蒲公英 - 制药技术的传播者 GMP理论的实践者

搜索
查看: 1784|回复: 2
收起左侧

[行业动态] 【首次】《Nature》主刊以焦点关注特刊的形式关注中医药的发展!

[复制链接]
大师
发表于 2021-10-20 21:54:3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欢迎您注册蒲公英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转自:上海中医药大学(有删减)
1.png
国际高水平学术期刊《自然》(Nature)主刊于10月7日全球发布《焦点关注中医药》特刊https://www.nature.com/collections/aeicdaeegi),这是《自然》主刊第一次以焦点关注特刊的形式来关注中医药的发展。期刊编辑总览部分,特别访谈了中国科学院院士、上海中医药大学终身教授陈凯先在中医药现代化方面所做的工作。特刊报道中,上海中医药大学、暨南大学、花莲慈济医院(中国台湾)等机构相继介绍了各自在中医药研究中取得的突出成果。 2.png
国际高水平学术期刊《自然》(Nature)主刊于10月7日全球发布《焦点关注中医药》特刊https://www.nature.com/collections/aeicdaeegi),这是《自然》主刊第一次以焦点关注特刊的形式来关注中医药的发展。期刊编辑总览部分,特别访谈了中国科学院院士、上海中医药大学终身教授陈凯先在中医药现代化方面所做的工作。特刊报道中,上海中医药大学、暨南大学、花莲慈济医院(中国台湾)等机构相继介绍了各自在中医药研究中取得的突出成果。

期刊编辑总览以“提振药用植物研究的科学性”为主题,陈凯先教授在采访时介绍,他率领团队从90年代起就开始使用计算机辅助药物设计方法开展中药活性成分的筛选,一个重要的技术突破是采用超级计算机开展虚拟筛选,将中药生物活性成分小分子库和蛋白质数据库中最有可能与特定药物结合的蛋白质结构进行配对。同时还介绍了上海中医药大学杨莉、丁丽丽团队通过对天然产物库进行高通量筛选,发现了一批活性化合物,例如发现了胆汁酸受体TGR5的一种激动剂,TGR5是治疗糖尿病和肥胖症的一个潜在药物靶点。这一激动剂被称为三七皂苷Ft1,从三七的茎叶中提取而成。三七是传统中药中用于促进血液循环的参类品种,药用历史悠久。一项小型的早期小鼠模型研究已经证实了三七皂苷Ft1在治疗肥胖症方面的潜力。

3.png

焦点关注特刊报道以“深度理解针灸与传统中医疗法”为主题,重点介绍了学校研究团队使用现代技术研究针灸和传统中医药疗法对治疗慢性疼痛、哮喘、肝纤维化以及提高中药标准等方面的研究成果。同时,介绍了学校开展国际交流,扩大国际影响的成果。围绕针灸缓解慢性疼痛方面,特刊首先介绍了徐建光教授团队的研究成果。团队探寻现代神经调控技术和电针整合对于改善脑重塑和周围神经损伤功能障碍的疗效和作用机制。该团队运用多模态脑成像技术研究周围神经损伤的脑重塑机制,并探索电针特定穴位通过改变异常的脑重塑来改善周围神经损伤导致的疼痛和功能障碍。同时,在电针的“神经-内分泌-免疫”整合机制诱导中枢疼痛/镇痛神经环路发生功能重塑的基础上,通过结构影像定位神经环路,并据此进行基于突触可塑性学习规则的神经调控治疗。该研究团队还提出基于神经环路的虚拟现实(Neucir-VR)下的康复机器人研发。患者使用机器人介导的运动或虚拟现实工具,同时结合电针刺激,激活受损神经网络,促进更好的脑重塑和功能恢复。在针灸缓解哮喘方面,特刊介绍了杨永清教授团队的研究成果。该团队将针灸效应作为一种生命活动现象,研究这一生命活动过程从基因表达、蛋白质功能表现到蛋白质相互作用的信息反应序列及其规律。建立了针灸效应物质基础研究新领域,其目标是利用功能基因组学、蛋白质组学、生物信息学、结构生物学、计算化学和化学生物学等理论与技术,研究针刺效应从响应基因、应答蛋白,到蛋白质相互作用的生物信息传导途径和机制,为阐明针灸治疗疾病的现代生物学机制提供新的战略性研究思路,并为解决当代生命科学重大疑难问题寻求新的突破。研究成果明确了针刺具有良好的抗哮喘临床疗效,阐释了针刺抗哮喘多环节、多靶点生物学调控机制,并基于针刺抗哮喘效应蛋白发现了气道平滑肌收缩舒张调控新靶标。在肝纤维化的研究方面,特刊介绍了刘平教授团队的研究成果。该研究团队正在研究一种基于传统中医中发现的植物源性成分煎剂对肝脏的影响。该提取物由丹参、桃仁、冬虫夏草、马尾松、五味子和绞股蓝制成。已经完成的动物实验表明,提取物可抑制肝纤维化向肝硬化进展的关键因素。研究团队还在美国进行了多中心临床研究,结果让人振奋。

在中药标准提高方面,特刊介绍了王峥涛教授团队的研究成果。中药研究所科研团队针对中药药效物质基础不明确、中药质量标准体系不健全等问题,依托中药标准化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上海中药标准化研究中心,以更精确的方式分析、解析中药成分,以在有限的变化范围内实现化学与生物活性的一致性,确保中药及其制剂的稳定性,为确保临床用药来源的准确性、有效性、安全性提供标准化方案。研究团队致力于中药国家标准研究的制订、中药质控技术方法的发展和创新研究,构建了国内外第一家以中药标准化研究与技术开发为宗旨的专业化的研究机构与公共服务技术平台,在中药标准研究领域做出重要贡献。

4.png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药生
发表于 2021-10-21 09:35:14 | 显示全部楼层
广告页贵吗?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药生
发表于 2021-10-21 09:49:27 | 显示全部楼层
中医药就只有两条出路:
一条就是废医存药;一条就是发展中医理论,把现代医学药物包括进去。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发帖声明
1、本站为技术交流论坛,发帖的内容具有互动属性。您在本站发布的内容:
①在无人回复的情况下,可以通过自助删帖功能随时删除(自助删帖功能关闭期间,可以联系管理员微信:8542508 处理。)
②在有人回复和讨论的情况下,主题帖和回复内容已构成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您将不能直接删除该帖。
2、禁止发布任何涉政、涉黄赌毒及其他违反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及本站版规的内容,详情请参阅《蒲公英论坛总版规》。
3、您在本站发表、转载的任何作品仅代表您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观点。不要盗用有版权要求的作品,转贴请注明来源,否则文责自负。
4、请认真阅读上述条款,您发帖即代表接受上述条款。

QQ|手机版|蒲公英|ouryao|蒲公英 ( 京ICP备14042168号-1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京B2-20243455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编号:(京)-非经营性-2024-0033

GMT+8, 2025-10-22 01:32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声明:蒲公英网站所涉及的原创文章、文字内容、视频图片及首发资料,版权归作者及蒲公英网站所有,转载要在显著位置标明来源“蒲公英”;禁止任何形式的商业用途。违反上述声明的,本站及作者将追究法律责任。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