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内和供应商技术资料常把 residue on ignition / sulfated ash 给出数值(商业/食品/工业等级CMC的规格示例:residue on ignition ≈ 1.5% 或 sulfated ash ≈ 1.8% 等),这些是常见的原料级别参考值(但不同来源、不同级别差异较大。
国际上有多个灰分/炽灼残渣的检测方法标准(ISO/TS、ISO 标准),可作为确证试验方法(例如 ISO 2144 / ISO/TS 1762 等关于 residue on ignition / ash 的方法)。也常在药典通则或企业标准里引用类似方法
实务建议(可直接写入技术规格/申报材料的做法)
把“炽灼残渣”作为对原材料(CMC 敷芯用料)的检验项,而不是另立在敷料成品标准中。 在敷料的《产品技术要求/检验规程》中引用原料标准(如药典条目或供方企业标准/食品国标)并明确原料应提供 COA 与检验报告。
如果需要给出具体数值(建议项):可参考原料与行业常用值作为起点,例如“炽灼残渣(Residue on ignition)≤1.5%(按干燥品计)”或引用供货商对医用/高纯度CMC的 COA 要求(很多高纯度/食品级 CMC 的 residue on ignition 在 1–2% 范围)。注意:最终数值应基于你单位对生物相容性、无机杂质/重金属控制的风险评估以及供应链可得性来定。
检验方法:在技术文件中写明“按《中国药典》通则有关炽灼残渣的规定(或引用 ISO/TS 1762 / ISO 标准)进行检测,报告出炽灼残渣(%)及灰化程序(温度、时间、是否硫酸处理等)”。这样既符合法规通则,又保证方法可复现。
原材料(羧甲基纤维素钠,敷芯用)要求:按《中国药典》(或 GB1886.232 / 供方企业标准)检验,炽灼残渣(Residue on ignition)≤1.5%(以干燥品计),检测方法参照《中国药典》通则(炽灼残渣项,通则0841)或 ISO/TS 1762(Residue on ignition),供货方须提供符合要求的 COA 及检验报告;如有偏差,需提交风险评估并经质量负责人批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