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注册蒲公英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指甲是人体与外界缓解接触最为密切的部位之一,同时也是及其容易受到外界的刺激和致病菌感染的部位之一。据研究发现,机体的指甲特别容易受到真菌的感染,引发“甲真菌病”。
甲真菌病是指由皮肤癣菌、酵母菌和非皮肤癣菌性霉菌侵犯甲板、甲床所致的病变。其中,由皮肤癣菌引起的甲真菌病又称为甲癣,既是俗称的“灰指甲”。甲真菌病患者多表现为指甲浑浊、增厚、分离、变色 、萎缩 、脱落 、翘起 、表面凹凸不平 、钩甲以及甲沟炎。如不及时治疗,不仅仅影响美观、还会导致其他肌肉或者组织的疾病。
甲真菌病的患病特征及主要致病菌
目前,甲真菌病的发病率占自然人群的2%~18%,约占所有甲疾病的50%和所有皮肤感染的10%。同时,甲真菌病的发病率与年龄、性别、身体健康状态有关。调查调查显示,60岁以上的老年人群患甲真菌病的概率的18.2%,而19岁以下的青少年患病率仅为0.9%;男性患病率高于女性;患有糖尿病、高血压等基础疾病的患者较正常人群更易患病。脚趾甲的甲真菌病发病率也大于手指甲。
甲真菌病的诱发因素有很多,如糖尿病、免疫抑制、肥胖、吸烟和年龄的增长及日常生活中的甲外伤、罹患足癣、穿不透气的鞋。不正确的美甲等原因也会诱发甲真菌病的发生。
研究显示,目前大约 90% 的甲真菌病由皮肤癣菌引起,在我国的甲真菌病致病菌中皮肤癣菌占84% ,且以红色毛癣菌为主 ,其次为指间毛癣菌和絮状表皮癣菌。酵母菌占11.4%,以念珠菌属为主( 10.1% ) ,尤以近平滑念珠菌为主,其次为白念珠菌和热带念珠菌。其他霉菌占4.6% ,以枝顶孢霉为主( 2.3% ) ,其次为曲霉属、青霉属、毛壳菌属、镰刀菌属和帚霉属等。
甲真菌病的常见类型
目前为止,常见的甲真菌病类型主要包括以下六种类型:
1、浅表白斑型甲真菌病 真菌从甲板表面直接侵入,位于甲板表浅层。甲板出现白色不透明、边缘清楚的斑或横沟,质地较松脆易碎,逐步扩大或融合。日久可变成黄白色。 2、远端侧位甲下型甲真菌病 此型最常见。真菌先感染甲周远端和侧缘的皮肤角质层,后延至甲床。开始时甲板形态正常,以后因炎症范围扩大而使甲下角质增生,甲板游离缘上抬,甲板和甲床分离。随着病程进展,真菌最终侵入甲板,甲板变污浊,色泽和硬度发生变化,脆性增加,极易破损或呈虫蛀状。病情进展随个体差异而快慢不等,一般病程均较长。 3、近端甲下型甲真菌病 真菌由近端甲小皮角质层入侵。表现为白斑,开始仅局限于甲半月部,可随甲板生长逐渐外移也可自行逐渐扩大,甲板可增厚,多数不增厚。常伴发甲沟炎。 4、甲板内型甲真菌病 此型临床少见,国内尚未见报道。损害仅局限在甲板,不侵犯甲下,甲板呈白色或灰白色,无明显增厚或萎缩,无明显炎症。 5、全甲毁损型甲真菌病 上述各类型如果继续加重,累及全甲,可表现为全甲板受到侵蚀、破坏、脱落,甲床异常增厚。 6、念珠菌性甲床炎和甲沟炎 近端和侧位甲皱襞的慢性炎症。常伴有甲沟炎,可有甲分离,也可有甲增厚,但不多见。甲皱襞的炎症呈轻度暗红色慢性肿胀,一般无化脓。慢性黏膜皮肤念珠菌病的患者可为全甲受累、常累及0个甲,甲板增厚,并伴有鹅口疮和皮肤损害。
甲真菌病的常见传播途径
目前,常见的甲真菌病的传播途径主要包括以下两种: 1. 直接接触传播。 该传播方式表现为直接与患有甲真菌病的患者(或动物)进行握手或亲密接触后的传播。 2. 间接接角传染。 该传播方式主要是正常人群经常使用甲真菌病患者用过的物件,如拖鞋、枕巾、擦脚布等后也感染甲真菌病。
甲真菌病的常见治疗策略
目前甲真菌病的治疗策略包括利用药物抑制、杀灭致病真菌及拔除患病甲等方面。其中以抑制、杀灭真菌为主要的治疗手段。常见的治疗药物包括:
1. 三唑类药物 长期以来三唑类药物如伏立康唑、氟康唑、卢立康唑、伊曲康唑等一直都是治疗真菌病的常用药。其中、伏立康唑更是其典型的代表。该药为第二代三唑类抗真菌新药,广谱抗真菌类药物,可抑制真菌中由细胞色素P450介导的14α-甾醇去甲基化,从而抑制麦角甾醇的生物合成。具有广谱抗真菌作用。对念珠菌属(包括耐氟康唑的克柔念珠菌,光滑念珠菌和白色念珠菌耐药株)具有抗菌作用,对所有检测的曲霉属真菌有杀菌作用。在体外对其他致病性真菌亦有杀菌作用,包括对现有抗真菌药敏感性较低的菌属。同时,该药在老年人用药时亦无需调整剂量。 2. 吗啉类 以阿莫罗芬为代表的吗啉类药物。其抑菌主要是通过改变构成真菌细胞膜的脂类的生物合成,使麦角固醇含量减少,非典型脂类累积,导致真菌细胞膜和细胞器的形态改变,从而实现抑菌作用。阿莫罗芬具有杀菌和( 或) 抑菌活性,其杀菌能力主要依赖于阿莫罗芬的浓度和与之接触的时间,在较长的接触时间内用较低的药物浓度同样可以达到杀菌效果。其对酵母菌、皮肤癣菌、表皮癣菌等均具有显著的杀灭作用,已经证实对50%的指甲及趾甲真菌病有效。 3. 特比萘芬类制剂 特比萘芬是临床常用抗真菌药物,其主要是抑制角鲨烯环氧化酶,阻止真菌细胞膜麦角固醇的生物合成,从而发挥杀菌作用系统应用特比萘芬 250mg /d 是目前治疗甲真菌病的一线药物,如果能够实现有效的经甲渗透,外用特萘芬治疗甲病更合适,能够避免系统摄入药物,减少药物相互作用引起的相关问题。 甲真菌病的日常预防措施
一、讲究个人卫生、不与患者共用日常生活用品 。 二、鞋袜穿着要讲究,干燥透气常消毒;避免穿过紧而不透气的鞋袜,选用棉袜,以消除皮肤癣菌增殖的条件;定期对鞋袜进行消毒。 三、 指趾甲要勤修剪;避免使用公用鞋袜、毛巾及其它浴具,尤其家庭的公用拖鞋。 四、沐浴洗足用喷淋,有菌场所勿赤足;注意个人卫生,勤洗澡,沐浴或洗脚时请用淋水方式; 避免在容易接触到真菌的地方,如游泳池、更衣室、浴室光足走路。 五、避免与患病人或动物亲密接触,出现症状,及时就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