蒲公英 - 制药技术的传播者 GMP理论的实践者

搜索
查看: 121|回复: 1
收起左侧

经典名方:三甲复脉汤

[复制链接]
药徒
发表于 5 天前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欢迎您注册蒲公英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出处:《温病条辨》(清•吴瑭)


处方、制法及用法:炙甘草六钱,干地黄六钱,生白芍六钱,麦冬五钱(不去心),阿胶三钱,麻仁三钱,生牡蛎五钱,生鳖甲八钱,生龟板一两。水八杯,煮取八分三杯,分三次服。


用法用量:加水1600mL,煎至 480mL,日三服。


注:


本处方折算剂量为:炒甘草22.38g 、干地黄22.38g、生白芍22.38g、麦冬18.65g、阿胶11.19g、麻仁11.19g、生牡蛎18.65g、生鳖甲29.84g、生龟板37.30g


炒甘草:参考 2020 年版《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中清炒法,建议将甘草原药材除去杂质,洗净,润透,切厚片,趁湿清炒,炒至微黄,干燥。


功能主治:


【功效】滋阴复脉,潜阳息风。


【主治】肝肾阴虚,阴虚动风证。症见心悸怔忡,甚或心痛,手足蠕动、抽搐;或见昼凉夜热,干咳或不咳,甚则痉厥,口干舌燥,舌红少苔,脉细数。


现代临床主要应用于治疗心律失常(如室性早搏、房颤)、心肌缺血、心绞痛等,尤其适用于阴虚火旺型心悸、胸痛患者;帕金森病、手足徐动症、面肌痉挛等,针对阴虚风动引起的肢体震颤、抽搐;更年期综合征,改善潮热盗汗、失眠烦躁、手足心热等阴虚内热症状,调节激素水平;肺结核、甲状腺功能亢进、干燥综合征等,针对阴虚内热、津液耗伤证型;血虚风燥型湿疹、老年性皮肤瘙痒症等。


方解:


方中三甲合用,滋阴潜阳、重镇熄风。龟板滋肾阴,鳖甲清虚热,牡蛎平肝潜阳,共为君药。地黄、白芍养血柔肝;麦冬、阿胶滋阴润燥,共助君药填补真阴,平息内风,为臣药。麻仁润燥通便,防阴虚肠燥;兼助滋阴药下行,为佐药。炒甘草调和诸药,补益中气,与白芍配伍缓急止痉,为使药。


处方重用龟板、鳖甲、牡蛎等介类药(总剂量达一两八钱),取其“质重沉降”之性,直入下焦肝肾,介类为君,潜阳熄风,既填补真阴,又潜镇虚阳,标本同治。地黄、白芍、麦冬、阿胶四药相配,滋阴养血,柔肝舒筋,体现“治风先治血,血行风自灭”思想,针对阴虚血燥、筋脉失养导致的抽搐、痉厥。麻仁润肠通便,防滋阴药滋腻碍胃;炙甘草调和补中,避免寒凉药损伤脾胃,润燥兼行,防滞补弊。全方以滋阴潜阳为主轴,兼顾养血、润燥、缓急,配伍精当,层次分明,形成“滋阴—潜阳—熄风—润燥”的立体治疗结构。


三甲复脉汤的现代应用已突破传统温病范畴,广泛用于阴虚风动相关的多系统疾病。其组方特点体现“重镇潜阳”与“滋阴养血”的结合,既针对“阴虚动风”的病机核心,又通过润燥、缓急等配伍兼顾标症,为治疗慢性虚风内动证的经典代表方。






更多的经典名方解析请关注公众号: 公众号.jpg


经典名方制剂研究与开发: 微信号(1).jpg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药师
发表于 5 天前 | 显示全部楼层
学习了,谢谢提供分享。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发帖声明
1、本站为技术交流论坛,发帖的内容具有互动属性。您在本站发布的内容:
①在无人回复的情况下,可以通过自助删帖功能随时删除(自助删帖功能关闭期间,可以联系管理员微信:8542508 处理。)
②在有人回复和讨论的情况下,主题帖和回复内容已构成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您将不能直接删除该帖。
2、禁止发布任何涉政、涉黄赌毒及其他违反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及本站版规的内容,详情请参阅《蒲公英论坛总版规》。
3、您在本站发表、转载的任何作品仅代表您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观点。不要盗用有版权要求的作品,转贴请注明来源,否则文责自负。
4、请认真阅读上述条款,您发帖即代表接受上述条款。

QQ|手机版|蒲公英|ouryao|蒲公英 ( 京ICP备14042168号-1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京B2-20243455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编号:(京)-非经营性-2024-0033

GMT+8, 2025-5-4 11:52

Powered by Discuz! X3.4运维单位:苏州豚鼠科技有限公司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声明:蒲公英网站所涉及的原创文章、文字内容、视频图片及首发资料,版权归作者及蒲公英网站所有,转载要在显著位置标明来源“蒲公英”;禁止任何形式的商业用途。违反上述声明的,本站及作者将追究法律责任。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