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注册蒲公英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作者:周建理 来自:蒲公英
药典牵牛子篡改了徐先生的东西
药典牵牛子
【鉴别】……
(2)本品粉末淡黄棕色。种皮表皮细胞深棕色,形状不规则,壁波状。非腺毛单细胞,黄棕色,稍弯曲,长50~240μm。子叶碎片中有分泌腔,圆形或椭圆形,直径35~106μm。草酸钙簇晶直径10~25μm。栅状组织碎片和光辉带有时可见。
1、种皮表皮细胞深棕色
徐先生描述的是“无色、淡黄色或紫棕色”。我们观察的是部分无色、大多数淡黄色,未见更深的颜色。单单描述一个“细胞深棕色”很有可能是错误的。也许药典委的领导专家可以找到?请找找看?
徐先生描述——
2、栅状组织碎片和光辉带有时可见 而徐先生描述的是——
徐先生把种皮 紫菀的药典标准又是问题一堆!
这是在我这做专题的学生提出的问题,我也答不好——
药典紫菀…… 【鉴别】(1)本品根横切面:表皮细胞多萎缩或有时脱落,内含紫红色色素。下皮细胞1列,略切向延长,侧壁及内壁稍厚,有的含紫红色色素。皮层宽广,有细胞间隙;分泌道4~6个,位于皮层内侧;内皮层明显。中柱小,木质部略呈多角形;韧皮部束位于木质部弧角间;中央通常有髓。 根茎表皮有腺毛,皮层散有石细胞和厚壁细胞。根和根茎薄壁细胞含菊糖,有的含草酸钙簇晶。 1、下皮细胞1列,略切向延长。 栅状细胞放在全文的首位,这就表明这是一个比较容易观察和鉴别特征明显的内容,而药典一下子把它降低到有时可见的可有可无的地位。 我们在实际观察中能看到这一特征,表明药典在描述上如此处理完全是错误的。希望国家药典委的领导同志要慎重一下,不能这样轻易改动徐先生的东西。 3、子叶碎片中有分泌腔 我们反复和观察后认为可能是一个油细胞,请药典委的专家明察。 徐先生可能也有一个小错误——
紫菀的药典标准又是问题一堆!
这是在我这做专题的学生提出的问题,我也答不好——
药典紫菀…… 【鉴别】(1)本品根横切面:表皮细胞多萎缩或有时脱落,内含紫红色色素。下皮细胞1列,略切向延长,侧壁及内壁稍厚,有的含紫红色色素。皮层宽广,有细胞间隙;分泌道4~6个,位于皮层内侧;内皮层明显。中柱小,木质部略呈多角形;韧皮部束位于木质部弧角间;中央通常有髓。 根茎表皮有腺毛,皮层散有石细胞和厚壁细胞。根和根茎薄壁细胞含菊糖,有的含草酸钙簇晶。 1、下皮细胞1列,略切向延长。
而我们看到的是,有一列、二列甚至是三列的。改成“下皮细胞多为1列”就严谨了。 2、中央通常有髓; 我们分另对细嫩的和老一些的根横切,结果如下两面张图:看起来左边(嫩)的有髓,右边(老)的无髓。 在上大学的老师告诉过我,双子叶植物根的初生构造的导管是外始式的,外面的导管先成熟,中间的导管最后成熟,所以我们如果看到它有类似髓的构造,一定要选粗一点的、成熟一点的多切几个片子。因为最后中间的薄壁细胞大都会转化成导管。绝不能轻下结论。 3、根茎表皮有腺毛
起草者就没有注意到徐先生“偶见”两字?这位先生,这样偶见的东东您就不要编入药典了,害得我们大家都难找啊! 最可笑的是,徐先生没有说这个腺毛长啥样,是几个细胞的。这专家也就不写了,药典是这样编的?我有点怀疑,所以要问一问这一内容的起草专家和复核专家,几位真的看到了腺毛了吗!? 4、“皮层散有石细胞和厚壁细胞” 看上图,不止是皮层,髓部也有不少哦。只是在横切面上,石细胞和厚壁细胞如何分得清?我们真的不会分,请教起草专家和复核专家们,您就给指条明道吧。
徐长卿的药典标准让人难看懂
药典徐长卿 【鉴别】(1)本品粉末浅灰棕色。外皮层细胞表面观类多角形,垂周壁细波状弯曲,细胞间有一类方形小细胞,木化;侧面观呈类长方形,有的细胞径向壁有增厚的细条纹。草酸钙簇晶直径7~45μm。分泌细胞类圆形或长椭圆形,内含淡黄棕色分泌物。内皮层细胞类长方形,垂周壁细波状弯曲。 1、“外皮层细胞表面观类多角形,垂周壁细波状弯曲” 首先这个“细波状弯曲”如何解释?我这个脑袋瓜真的转不过来,思来想去也想不出它的模样,这好象是药典委的发明,药典用它还有枸杞子与火麻仁,不知道它与“微波状弯曲”有什么区别?如果没有区别,应该都用微波状弯曲。 见上图,个人看法是,应为“垂周壁不均匀加厚,部分呈连珠样”。 2、“细胞间有一类方形小细胞” 我怀疑这是一个没有学过植物学的“专家”写的?细胞间又如何有方形小细胞?请药典委领导专家给解释解释。在书上签上大名的人、上台领“最严谨”奖的人可不少,为什么出了问题就没人出来了!? 有上面这样的,——中间那个细胞。也许专家看到的就是它? 我不知道起草专家有没有看到下图这个—— 十分明显,“类方形小细胞”不是在“细胞间”。我观察认为是在“外皮层细胞之上”,大根就是原来的表皮细胞,后来多剥落了。 3、草酸钙簇晶还有一个特点没有写—— 很明显,簇晶是三两成群,部分排列成一条线。应该写入药典。我说的不算,请领导考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