蒲公英 - 制药技术的传播者 GMP理论的实践者

搜索
查看: 690|回复: 0
收起左侧

[其他] 伏立康唑与氟康唑对严重烧伤真菌感染的作用

[复制链接]
药徒
发表于 2022-8-31 14:59:4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欢迎您注册蒲公英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原文阅读:


严重烧伤(serious burn,以下简称SB)患者通常在伤后6~8 h内体液丢失速度较快,且烧伤面积越大,体液丢失越多,易引发低血容量性休克[1]。此外,含有大量蛋白质的渗出液和烧伤创面的坏死组织是细菌、真菌的良好培养基,患者自身各种抗体和抗炎细胞因子等抗感染物质很难到达局部,因此在其休克时或继发休克后,真菌感染是对SB患者的一个非常严重的威胁,烧伤面积越大,感染概率越高,感染情况也越严重[2]。为探索治疗SB患者真菌感染的有效方法,笔者比较了氟康唑、伏立康唑治疗SB真菌感染患者的疗效,评价了二者对炎症因子水平的改善和安全性的影响。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8年8月—2019年5月期间收治的SB真菌感染患者67例资料,按用药不同将其分为氟康唑组(n=33)和伏立康唑组(n=34)。氟康唑组患者(男19例,女14例)年龄为19~72岁,平均年龄为(46.51±5.75)岁;其烧伤总面积为50%~65%,平均烧伤总面积为(56.12±4.45)%。伏立康唑组患者(男18例,女16例)年龄为21~73岁,平均年龄为(47.12±5.96)岁;其烧伤总面积为51%~67%,平均烧伤总面积为(56.89±4.61)%。两组患者的一般数据资料经组间比较其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纳入病例标准,其诊断均符合(1)《烧伤感染的诊断标准与治疗指南(2012版)》中相关要求,并出现>3 d不明原因的发热(且体温>38Ⅲ)者;(2)临床与影像学资料均完整者;(3)对治疗用药无禁忌和过敏者。



排除病例标准,剔除(1)有药物过敏者;(2)肝、肾等器官功能严重受损者;(3)先天性心脏病患者;(4)精神疾病或表达障碍者。



1.2 方法

两组患者均按烧伤常规治疗。在此基础上,氟康唑组患者给予氟康唑注射液(山西普德药业有限公司,规格为5 mL:0.2 g)0.2 g,加入5%葡萄糖注射液100 mL中,q24h,静脉滴注,滴注速度应控制<10 mL/min,治疗7 d后,改为氟康唑片(遂成药业股份有限公司,规格为0.1 g/片)口服治疗,首剂4片,之后改为2片,q24h,连续治疗4周。



伏立康唑组患者按烧伤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注射用伏立康唑(丽珠集团丽珠制药厂,规格为0.1 g/支)0.1 g,加入5 mL专用溶媒溶解,再用0.9%氯化钠注射液稀释至质量浓度2~5 mg/mL,静脉滴注,滴注速度<3 mg/(kg·h),首剂按体质量5 mg/kg,次日开始按体质量3 mg/kg,q12h,治疗7 d后改为伏立康唑片(浙江华海药业股份有限公司,规格为0.2 g/片)0.2 g,口服,q12h,连续治疗4周。



1.3 观察指标

观察指标,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炎症因子指标即降钙素原(PCT)、C反应蛋白(CRP)水平测得值变化情况,以及不良反应(幻视、畏寒发热、低钾血症、肝肾功能异常等)发生率的差异。



PCT、CRP水平的测定,采集治疗前后患者空腹静脉血5 mL,分离血清后采用免疫比浊法检测CRP水平;采用胶体金比色法检测PCT水平。



1.4 统计学方法

使用SPSS 24.0版统计学软件分析,所得数据以例数(n)和百分率(%)以及均值±标准误(x-±s)表示,组间数据的差异比较采用χ2检验或t检验,P<0.05(或P>0.05)表示其差异有(或无)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炎症因子指标水平比较

两组患者治疗前炎症因子(PCT、CRP)测得值经组间比较其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其值均低于治疗前(P<0.05);伏立康唑组患者治疗后PCT、CRP测得值均低于氟康唑组(P<0.05)。其治疗前后炎症因子水平测得情况详见表1。






2.2两组患者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

伏立康唑组患者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低于氟康唑组(8.82%vs 30.30%,P<0.05)。其不良反应发生情况详见表2。








3 讨论

SB临床定义为烧伤面积>50%,可累及全身各组织器官,患者出现休克、水电解质紊乱、酸碱平衡失调、脓毒症和呼吸功能不全等一系列病理生理过程[3]。SB患者通常由于免疫能力低下、机体防御功能严重下降等情况易导致真菌感染,其预后较差,机体会发生一系列炎症反应,细胞受损程度加重,对烧伤疗效影响很大,其病情严重且发展迅速,因此SB患者病死率较高[4],故迅速、有效治疗SB真菌感染患者具有重要意义。据梁杰增等报道[5],广谱抗菌药物的广泛使用、温湿环境、机体机能减退和多种侵入性操作等因素,是造成SB患者真菌感染的主要原因。



SB以创面感染为主,还可能发生呼吸道、消化道感染。白假丝酵母菌属、曲霉菌属、隐球酵母菌属和热带假丝酵母菌为常见致病菌,治疗药物主要为抗菌药物[6]。



氟康唑为氟代三唑类抗真菌药,其通过干扰真菌细胞色素(P450)活性,抑制真菌细胞膜上麦角固醇的生物合成,以此发挥抗菌疗效,但氟康唑对部分假丝酵母菌属、曲霉菌属的抗菌活性较差,且白色假丝酵母菌对其耐药率逐年升高,因此氟康唑用于治疗真菌感染患者的疗效欠佳[7]。



伏立康唑是一种广谱三唑类抗真菌药,为治疗严重曲霉菌感染的一线药物,可抑制14α-甾醇去甲基化,改变真菌细胞膜结构,使其生长发育受到抑制,达到抗真菌目的,该药对假丝酵母菌属、隐球酵母菌和曲霉菌属等均有较强的抑制作用[8]。



本文的研究结果(表1)显示,伏立康唑组患者治疗后的PCT、CRP水平均低于氟康唑组(P<0.05)。表2数据显示,伏立康唑组患者用药期间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氟康唑组(P<0.05)。研究表明,采用伏立康唑治疗SB真菌感染患者的疗效与安全性均优于氟康唑,有效降低了其炎性因子水平的表达,且安全性较高。




参考文献

[1]赵孝开,娄季鹤,冯新献,等.严重烧伤并发急性出血坏死性肠炎和真菌感染一例[J].中华烧伤杂志,2018,34(8):562-563.

[2]孙聪北,米继华,鲁维丽,等.小儿中重度烧伤并发容量性休克的影响因素分析与护理对策[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8,15(3):106-107.

[3]段晨旺,周建宏,魏刚强,等.外周血可溶性髓系细胞触发受体-1与可溶性血红蛋白清道夫受体对烧伤患者脓毒症的诊断价值研究[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8,28(5):730-733,756.

[4]李虎山,杨薛康,郝振明,等.BAY11-7082对严重烧伤大鼠急性肺损伤及早期肺炎症反应的干预作用[J].中华烧伤杂志,2018,34(2):88-95.

[5]梁杰增,吴涛,詹桂兰,等.C反应蛋白前白蛋白及降钙素原在儿童烧伤感染中的表达水平及诊断效能[J].山西医药杂志,2019,48(5):579-581.

[6]刘飞飞,王彦,陈荣,等.国内静脉注射伏立康唑和氟康唑预防真菌感染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比较的Meta分析[J].中国真菌学杂志,2019,14(3):159-163.

[7]银西洋.伏立康唑与卡泊芬净治疗严重烧伤后真菌感染的临床对照观察[J].中国真菌学杂志,2017,33(3):176-177.

[8]汪飞,周华,姚亚克.氟康唑不敏感热带念珠菌血流感染患者的危险因素和预后分析[J].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2019,42(6):459-461.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发帖声明
1、本站为技术交流论坛,发帖的内容具有互动属性。您在本站发布的内容:
①在无人回复的情况下,可以通过自助删帖功能随时删除(自助删帖功能关闭期间,可以联系管理员微信:8542508 处理。)
②在有人回复和讨论的情况下,主题帖和回复内容已构成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您将不能直接删除该帖。
2、禁止发布任何涉政、涉黄赌毒及其他违反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及本站版规的内容,详情请参阅《蒲公英论坛总版规》。
3、您在本站发表、转载的任何作品仅代表您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观点。不要盗用有版权要求的作品,转贴请注明来源,否则文责自负。
4、请认真阅读上述条款,您发帖即代表接受上述条款。

QQ|手机版|蒲公英|ouryao|蒲公英 ( 京ICP备14042168号-1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京B2-20243455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编号:(京)-非经营性-2024-0033

GMT+8, 2025-10-25 05:37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声明:蒲公英网站所涉及的原创文章、文字内容、视频图片及首发资料,版权归作者及蒲公英网站所有,转载要在显著位置标明来源“蒲公英”;禁止任何形式的商业用途。违反上述声明的,本站及作者将追究法律责任。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