蒲公英 - 制药技术的传播者 GMP理论的实践者

搜索
查看: 711|回复: 1
收起左侧

[其他] 伏立康唑与卡泊芬净治疗严重烧伤后真菌感染的临床对照观察

[复制链接]
药徒
发表于 2023-3-30 09:10:2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欢迎您注册蒲公英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作者
银西洋
(内江市第一人民医院烧伤整形科,内江641100)
来源
中国真菌学杂志2017年12月 第12卷 第6期  352-355
摘要
目的 探讨伏立康唑与卡泊芬净治疗严重烧伤后真菌感染的临床治疗效果,为临床用药提供参考。
方法 收集本院2012年6月~2016年6月严重烧伤并发真菌感染患者共62例,利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对两组患者在给予同等剂量的氟康唑静脉注射治疗的基础上,对照组30例使用卡泊芬净进行治疗,观察组32例使用伏立康唑进行治疗;分析62例患者的临床感染特征,并比较两种药物的治疗效果及其不良反应。
结果 临床感染症状主要包括体温高、脉搏异常、咽喉肿痛、咳嗽咯痰、精神异常、肺部阴影并存在啰音等;感染部位以创面感染为主;引发感染的真菌以白念珠菌与热带念珠菌为主,分别为55.93%和20.33%。观察组与对照组的治愈率分别为84.38%和86.67%,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且两种药物的不良反应发生率都较低。
结论 对严重烧伤后合并真菌感染的患者,采用卡泊芬净与伏立康唑进行治疗,其临床效果显著且不良反应少,值得进一步推广使用。
关键词
严重烧伤;真菌感染;卡泊芬净;伏立康唑
中图分类号
R519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1673-3827(2017)12-0352-04


严重烧伤患者临床上通常容易并发真菌感染,是导致患者预后不良甚至死亡的重要原因[1-2]。近些年,由于广谱抗菌药物的广泛应用以及侵入性操作的不断增加,致使烧伤患者的真菌感染发生率显著上升。因此,明确严重烧伤并发真菌感染患者的感染特征及抗真菌药物的疗效,对于有效地防控此类患者真菌感染有着重要意义。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本 院2012年6月~2016年6月收治的62例严重烧伤合并真菌感染患者作为临床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研究对象分为对照组30例与观察组32例,在两组均给予同等剂量的氟康唑静脉注射治疗的基础上,对照组使用卡泊芬净进行治疗,观察组使用伏立康唑进行治疗。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烧伤面积、伤后入院平均时间等病情资料上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具有可比性,见表1。
1.2 入选标准[3-5]
(1)患者出现不明原因发热超过3d,体温高于38℃或低于36℃;(2)患者使用广谱抗菌药物治疗超过1周后未取得明显疗效;(3)相应器官受累,病情恶化;(4)非特异性检查:C反应蛋白增高、白细胞增多或减少、血小板减少等;(4)真菌培养阳性:血、尿、脑脊液等培养阳性;(5)患者对伏立康唑或卡泊芬净药物不过敏;(6)患者无严重的肝肾功能受损;(7)患者及家属对本研究知情且同意,并经报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后实施。

1.3 治疗方法
对照组使用卡泊芬净进行静脉注射治疗,具体实施标准为:首次给予剂量为70 mg,次日剂量更改为50mg,每天进行1次治疗,治疗周期维持14d。观察组使用伏立康唑针剂静脉滴注进行治疗,具体实施标准为:首次给予剂量为6mg/kg,每12h给药1次;次日剂量降为4mg/kg,每12h给药1次,治疗周期维持14d。为进行预防性抗真菌处理,两组患者都给予同等剂量的氟康唑静脉注射治疗,实施标准为:首次用药剂量为400mg,次日降低剂量为200mg,每日1次,治疗周期维持14d。

1.4 疗效评价标准[6-7]治疗效果主要包括:痊 愈、显效、有效以及无效。(1)痊 愈:经治疗后,患者的临床症状全部消失,各项指标均恢复正常。(2)显效:治疗后患者的生命体征恢复正常,不存在感染症状。(3)有效:治疗后患者的各项生命体征有所改善,一部分感染症状得到有效消除,但仍需要继续实施抗真菌感染治疗。(4)无效:治疗后患者的生命体征以及临床症状并未取得改善以及消除,甚至出现加重恶化的情况,需要进一步采取抗真菌感染治疗。

1.5 统计分析方法
利用SPSS20.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其中,用均数±标准差 ()表示计量资料,组 间差异比较采用t检验;用百分率或构成比表示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进行组间差异比较,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65377;
2 结 果        2.1 临床表现62例患者的临床表现及分布情况见表2,其主要的症状为脉速异常、体温异常、咽 喉肿痛和意识失常。
2.2 临床特征
患者的临床特征及分布情况参加表3。其中,所有患者烧伤面积都在50%以上,采用广谱抗菌药物治疗,进行了机械通气,并实施中心静脉置管。80%以上的患者有吸入性损伤。
2.3 真菌分布特征
从62例患者体内共分离出59株真菌,其中以白念珠菌、热带念珠菌最为常见,其比例分别为55.93%和20.33%,见图1。

2.4 真菌感染部位分布特征
观察并汇总62例患者的真菌感染部位,结果表明创面感染占主体地位,约占总体的45.16%;而消化道与呼吸道的感染次之,见图2。
2.5 两组预后疗效对比两组分别接受不同抗感染药物治疗后,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84.38%;对照组的总有效率为 86.67%,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65377;此外,观察组和对照组出现不良反应的患者各有2例,观察组均为肝脏轻度损害,对照组1例表现为畏寒发热,1例表现为肾脏轻度损害,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6.25%和6.67%,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65377;见表4&#65377;3 讨  论      临床上通常将烧伤面积达到50%以上定义为严重烧伤[8-9],严重烧伤患者普遍机体防御机能严重下降,抵抗力降低,使得病原菌感染机会增多。近年来,严重烧伤患者并发真菌感染的情况越来越常见,导致患者引发一系列机体的炎症反应,增加组织细胞受损,甚至死亡[10-12]。对于严重烧伤患者的治疗,广谱抗菌药物的应用不可避免,由此引发菌群关系失调并导致微生态环境的改变,大大增加了真菌感染的可能性。研究指出,多种侵入性操作、温湿环境、患者的身体机能减退以及广谱抗菌性药物的广泛使用是造成真菌感染的四大主要原因[13]。临床工作中,要保证抗菌药物的疗效,首先要根据患者的临床表现准确评估,制定有效的治疗方案。
本研究对此类患者的临床症状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严重烧伤并发真菌感染患者的主要的症状为脉速异常、体温异常、咽喉肿痛和意识失常。此外还包括咳嗽咯痰、精神异常、肺部阴影并存在啰音等临床症状。因此,对于烧伤并发真菌感染患者的护理也应注意观察患者的各项指标,尤其是脉搏、体温及神志的变化。此外,在对此类患者进行治疗时,医护人员应紧密配合,掌握好患者的心理变化特点,并及时进行有效的心理疏导,安抚患者的不良情绪,对于提高治愈率有重要促进作用。本研究结果显示,严重烧伤并发真菌感染患者感染部位主要以创面感染为主,呼吸道和消化道感染次之,经泌尿道、血液及其他的感染方式发生较少,与祖红旭等[14]的研究结果相一 致。病原真菌以白念珠菌感染为主,达到55.93%,热带念珠菌的感染分布率也较高,而隐球菌和曲霉则相对较少。以往相关研究也表明,曲霉与念珠菌是造成真菌感染的主要病原菌,而两性霉素B是以往抗真菌治疗的主要临床用药,因其在治疗中易引发多种不良反应而无法广泛应用[4]。本研究结果表明,伏立康唑和卡泊芬净两种临床用药都可以有效抑制真菌感染,其有效率分别达到84.38%和86.67%。在不良反应方面,两组均各有2例出现不良反应,仅占6%左右。且统计学检验结果显示两种药物无论在治疗效果,以及对患者所造成的不良反应方面比较都无明显差异。目前,临床抗真菌感染的一线用药主要是伊曲康唑[15],属于二代三唑类合成抗菌药物,除了能治疗感染隐球菌和念珠菌的患者外,对于难治性曲霉菌及其他丝状菌也有较好的杀伤效果。然而对于肝肾功能不全的烧伤患者,使用伊曲康唑治疗会加重肝肾负担,加重肝肾功能损害。因此,医务工作者在注重药物疗效的同时,更应特别注意观察药物引发的不良反应,保障患者生命安全。伏立康唑属于新一代的三唑类抗真菌药物,近年来在临床抗真菌治疗中的应用逐渐增多,其通过改变真菌细胞膜结构而使真菌细胞功能出现障碍,从而抑制病原菌生长发育。而卡泊芬净属于棘白菌素类抗真菌药物,通过抑制真菌细胞壁葡聚糖的合成来使细胞溶解,发挥抗菌功能。有研究表明,伏立康唑和卡泊芬净在抗真菌治疗中均有较好的治疗效果,且与目前主要的临床一线用药伊曲康唑相比,前两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更低[14,16]。综上所述,对于严重烧伤后合并真菌感染的患者,采用伏立康唑或卡泊芬净进行治疗,其疗效显著,治愈率高,不良反应发生率低,值得在临床中进一步推广使用。
[参考文献]
[1] 廖米荣,章伏生,叶礼岳,等.烧伤患者创面感染危险因素分析及预防对策[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2,(21):4782-4784.
[2] Druyts E,Thorlund K,Humphreys S,et al.Interpreting dis-cordant indirect and multiple treatment comparison meta-an-alyses:an evalution of direct acting antivirals for chroniche p-atitis Cinfection[J].Clin Epidemiol, 2013 (5): 173-183.
[3] 《中华烧伤杂志》编辑委员会.烧伤侵袭性真菌感染诊断与防治指南(2012 版)[J].中华烧伤杂志, 2012, 28(2): 81-86.
[4] 杨惠忠,孙珍,向军,等.卡泊芬净治疗严重烧伤并发真菌感染的临床分析[J].中华烧伤杂志,2013,29(2):170-172.
[5] 孟帅,孙丽莹,朱立勤,等.伏立康唑与氟康唑治疗肝移植患者术后真菌感染的安全性比较[J].山东医药, 2015, 55(13):61-63.
[6] 陆敏秋,白砚霞,李 真,等.伏立康唑治疗老年恶性血液病侵袭性真菌感染 疗效分析[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2,22(14):3153-3155.
[7] 骆雪萍,夏炳杰,叶宁.卡泊芬净治疗重症患者侵袭性真菌感染疗效及安全性评价[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1,21(16):3480-3482.
[8] 余海燕,蔡国龙,陈 进,等.伏立康唑治疗老年重症患者侵袭性真菌感染的疗效与安全性 [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4,24(1):102-104.
[9] Van Ness PH,Peduzzi PN,Quagliarello VJ.Efficacy and ef-fectivenes sasas pects of clusterr and omized trials withnurs-ing homere sidents:methodological insights from a pneumo-nia prevention trial[J].Contemp Clin Trials,2012,33(6):1124-1131.
[10] 张凯,朱家源,唐 冰,等.慢性创面的病原菌调查分析[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2,(11):2455-2457.
[11] Struck MF,Gille J. Fungal infections in burns:a comprehen-sive review [J]. Ann Burns Fire Disasters, 2013, 26(3): 147-153.
[12] Walraven CJ,Mercier RC,Lee SA.Antifungal pharmacoki-netics and dosing considerations in burn patients[J]. Curr Fungal Infect Rep,2011,5(2):67-74.
[13] Katz T,Wasiak J,Cleland H,et al.Incidence of non-candidal fungal infections in severe burn injury:an Australianper-spective[J].Burns,2014,40(5):881-886.
[14] 祖红旭,黄培信,李庆华.卡泊芬净治疗严重烧伤患者真菌感染的临床疗效分析[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2014,24(2):355-357.
[15] 方向京.对比伊曲康唑和卡泊芬净治疗严重烧伤患者真菌感染的疗效及安全性[J].现代诊断与治疗, 2015, 26(4):925-926.
[16] 黄志斌,柳晖,陈武 鹏,等.伏立康唑治疗严重烧伤患者真菌感染临床疗效分析[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2015, 25(23):5380-5382.
作者简介:银西洋,男(汉 族),本科,主治医师
[收稿日期] 2017-08-08
[本文编辑] 王 飞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药师
发表于 2023-3-30 18:47:06 | 显示全部楼层
学习了,谢谢提供分享。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发帖声明
1、本站为技术交流论坛,发帖的内容具有互动属性。您在本站发布的内容:
①在无人回复的情况下,可以通过自助删帖功能随时删除(自助删帖功能关闭期间,可以联系管理员微信:8542508 处理。)
②在有人回复和讨论的情况下,主题帖和回复内容已构成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您将不能直接删除该帖。
2、禁止发布任何涉政、涉黄赌毒及其他违反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及本站版规的内容,详情请参阅《蒲公英论坛总版规》。
3、您在本站发表、转载的任何作品仅代表您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观点。不要盗用有版权要求的作品,转贴请注明来源,否则文责自负。
4、请认真阅读上述条款,您发帖即代表接受上述条款。

QQ|手机版|蒲公英|ouryao|蒲公英 ( 京ICP备14042168号-1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京B2-20243455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编号:(京)-非经营性-2024-0033

GMT+8, 2025-5-14 01:01

Powered by Discuz! X3.4运维单位:苏州豚鼠科技有限公司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声明:蒲公英网站所涉及的原创文章、文字内容、视频图片及首发资料,版权归作者及蒲公英网站所有,转载要在显著位置标明来源“蒲公英”;禁止任何形式的商业用途。违反上述声明的,本站及作者将追究法律责任。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