蒲公英 - 制药技术的传播者 GMP理论的实践者

搜索
查看: 2985|回复: 1
收起左侧

[社会广角] 【药典纠错】天冬、紫苏叶、黄蜀葵

[复制链接]
大师
发表于 2021-10-6 10:44:1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欢迎您注册蒲公英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作者:周建理 来自:蒲公英


1、野生天冬不能入药?药典不可如此“创新”   






药典天冬  


本品为百合科植物天冬AsparaguscochinchinensisMerr.的干燥块根。秋、冬二季采挖,洗净,除去茎基和须根,置沸水中煮或蒸至透心,趁热除去外皮,洗净,干燥。  




【性状】本品呈长纺锤形,略弯曲,长5~18cm,直径0.5~2cm。表面黄白色至淡黄棕色,半透明,光滑或具深浅不等的纵皱纹,偶有残存的灰棕色外皮。质硬或柔润,有黏性,断面角质样,中柱黄白色。气微,味甜、微苦。  




【鉴别】本品横切面:根被有时残存。皮层宽广,外侧有石细胞散在或断续排列成环,石细胞浅黄棕色,长条形、长椭圆形或类圆形,直径32~110μm,壁厚,纹孔和孔沟极细密;黏液细胞散在,草酸钙针晶束存在于椭圆形黏液细胞中,针晶长40~99μm。内皮层明显。中柱韧皮部束和木质部束各31~135个,相互间隔排列,少数导管深人至髓部,髓细胞亦含草酸钙针晶束。







a.本品为百合科植物天冬AsparaguscochinchinensisMerr.的干燥块根。  


植物志是天门冬——
2.png


“天冬”和“天门冬”到底用那一个?过去药典与植物志不一致,看多了也就习惯了,现在中央要求做到“最严谨”,这能说过去了吗。  

b.本品呈长纺锤形,略弯曲,长5~18cm,  

植物志:  

攀援植物。根在中部或近末端成纺锤状膨大,膨大部分长3-5厘米,粗1-2厘米。茎平滑,……  

我们观察,安徽浙江江西湖北一带的野生天门冬膨大部分也就长3-5cm。  

而市场上的天门冬也真的大到18cm!  

估计是种植的吧?  

药典的长5~18cm就把全部的野生天门冬全部判定为劣品,不可以药用!真的完全“创新”了!“传承”就给不用了?难道我们的祖先两千年天门冬完全用错了?  

也许,某些人的说法也有他们的道理,那就请国家药典委的领导同志和专家拿出野生的天门冬不能药用的证据吧!  

c.外侧有石细胞散在或断续排列成环,石细胞浅黄棕色,长条形、长椭圆形或类圆形,直径32~110μm,壁厚,纹孔和孔沟极细密;  

石细胞就在“外皮”中,在“置沸水中煮或蒸至透心,趁热除去外皮,洗净,干燥”之后,石细胞真的难找,这已经不是我一个人发现的问题了,多个同仁都在说此事。这标准出台前有人做过验证吗?大家希望国家药典委的领导和专家来帮忙找一找,谢谢了!   

2、紫苏叶“凹点状的腺鳞”是用眼如何看的?


药典 紫苏叶  
【性状】本品叶片多皱缩卷曲、破碎,完整者展平后呈卵圆形,长4~11cm,宽2.5~9cm。先端长尖或急尖,基部圆形或宽楔形,边缘具圆锯齿。两面紫色或上表面绿色,下表面紫色,疏生灰白色毛,下表面有多数凹点状的腺鳞。叶柄长2~7cm,……  

下表面有多数凹点状的腺鳞  

紫苏的腺鳞到底有多大?看看徐先生的描述,最大只有0.083mm。肉眼能看得到吗?  
3.png
我每次看到这个地方都感到很好笑,这样看紫苏的腺鳞,视力极好的人顶多最新鲜的植物叶上看到一点点小小的亮点,干燥的药材中就更难看到难看到了。至于那“凹点状的腺鳞”,真的不知道,起草人是怎么看出来的?  
4.png

上图是在高倍的体式镜下拍摄出来的,两个黑粗条之间是一毫米。   

3、黄蜀葵编写药典时的样品选的是掉在地上的伪品?  


药典 黄蜀葵花  
本品为锦葵科植物黄蜀葵Abelmoschusmanihot(L.)Medic.的干燥花冠。夏、秋二季花开时采摘,及时干燥。  
【性状】本品多皱缩破碎,完整的花瓣呈三角状阔倒卵形,长7~10cm,宽7~12cm,表面有纵向脉纹,呈放射状,淡棕色,边缘浅波状;内面基部紫褐色。雄蕊多数,联合成管状,长1.5~2.5cm,花药近无柄。柱头紫黑色,匙状盘形,5裂。气微香,味甘淡。

黄蜀葵为秋葵属植物,中国分部有六七种,其中有两种是比较广泛栽培的,最早用于栽培的是南方的黄葵,主要采收果实提取香料,近年来,大面积栽培的是黄蜀葵,它的幼果可以食用。其他的品种都是野生分布量很少,形不成商品。所以编写要点的时候应该主要把容易形成伪品的植物挑出来专门做。但中药黄蜀葵花国家药典标准,我怀疑他选用的药材可能就是伪品。  

黄葵和黄蜀葵在野外很好分,叶子大小不同,形状上也有些差异,更重要的是包片的多少明显不一样。但在我们药材分类上就困难了,花采下来只剩花冠雄蕊和雌蕊的柱头了,在这个中间区别最大的应该是雄蕊的长度,黄蜀葵雄蕊长一般不过2厘米;而黄葵的雄蕊长可达2.5厘米,这个本应该成为鉴别特点。但看药典的“长1.5到2.5厘米”就奇怪了,我不知道起草专家是怎么量出来的,如果确实是这个数据的话,那么我推断专家很有可能是在南方拿到了黄葵当黄蜀葵的赠品来起草的,请国家药典委的领导组织好好的调查一下,拜托了。  

建议国家药典的起草过程中要吸收专业的植物学专家参与,并向药商多多了解可能出现伪品的情况。把工作做的仔细一点,让标准真正做到严谨。  

看看中国植物志——  

正品.黄蜀葵(原变种)  

Abelmoschusmanihotvar.manihot  

一年生或多年生草本,高1-2米,疏被长硬毛。叶掌状5-9深裂,直径15-30厘米,裂片长圆状披针形,长8-18厘米,宽1-6厘米,具粗钝锯齿,两面疏被长硬毛;叶柄长6-18厘米,疏被长硬毛;托叶披针形,长11-1.5厘米。花单生于枝端叶腋;小苞片4-5,卵状披针形,长15-25毫米,宽4-5毫米,疏被长硬毛;萼佛焰苞状,5裂,近全缘,较长于小苞片,被柔毛,果时脱落;花大,淡黄色,内面基部紫色,直径约12厘米;雄蕊柱长1.5-2厘米,花药近无柄;柱头紫黑色,匙状盘形。蒴果卵状椭圆形,长4-5厘米,直径2.5-3厘米,被硬毛;种子多数,肾形,被柔毛组成的条纹多条。花期8-10月。  

伪品.黄葵  

Abelmoschusmoschatus  

一年生或二年生草本,高1-2米,被粗毛。叶通常掌状5-7深裂,直径6-15厘米,裂片披针形至三角形,边缘具不规则锯齿,偶有浅裂似械叶状,基部心形,两面均疏被硬毛;叶柄长7-15厘米,疏被硬毛;托叶线形,长7-8毫米。花单生于叶腋间,花梗长2-3厘米,被倒硬毛;小苞片8-10,线形,长10-13毫米;花萼佛焰苞状,长2-3厘米,5裂,常早落;花黄色,内面基部暗紫色,直径7-12厘米;雄蕊柱长约2.5厘米,平滑无毛;花柱分枝5,柱头盘状。蒴果长圆形,长5-6厘米,顶端尖,被黄色长硬毛;种子肾形,具腺状脉纹,具香味。花期6-10月。  

我国台湾、广东、广西、江西、湖南和云南等省区栽培或野生。常生于平原、山谷、溪涧旁或山坡灌丛中。分布于越南、老挝、柬埔寨、泰国和印度。现广植子热带地区。  

种子具麝香味,用水蒸汽蒸溜法可提制芳香油,含油率约0.3-0.5%,是名贵的高级调香料;也可入药。根含粘质,供制棉纸的糊料。本种花大色艳,可供园林观赏用。
5.png
6.png
还有一点,最近有企业组织按药典在花盛开时采收黄蜀葵的花,结果是那个佛焰苞状的花萼很容易粘在花冠上。但在花谢后,花冠脱落下来花萼就已经掉了。  

我们怀疑的是药典是不是拿花开后掉在地下的花冠起草的(有相似疑问的还有槐花),再次请国家药典委的领导同志组织调查一下。如果真的是弄了伪品药材还是从地下捡起来的样品,用来起草国家药典,那就麻烦了。真希望不是这样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药徒
发表于 2021-10-10 08:23:27 | 显示全部楼层
最严肃的东西也不接地气开始粗制滥造?可怕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发帖声明
1、本站为技术交流论坛,发帖的内容具有互动属性。您在本站发布的内容:
①在无人回复的情况下,可以通过自助删帖功能随时删除(自助删帖功能关闭期间,可以联系管理员微信:8542508 处理。)
②在有人回复和讨论的情况下,主题帖和回复内容已构成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您将不能直接删除该帖。
2、禁止发布任何涉政、涉黄赌毒及其他违反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及本站版规的内容,详情请参阅《蒲公英论坛总版规》。
3、您在本站发表、转载的任何作品仅代表您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观点。不要盗用有版权要求的作品,转贴请注明来源,否则文责自负。
4、请认真阅读上述条款,您发帖即代表接受上述条款。

QQ|手机版|蒲公英|ouryao|蒲公英 ( 京ICP备14042168号-1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京B2-20243455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编号:(京)-非经营性-2024-0033

GMT+8, 2025-10-22 20:00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声明:蒲公英网站所涉及的原创文章、文字内容、视频图片及首发资料,版权归作者及蒲公英网站所有,转载要在显著位置标明来源“蒲公英”;禁止任何形式的商业用途。违反上述声明的,本站及作者将追究法律责任。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