蒲公英 - 制药技术的传播者 GMP理论的实践者

搜索
查看: 646|回复: 1
收起左侧

[其他] 外耳道真菌病的病原微生物检测与意义研究

[复制链接]
药徒
发表于 2023-4-19 09:17:1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欢迎您注册蒲公英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作者
马依努尔·阿布都热合曼,魏华
(新疆医科大学第四附属中医医院检验科,新疆 乌鲁木齐 830000)
来源
临床检验杂志(电子版) 2019年12月第8卷第4期  128
摘要
目的: 研究外耳道真菌病的病原微生物检测与意义。
方法: 本文研究对象为外耳道真菌病患者,研究例数一共60例,收取时间在2015年1月1日-2017年1月1日之间,对患者实施病原微生物检测,分析其检测效果。
结果: 真菌培养分离结果中曲霉菌有30例、所占比为50.00%;念珠菌有15例、所占比为25.00%;其他真菌感染有10例、所占比为16.67%;混合性真菌感染有5例、所占比为8.33%,各个不同的所占比之间具有显著差异(P<0.05);60例外耳道真菌病患者经过治疗后,外耳道干洁、症状消失,大部分患者均取得显著的治疗效果,在停药后对患者随访6个月,期间复发患者有7例、通过使用制霉素搽剂灌注浸泡后,患者症状显示改善。
结论: 通过实施病原微生物检测外耳道真菌病,具有显著意义,再通过实施制霉素搽剂治疗后,取得显著的效果,能降低复发率
关键词
外耳道真菌病;病原微生物;意义

近年来,外耳道真菌病发病率呈上升趋势,其临床表现较多,在临床过程中易发生误诊和漏诊情况,而实施一项有效的检测方式能显著提高诊治效果,改善患者预后,为外耳道真菌病患者后期治疗提供有利依据[1]&#65377;因此,本研究对外耳道真菌病的病原微生物检测与意义研究进行分析,见下文&#65377;
1 资料和方法       1.1 资料
本文研究对象为外耳道真菌病患者,研究例数一共60例,收取时间在2015年1月1日-2017年1月1日之间,对患者实施病原微生物检测,分析其检测效果&#65377;60例外耳道真菌病患者;年龄20岁-50岁,平均年龄(35.12±1.01)岁,其中外耳道真菌病患者男性30例&#65380;女性患者30例&#65377;

1.2 方法
所有患者均进行病原微生物检测&#65377;治疗方式:对患者外耳道进行初步清洁,告知患者停用抗菌素滴耳剂,使用棉签蘸制霉素搽剂,涂抹在患者外耳道,每日2次,1周复诊1次,若2周后患者耳道深部病变复发或者明显好转,需要对患者患耳进行灌注浸泡,每日1次,在1周后进行复诊,待外耳道炎症基本消除后,巩固用药7天,若患者合并细菌感染,应使用敏感抗菌素口服7天-10天[2]&#65377;

1.3 观察指标
分析外耳道真菌病患者病原微生物检测结果&#65377;分析外耳道真菌病患者的治疗和随访结果&#65377;

1.4 统计学处理
采取SPSS 25.0软件,本次研究指标对比不同使用P<0.05表示,表示具有差异&#65377;
2 结果    2.1 病院微生物检测结果
根据表1研究显示,真菌培养分离结果中曲霉菌有30例&#65380;所占比为50.00%;念珠菌有15例&#65380;所占比为25.00%;其他真菌感染有10例&#65380;所占比为16.67%;混合性真菌感染有5例&#65380;所占比为8.33%,各个不同的所占比之间具有显著差异(P<0.05),见表1&#65377;
2.2  治疗和随访结果
60例外耳道真菌病患者经过治疗后,外耳道干洁&#65380;症状消失,大部分患者均取得显著的治疗效果,在停药后对患者随访6个月,期间复发患者有7例&#65380;通过使用制霉素搽剂灌注浸泡后,患者症状显示改善&#65377;
   3   讨论   
据相关研究显示,外耳道真菌病近年来发病率呈上升趋势,真菌病发生和人体机体免疫功能降低密切相关&#65377;而早期诊断早期明确该疾病十分重要,能改善外耳道真菌病患者预后[3]&#65377;
真菌培养一般需要3天-5天,部分患者易伴发细菌混合感染,而进行原微生物检测,能初步进行诊断,实施相应治疗措施,能预防情况发生&#65377;微生物学检查虽然诊断外耳道真菌病重要依据,但是由于真菌是条件致病性真菌,因此需要结合每位患者体征和症状才能进行相应诊断,当患者发生外耳道真菌病临床表现后,检测真菌才具有诊断的意义,能降低误诊情况[4]&#65377;而对于外耳道真菌病的治疗,抗真菌药物治疗疗程较长,药物对人体肝脏具有毒副作用,而实施制霉菌素治疗后,取得显著效果,该药物为常见的真菌药物,在使用过程中使用棉签蘸取药液涂抹在外耳道,从而使其发挥药物的疗效,其具有给药简单等优势,利于制霉素外耳道真菌病患者早期康复[5]&#65377;
经研究表明,根据表1研究显示,真菌培养分离结果中曲霉菌有30例&#65380;所占比为50.00%;念珠菌有15例&#65380;所占比为25.00%;其他真菌感染有10例&#65380;所占比为16.67%;混合性真菌感染有5例&#65380;所占比为8.33%,各个不同的病原微生物所占比之间具有显著差异(P<0.05);60例外耳道真菌病患者经过治疗后,外耳道干洁&#65380;症状消失,大部分患者均取得显著的治疗效果,在停药后对患者随访6个月,期间复发患者有7例&#65380;通过使用制霉素搽剂灌注浸泡后,患者症状显示改善&#65377;
综上所述,通过实施病原微生物检测外耳道真菌病,具有显著意义,再通过实施制霉素搽剂治疗后,取得显著的效果,能降低复发率,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及运用&#65377;
[参考文献]
[1] 吴娇娇, 吴国民, 潘兆虎, 等. 外耳道真菌病311例病原微生物检测分析[J]. 中国医师杂志, 2013, 15(3): 407-408.
[2] 刘波, 舒卫宁, 张俊星, 等. 外耳道真菌病患者病原菌分析及氦氖激光照射治疗应用价值研究[J].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2017, 27(3): 642-645.
[3] 周珍, 倪海峰, 汤建国, 等. 外耳道真菌病的真菌鉴定及筛选敏感性药物治疗[J]. 中国耳鼻咽喉头颈外科, 2014, 21(3): 157-158.
[4] 郭志鹏. 曲安奈德益康唑乳膏局部涂布治疗外耳道真菌病的效果观察[J]. 中国当代医药, 2014, 21(4): 91-92.
[5] 谢雪娟, 欧孙玲, 陈国郝, 等. 外耳道真菌病病原学分析及曲安奈德益康唑乳膏局部涂布治疗疗效观察[J]. 淮海医药, 2016, 34(6): 674-676.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药师
发表于 2023-4-19 13:57:14 | 显示全部楼层
学习了,谢谢提供分享。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发帖声明
1、本站为技术交流论坛,发帖的内容具有互动属性。您在本站发布的内容:
①在无人回复的情况下,可以通过自助删帖功能随时删除(自助删帖功能关闭期间,可以联系管理员微信:8542508 处理。)
②在有人回复和讨论的情况下,主题帖和回复内容已构成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您将不能直接删除该帖。
2、禁止发布任何涉政、涉黄赌毒及其他违反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及本站版规的内容,详情请参阅《蒲公英论坛总版规》。
3、您在本站发表、转载的任何作品仅代表您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观点。不要盗用有版权要求的作品,转贴请注明来源,否则文责自负。
4、请认真阅读上述条款,您发帖即代表接受上述条款。

QQ|手机版|蒲公英|ouryao|蒲公英 ( 京ICP备14042168号-1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京B2-20243455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编号:(京)-非经营性-2024-0033

GMT+8, 2025-10-21 19:26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声明:蒲公英网站所涉及的原创文章、文字内容、视频图片及首发资料,版权归作者及蒲公英网站所有,转载要在显著位置标明来源“蒲公英”;禁止任何形式的商业用途。违反上述声明的,本站及作者将追究法律责任。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