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注册蒲公英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二氧化氯发展历史 二氧化氯诞生于1811年,由英国化学家汉弗莱·戴维(Humphvy David)用硫酸将氯酸钾酸化制得二氧化氯气体。到上世纪二十年代德国科学家埃里克·施米德(Eric Schmidt)发现了二氧化氯的漂白作用,但是由于当时的制造工艺的复杂、毒性大、成本高、产品不稳定、易爆炸、腐蚀性强等原因未能广泛推广。 早年人们并未把二氧化氯作为杀菌消毒剂使用,直到 1940年美国的尼亚加拉大瀑布率先采用它处理饮用水,取得良好效果,之后迅速推广到全世界。因为之前人们一直使用氯气对饮用水消毒,人们陆续发现水中的有机物会与氯气发生反应,生成三卤甲烷(THMS),三卤甲烷(THMS)1974年被确认为致癌物,随后世界环保组织全面禁止使用氯气用于饮用水的消毒,建议采用广普性、具有强氧化性的高效消毒剂二氧化氯进行饮用水的消毒。 1988年美国环保署(USEPA)正式将二氧化氯气体注册为消毒剂。2001年美国发生震惊世界的“911”事件,同时发生炭疽病毒攻击邮政大楼事件。美国国防部采取紧急措施,应用二氧化氯气体用于美国参议院大楼、华盛顿布伦特伍德邮局分拣中心等整栋建筑物的消毒杀菌工作,并于同年对消毒灭菌效果进行了确认,使二氧化氯气体用于空间灭菌消毒效果得到公众的认可;2004年美国环保署(USEPA)正式将二氧化氯气体注册为灭菌剂。2008年美国科学技术委员会(NSF)将气体二氧化氯写入49标准中,并明确了二氧化氯是唯一替代甲醛用于生物安全柜的灭菌工作,并将0.13g/ft3暴露85分钟、5.0mg/L暴露45分钟、3.0mg暴露60min三种应用浓度列入标准中。2013年加拿大《实验室生物安全标准与指南》中也明确二氧化氯是一种纯气体空间灭菌剂,应用时不受温度梯度变化的影响,具有极强的分布能力。2014年美国食品药品监督局正式发文,确认二氧化氯可用于洁净空间的灭菌,并于2018年发文将二氧化氯灭菌后的氯酸盐残留进行了豁免。世界卫生组织WHO及联合国粮食农业机构FAO一起组成的食品添加物专家委员会JECFA对二氧化氯的安全性进行了评审,其安全等级ADI(人体摄取容许基准)为A1级(即便被食用也很安全),二氧化氯是消毒技术中唯一获此认证的消毒剂。世界卫生组织(WHO)和美国环保署(USEPA)、中国卫生部等公认二氧化氯为绿色消毒灭菌剂,具有无三效(无致癌、无致畸、无致突变性),有三效(广谱、高效、快速)和除臭、保鲜、除藻、漂白的奇特功能,已编入卫生法规进行使用。
| | file:///C:/Users/li/AppData/Local/Temp/msohtmlclip1/01/clip_image002.png |
2001年气体二氧化氯用于炭疽病毒攻击处理
2003年非典期间,国家紧急引进气体二氧化氯发生器用于大型传染病医院的空间灭菌处理;2008年作为国家战略储备技术开始研发气体二氧化氯发生技术以及二氧化氯的应用研究。2012年国产气体二氧化氯发生器正式应用于生物实验室的空间灭菌处理,并获得“十二五国家重大科技专项”奖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