蒲公英 - 制药技术的传播者 GMP理论的实践者

搜索
查看: 697|回复: 2
收起左侧

[其他] 气温升高,务必提防6种传染病

[复制链接]
药徒
发表于 2022-4-25 10:17:1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欢迎您注册蒲公英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气温升高、降雨增加除了要预防新冠肺炎等呼吸道传染病还应警惕蚊媒传染病等疾病。小编提醒,气温升高要重点提防以下这些传染病。

防新型冠状病毒肺炎

(图片来源于网络,侵删)

专家提醒:

近期全省疫情总体呈持续向好的局面,但仍有零星输入病例,要继续防范由此带来的本地感染的风险。随着学校全面开学复课,需密切关注学校复学后可能的聚集性疫情风险。

市民日常防护:

1.勤洗手:外出回家后、饭前便后、触摸公共设施后、咳嗽或打喷嚏后用肥皂(或洗手液)和流动水洗手,如无洗手设施,可用纸巾擦拭明显污物后,用免洗洗手液、消毒湿巾等清洁用品代替洗手。无清洁双手条件时,不要用手直接触摸口、鼻、眼等。
2.勤通风:家庭做到定期开窗通风,一般每天通风2-3次,每次至少20-30分钟。
3.勤观察:经常留意自己及家人的身体状况,任何出现发烧、乏力、干咳或腹痛、腹泻等症状的人员,应及时到就近的医疗机构就诊,发烧尽量前往发热门诊就诊。
4.戴口罩:进入人员密集或密闭的公共场所(如乘坐公共交通工具、进入菜市场、商场、超市等场所)时应正确佩戴口罩,戴口罩前先洗手。
5.少扎堆:少聚餐,尽量避免前往人群密集的场所(如车站、商场、影院等),如需外出,尽量与他人保持一定距离(1米以上)。

学校防控措施:

建立畅通的沟通机制,与当地指挥部充分沟通。加强校内医务人员及卫生负责人培训,严格把控疫情防控措施实施情况。

学生防护措施:

1.保持良好的卫生习惯和健康生活方式。保持手卫生,如勤洗手或使用速干手消毒剂,避免用手触摸口眼鼻;保证食物多样、营养均衡、饮水足够、运动适量、睡眠充足、心态良好。每日自觉做好自我健康监测。
2.能步行上下学的尽量步行,如确需乘坐公共交通工具的,应全程佩戴口罩,减少接触公共物品。
3.入校前按要求测量体温,在校期间如出现发热、咳嗽、乏力等症状,应立即报告老师。
4.保持1米的安全社交距离,在校园内不串班,不扎堆,不追逐打闹;就餐时不交谈,不与他人分享食物,避免张开嘴咀嚼食物。
5.放学后不聚会、不聚餐,避免到人多拥挤和空间密闭的场所,减少不必要的外出。

防流感

(图片来源于网络,侵删)

专家提醒:

由于我省既往存在冬春季和夏季流行高峰,需持续关注流感活动水平变化。随着学校陆续复学,存在暴发风险。儿童、老年人、医务人员等重点人群应注意做好个人健康防护。

防病应该如何做:

勤洗手:用肥皂/洗手液及流动水洗手。
勤通风:每天开窗通风,做好通风与环境消毒等工作。
戴口罩:特别是在车站等人多的公共场所,避免接触有流感样症状(体温≥38℃,有咳嗽或咽喉疼痛)的患者。
掩口鼻:咳嗽或打喷嚏时,用手肘或纸巾遮掩口鼻,使用后的纸巾丢弃到有盖的垃圾桶。咳嗽或打喷嚏后尽快用肥皂/洗手液及流动水洗手。
打疫苗:所有≥6月龄有愿意接种疫苗且无禁忌证的人建议每年接种流感疫苗。儿童、老人、慢性病患者、孕妇及医务人员等高风险人群尤其推荐。

防登革热

(图片来源于网络,侵删)

专家提醒:

结合既往监测数据,4-5月是蚊媒密度快速增长期,5-6月本地病例开始出现的高风险期,是早期落实防控的关键时点。

防蚊灭蚊:

隔:出门穿着浅色长袖衣服及长裤,家里安装纱门纱窗和使用蚊帐。
避:避免在蚊虫出没频繁的时段在树阴、草丛、凉亭等户外阴暗处逗留。
驱:在外露的皮肤及衣服上涂蚊虫驱避剂。
杀:适时使用杀虫剂、蚊香、电蚊拍等杀灭成蚊,可在水缸中放养食蚊鱼等。

消除蚊虫滋生地:

封:封盖水缸、水箱等容水器皿。
填:填平洼坑、废用水塘、水沟、竹洞、树洞。 疏:疏通沟渠、岸边淤泥和杂草。

排:排清所有可能孳生蚊虫的积水,包括花盆托盘的积水、闲置容器的积水、废旧轮胎积水等。
清:清除小容器垃圾,垃圾塑料薄膜袋、废用瓶罐、易拉罐等垃圾容器。

防麻疹、风疹和流行性腮腺炎


(图片来源于网络,侵删)

专家提醒:

5月全省麻疹、风疹、流行性腮腺炎疫情将呈季节性上升,存在局部出现聚集性疫情的可能。随着学校陆续复学,可能发生聚集性疫情。

防病应该如何做:

打疫苗:预防麻疹、风疹和流行性腮腺炎的最简便、最有效方法就是接种麻腮风疫苗。接触过患者的易感者尽快应急接种,可避免发病或减轻症状。市民可提前联系接种单位,提前预约,按时前往接种疫苗。
保通风:保持室内外空气流通,避免进入空气流动不畅的密闭场所。

勤洗手:接触过疑似症状者或患者分泌物可能污染过的物品应及时洗手。
快就医:如有发热出疹或腮腺肿大等不适症状应及时就医,不要上学或上班,居家或医院观察,并避免前往人多的公共场所。需消毒:清洗、消毒可能被流行性腮腺炎患者分泌物污染的衣服、食品、玩具等物品及场所。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药徒
发表于 2022-4-25 11:24:22 | 显示全部楼层
感谢分享!好人一生平安!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药仙
发表于 2022-4-25 11:54:25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分享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发帖声明
1、本站为技术交流论坛,发帖的内容具有互动属性。您在本站发布的内容:
①在无人回复的情况下,可以通过自助删帖功能随时删除(自助删帖功能关闭期间,可以联系管理员微信:8542508 处理。)
②在有人回复和讨论的情况下,主题帖和回复内容已构成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您将不能直接删除该帖。
2、禁止发布任何涉政、涉黄赌毒及其他违反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及本站版规的内容,详情请参阅《蒲公英论坛总版规》。
3、您在本站发表、转载的任何作品仅代表您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观点。不要盗用有版权要求的作品,转贴请注明来源,否则文责自负。
4、请认真阅读上述条款,您发帖即代表接受上述条款。

QQ|手机版|蒲公英|ouryao|蒲公英 ( 京ICP备14042168号-1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京B2-20243455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编号:(京)-非经营性-2024-0033

GMT+8, 2025-10-24 09:39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声明:蒲公英网站所涉及的原创文章、文字内容、视频图片及首发资料,版权归作者及蒲公英网站所有,转载要在显著位置标明来源“蒲公英”;禁止任何形式的商业用途。违反上述声明的,本站及作者将追究法律责任。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