蒲公英 - 制药技术的传播者 GMP理论的实践者

搜索
查看: 238|回复: 4
收起左侧

表面微生物检测布点选择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5-9-3 10:20:0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欢迎您注册蒲公英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医疗器械D级洁净车间,做表面微生物检测如何布点?墙面、设备、地面都要检测吗?所有生产人员手都要检测吗,目前找到的就是根据风险评估来选点,但还是一头雾水,有好的方法指南吗?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药生
发表于 2025-9-3 10:28:07 | 显示全部楼层
D级可以不用测地面,可以选墙面、门把手、设备(人员接触比较频繁的地方和关键操作的位置)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药徒
发表于 2025-9-3 10:29:42 | 显示全部楼层
墙面、桌面、仪器设备表面、门把手;D级没必要所有生产人员都做,空气中的浮游菌和沉降菌本身就有很多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药士
发表于 2025-9-3 10:32:14 | 显示全部楼层
你问的这个点非常关键,D级洁净室(相当于 ISO 8)的表面微生物监测,法规里没有“必须每个点都要采”的硬性规定,一般都是基于风险评估来确定监测位置和频次,这也是为什么你看到的要求比较模糊的原因。下面我给你整理一份可操作性的布点思路,你可以结合现场实际再细化:

1. 参考依据
  • ISO 14698-1/2《洁净室及相关受控环境生物污染控制》
  • ISO 14644-1/2《洁净室及相关受控环境空气洁净度等级》
  • GMP(药品/医疗器械)洁净区环境监测指南(如中国 GMP 附录1、欧盟 GMP 附录1、FDA Aseptic Guide 等)
  • AAMI TIR12, TIR13(医疗器械洁净控制相关指南)

这些文件里都强调:监测点位要与工艺和风险相关,而不是平均铺开。

2. 常见布点原则(1) 墙面
  • 墙面通常不是高风险接触面,取点数量不必多。
  • 选择工艺活动频繁的区域附近(如人员操作高度 0.8–1.5m)、门附近(人员、物流通道),每个房间选 1–2 个点即可。

(2) 地面
  • 地面属于污染积累和清洁消毒关键区域,应设点
  • 重点:人员/物料通道入口、工艺操作点下方、排水口/角落等。

(3) 设备表面
  • 这是重点。选择可能直接或间接接触产品的表面,如:

    • 生产台面、灌装/组装工位台
    • 容器/工具放置区
    • 经常操作的按钮、触摸屏

  • 不需要每台设备都测,可选代表性和关键设备

(4) 人员手部/防护服
  • 人员是主要污染源,手套/手部接触产品或关键设备表面,必须采样。
  • 不需要每个人每天都采,但应有抽检策略。

    • 比如每次班次随机抽取 2–3 人手套
    • 或者关键操作人员每批次必检

  • 防护服(袖口、大腿外侧等易接触部位)也可在年度或季度验证时覆盖。


3. 布点数量与频次建议
  • D级环境(非无菌操作的背景区),一般要求较宽松,可按下列思路:

    • 日常监测:地面(1–2点)、关键设备表面(2–3点)、人员手套抽样(1–2人)。
    • 月度或季度验证/趋势分析:增加墙面点、门把手、非关键设备表面等。

  • 点位总数一般 每个房间 3–8 点就够了(根据房间大小和工艺复杂性)。


4. 实操方法(便于落地)
  • 先做风险矩阵

    • 接触产品风险高(必须采样)
    • 人员频繁接触、清洁难度大(建议采样)
    • 基本无接触、易清洁(可验证时采样,不必日常监控)

  • 按风险等级分配点位,再结合资源决定日常 vs 定期。
  • 建立一份环境监测布点平面图,每个点位标记编号,附上风险说明。


总结一句:
**墙面、地面、设备都要覆盖,但频次不同;人员手必须监测,但不需要“所有人全覆盖”,而是关键岗位必检+抽检。**最终方案用风险评估报告支撑,并定期复核趋势。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药徒
发表于 2025-9-3 16:20:21 | 显示全部楼层
表面微生物没有具体的位置指导,都是根据风险评估出微生物污染风险最大的位置来取样,一般包括门把手,工作台面,回风口,还有箱体设备的把手,总的来说就是人员操作最频繁和最容易被污染的位置,自己评估就行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发帖声明
1、本站为技术交流论坛,发帖的内容具有互动属性。您在本站发布的内容:
①在无人回复的情况下,可以通过自助删帖功能随时删除(自助删帖功能关闭期间,可以联系管理员微信:8542508 处理。)
②在有人回复和讨论的情况下,主题帖和回复内容已构成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您将不能直接删除该帖。
2、禁止发布任何涉政、涉黄赌毒及其他违反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及本站版规的内容,详情请参阅《蒲公英论坛总版规》。
3、您在本站发表、转载的任何作品仅代表您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观点。不要盗用有版权要求的作品,转贴请注明来源,否则文责自负。
4、请认真阅读上述条款,您发帖即代表接受上述条款。

QQ|手机版|蒲公英|ouryao|蒲公英 ( 京ICP备14042168号-1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京B2-20243455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编号:(京)-非经营性-2024-0033

GMT+8, 2025-9-19 20:41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声明:蒲公英网站所涉及的原创文章、文字内容、视频图片及首发资料,版权归作者及蒲公英网站所有,转载要在显著位置标明来源“蒲公英”;禁止任何形式的商业用途。违反上述声明的,本站及作者将追究法律责任。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