蒲公英 - 制药技术的传播者 GMP理论的实践者

搜索
查看: 783|回复: 0
收起左侧

[行业动态] 渤健开始大规模裁员

[复制链接]
大师
发表于 2022-3-4 22:26:5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欢迎您注册蒲公英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来自:蒲公英Ouryao 整理:青于蓝

近日,外网报道,渤健在本周三已向美国部分员工通知了裁员相关事项。  

据STATNews的报道,渤健证实了其可能会裁掉约10%的员工。自去年6月该药获批后,渤健一直在努力为Aduhelm争取商业地位。但由于人们对Aduhelm的安全问题的担忧,导致其销售受到极大阻碍。根据渤健的年终财报,Aduhelm在2021年所创造的收入仅为300万美元。因此,自2021年以来,关于渤健打算裁员的猜测一直持续。

01
产品业绩惨淡,大规模裁员  

2021年12月,根据美国医疗媒体biospace报道,因阿尔茨海默病(AD)药物Aduhelm在上市后营收惨淡,渤健计划裁掉多达1000名的员工,以期节省高达7.5亿美元的资金来处理有关Aduhelm的争议。

同时,据报道,与本次裁员计划同步离开渤健的高管还有——渤健首席研发官AlfredSandrock。  

据悉,Sandrock宣布将在2021年底离开公司。对于其离职理由,美国媒体STATNews援引“与渤健内部知情人的对话”时表示,渤健首席执行官MichaelVounatsos是Sandrock突然离开公司的幕后推手,Sandrock是被迫承担Aduhelm有争议的获批以及其糟糕的上市表现的责任。  
  
此外,STATNews还指出,渤健负责全球制造的元老——AlphonseGaldes也将离开公司。

02

Aduhelm备受争议

自Aduhelm在史无前例的巨大争议声中获批后,可谓风波不断,早前渤健三季度财报公布,Aduhelm上市后的销售业绩仅为300万美元,已经泼下一盆冷水,而雪上加霜的是,关于Aduhelm脑水肿副作用、欧洲上市申请或遭拒绝等问题也持续发酵。

今年2月有媒体爆出,又有3名接受渤健Aduhelm治疗的阿尔茨海默病患者不幸死亡,此次3名死亡案例中,其中1名死亡患者的年龄为86岁,伴发糖尿病和心脏病,而另一名患者74岁,伴发步态障碍,第三名患者的年龄未知,三名患者均因癫痫发作而接受治疗。  

这已经不是第一例Aduhelm致死事件。仅去年第四季度,427名接受Aduhelm治疗的患者中就至少有3人死亡,最近公布的所有与Aduhelm副作用相关的病例都在“仔细审查和医疗评估中”,因此外界认为,Aduhelm治疗的安全性尚存疑。

另一方面,渤健近年来成绩并不出众,其大部分管线处于早期阶段,风险较大;该公司此前发布的几项临床试验数据都较为失望,包括tofersen(BIIB067)在超氧化物歧化酶1(SOD1)肌萎缩侧索硬化症(ALS)中的III期结果,其抗tau抗体gosuranemab(BIIB092)在阿尔茨海默症中的II期结果;且多发性硬化症(MS)药物Tecfidera®(富马酸二甲酯)的销售下降,原因是仿制药竞争和另一种多发性硬化症药物Vumerity®(富马酸二甲酯)的销售增长。
  

03

23亿美元出售股份,欲为脱困

今年2月,渤健发布公告表示,以高达23亿美元的价格出售其与三星生物的合资公司三星Bioepis中49.9%的股份。

收购完成后,两家公司将继续履行之前签署的独家协议,包括目前投资组合(依那西普、阿达木单抗、英夫利西单抗)的商业化。但渤健方将保留雷珠单抗和在研阿柏西普生物类似药的独家商业化权利。

渤健可能将与其他陷入困境的制药公司一样,采取必要的资产出售、大规模裁员策略,以便试图摆脱Aduhelm导致的发展僵局。

BioSpace网站上的一份声明之中,渤健的发言人透露了“渤健正在实施成本削减的措施,通过裁员,预计每年节省5亿美元”。

有报道称,目前,渤健已经裁掉了100多名员工,其中三分之二为享有阿尔茨海默病专营权的商业团队。

参考:新浪医药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发帖声明
1、本站为技术交流论坛,发帖的内容具有互动属性。您在本站发布的内容:
①在无人回复的情况下,可以通过自助删帖功能随时删除(自助删帖功能关闭期间,可以联系管理员微信:8542508 处理。)
②在有人回复和讨论的情况下,主题帖和回复内容已构成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您将不能直接删除该帖。
2、禁止发布任何涉政、涉黄赌毒及其他违反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及本站版规的内容,详情请参阅《蒲公英论坛总版规》。
3、您在本站发表、转载的任何作品仅代表您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观点。不要盗用有版权要求的作品,转贴请注明来源,否则文责自负。
4、请认真阅读上述条款,您发帖即代表接受上述条款。

QQ|手机版|蒲公英|ouryao|蒲公英 ( 京ICP备14042168号-1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京B2-20243455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编号:(京)-非经营性-2024-0033

GMT+8, 2025-10-24 03:09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声明:蒲公英网站所涉及的原创文章、文字内容、视频图片及首发资料,版权归作者及蒲公英网站所有,转载要在显著位置标明来源“蒲公英”;禁止任何形式的商业用途。违反上述声明的,本站及作者将追究法律责任。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