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注册蒲公英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一纸不予批准通知书,让复旦张江耗时数年、投入1.25亿元研发的奥贝胆酸片上市之路戛然而止。 公告一出震惊了行业:现在连仿制药上市也不是100%笃定成功了。 10月13日,上海复旦张江生物医药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复旦张江”)发布公告称,其全资子公司泰州复旦张江药业有限公司收到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下发的《药品上市申请不予批准通知书》。 公司申报的用于治疗原发性胆汁性胆管炎(PBC)的奥贝胆酸片因不符合药品注册的有关要求,注册申请未获批准。这一项目累计研发投入约人民币1.25亿元(未经审计)。 不能按3类仿制药批准 公告显示,复旦张江收到的《药品上市申请不予批准通知书》指出,奥贝胆酸片(规格:5mg、10mg)不符合药品注册的有关要求。 该药物是化学药品3类仿制药,属于法尼酯X受体激动剂,这种受体是一种在肝脏和肠道中高水平表达的核受体,在胆酸代谢调节中起关键性作用。 复旦张江在公告中解释了未获批准的原因:该药物为境外附条件批准上市境内未上市药品的仿制药,参比制剂原研在国外未获得常规批准。 鉴于目前原研上市后研究结论明确缺乏确证的获益、且存在严重风险而无法支持奥贝胆酸用于境外已批准适应症的获益大于风险,认为现有资料无法充分支持该药物按照3类仿制药常规批准的技术要求。 耗时数年,投入1.25亿 复旦张江在公告中透露,该项目累计研发投入约人民币1.25亿元(未经审计)。公司表示,该药物注册申请未获批准不会对公司当期财务状况产生重大影响。 不过,这笔1.25亿元的投入见证了企业在新药研发上的努力与风险共存。 复旦张江近年来积极推进奥贝胆酸片的研发进程。公司于2020年7月完成该药物人体生物等效性研究试验,2021年7月获得药物临床试验批准通知书并于同年12月完成验证性临床试验首例患者入组。 2024年10月,公司向国家药监局递交该药物的上市申请并予以受理,2025年6月完成上市申请注册现场核查工作。然而,最终未能获得批准。 原研安全警报,撤市 奥贝胆酸原研药(商品名:Ocaliva)是由Intercept Pharmaceuticals研发的法尼酯X受体激动剂。 该药最早于2016年5月获得美国FDA的加速批准,用于治疗对熊去氧胆酸无反应或不耐受的原发性胆汁性胆管炎患者。 这是截至当时近20年来首款获得PBC适应证的创新药。同年12月,该药又获欧洲附条件批准上市,填补了PBC二线治疗的空白。 原发性胆汁性胆管炎是一种罕见的自身免疫性肝病,最终可进展为肝硬化和肝功能衰竭。 然而,自2017年起,针对奥贝胆酸的安全性警报接连不断。FDA接到多起和奥贝胆酸相关的严重肝损伤甚至死亡报告,此后还将奥贝胆酸列入“黑框警示”,并限制其用于肝硬化的PBC患者。 FDA曾通告称,在奥贝胆酸上市后临床试验评估中,接受奥贝胆酸的患者与接受安慰剂的患者相比,肝脏移植和死亡的风险都更高。 2023年10月,欧洲药品管理局评估认为奥贝胆酸的现有数据无法证实其临床获益,并建议撤销上市许可。 2024年9月,欧洲委员会正式撤销了奥贝胆酸在欧洲的上市许可。 今年9月11日,Intercept Pharmaceuticals宣布,应美国FDA要求,自愿撤回奥贝胆酸在美国市场的销售。 同时,FDA暂停了所有涉及奥贝胆酸的临床试验。 国内研发现状 截至目前,国内尚无奥贝胆酸上市。在国家卫健委等部门2021年制定的《第二批鼓励仿制药品目录》中,明确了鼓励仿制的17种药品及剂型,其中就包括奥贝胆酸片。 然而,随着原研药安全性风险的暴露以及在欧美市场接连退市,其在国内的仿制前景也面临极大的不确定性。 除复旦张江外,还有多家国内药企的奥贝胆酸仿制药在研,其中不乏恒瑞医药、泽璟制药、正大天晴、科伦药业、扬子江药业等知名药企。 这些企业同样在奥贝胆酸仿制药的上市进展上遇挫。 早在2020年12月,恒瑞医药就递交了奥贝胆酸的上市申请并获受理,但直至今日仍未批准。 2024年2月,中国生物制药宣布,集团附属公司正大天晴药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开发的奥贝胆酸片已提交上市申请并获得受理。 今年9月1日,国家药监局发布的药品通知件送达信息显示,正大天晴申报的奥贝胆酸片未获批准。 据泽璟制药2023年年报,在研项目情况一栏中,在累计投入3600.27万元研发资金后,奥贝胆酸镁(ZG5266)片显示为“中止”。 这一案例也为国内制药行业提供了反思机会:在鼓励药品研发的同时,如何更科学地评估药物安全性与有效性平衡,是需要行业共同思考的课题。 [backcolor=var(--APPMSGCARD-BG)]
[color=rgba(0, 0, 0, 0.9)]
[color=rgba(0, 0, 0, 0.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