蒲公英 - 制药技术的传播者 GMP理论的实践者

搜索
查看: 77|回复: 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收起左侧

[药典/标准文件] 关于制定评估纯化水中不挥发物替代风险

[复制链接]
药徒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3 小时前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欢迎您注册蒲公英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为什么可以考虑“替代”?
不挥发物、电导率和总有机碳(TOC)从不同角度反映了水质的纯度,它们之间存在很强的相关性,但并非完全等同。
  • 不挥发物的本质:主要是无机盐和少量难挥发的有机物。
  • 电导率的关联:电导率直接衡量水中离子化物质的总量(即无机盐)。水的电导率越高,意味着离子含量越高,最终不挥发物的值也必然越高。两者高度相关。
  • TOC的关联:TOC专门衡量水中有机物的含量。这部分有机物在高温下会碳化、分解或挥发,是不挥发物中“有机部分”的来源之一(尽管在105°C下部分小分子有机物可能会挥发损失掉)。

基于这种高度的科学相关性,用连续、在线、实时的电导率和TOC监测来“代表”周期性的、离线的不挥发物检测,在风险上是可控的,并且能极大地提升水质监控的水平。
如何进行风险评估和替代?(关键步骤)
这种替代不是简单的直接删除,而必须基于一个系统化的、文件化的风险评估和验证过程。主要步骤如下:
第一步:科学论证相关性
  • 电导率 vs 不挥发物(无机部分):需要收集大量的历史数据,证明在您的特定水系统中,电导率与不挥发物检测结果之间存在明确的、可预测的关系。即,当电导率控制在某个极低水平时(如 USP 规定的阶段性电导率标准),不挥发物的结果始终能满足 ≤1mg/100mL 的要求。
  • TOC vs 不挥发物(有机部分):同样需要数据证明,当TOC被控制在低水平(如 ≤500 ppb)时,由有机物贡献的不挥发物分量是微不足道的,不会导致总不挥发物超标。

第二步:分析替代策略的覆盖性和风险
  • 覆盖性:电导率+TOC 的监控策略能否覆盖所有不挥发物的潜在风险?

    • 优势:电导率和TOC是连续、在线的,能捕捉到瞬时波动和异常峰值,而离线的不挥发物检测是“抓拍”,可能错过问题。
    • 优势:TOC的灵敏度远高于不挥发物。TOC能检测到ppb级的有机物污染,而等不挥发物检测出问题时,污染可能已经相当严重。

  • 剩余风险:是否存在电导率和TOC都检测不到,但不挥发物能检测到的情况?
    • 理论风险:例如,水中存在不带电的、不易燃烧的(无机)微粒或胶体(如极细微的二氧化硅颗粒)。它们不贡献电导率,TOC也测不出(因为是无机的),但会成为不挥发物的残留。然而,在一个设计良好、维护得当的纯化水系统中,通过过滤、纯化等步骤,这类物质的含量被控制在极低水平,其导致不挥发物超标的风险极低。


第三步:制定控制策略和生命周期管理
  • 建立更严格的内控标准:为确保万无一失,电导率和TOC的内控标准可能需要比药典规定的放行标准更严格。
  • 定义明确的监控频率和响应行动:明确规定在线监测的频率、数据回顾的要求,以及一旦超出预警或行动限时必须采取的调查和纠正措施(这可能包括重新启动离线不挥发物检测以进行确认)。
  • 定期验证/确认:即使采用了替代方案,也需要定期(例如每年一次或每半年一次)进行传统的离线不挥发物检测,以确认在线监测策略持续有效,验证风险评估的结论仍然成立。这被称为“生命周期管理”。

法规和指南的支持
国际主流法规和指南(如ICH Q9《质量风险管理》、USP)都鼓励基于科学和风险的先进控制策略。USP本身就已经将 〈643〉总有机碳和 〈645〉电导率 作为纯化水的关键检定项目,而 〈209〉不挥发物 更像是一个传统的、补充性的确认测试。
结论
  • 可以替代,但有条件:通过完善的风险评估、历史数据论证和持续的验证,用电导率监控无机物、用TOC监控有机物,完全可以作为一种更优的、日常的实时控制策略,从而减少甚至取消定期的不挥发物检测频率。
  • 并非简单删除:不挥发物项目不会被直接从标准中删除,而是将其作为一项周期性确认或出现偏差时的调查工具。
  • 必须文件化:整个风险评估过程、数据支持、控制策略的变更都必须有详细的文件记录,并需要得到质量部门的批准以及可能需要的药政部门的备案。

最终,这是一种从“终点检验”向“过程控制”的先进质量理念的转变,其目标是更可靠、更实时地保证水质。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分享淘帖 好评好评 差评差评 @AI助手AI助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药生
沙发
发表于 4 分钟前 | 只看该作者
好文章,有收获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发帖声明
1、本站为技术交流论坛,发帖的内容具有互动属性。您在本站发布的内容:
①在无人回复的情况下,可以通过自助删帖功能随时删除(自助删帖功能关闭期间,可以联系管理员微信:8542508 处理。)
②在有人回复和讨论的情况下,主题帖和回复内容已构成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您将不能直接删除该帖。
2、禁止发布任何涉政、涉黄赌毒及其他违反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及本站版规的内容,详情请参阅《蒲公英论坛总版规》。
3、您在本站发表、转载的任何作品仅代表您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观点。不要盗用有版权要求的作品,转贴请注明来源,否则文责自负。
4、请认真阅读上述条款,您发帖即代表接受上述条款。

QQ|手机版|蒲公英|ouryao|蒲公英 ( 京ICP备14042168号-1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京B2-20243455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编号:(京)-非经营性-2024-0033

GMT+8, 2025-9-11 15:16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声明:蒲公英网站所涉及的原创文章、文字内容、视频图片及首发资料,版权归作者及蒲公英网站所有,转载要在显著位置标明来源“蒲公英”;禁止任何形式的商业用途。违反上述声明的,本站及作者将追究法律责任。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