青黛粉同入已熔凡士林内,搅匀成膏,备用。主治:肛门尖锐湿疣。用法:先用上药(除青黛与凡士林外)1剂、煎水熏洗肛门30分钟后,病人取倒卧位,使疣体暴露,将本品外敷患部,每日2次,10天为一疗程。

评分

参与人数 1金币 +3 收起 理由
大上海 + 3 赞一个!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药士
发表于 2018-2-27 07:52:38 | 显示全部楼层
中药常见剂型之一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药徒
发表于 2018-2-27 16:02:44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宗师
 楼主| 发表于 2020-12-3 19:55:34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1-4-5 11:20:23 | 显示全部楼层

好东东,谢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药仙
发表于 2021-12-25 16:48:34 | 显示全部楼层
感谢分享,学习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药徒
发表于 2022-4-11 21:41:45 | 显示全部楼层
够全面的,好!加入0.1%~0.3%新洁尔灭或0.3%~0.5%苯酚防腐过时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药徒
发表于 2022-10-31 16:56:00 | 显示全部楼层
增加新知识了,感谢分享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2-11-1 16:22:53 | 显示全部楼层

感谢分享,学习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药徒
发表于 2022-12-23 08:37:40 | 显示全部楼层
楼主好,向您请教个初级的问题:中药研成细粉,做成软膏剂,皮肤可以吸收细粉中的中药成分吗?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发帖声明
1、本站为技术交流论坛,发帖的内容具有互动属性。您在本站发布的内容:
①在无人回复的情况下,可以通过自助删帖功能随时删除(自助删帖功能关闭期间,可以联系管理员微信:8542508 处理。)
②在有人回复和讨论的情况下,主题帖和回复内容已构成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您将不能直接删除该帖。
2、禁止发布任何涉政、涉黄赌毒及其他违反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及本站版规的内容,详情请参阅《蒲公英论坛总版规》。
3、您在本站发表、转载的任何作品仅代表您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观点。不要盗用有版权要求的作品,转贴请注明来源,否则文责自负。
4、请认真阅读上述条款,您发帖即代表接受上述条款。

QQ|手机版|蒲公英|ouryao|蒲公英 ( (京)-非经营性-2014-0058 京ICP证150354号 京ICP备14042168号-1 )

GMT+8, 2024-3-28 21:57

Powered by Discuz! X3.4运维单位:苏州豚鼠科技有限公司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声明:蒲公英网站所涉及的原创文章、文字内容、视频图片及首发资料,版权归作者及蒲公英网站所有,转载要在显著位置标明来源“蒲公英”;禁止任何形式的商业用途。违反上述声明的,本站及作者将追究法律责任。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