蒲公英 - 制药技术的传播者 GMP理论的实践者

搜索
查看: 272|回复: 9
收起左侧

原料药的灭活问题

[复制链接]
药徒
发表于 2025-8-7 08:54:5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欢迎您注册蒲公英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精麻类原料药、抗肿瘤原料药以及高毒高活的普药等,GMP指南中要求高活性、高毒性、特药的灭活方法需经过验证,包括废水的灭活、废弃物的灭活、不合格或过效期产品的灭活,那如何计算灭活的限度,有无相关的指导性文件,请各位老师指导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药徒
发表于 2025-8-7 08:56:43 | 显示全部楼层
这问题问的,有点儿招架不住。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药徒
发表于 2025-8-7 09:02:14 | 显示全部楼层
你问的是药品相关的啊,是不是走错频道了?这是医疗器械。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药徒
 楼主| 发表于 2025-8-7 09:02:21 | 显示全部楼层
预则立,不预则 发表于 2025-8-7 08:56
这问题问的,有点儿招架不住。

困扰好长时间,真心寻求帮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药徒
 楼主| 发表于 2025-8-7 09:06:16 | 显示全部楼层
预则立,不预则 发表于 2025-8-7 09:02
你问的是药品相关的啊,是不是走错频道了?这是医疗器械。

,走错频道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药徒
发表于 2025-8-7 09:19:59 | 显示全部楼层

没事来我们这儿逛逛,也挺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药士
发表于 2025-8-7 09:27:35 | 显示全部楼层
这灭活,企业自己做相关的验证就好啦,没有活性就是灭活了,你们自己生产药品,应该有液相、气相这些,灭活15分钟后,测一下活性,没有活性就可以了吧。如果高温灭活不行,就用其它方式灭活,强酸、强咸等,破坏这个化学成份就行,这些研发中心在研制药的时候应该也会考虑到的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药士
发表于 2025-8-7 11:25:25 | 显示全部楼层
以下回复来自chatgpt,请结合实际,内容仅供参考:


精麻类原料药、抗肿瘤原料药以及高毒高活普药等,属于高毒性/高活性药物,确实在GMP体系中对其灭活处理提出了明确要求,特别涉及:
  • 废水处理
  • 固体废弃物处理
  • 不合格品/过期品的处置

一、灭活限度的确定目的主要是为了确认灭活后的残留水平在安全可接受范围内,从而保护操作人员、环境以及防止交叉污染。

二、如何计算灭活的“限度”?目前并无统一的“灭活限度计算公式”,但有明确的风险评估和毒理限度框架可以遵循。推荐方法如下:

【1】按PDE(可接受每日暴露量)计算残留限度
  • PDE(Permitted Daily Exposure) 是ICH Q3D中定义的基于毒理学的限度计算方法,适用于高毒性/高活性药物。
  • 灭活后残留水平应控制在不超过该药物的 PDE。

示例:设某抗肿瘤原料药的PDE为 1 μg/day。
  • 则灭活后废水、设备、容器等残留量计算如下:
    残留限度(μg/cm2)= PDE / 每日最大接触面积(cm2)

应用场景:
  • 灭活验证后抽样检测残留物含量。
  • 若测得的残留 ≤ PDE计算值,即为合格。


【2】参考《高活性药物管理指南》或 WHO、PIC/S、FDA 文件推荐文件包括:文件内容参考
《高活性药物管理指南》(中检院/制药协会版本)明确PDE计算、交叉污染限度、防护隔离要求等
WHO TRS 961 Annex 3《WHO guidelines on good manufacturing practices for heating, ventilation and air-conditioning systems for non-sterile pharmaceutical dosage forms》有高活性药物的处理与清洁限度建议
PIC/S PI 014指导高毒高活原料药的设施隔离和清洁验证限度
FDA《Guidance for Industry: Handling and Retention of Bioavailability and Bioequivalence Testing Samples》可借鉴对高活性物质的残留控制建议
【3】灭活验证方法对于灭活工艺(如高温、化学氧化、强酸碱等):
  • 必须验证其能将活性药物有效降解至安全水平
  • 灭活验证可采用:

    • HPLC/LC-MS/MS检测残留
    • 降解产物安全性评估
    • 多次灭活批次残留趋势图验证一致性


三、不合格/过效期产品的灭活要求
  • 不得直接作为一般废弃物处理
  • 必须记录:

    • 灭活批次、数量、灭活方式、残留分析记录;
    • 灭活过程受控(如称量、销毁记录、灭活液或残渣分析);

  • 灭活残渣如含有活性残留物,也需要按危废转运处理。


四、总结:灭活限度的控制原则要素内容
依据PDE计算、毒理学数据
方法风险评估 + 验证试验 + 残留检测
文件参考ICH Q3D、WHO/PIC/S指引、行业协会指南
管理重点可追溯性、可验证性、安全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药徒
发表于 2025-8-7 12:24:10 | 显示全部楼层
我也来学习学习的。个人觉得,灭活的限度应该先算出理论值,然后再验证做调整。具体的应该是每种药品都不一样的。这是个大工程,做好这个验证,你就是专家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药徒
 楼主| 发表于 2025-8-7 16:50:16 | 显示全部楼层
世间始终你好 发表于 2025-8-7 11:25
以下回复来自chatgpt,请结合实际,内容仅供参考:

谢谢你的回复,学习了好多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发帖声明
1、本站为技术交流论坛,发帖的内容具有互动属性。您在本站发布的内容:
①在无人回复的情况下,可以通过自助删帖功能随时删除(自助删帖功能关闭期间,可以联系管理员微信:8542508 处理。)
②在有人回复和讨论的情况下,主题帖和回复内容已构成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您将不能直接删除该帖。
2、禁止发布任何涉政、涉黄赌毒及其他违反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及本站版规的内容,详情请参阅《蒲公英论坛总版规》。
3、您在本站发表、转载的任何作品仅代表您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观点。不要盗用有版权要求的作品,转贴请注明来源,否则文责自负。
4、请认真阅读上述条款,您发帖即代表接受上述条款。

QQ|手机版|蒲公英|ouryao|蒲公英 ( 京ICP备14042168号-1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京B2-20243455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编号:(京)-非经营性-2024-0033

GMT+8, 2025-9-28 04:35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声明:蒲公英网站所涉及的原创文章、文字内容、视频图片及首发资料,版权归作者及蒲公英网站所有,转载要在显著位置标明来源“蒲公英”;禁止任何形式的商业用途。违反上述声明的,本站及作者将追究法律责任。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