蒲公英 - 制药技术的传播者 GMP理论的实践者

搜索
查看: 170|回复: 11
收起左侧

[制药用水] 纯化水电导率巴氏消毒之后电导率上升正常吗

[复制链接]
发表于 昨天 09:4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欢迎您注册蒲公英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日常巡查的时候我们公司纯化水电导率两个分配系统一般是一个1.5一个1.7左右,前天进行了纯化水巴氏消毒之后,过了一天,水温三十度左右,电导率上升到2.5 和2.2,这是因为什么呢,氢氧化钠桶里还有一半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昨天 09:41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药徒
发表于 昨天 09:48 | 显示全部楼层
纯化水巴氏消毒后电导率从1.5升高至2.5,核心原因是温度升高导致水的解离度增加,同时可能伴随管道/设备中微量污染物溶出。

具体原因可分为以下两点:

1. 温度影响(主要因素):水的电导率随温度升高而显著上升。巴氏消毒(通常60-85℃)会使纯化水温度升高,导致水分子解离出更多H⁺和OH⁻,同时增强离子迁移速率,直接造成电导率暂时性上升。若冷却至消毒前温度,电导率通常会回落(但可能不低于初始值)。
2. 污染物溶出(次要因素):消毒过程中,高温可能加速管道、储罐或换热器等设备材质中微量离子(如金属离子、有机杂质)的溶出,这些额外溶出的离子会增加水中的导电物质,导致电导率出现不可逆的小幅上升(即冷却后仍高于初始1.5)。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药生
发表于 昨天 09:51 | 显示全部楼层
看起来是“巴氏消毒(热水循环)后的一次性短期波动”,常见有这几类原因,按概率从高到低给你排个序,并配上立刻可做的排查办法:
可能原因(结合你们现象:两套系统都升高到2.5/2.2 μS/cm,水温约30℃)
  • 温度与温补设置导致的读数上浮

  • 导电率受温度影响显著;很多在线电导仪显示的是“按25℃折算”的温补值,但不同厂家算法/系数不同,热消后一天处于回落期(~30℃),读数会高一些。
  • 怎么查:在同一点记录实时温度与电导率,确认仪表是否开启温补、温补系数是多少;取样**冷却到25±1℃**后用台式电导仪复测对比。如果离线值明显低于在线值,多半是温补或传感器漂移问题。

  • 消毒后CO₂吸入/溶解

  • 热循环后储罐在冷却过程中会“呼吸”,若呼吸器或疏水/0.2 μm除菌过滤器潮湿、效率下降或有微漏,会吸入空气中的CO₂,形成碳酸氢根,电导率会升到2~3 μS/cm这个量级很常见,且两条线同时上涨很符合“系统性吸入”的特征。
  • 怎么查:同位点各取两份样品,一份直接测电导率,另一份轻微加热至接近沸腾驱散CO₂后冷却到25℃再测;若第二份显著降低,说明CO₂贡献为主。再检查储罐呼吸器/疏水膜状态与更换记录,和热消后罐体冷却时的压差控制。

  • 热消剥落/冲刷出可电解微量离子

  • 巴氏消毒会把管路内表面沉积物、密封圈/垫片可溶物、微量腐蚀产物(铁、镍痕量离子)“洗”出来,短期内让回路导电率偏高,通常充分循环冲洗即可恢复。
  • 怎么查:查看消毒后冲洗流量与时间是否足够;取样做一次**ICP简单扫描(Fe、Ni、Cr、Na、K、Ca、Mg)**或至少测硬度/金属离子试纸判断是否有无机离子释放。

  • 抛光单元(混床/EDI)负荷增加或状态偏离

  • 热消期间,如果有旁路或抛光单元前CO₂负荷上升,会让后端读数抬头。EDI在温度波动后电流/电压工作点也可能偏离,短期“穿漏”增加。
  • 怎么查:比对RO产水、EDI出口、回路回水三点电导率曲线;看EDI电流/电压记录是否出现异常台阶;必要时短时提升循环流量+开至最大回流冲洗。

  • 碱液(NaOH)消毒/再生残留或微渗

  • 你提到“氢氧化钠桶里还有一半”,若这桶用于树脂再生或CIP,也要警惕阀门密封不严导致微量NaOH穿入,pH会偏高且导电率显著升高。
  • 怎么查:同点测pH(若>8而且导电率升高,需重点排查);查看再生/清洗阀位联锁与回座密封,做阀后点位的Na⁺特征离子试纸或ICP-Na快速验证。

  • 传感器受热后短期漂移/污染

  • 电导率电极经高温后,电极常数或温补元件短期偏移,或有气泡附着。
  • 怎么查:在线清洗/排气,再用标准液现场比对并做简短校准。


建议的快速处置顺序(当天就能做)
  • 取样对比:同一点取样一份直接测、另一份驱散CO₂后(轻微加热)再测,均在25℃复测;同时测pH
  • 看曲线:把热消后到现在的温度-电导率趋势图调出来(RO产水、抛光出口、回水、用水点至少三个关键点)。
  • 检查呼吸与过滤组件:确认储罐呼吸器/疏水膜干燥良好、完好安装,必要时更换;核对热消后的冷却/通气SOP是否严格执行。
  • 加强冲洗:提高循环流量并增加回路冲洗时间(尤其是末端回水不畅的支路/死角),观察导电率是否随时间回落。
  • 核对抛光单元:检查EDI电参或混床再生状态;若有旁路,恢复正常全流程运行一段时间观察。
  • 仪表确认:对在线电导仪做标准液校核(温补开/关均记录),排气消泡。


何时需要进一步行动
  • 离线25℃实测仍≥2 μS/cm且48小时内不回落,建议:

    • 做一次总无机离子/金属离子快筛(或至少硬度+Na⁺/K⁺/Ca²⁺/Mg²⁺),
    • 评估抛光单元/脱气装置(如膜脱气)的性能,必要时更换抛光树脂/检修EDI
    • 复核热消SIP参数(温度、保温时间、冲洗体积)与材料兼容性(密封件等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昨天 10:07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药徒
发表于 昨天 11:12 | 显示全部楼层
消毒前的水温是多少?若是消毒后水温比消毒前水温升高,应该是升温导致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药徒
发表于 昨天 11:26 | 显示全部楼层
消毒后需要放水放一些,温度降低、新水制出后再测试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药生
发表于 昨天 15:49 | 显示全部楼层
RO热消毒以后产水的电导率是会有一点上升的,其原因就是RO膜的密封件温度的变形不一样(内部发生微漏),等温度恢复后运行一段时间会恢复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药徒
发表于 昨天 15:51 | 显示全部楼层
不太正常啊。检测下RO膜或者EDI后的取样口电导率情况,分段找下原因。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药徒
发表于 昨天 16:22 | 显示全部楼层
724591427 发表于 2025-8-22 09:48
纯化水巴氏消毒后电导率从1.5升高至2.5,核心原因是温度升高导致水的解离度增加,同时可能伴随管道/设备中 ...

相当专业的回复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药徒
发表于 昨天 16:49 | 显示全部楼层
温度高了水的电离程度增加,电导率会上升,你查下温度和电导率合格标准的对应表看看是不是合格的呗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昨天 22:07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a540909367 发表于 2025-08-22 11:26
消毒后需要放水放一些,温度降低、新水制出后再测试

不是排空吗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发帖声明
1、本站为技术交流论坛,发帖的内容具有互动属性。您在本站发布的内容:
①在无人回复的情况下,可以通过自助删帖功能随时删除(自助删帖功能关闭期间,可以联系管理员微信:8542508 处理。)
②在有人回复和讨论的情况下,主题帖和回复内容已构成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您将不能直接删除该帖。
2、禁止发布任何涉政、涉黄赌毒及其他违反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及本站版规的内容,详情请参阅《蒲公英论坛总版规》。
3、您在本站发表、转载的任何作品仅代表您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观点。不要盗用有版权要求的作品,转贴请注明来源,否则文责自负。
4、请认真阅读上述条款,您发帖即代表接受上述条款。

QQ|手机版|蒲公英|ouryao|蒲公英 ( 京ICP备14042168号-1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京B2-20243455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编号:(京)-非经营性-2024-0033

GMT+8, 2025-8-23 05:14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声明:蒲公英网站所涉及的原创文章、文字内容、视频图片及首发资料,版权归作者及蒲公英网站所有,转载要在显著位置标明来源“蒲公英”;禁止任何形式的商业用途。违反上述声明的,本站及作者将追究法律责任。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