蒲公英 - 制药技术的传播者 GMP理论的实践者

搜索
查看: 1756|回复: 2
收起左侧

[行业动态] 超18亿!中国生物制药再剥离非核心业务

[复制链接]
大师
发表于 2024-2-11 21:54:2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欢迎您注册蒲公英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转自:蒲公英Ouryao 整理:无忧

2024年2月6日,中国生物制药发布公告称,中国生物制药将出售正大青岛67%股权给两位买方,交易总对价约为人民币18.2亿元。
这是中国生物制药近半年第二次出售下属公司股份。

1.png
2024年2月6日,中国生物制药发布公告称,公司同附属公司与两位买方及正大青岛签订协议,中国生物制药将出售正大青岛67%股权给两位买方,交易总对价约为人民币18.2亿元。
这是中国生物制药近半年第二次出售下属公司股份。
正大青岛主要从事骨质疏松症药物及海洋药物的研究开发、生产及销售。截至协议签订前,中国生物制药拥有正大青岛93%股权,完成出售事项后,集团将继续持有正大青岛26%权益。公告指出,本集团致力成为创新驱动的国际化综合性制药龙头企业,持续投入资源推进肿瘤、肝病、呼吸、外科/镇痛的四大优势治疗领域的产品开发,推进创新研发并持续加强全球化布局。密集出售非核心业务值得注意的是,从2023年10月起,中国生物制药就密集出售旗下非核心业务。


2.9亿,剥离普药业务:2023年10月10日,中国生物制药发布公告,该集团以约人民币3.5亿元的估值出售附属公司上海正大通用药业股份有限公司(正大通用)约84.2%的股权,出售所得金额约人民币2.9亿元。出售事项完成后,该集团将不再持有正大通用的任何股权。  
正大通用2022年度收入约人民币8900万元,净亏损约人民币3500万元,剥离正大通用有利于集团净利润率的提升。
公告称,通过出售事项,该集团将进一步聚焦四大核心治疗领域,即肿瘤、肝病、呼吸、外科╱镇痛,提升四大核心治疗领域的研发投入。
2
.1亿元,剥离商业流通业务:中国生物制药2023年11月8日公告,近期,集团以约2.1亿的总估值出售附属公司苏州天晴兴卫医药有限公司55%股权、连云港正大天晴医药有限公司100%股权及浙江天晴中卫医药有限公司55%股权,出售所得总金额约1.5亿元。出售事项完成后,集团将不再持有上述三家附属公司的任何股权。  
通过出售事项,集团已剥离所有商业流通业务。未来,集团将进一步聚焦制药业务,亦将持续优化集团的资产和业务结构。该三家附属公司2022年全年净利润率远低于集团净利润率,出售事项有助于提升集团的经营业绩。

据不完全统计,仅从2023年10月至今,中国生物制药通过变卖旗下资产获得的收益超过了20亿元。
志在必得,收购F-Star中国生物制药于2023年3月宣布完成对纳斯达克上市公司F-Star的收购,交易金额1.61亿美元(折合人民币11亿元),该项收购历经多次美国外国投资委员会(CFIUS)的“刁难”,成功收官。F-star是一家在免疫治疗领域开创四价(2+2)双特异性抗体的临床阶段生物制药公司,其主打的FS118双特异性抗体目前正在欧洲和美国对PD-1获得性耐药性头颈癌患者以及检查点抑制剂初治的非小细胞肺癌(NSCLC)和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DLBCL)患者进行临床试验。
对于F-Star的收购,中国生物制药志在必得,一方面是F-Star专注于双特异性抗体的在研管线,已与BMS、默克等国际大厂达成BD合作;另一方面,F-Star的专有抗体发现平台使其拥有超过500项知识产权,极具License-out潜力,与武田的第三次合作是最好的佐证。
2023年7月,全资子公司F-Star随即送给中国生物制药一份“大礼”,F-Star第三次牵手武田制药,签署肿瘤多特异性免疫疗法的独家许可协议,未来可能获得最高金额达10亿美元的里程碑付款。  大手笔投入创新药研发近年来,中国生物制药聚焦肿瘤、肝病、呼吸、外科/镇痛四大重点治疗领域,持续加大研发投入。公开资料显示,2023年上半年中国生物制药创新药收入实现38.6亿元,同比增长10.9%,已经占到了集团营收的25.3%。2023年上半年公司研发投入高达26亿元,占总收入比例约17.1%,再创新高。其中创新药研发投入达21.3亿元,占总研发投入比例超过八成。过去三年,中国生物制药实现了创新药收入的快速增长,年复合增长率超过30%。  

2023年,中国生物制药不仅有艾贝格司亭α注射液、利马前列素片、八因子、依维莫司片等重磅新药获批上市,PI3Kα/δ抑制剂TQ-B3525和PD-L1抑制剂贝莫苏拜单抗以及KRASG12C抑制剂等也已申报上市。
此外,2022年度申报的ALK/MET/ROS1抑制剂安奈克替尼和ALK/ MET /ROS 抑制剂依奉阿克也有望及早获批。
不久前,中国生物制药联合开发的KRASG12C抑制剂D-1553片已被国家药监局药品审评中心(CDE)纳入优先审评品种名单。
在降糖/减重领域,司美格鲁肽注射液近期已在中国启动III期临床研究,GMA106(GIPR拮抗/GLP-1R激动剂)已提交Ib/II期临床试验申请并获得受理,有望给患者带来更多的用药选择。
未来三年,中国生物制药预计有超过10个创新药上市,还有40多个在研创新药有望在2030年或之前上市。

参考:Insight 数据库 企业公告
欢迎留言,更多观点。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药师
发表于 2024-2-12 09:16:27 | 显示全部楼层
学习了,谢谢提供分享。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药徒
发表于 2024-2-15 08:07:10 | 显示全部楼层
路过,了解。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发帖声明
1、本站为技术交流论坛,发帖的内容具有互动属性。您在本站发布的内容:
①在无人回复的情况下,可以通过自助删帖功能随时删除(自助删帖功能关闭期间,可以联系管理员微信:8542508 处理。)
②在有人回复和讨论的情况下,主题帖和回复内容已构成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您将不能直接删除该帖。
2、禁止发布任何涉政、涉黄赌毒及其他违反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及本站版规的内容,详情请参阅《蒲公英论坛总版规》。
3、您在本站发表、转载的任何作品仅代表您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观点。不要盗用有版权要求的作品,转贴请注明来源,否则文责自负。
4、请认真阅读上述条款,您发帖即代表接受上述条款。

QQ|手机版|蒲公英|ouryao|蒲公英 ( 京ICP备14042168号-1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京B2-20243455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编号:(京)-非经营性-2024-0033

GMT+8, 2025-10-15 07:31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声明:蒲公英网站所涉及的原创文章、文字内容、视频图片及首发资料,版权归作者及蒲公英网站所有,转载要在显著位置标明来源“蒲公英”;禁止任何形式的商业用途。违反上述声明的,本站及作者将追究法律责任。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