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注册蒲公英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一、纯蒸汽的三项关键验证指标及其主要依据标准为: 1、不凝性气体 标准: ≤ 3.5% (v/v) 主要依据: 欧洲药典 (EP)、美国药典 (USP) 、中国药典 (ChP) 2、干度值 标准: ≥ 0.90 ≤ 1.05 (即含水量在90%至95%之间) 主要依据: 欧洲药典 (EP)、美国药典 (USP) 、中国药典 (ChP) 3、过热度 标准: ≤ 25°C 主要依据: 欧洲药典 (EP)、美国药典 (USP) 、中国药典 (ChP) 二、详细验证依据与原理 1. 不凝性气体 定义: 指在纯蒸汽中存在的、在正常蒸汽冷凝温度下不会液化的气体,如空气、氮气、二氧化碳等。 验证依据与原理: 热阻效应: 不凝性气体会在换热表面(如灭菌柜夹套、管道内壁)形成一层绝热层,严重阻碍蒸汽的冷凝和热量传递。 影响灭菌效果: 蒸汽灭菌的核心是蒸汽冷凝时释放的大量潜热。如果热量传递受阻,会导致灭菌温度达不到要求,或保温时间不足,从而造成灭菌失败。 形成“冷点”: 在灭菌腔室内,不凝性气体聚集的区域会形成低温点,导致温度分布不均。 依据标准: EP、USP 和 ChP 均明确规定,纯蒸汽中不凝性气体的含量不得超过 3.5% (v/v)。 原理与重要性: 测试方法: 通常使用冷却法不凝性气体测试仪。将一定体积的蒸汽样品冷凝成水,收集并测量释放出的不凝性气体体积,计算其占比。 2. 干度值 定义: 指蒸汽中气相物质(干饱和蒸汽)的质量占总质量(干饱和蒸汽 + 悬浮液态水)的比率。干度值1.0代表100%的干饱和蒸汽,0.9代表含有10%的液态水。 验证依据与原理: 热容量: 干饱和蒸汽在冷凝时能释放出最大的潜热(约540 cal/g),这是其具有强大杀菌能力的原因。 过湿蒸汽的危害(干度值低): 如果蒸汽中含有过多的液态水(干度值低),会成为“湿蒸汽”。这些水滴会: 过热蒸汽的危害(干度值过高): 见下一条。 润湿被灭菌物品: 造成包装破损或过滤器堵塞。 携带杂质: 水滴可能含有较高的内毒素或化学污染物。 热传递效率降低: 水滴本身的热容量远低于蒸汽的潜热。 依据标准: EP、USP 和 ChP 规定,纯蒸汽的干度值应在 0.9 至 1.0 之间(即含水量不超过10%)。在实际验证中,通常接受的范围是 0.90 - 0.95(即含水量5%-10%)。 原理与重要性: 测试方法: 通常使用 称重法(用已知冷却能力的容器收集蒸汽,通过冷凝水质量与总冷凝物质量计算干度)。 3. 过热度 定义: 指蒸汽的实际温度高于其在该压力下饱和温度的差值。 验证依据与原理: 影响冷凝和传热: 过热蒸汽 behaves like a gas(表现得像一种气体),它不会立即冷凝。只有在冷却到饱和温度后,才会开始冷凝并释放潜热。 导致灭菌失败: 这个过程会大大延长物品达到灭菌温度所需的时间,并可能导致灭菌周期内某些区域的实际F0值不达标。 与干度的关系: 过热通常是蒸汽系统设计或操作不当所致,例如蒸汽在高压下产生,然后通过减压阀时未充分加湿,或者管道保温过度导致热量增加。 依据标准: EP、USP 和 ChP 均规定,在释放点测得的纯蒸汽过热值不应超过25°C。 原理与重要性: 测试方法: 同时测量蒸汽的温度和压力。通过查“饱和蒸汽热力学性质表”,找到该测量压力下对应的饱和温度,然后用实际测量的温度减去饱和温度,即为过热度。 三、法规与指南来源 上述标准的直接来源是各国的药典,但验证的执行和理念更深层地源于以下国际通用指南: ‌EN285是欧洲大型蒸汽灭菌器的核心标准,规范了纯蒸汽质量检测的三大关键指标(不凝性气体含量、干度值、过热度),并明确配套检测设备的技术要求。 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 (GMP): 要求对生产工艺和公用系统进行验证,纯蒸汽作为关键公用系统,必须证明其质量持续符合预定用途。 FDA《无菌工艺生产指南》: 强调了对用于灭菌的介质(如纯蒸汽)进行质量控制的重要性。 PDA 技术报告: 如 PDA TR01 和 PDA TR61,提供了蒸汽灭菌和公用系统验证的详细技术指导。 ISPE 指南: 如 ISPE Baseline Guide: Sterile Products,提供了蒸汽系统设计和验证的良好实践。 四、SQM2000全自动纯蒸汽质量检测仪 自动设计:操作简便,仅需连接进汽软管,无需繁琐的管路连接,有效降低操作安全风险。 符合法规要求:检测方法合理有据,确保合规性满足EN285的杜瓦瓶称重法 。 风纯冷设计:无需外接冷凝水,使用便捷。 连续监测:便于分析蒸汽变化趋势。 自动计算:检测及计算标准化,减少人为误差。 锂电池供电:安全、便携,续航时间长达6小时以上。 模块化设计:便于维护和升级。 权限管理:确保数据安全和操作规范。 审计追踪:符合数据完整性要求。 数据存储与导出:方便数据管理和分析。 自动报警:实时监控,确保测试过程安全。 数据实时打印:便于记录和存档。 急停按钮:紧急情况下可立即停止操作,保障安全。 配备仪器防护箱:保护设备,便于携带。 重量轻:重量≤14KG,便于移动和现场使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