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注册蒲公英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天呐!IC50 和 EC50 到底有何不同啊啊啊啊? 就是就是!阅读文献最常遇到的就是这俩,晕晕乎乎,一团乱麻... 来来来,一句话:IC50 衡量抑制作用,EC50 衡量激活作用。不过还有其他常见生物活性数值....本期咱们一块说清楚! Section.01 唠唠 EC50 值 在药物研发中,IC50 和 EC50 是两个关键指标。IC50 是:抑制 50% ,指抑制 50% 生物过程所需的特定处理浓度 (例如药物或毒素)。详见:IC50 如何测?拿到数据不会处理?常见活性数值分不清?一文 Get!
抑制固然重要,但有时目标恰恰相反:激活某种反应。这时,EC50 (半数有效浓度) 就发挥作用了。 EC50 (Concentration for 50% of maximal effect) ——半数效应浓度,药理学中的一个核心指标,定义为药物产生最大效应 50% 的浓度。EC50 值越低,药物的效力就越强。 EC50 值检测原理: 将不同浓度的药物添加至细胞或生物系统中,观察并记录特异性生理或生化反应的变化。通过测量如细胞增殖、酶活性、受体激活等指标,绘制浓度-效应曲线。 图 1. 可从浓度-反应曲线 (通常在体外进行) 导出的药理学参数 (阈值、EC50 、最大值)[1]。 EC50 是药理学和功能性检测中衡量激活作用的首选指标。常见应用包括:(1) 伤口愈合试验:确定达到最大细胞增殖或迁移一半所需的生长因子浓度。(2) 药理学:测量化合物激活受体或刺激信号通路的强度。(3) 功能性检测:量化增强生物反应的物质的效力。 当然,还有大家比较关心的 EC50 值与 IC50 值的不同,整理在下面啦~ Section.02 EC50 值的测定 案例一、细胞毒活性试验的 EC50 值测定 ? 文献来源: Food Chem. 2013 May 1;138(1):414-20. (IF=8.5) 为了检测槲皮素、儿茶素 (HY-N0898) 、抗坏血酸、咖啡酸、绿原酸和乙酰半胱氨酸的抗氧化能力,采用 DPPH 法进行半数效应浓度 (EC50) 测定。 ![]() 图 3.儿茶素浓度 - 反应曲线得出的 EC50[3]。 通过 DPPH 自由基清除实验测定儿茶素 (6-10 μM,30 min) 的抗氧化能力,EC50 为 7.74 μM。 ? 实验步骤 (供参考[3]) ? 采用 DPPH 法测定儿茶素的 EC50 值 1. 样本处理:将不同浓度的标准溶液或 DMSO 加入到等体积的 70 μmol/L DPPH 甲醇溶液中。充分振荡混合后,在室温下避光静置 30 分钟。 2. 吸光度测定:使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于 517 nm 处测量吸光度。记录对照组和各实验组的吸光度值。 3. 数据处理:按照以下公式计算自由基清除率, 利用不同浓度下的 E% 绘制抗自由基曲线,横坐标为浓度,纵坐标为对应的清除率。从曲线中确定半数抑制浓度 (EC50),即达到 50% 自由基清除效果所需的样品。 Section.03 其他常见活性数值 EC50 值与 ED50 值 除了 IC50 值与 EC50 值,比较容易混淆的还有 ED50 值 与 EC50 值。 ? EC50:指的是浓度,达到最大效应 50% 时的药物浓度。 ? ED50:指的是剂量,达到最大反应 50% 时的药物剂量。 图 4.ED50 与EC50:经典的浓度 (A) 和剂量 (B) 反应曲线[1]。 A.可从浓度-反应曲线 (通常在体外进行) 导出的药理学参数 (阈值、EC50 、最大值)。B.可从剂量-反应曲线 (通常在体内进行) 导出的药理学参数 (阈值、ED50 、最大值) 。 ED50 值、TD50 值与 LD50 值 当然,大多数药物的疗效取决于受试者的用药剂量。因此,存在“剂量描述指标”的概念,它描述了特定药物剂量与其产生的相应效应之间的关系。常用的“剂量描述指标”除了 EC50 (半数最大有效浓度) 外,还有 ED50 (半数有效剂量)、TD50 (半数毒性剂量)、LD50 (半数致死剂量) 等[4]。 ![]()
pIC50 值 pIC50是 IC50 值转换为摩尔单位时的负对数,即 pIC50=-lg (IC50),常被用来量化抑制剂对特定生物靶标的抑制能力。pIC50 值越大,表示该化合物的 IC50 值越小。pIC50 的好处在于它可以将原本可能很大或很小的 IC50 数值转换成一个相对较小且易于比较的数字。 ![]() 图 7. 茶黄素 (HY-N0243 ,0-60 μM) 对黄嘌呤氧化酶的体外抑制作用,IC50 为 25.5 μM[7]。 Ki 值 Ki (Inhibition Constant) 是抑制常数,用于描述抑制剂与酶或受体的结合强度。Ki 值越小,表示抑制剂与靶点的亲和力越高。 ? 检测原理:基于酶动力学或受体结合实验。在酶动力学中,通过测定不同抑制剂浓度下酶催化的反应速率。在受体结合实验,使用放射性或荧光标记的配体与受体结合,同时加入不同浓度的未标记抑制剂,通过测定结合的标记配体量来确定抑制剂对受体的亲和力。 ![]() 图 8.H-1152 (0-40 μM) 通过 ATP 竞争性抑制 Rho 激酶活性,Ki 值为 1.6 nM[8]。 蛋白激酶反应在含有纯化的 Rho 激酶、40 μM S6 肽、10-100 μM ATP 以及 0-40 nM H-1152 的反应混合物中进行。图中展示了表观 Km/Vmax 值作为 H-1152 浓度函数的变化情况。 Km 值 Km 是米氏常数,是酶动力学中的一个重要参数,表示酶达到其最大反应速率一半时所需的底物浓度。Km 值反映了酶对底物的亲和力:Km 越小,酶与底物的亲和力越高。 ? 检测原理:基于酶动力学分析。在一系列不同底物浓度下测量酶促反应的初速率。通过改变底物浓度并保持酶浓度恒定,记录每个浓度下的反应速率。利用 Lineweaver-Burk 双倒数图或非线性回归分析 (如米氏方程拟合),从该曲线中计算出 Km 值。 ![]() 图 9.在 20% 甘油存在下,用 pP227L 转染 CHOP 细胞的匀浆,测定 11b-HSD2 酶代谢皮质醇的 Km 值[9]。 Kon、Koff、Kd 和 Ka 值 ? Kd 值和 Koff 值的检测 1. 放射性配体结合实验:使用放射性标记的配体与受体孵育,通过改变未标记配体的浓度,测定结合的放射性配体量。根据饱和结合曲线或竞争结合曲线,可以计算出 Kd 值。 2. 表面等离子共振 (SPR):实时监测配体与固定在传感器芯片上的受体结合及解离过程,直接获得结合和解离速率常数,从而计算 Kd。 3. 荧光技术:利用荧光标记的配体,通过荧光偏振或荧光共振能量转移 (FRET) 等技术测定结合状态,根据荧光信号变化确定 Kd。 如下图所示,图 10 A 和图 10 B 展示了利用 SPR 分析法测定 Kd 和 Koff 值。图 10 C 和图 10 D 展示了利用 流式细胞术测定 Kd 和 Koff 值。 ![]() 图 10.用 SPR 法和流式细胞术测定 ABDwt (400RU) 对人血清白蛋白 (0.75-7500 nM) 的 Kd 和 Koff 值[10]。 Section.04 小结 本期介绍的术语在药理学和生物化学领域非常重要,用于描述药物或分子与靶标之间的相互作用及效果,对于理解药物作用机制、优化化合物结构以及指导临床用药等方面都具有重要意义。 ![]() [1] Watts SW, et al. How New Developments in Pharmacology Receptor Theory Are Changing (Our Understanding of) Hypertension Therapy. Am J Hypertens. 2024 Mar 15;37(4):248-260. [2] Zaman A, et al. Quantitative Framework for Bench-to-Bedside Cancer Research. Cancers (Basel). 2022 Oct 26;14(21):5254. [3] Chen Z, et al. EC50 estimation of antioxidant activity in DPPH· assay using several statistical programs. Food Chem. 2013 May 1;138(1):414-20. [4] Arivazhahan, A. (2022). Principles of EC50, ED50, pD2 and pA2 Values of Drugs. In: Lakshmanan, M., Shewade, D.G., Raj, G.M. (eds) Introduction to Basics of Pharmacology and Toxicology. Springer, Singapore. [5] Gui, H., et al. Effects of Boletus Poisoning on Estrogen Receptors and Neurotransmitters in Rats Based on ERk1/2 Pathway. Neural Process Lett 55, 193–203 (2023). [6] Abal P, et al. Acute Oral Toxicity of Tetrodotoxin in Mice: Determination of Lethal Dose 50 (LD50) and No Observed Adverse Effect Level (NOAEL). Toxins (Basel). 2017 Feb 24;9(3):75. [7] Lin JK, et al. Inhibition of xanthine oxidase and suppression of intracellular reactive oxygen species in HL-60 cells by theaflavin-3,3'-digallate, (-)-epigallocatechin-3-gallate, and propyl gallate. J Agric Food Chem. 2000 Jul;48(7):2736-43. [8] Ikenoya M, et al. Y. Inhibition of rho-kinase-induced myristoylated alanine-rich C kinase substrate (MARCKS) phosphorylation in human neuronal cells by H-1152, a novel and specific Rho-kinase inhibitor. J Neurochem. 2002 Apr;81(1):9-16. [9] Wilson RC, et al. A genetic defect resulting in mild low-renin hypertension. Proc Natl Acad Sci U S A. 1998 Aug 18;95(17):10200-5. [10] L?fblom J, et al. Evaluation of staphylococcal cell surface display and flow cytometry for postselectional characterization of affinity proteins in combinatorial protein engineering applications. Appl Environ Microbiol. 2007 Nov;73(21):6714-2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