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注册蒲公英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我和《实用制药知识与技术解析》(一)(盛伦武)
捧着刚装订压切出来的《实用制药知识与技术解析》,眼泪都快要流出。从开始动笔到今天完整成书,整整十年了,酸甜苦辣,百感交集。感谢编委们的耐心审核修订,感谢领导和老师们的热心指导支持,辛勤劳动的成果终于到来了。《实用制药知识与技术解析》虽说不上图文并茂,但读阅过的同行都说很实用,有价值。 我这人没什么爱好,打牌不会,唱歌走调,跳舞会踩到别人的脚。无意中对学习养成了一种乐趣。在从一个针剂生产的配料工到车间工艺员的过程中,整理记录了一个又一个的教训感受。 1. 因祸得福 七十年代末期,车间生产的硫酸庆大霉素注射剂,作异常毒性项检查,对5只试验小白鼠注射样品后,规定48小时内不得有一只死亡。但检测结果常有1-2只暴毙,造成多批产品不能销售。厂里组织总工、我和化验员到福州制药、乐山长征制药等厂请教,做对比试验。本单位异常毒性检测不符规定的样品,在外省几个单位检测,全部为符合规定。 经对比得出结论,本厂供试验用的小白鼠体质不合要求,经受不起该类试验。而造成小白鼠体质弱的原因主要是动物饲养环境差,小白鼠近亲繁殖,就像人近亲结婚,生的孩子体质差,甚至出现缺陷,抗不住大的冲击。 后来厂里从山东、四川等多地购回小白鼠种,编号饲养,杜绝近亲繁殖,同时改善动物房环境条件。以后繁殖出的小白鼠做庆大霉素注射剂异常毒性检查时,再未出现不符合规定的现象。本人也因祸得福,在学习考察时忙中抽闲,有幸目睹了乐山大佛的雄姿。 2.无知而昏昏沉沉 七十年代中,车间生产的水针2-5ml多个品种,澄明度出现大量小白点,不可销售,车间停产。厂里组织技术人员攻关,我陪着请来的注射剂生产大厂的专家,从原辅料质量、操作方法、过滤介质、过滤方式等多方面日夜查找原因,困了就在椅子上迷一会,配料、灌封间灯火通明,人头重脚轻昏昏沉沉,分不清白天黑夜。历时十多天,没有找到原因。直到清洗重蒸馏水器,更换了器内的短截玻璃滤管后(器内短截玻璃滤管的内外已完全粘附灰白色钙镁盐), 用新制备出的注射用水配制的注射液,产品澄明度才一次性完全达到合格标准。 经分析原因;锅炉产生的蒸汽作水源,用重蒸馏水器制备出的注射用水,按当时药典规定的方法检查质量,虽然符合标准,但并不完全适于制备水溶液注射剂。因为该标准规定的化学方法检查钙镁离子,不能测试出其准确浓度。钙镁离子的溶度积常数极低,在水溶液中易出现浑浊。 我国2005版药典才规定注射用水为纯化水经蒸馏所得水,但同期纯化水质量标准,检查方法中无电导率项目,只有化学方法。直到2010版中国药典,对纯化水的标准才增加电导率检查项目。 知识的缺乏致人昏昏沉沉。 3. 偶然由必然造成 车间配制安痛定注射液,操作工艺规定用不锈钢卫生泵加压过滤药液至澄明度合格后,贮存于另外容器内供灌封。在药液反复压滤中不锈钢卫生泵发出强的异常响声,当班操作工仅有一人,第一次遇到这种特殊情况不知所措,待药液过滤完后发现色泽带黄。 药液灌入安瓶灭菌后,黄色加深,超过了该产品质量标准的色级规定,产品只得作报废处理。我和操作工经拆开不锈钢卫生泵检查,发现泵叶轮移位,严重刮擦泵壳体,磨出了许多金属屑末。经分析,该药液变黄主要系金属屑末催化了安痛定药液中主料氨基比林、安乃近的加速氧化,导致药液色级超标,产品报废。看似偶然的教训,设备检查保养不到位,却必然能造成大的危害。 4. 灭菌操作吃一堑 七十年代末,车间灭菌人员将盐酸普鲁卡因注射剂产品放入蒸汽灭菌柜灭菌。此时刚好遇到锅炉出现故障,蒸汽压力降低,温度表显示柜内温度升至约80℃时就不动了,等了近两个小时候后,锅炉排除故障恢复供汽,灭菌温度才达100℃开始灭菌30分钟。灭菌结束后敞开柜门,发现该柜盐酸普鲁卡因针剂颜色变黄,色级超标,成为废品。 作事故笔记:盐酸普鲁卡因药液长时间处于高温中,可加速其水解反应,并产生对人体有毒的苯氨。药液变黄色,说明该批产品中盐酸普鲁卡因已出现严重的水解反应。 药品灭菌是关键的单元操作,必须有质检员校对,要培训操作工掌握对特殊情况的处理。 (1) 灭菌前先与锅炉房人员联系好,确保能正常供应蒸汽。 (2) 出现升温没达到规定的灭菌温度,蒸汽一时无法保证,应关闭蒸汽进汽阀,敞开灭菌柜门,拖出待灭菌产品,让产品冷至室温,待蒸汽能正常供应时再行灭菌。 (3) 若产品达规定温度后已灭菌一段时间,蒸汽供应出现不足,应关闭其他设备用汽阀门,将蒸汽全部供应给灭菌操作,保障产品灭菌彻底。 5. 自来水配注射液? 同行好友告诉我一件惊讶的事,某厂针剂车间配料用的搪玻璃罐,罐外壁出现缝眼漏蒸汽和冷却水,需烧电焊进行修补。为防止焊补时高温对配料罐内壁的搪玻璃造成损伤,配料室的当班人员在罐体维修前将该罐内放满自来水。 机修人员对罐体维修结束后时间是下午3点多,配料白班人员已快到下班时间,忘了将配料罐内自来水放掉。16点下班时也没有对接班人员交待清楚。接班人员误以为配料罐内是上一班人员已接装好的注射用水,按往常习惯一样,待接班人员来配制药液使用。 他们急忙将原辅料称定投入配料罐,配成20万ml某注射液。后在过滤处理该药液时,发现澄明度情况异常,经查找原因才知误用了自来水配制注射液,造成该药液报废。 粗心大意,交接不清,自以为是,早晚会酿成事故。别人的教训,自己的警钟。 6. 差点成“贼” 八十年代初的一段时间,我特别希望能从医药杂志上补充些知识。而我所在的单位较小,定的杂志仅有三四种。好不容易托人找到省内最大的药厂领导,允许我到了该厂技术图书室的内部陈列处,去查找翻阅多年来的医药杂志。内部陈列处和外部阅读处有玻璃锁门隔断。我如饥似渴的查找、摘录。约莫过了两小时,隔断门被突然打开,一位带红袖章的大叔厉声对我:“你是哪里的?谁让你进来的?”我急忙掏出烟盒,刚要取里面的烟,“啪”的一下,烟盒被他打掉地上。我急忙解释,我是某厂长…….原来是厂领导带我进来,告诉给的管理技术图书的阿姨已下班,走时又忘了告诉接班的阿姨,使她以为进了贼,就喊来保卫科人员。真是哭笑不得,好不狼狈。 离开针剂生产二十多年了。那些难忘的事还是那么清晰难忘。但愿在我曾经摔过跤的事情上,后来者又遇上时不会再伤筋动骨被折腾。 (注;《实用制药知识与技术解析》前言、目录明细请看蒲公英驿站中推荐新书。蒲公英微信公众号中有本人微信二维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