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注册蒲公英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各位论坛的老师好,我把自己关于已上市药品持续稳定性考察数据汇总分析的一些想法整理了一下,我在这方面是一个小白,很努力想把这个报告做好,发出来这个是想让各位老师帮忙看看,是否可行,有不足之处,还请各位老师指正。
这是个求助的帖子,不是分享,所以觉得不对的地方,您留言,我改正。谢谢大家!!!
关于已上市药品持续稳定性考察总结报告数据的汇总分析 持续稳定性考察的定义:持续稳定性考察的目的是在有效期内监控已上市药品的质量,以发现药品与生产相关稳定性问题(如杂质、含量或溶出特性的变化),并确定药品能够在标示的贮存条件下,符合质量标准的各项要求。 关键点:1、标示的储存条件下,有效期内监控药品质量。 2、药品与生产相关稳定性问题。 分析: 1、 标示贮存条件下,有效期内监控药品质量 即为,在要求的贮存条件下,咱有效期规定的24个月内,任何指标符合标准要求。个人觉得,应该根据不同项目的特性,采用不同的分析、评价方法。 1)基于目前各品种的考察情况,发现酸度、碱度在整个考察期间与0月相比基本没有变化,那么像这类的数据,可以考虑在数据汇总分析的时候,只做数据总结,不做趋势汇总。如果,像这类数据,如果出现异常,会很明显的发现。如果,想做趋势的话,数据点、平均值、上下限就够了。看看大概的波动。 2)对于不溶性微粒,不溶性微粒的限度范围很大(≥10μm,不超过6000;≥25μm,不超过600),根据目前的考察情况,一般变动不大,10μm几百的变化;25μm几个的变化,如果出现几千的变化,有可能存在异常因素的影响,例如,人员操作、环境、或者产品密封不严等。像这样的巨大波动也是可以明显分辨出来的,所以,如果要做趋势的话,可以数据点、均值、上下限就可以,出现尖锐的波动,可以分析,是否发起OOT。 3)我们的品种为冻干粉,本身引湿性就很强,水分不容易控。从目前的的数据来看,水分在考察期间是处在一个上升的趋势的,个人认为,对于水分,可以设置一个警戒限,达到警戒限后,可以发起一个OOT的调查,引起关注,像这样的变化,保证在有效期内合格即可,可以不做控制。 4)对于杂质,个人觉得如果杂质在储存过程中,越来越小,那几本是利好不用分析。基于目前的数据来看,杂质的变化趋于稳定或者上升的趋势,建议对于杂质仅用限度做要求。(可以考虑用回归,推有效期) 5)对于含量检测项目,含量在随时间的贮存过程中,一般处于稳定或者下降的趋势,(如果出现略微的上升,可能是检验误差,如果出现明显的上升,异常!),个人认为可以通过回归方程的形式,对含量进行评估。如果回归方程的(95%置信限)外推有效期包括咱规定的有效期,那么认为,其在有效期内,质量符合规定。如果推出的有效期,比制定的有效期小,那么可以根据趋势变化,大概能判断在哪个时间会出现低于标准的情况,及时作出处理。 2、 药品与生产相关稳定性问题。 在工艺没有变化,稳定的情况下,生产出来的产品质量认为是无显著差异的。那么在稳定性考察期间,批与批之间各项目的变化趋势大体是相同的。如果出现不同,那么该批可能出现异常。那么需要追溯到,该批生产过程中可能存在的异常因素。那么如何,比较批之间的变化,需要把每个品种的,所有稳定性考察批分项目汇总趋势分析,来判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