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注册蒲公英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本帖最后由 绿茶. 于 2022-1-13 20:39 编辑
转自:企业公告 整理:无忧
2022年1月12日,泰格医药披露2021年度业绩预告称,2021年预计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约为26.25亿元至30.27亿元,同期增长50%-73%;同时,其预计扣非后归母净利润约为11.33亿元至13.24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60%-87%。
泰格医药 半数赢利来自投资
作为一家CRO巨头,泰格医药的半数盈利额却来自于投资。该公司指出,公司2020年度非经常性损益10.42亿元,2021年度非经常性损益约为14亿元至18亿元,主要由于公司按照新金融工具准则确认的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收益和取得股权转让收益所致。
据透露,泰格医药所投资的金融资产主要为生物医药、医疗器械等与公司主营业务相关的公司以及医疗健康专业投资基金,其中公司直接或间接投资的生物医药、医疗器械以及与公司主营业务相关公司按照新金融工具准则确认的公允价值变动收益为12亿元至16亿元。
其中,该公司2021年前三季度涉及非经常性损益是9.12亿元。期间公司其他非流动金融资产持有期间及处置确认的投资收益和其他非流动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收益涉及约12.4亿元。
2021年前9月增加对生物科技、医疗器械公司等少数股权投资和其他非流动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收益,从年初的52.92亿元增加44.75%至9月30日的76.61亿元。 据此来看,2021年第四季度,泰格医药的非经常损益增加约4.88亿元至8.88亿元。
而2021年半年度报告显示,泰格医药投资收益及公允价值变动收益10.19亿元,同比增长39.07%,主要由于公司投资的其他非流动金融资产公允价值上升及处置收益增加。公司按退出金额与初始投资成本计量实现收益2.72亿元,同比增长377.65%。
另据上述财报,到2021年6月30日,泰格医药持有的以公允价值计量的金融资产便达70.86亿元,其中去年上半年购入额约为15.47亿元,报告期内售出金额6.88亿元,累计投资收益3.68亿元。
2021年上半年,该公司没有新增股票累计金融资产,反而增加3.86亿基金类金融资产和11.62亿元其他类型的金融资产。
从财报上看,虽然泰格医药业绩仍然保持高速增长,但其有一半的利润都来自于投资收益,这背后已经说明一点:目前的泰格医药已经发生了明显的变化,业绩更多是靠外部投资来推动。
截至目前,已有13家医药企业发布2021年报业绩预告,包括中药企业佐力药业、特一药业;医药制造业的科伦药业、一品红、华兰股份、华仁药业、凯普生物、明德生物及原辅料、中间体的延安必康、东宝生物、纳微科技等,业绩普遍增长30%以上。
中药政策利好
三药企业绩增长50%-200%以上
1、佐力药业,净利润1.7亿元-1.87亿元,增长91.44%-110.58% 佐力药业预计2021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1.7亿元-1.87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91.44%-110.58%。公司表示,报告期内,基于乌灵胶囊、百令片、灵泽片三个核心产品进入国家基本药物目录优势,持续加大市场投入和终端医疗机构的开发覆盖。随着销量的增长,公司产能利用率得到提升,并通过技术创新、降本增效等活动的持续开展,产品成本进一步降低,营利能力持续增强。
2、贵州三力,净利润1.45亿元-1.65亿元,增长54.33%-75.62%
2022年1月14日,贵州三力制药股份有限公司业绩预告显示,公司预计2021年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1.45亿元-1.65亿元,与上年同期增长54.33%-75.62%。报告期内,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为1.25亿元-1.45亿元,同比增加33.55%-54.92%。 主营业务影响,公司2021年业绩较上年同期增长的主要原因系2020年上半年新冠疫情导致公司主要产品的销售受到重大影响。2021年国内疫情得到有效控制,经济回暖,公司主要产品的市场需求得到恢复并实现增长。同时,全资子公司三力众越通过自建营销网络,进一步提高公司产品销售覆盖率,二、三终端渠道的开发与建设初具成效,公司2021年产品销售收入较上年同期有较大增长。
3、特一药业净利润1.2亿元-1.5亿元,同比增长173.87%-242.34%。
2022年1月13日,特一药业发布业绩预告,其预计2021年归母净利1.2亿元-1.5亿元,同比增长173.87%-242.34%。报告期内,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及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较上年同 期实现较大增长;主要原因为:公司业务基本恢复至正常水平,销售收入特别是核心产 品“特一”牌止咳宝片的销售恢复较好;同时,公司不断加强品牌建设、优化产品结构, 加大内部管理,坚持降本增效,在报告期内取得了较好效果。
9家药企
业绩普遍增长30%以上
1、科伦药业,净利润10.96亿元,增长32.16%根据业绩快报数据显示,科伦药业全年实现营业总收入172.29亿元,同比增长4.64%;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0.96亿元,同比增长32.16%;实现归属于上市公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10.15亿元,同比增长61.54%。经营业绩变动主要原因,科伦药业在预报中表示:2021年,尽管局部仍受疫情波动影响,公司全力拓展输液、非输液制剂产品市场;公司近年获批的仿制药持续放量,营业收入和利润增长较快;公司积极优化融资结构,平均融资利率下降,财务费用减少;公司持续大力推进“创新驱动”战略,研发费用同比增加;子公司川宁生物因当地疫情影响,有部分时间暂时性停产,产生停产损失,利润同比下降;公司经营规模扩大,相应的薪酬、折旧等管理费用增加;子公司博泰生物少数股东持股比例提升,少数股东损失同比大幅增加。
2、一品红,净利润2.93亿元-3.61亿元,同比增长30%-60% 2022年1月10日,一品红发布公告称,预计报告期内公司实现扣非前净利润为2.93亿元-3.61亿元,同比增长30%-60%;预计扣非后净利润为1.97亿元-2.4亿元,同比增长35%-65%。对于业绩变动原因,公司称主导的产品盐酸克林霉素棕榈酸酯分散片、芩香清解口服液、馥感啉口服液及新产品的收入增长为公司实现营收。
3、华兰股份,净利润1.96亿元-2.66亿元,增长141.64%~226.92% 具体来看,华兰股份预计2021年1月至12月,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约为1.96亿元至2.66亿元,同比增长约为141.64%~226.92%。该医药企业的主营业务为直接接触注射剂类药品包装材料的研发、生产和销售。
4、华仁药业,净利润为1.25亿元-1.5亿元,增长32.10%-58.52% 根据华仁药业公布的2021年度业绩预告,预计2021年,其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1.25亿元-1.5亿元,同比上升32.10%-58.52%;预计实现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为1.1-1.4亿元,同比上升23.95%-57.75%。华仁药业表示,公司不断整合、完善销售渠道,积极开拓增量市场, 加强市场准入,积极响应国家、省级、地市级三级集采政策,药品销售较去年同期有所增长。公司积极推动医药健康全产业链布局,医药商业板块业务稳 步增长,贡献了部分利润。公司收购广西裕源药业有限公司、浦北县新科药品包装有限公司 100%股权、间接持有安徽恒星制药有限公司 100%股权,贡献了部分利润。
5、明德生物,净利润13亿元-15亿元 明德生物2021年1月1日到2021年12月31日,预计归母净利润13亿元-15亿元。2021年公司业绩的增长与核酸检测试剂销售大幅增长、海外新冠检测试剂外贸订单及相关收入大幅增长等密切相关。
6、凯普生物,净利润8亿元-8.6亿元,增长120.59%-137.14% 凯普生物预计2021年度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8亿元-8.6亿元,同比增长120.59%-137.14%。公司表示,报告期内,公司持续推进“核酸检测产品+医学检验服务”的一体化经营模式,持续推行“核酸99战略”与“凯普B53核酸远程战略服务方案”,公司旗下第三方医学实验室积极参与疫情防控工作,业务取得快速发展。
7、延安必康,净利润9.5亿元~10亿元延安必康预计2021年实现营业收入91亿元以上,同比增长11.49%以上;实现净利润9.5亿元~10亿元。公司解释称,报告期内,环保智能焦炉机械产品和电石炉产品营业收入同比增长明显,带动公司整体利润上升。
8、纳微科技,净利润1.58亿元-1.75亿元,增长149.71%-176.58%。预计2021年年度实现归属母公司所有者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人民币1.58亿元-1.75亿元,同比增长149.71%-176.58%。据公告,公司依托纳米微球底层制备技术创新优势,支撑了公司业绩的快速增长。而且,2021年度内公司实现抗体、重组蛋白、疫苗、胰岛素、造影剂等众多新项目应用;特别是单克隆抗体生物药的研发、中试和放大生产等各阶段的项目数量都有明显增加,带动了公司亲和层析介质、离子交换层析介质等产品的销售额较上年有较大幅度增长。
9、东宝生物,净利润3000万元-4000万元,增长62.60%-116.80%东宝生物预计2021年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3000万元-4000万元,同期增长62.60%-116.80%。
对于业绩预增的原因,东宝生物表示,2021年公司明胶系列产品业务稳步发展,市场需求向好,销量、销售收入较上年同期实现进一步增长,销售利润相应增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