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注册蒲公英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本帖最后由 大黑 于 2020-12-23 09:38 编辑
2018年,美国环境保护机构(United States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Agency)发现,部分抗高血压成分缬沙坦(valsartan)中,竟然含有N-亚硝基二甲胺!(N-nitrosodimethylamine, NDMA,又称二甲基亚硝胺)。这是一种对动物极危险的致癌物!在大鼠中的急性半数致死剂量(经口)为58mg/kg体重。加拿大卫生部紧随其后,发布了降压药的致癌性,并宣布召回28种降压和心脏病药!
2019年9月13日,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DA)发布声明称,一些雷尼替丁药物(包括Zantac等为人熟知的治疗胃溃疡药品)含有一种称为N-亚硝基二甲胺(NDMA)的亚硝胺杂质。同日,欧洲药品管理局(EMA)的执行董事也发表声明,要求人类药物委员会(CHMP)提供指导如何避免人用药物中的亚硝胺的方法,并表示在一家公司的吡格列酮和雷尼替丁样品中检测到亚硝胺杂质。
随着越来越多的药品中发现了亚硝胺杂质,欧盟、美国、中国、WHO等主要监管国家和机构均对药品中亚硝胺杂质提出了明确监管要求,有些还列明了企业进行风险评估的截止时间,例如EMA和EDQM要求原料药CEP持有者在今年7月31日前完成亚硝胺杂质风险评估,对制剂产品的评估期限则推迟至2021年3月31日;FDA要求制药商在2021年3月1日前评估所有化学合成原料药生产的药品中的亚硝胺杂质风险;WHO要求通过或提交PQ认证的原料药企业应在2020年12月31日前进行风险评估。
NDMA和NDEA(N-亚硝基二乙胺)都是亚硝胺杂质,经动物试验确定为动物致癌物,目前被列为人类可疑遗传毒性致癌物。EMA引用一篇综述评估了亚硝胺杂质可能导致的最高癌症风险(根据动物研究推断):在10万名患者中,每天以最高剂量服用华海缬沙坦(按杂质平均含量66.5ppm计算),6年后,这些患者中增加了22例可能因NDMA导致的癌症患者;每天以最高剂量服用4年,可能因NDEA导致的癌症患者人数为8名。
2019年1月31日,EMA建议生产沙坦降压药的公司审查其生产工艺,以避免产生亚硝胺杂质,并根据现行国际准则,为NDMA和NDEA设定了过渡期临时限值。通过基于动物研究中每种杂质的最大每日摄入量(NDMA:96.0ng,NDEA:26.5ng),除以每种活性物质的最大日剂量,计算得到限值(见下表)。
随后,FDA又在某些氯沙坦产品中发现了新亚硝胺杂质,即N-亚硝基-N-甲基-4-氨基丁酸(NMBA)。根据初步评估,暴露于NMBA的患者患癌症的风险增加比例与暴露于NDMA的患者相似,但低于暴露于NDEA的风险。2019年2月28日,FDA发布了血管紧张素Ⅱ受体阻滞剂(ARBs)中NDMA、NDEA和NMBA杂质临时限值(见下表)
2019年1月2日,中国国家药典委员会发布“关于缬沙坦国家标准修订稿的公示(第二次)”,拟在中国药典2015年版二部第1547页缬沙坦中增加N-亚硝基二甲胺和N-亚硝基二乙胺限度,分别不得超过0.3ppm和0.08ppm。
美国FDA、EMA等机构先后发布关于检测药物中亚硝胺类杂质的参考方法,方法大致分为气相质谱联用与液相质谱联用,主要用于测试5种亚硝胺类化合物(NDMA,NDEA,NEIPA,NDIPA,NDBA)。
2020年4月7日,EDQM发布了活性物质中N-亚硝胺杂质分析(2.4.36)的征求意见稿。要求沙坦类制造商必须实施N-亚硝胺的控制策略,并且从2021年4月开始,其所生产的活性物质批次不得检出可定量水平(相当于小于0.03 ppm)的两种主要N-亚硝胺杂质:NDMA和NDEA。该通则提出了采用不同复杂水平仪器的(从GC-MS到LC-MS/MS和GC-MS/MS)三个方法,共覆盖7种亚硝胺杂质:NDMA、NDEA、NDBA、NMBA、NDiPA、NEiPA和NDPA。这3个方法已经过验证,进行目标浓度为30ppb的限度测试。
EMA于2019年9月19日和26日发布通告要求人用药上市许可持有人(MAH)在6个月内审查其药物中存在的亚硝胺污染风险,如在药物中检测到亚硝胺,则MAH必须及时通知EMA,以便采取适当的监管措施。优先考虑高风险产品,在3年内解决亚硝胺污染问题。
总的来说,原料药中的基因毒性杂质,最终会存在于医院药店销售的终产品中,可能具有遗传毒性和致癌性而危害病人的健康。因此,药品中如果含有亚硝胺等基因毒性杂质,就需要对其进行严格的控制。基因毒性杂质对药品质量的影响是不可忽视的,药品研发人员、生产者应尽可能地明确药品中各类基因毒杂质的结构、来源、毒性、检测方法以及质控限度,通过对药品生产工艺的改进及优化来降低杂质的含量,从起始原料控制、中间过程控制、终产品控制以及流通、贮藏等各个环节保证和提高药品的质量。尽早开展工艺自查并进行风险评估,在新产品工艺开发中注重亚硝胺杂质风险,是企业应对当前挑战应该持有的正确态度。
免责声明:编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仅作参考,并请各位自行承担全部责任。本文转载仅为交流学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遇版权问题请联系小编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