蒲公英 - 制药技术的传播者 GMP理论的实践者

搜索
查看: 4368|回复: 10
收起左侧

[行业曝光台] 尔康制药被指信披违规, 中国经营报2016-08-20 02:09:34

[复制链接]
宗师
发表于 2016-8-22 11:50:1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欢迎您注册蒲公英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尔康制药被指信披违规:磺苄西林钠原料药被召回
2016-08-20 02:09:34 来源: 中国经营报(北京) 举报


(原标题:1800kg磺苄西林钠原料药被责令召回涉嫌违规生产遭查 尔康制药被指信披违规)
国内规模最大、品种最全的药用辅料龙头企业湖南尔康制药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尔康制药”,300267.SZ)再次因涉嫌违规生产引发广泛关注。
近日,有媒体报道称,6月24日,国家食药监总局办公厅向湖南省食药监局及全国各省食药监局下发了《关于查处尔康制药违法生产药品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食药监办稽函【2016】472号)指出,尔康制药存在原料药实际生产工艺与再注册时申报工艺不符、部分工序在未经GMP认证的场地进行、原料药批生产记录中部分工序无法溯源等问题,并要求湖南省食药监局对磺苄西林钠原料药生产、销售及使用情况进行调查。
不过,尔康制药并未就这一情况进行信息披露,并有媒体由此质疑“隐瞒违法生产真相”。
对于信披涉嫌违规的质疑,8月17日,尔康制药董秘罗琅在接受《中国经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此前未对该事项做进一步信息披露,主要是因为《通知》核发对象系湖南省食药监局及其他各省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公司并未收到该文件,而且《通知》并没有对违规事项进行定性,公司不能完整信披。
另一方面,此次被要求召回的磺苄西林钠原料药共10个批次1796.1kg,涉及金额未达到公司最近一期经审计的净利润的1%,未达到信息披露标准。
涉嫌违规生产
近期,尔康制药因磺苄西林钠原料药涉嫌违规生产,被国家食药监总局责令查处事件,将这家医药行业龙头企业推到了舆论关注的前沿。
据网易财经报道,早在今年6月24日,国家食药监总局办公厅向湖南省食药监局及全国各省食药监局下发《通知》称,尔康制药存在原料药实际生产工艺与再注册时申报工艺不符、部分工序在未经GMP认证的场地进行、原料药批生产记录中部分工序无法溯源等多项问题。
国家食药监总局办公厅《通知》要求湖南省食药监局立即采取控制措施,最大限度减轻危害,并对尔康制药磺苄西林钠原料药生产、销售及使用情况进行排查,查清所有磺苄西林钠原料药的批次、销售流向,监督企业召回市场销售的所有磺苄西林钠原料药。
相关文件显示,海南省食药监局已于7月1日在海南省食药监系统内转发了国家食药监总局办公厅下发的《通知》(琼食药监药产【2016】23号)。
8月17日晚间,尔康制药发布公告称,公司已按照湖南省食药监局的要求,对磺苄西林钠原料药完成了全面自查整改,相关管理部门对我司磺苄西林钠原料药生产监督检查仍处于持续状态,公司将根据监督检查的发展事态进行后续信息披露。
对于召回事项,尔康制药表示,磺苄西林钠原料药是由尔康制药进行生产,产品仅销售给湖南尔康湘药制药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尔康湘药”)生产注射用磺苄西林钠制剂(冻干),从未对其他企业进行销售。
据了解,尔康制药是国内规模最大、品种最全的药用辅料龙头企业,也是国内少数几家拥有新型青霉素类抗生素原料药的生产企业之一。2011年,公司在深交所挂牌上市,是中国药用辅料行业第一家上市公司。
根据公司发布的2016年半年度业绩预告,今年上半年预计盈利5.1亿元至5.8亿元,同比增长80%~103%。
公司表示,销售收入较去年同期有大幅度增加,主要是因为公司附加值较高的淀粉胶囊系列产品保持持续增长态势;同时公司非公开发行股票完成,减少了银行贷款和财务费用,增加了投资收益。
不过,此次涉嫌违规生产,对磺苄西林钠原料药及相关制剂产品产生的影响还有待观察。
被指信披违规
事实上,早在今年7月,就有知情人在网上爆料称,“6月24日尔康制药被国家食药监总局发文查处,所有涉及药品召回,却不公告,属严重信息披露违规,应予查处。”
此前的7月6日,尔康制药在公告中对上述信息进行了否认,并表示在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湖南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等主管部门的官网上未发现公司涉及药品违法违规的相关通报,“相关监督检查的后续工作仍在进行中”。
不过,此前尔康制药并未就国家食药监总局办公厅要求湖南省食药监局查处的情况进行信息披露,也引发了媒体和投资者对于尔康制药涉嫌信披违规的质疑。
对于这一质疑,8月17日,罗琅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此前未对该事项做进一步信息披露,主要是因为《通知》核发对象系湖南省食药监局及其他各省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公司并未收到该文件,而且《通知》并没有对违规事项进行定性只是“涉嫌”;另一方面,此次被要求召回的磺苄西林钠原料药共10个批次1796.1kg,涉及金额未达到公司最近一期经审计的净利润的1%,未达到信息披露标准。
罗琅同时表示,“公司已按湖南省食药监局整改通知书要求,对磺苄西林钠原料药完成了全面自查整改”,目前湖南省食药监局复核工作还在进行,没有结论意见出来,公司不能完整披露相关信息。
资料显示,作为全球首个淀粉胶囊产业化的企业,尔康制药发展迅速,公司现有121个辅料品种、44个原料药品种和148个成品药批文,主营业务分为药用辅料、成品药、原料药三块。
作为公司主导产品之一,磺苄西林钠是一种半合成广谱青霉素类抗生素,具有安全有效性高、毒副作用小等优点,相关产品在公司营收中所占比重较大。

尔康制药2015年年报显示,注射用磺苄西林钠实现营业收入2.81亿元,占到公司总营收的16%,毛利率则高达66.95%。
不过,尔康制药一位内部人士表示,公司的利润来源注射用磺苄西林钠是制剂产品,原料药金额不大、且未对外销售。
尔康制药表示,截至8月17日,公司和尔康湘药生产的磺苄西林钠原料药及注射用磺苄西林钠制剂产品质量在国家食药监总局和各地方食药监局的历次抽检中均合格,无任何不良记录。
对于尔康制药磺苄西林钠原料药涉嫌违规生产的最新核查进展和对公司生产经营产生的可能影响,本报将继续予以关注。

本帖被以下淘专辑推荐: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宗师
 楼主| 发表于 2016-8-22 11:52:05 | 显示全部楼层
尔康制药拥有原料药品种43个,其中主要产品:甘油、稀盐酸、二羟丙茶碱、磺苄西林钠及炉甘石粉,包含湘易康11个原料药品种:磺胺嘧啶、磺胺脒、甲氧苄啶、间苯二酚。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宗师
 楼主| 发表于 2016-8-22 11:52:45 | 显示全部楼层
自成立以来,公司一直从事医药产品的研发、生产和销售,主要业务包括药用辅料及新型抗生素产品。公司是国内品种最全、规模最大的专业药用辅料生产企业之一,并且是国内少数几家拥有新型青霉素类抗生素------磺苄西林钠原料药和成品药注册批件的企业之一。目前,公司拥有116个药用辅料品种,可为各种片剂、针剂、硬胶囊剂、颗粒剂、丸剂、口服液等药品的生产提供药用辅料,主要产品包括药用甘油、药用蔗糖、药用乙醇、药用丙二醇、药用氢氧化钠等。
  公司秉承“专业成就未来,品质铸就辉煌”的经营理念,将药用辅料的生产专业化、品种系列化、应用科学化、服务优质化作为公司发展方向,将药用辅料的质量安全视为企业的生命,利用公司在药用辅料领域的优势,努力提升药用辅料的质量水平,推动药用辅料标准体系建设,积极开发针对各种制剂的药用辅料产品,实现产品品种规模化、产品质量标准化,将公司打造为我国药用辅料行业的领导者,并在新兴抗生素领域占有一席之地。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宗师
 楼主| 发表于 2016-8-22 11:55:09 | 显示全部楼层
半夜深陷“讨债”风波 湖南尔康制药“正在核实中”

2013/5/8 11:46:32 [稿源:红网] [作者:郭志强] [编辑:刘飞越] 红网官方微博




(怡桥财经6日晚发布的“讨债”微博)

  红网长沙5月8日讯(见习记者 郭志强)5月6日晚,对于尔康制药(300267)来说终将是个“不眠夜”。
  
  上海怡桥财经传播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怡桥财经”)“半夜”在官方微博发布通告称:“自今日起,本微博将持续直播怡桥财经向湖南尔康制药(300267)追讨近600万欠款经过,自尔康制药2011年上市以来,恶意拖欠财经公关及媒体传播费用近600万,事涉尔康制药及西部证券多名高管,大量信息,亮点自寻,敬请期待。”
  
  微博一出,湖南尔康制药被推上舆论的风口浪尖,一时成为媒体争相报道的焦点。
  
  相关知情人士透露,仅7日上午就有40多家媒体致电尔康制药了解情况。
  
  “但迄今已两年,尔康制药一直未履行合约付款。”根据怡桥财经媒介总监董文海此前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2011年公司就与尔康制药签订了公关服务合同,当初所有的费用支出都是由公司方面预先垫付的,公司不得已才公开讨债。
  
  颇具戏剧性的一幕发生,到7日晚间,与此前向媒体大倒苦水表“无奈”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怡桥财经再次发布微博公告表示:“今天有很多媒体及各界朋友致电我公司及尔康制药;目前尔康制药己与我公司通过友好协商,制定了妥善解决此事的方案,谢谢大家的关注。”
  
  据怡桥财经方面透露,目前,尔康制药已经交了一部分欠款。
  
  5月8日,记者就此事进展致电尔康制药董办,得到的答复是“我们现在正在核实相关情况。”
  
  从西部证券方面得到的答复也大同小异,“我们董办的负责人现在出差了,目前无法联系上,有什么问题我们可以先汇总,回头给你答复。”
  
  值得注意的是,随着怡桥财经上述微博的发布,此前发布的“讨债”微博也已被删除。
  
  尽管怡桥财经的态度来了一个180度大转变——“息事宁人”,但投资者围绕尔康制药和西部证券的质疑之声远没有随之沉寂。
  
  质疑一:财经公关公司是最了解上市公司内幕的企业,尽管怡桥财经删除了微博,但投资者普遍关注的是怡桥财经本来要曝光的黑幕到底是什么?
  
  质疑二:“讨债”微博称,尔康制药拖欠600万公关费一事,涉及西部证券多位高管。西部证券作为尔康制药保荐机构,当时核查过公司的真实情况,是否隐藏了尚未公开的秘密?
  
  质疑三:由于涉事三方已就公关费支付问题谈妥,并支付了一部分费用,这种谈妥了就删除微博的处置方式,把猜测和疑问留给了市场,是不是最终还是让投资者埋单?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药士
发表于 2016-8-22 11:55:53 | 显示全部楼层
“涉嫌”这个理由太勉强了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宗师
 楼主| 发表于 2016-8-22 11:56:30 | 显示全部楼层
尔康制药并购淀粉公司背后:第一股东身份存疑
中国网  www.china.com.cn  2013-10-14 08:40  打印 |  转发 |  评论
  一则普通的参股公告,却因为上市公司尔康制药(300267)的语焉不详而疑窦丛生。
  9月3日尔康制药对外称,将使用自有资金2000万元收购中山市凯博思淀粉材料科技有限公司33.33%的股权,开始外延式扩张。但记者发现,凯博思成立不久,并未开展经营,公司大股东张诺滋更是身份成谜,而占股比例近7成的淀粉专有技术到底为何物,至今仍未披露。
  神秘技术价值4000万
  凯博思成立于今年7月25日,住所为中山市南朗镇,注册资本金6000万元,主要经营范围为改性淀粉及其机械设备的研发、生产、销售。但公司目前并无生产和经营。收购完成后,尔康制药持股33.33%,为第二大股东,仅次于第一大股东张诺滋(持股34.02%)。
  尔康制药证券部的工作人员对记者表示,淀粉在药品领域有比较广泛的应用,双方目前的合作范围主要集中在药用辅料方面。收购完成后,双方将积极探索在淀粉类产品领域的技术深度研发。
  “此次收购彰显公司外延式扩展的战略规划,公司将是行业整合下的最大受益者。”长江证券研究员刘舒畅认为,在行业监管趋紧的背景下,制剂企业的违规成本在不断提高,这会促使制剂企业向规范辅料厂商集中采购。尔康制药充分利用上市以后的资金优势,在全国范围内打造辅料营销网络,未来有望执辅料行业之牛耳。
  这段看上去不错的姻缘,却因技术估值过高而引来市场质疑。根据公告,尔康制药本次收购的是凯博思股东喻朝晖手中2000万元的现金出资部分,剩余的4000万元股本为张诺滋、杨旗娜等6人的专有技术出资。
  什么技术能值4000万元?对于凯博思的核心资产,尔康制药在公告中未曾透露一星半点。公司证券部工作人员也未透露更多信息,“具体情况还不清楚,我们并未接到董事会相关通知。”
  第一大股东身份存疑
  不仅如此,凯博思其他股东的身份背景,尔康制药似乎也有所隐瞒。
  公司公告中对张诺滋、杨旗娜等6位技术股东没有任何介绍,仅显示张诺滋是公司法人代表,持股34.02%;杨旗娜、吴晓艳、梁德水、谢志豪四人持股数相同,均为7.33%。此外,股东熊云华持股3.33%。
  手握价值4000万元的改性淀粉技术,张诺滋等人有何来历?记者了解到,淀粉在药用上,主要是作为填充剂,或者是帮助药品吸收的载体,用于制作胶囊是近几年兴起的新方法。
  “改性淀粉,是指天然淀粉经过适当化学处理,分子结构发生变化,使其更符合药品的稳定性、延压性等要求。”华南一位改性淀粉行业专家向记者指出,“由于淀粉原料价廉量大,替代明胶等药用辅料将大大降低生产成本,市场前景还是比较广阔的。”
  据了解,由于受近年来明胶胶囊陷入信任危机,且淀粉成本低于明胶,对改性淀粉替代明胶的研发,成为近几年行业科研重点。记者注意到,张诺滋、余龙等7名科研人员曾以“华南理工大学可再生资源高分子研究中心”的名义,在今年1月期的《高分子学报》上发布学术论文,内容正是改性淀粉药用胶囊的研究创新。
  如果张诺滋是改性淀粉方面的研究人员,那其持有改性淀粉技术也就不足为奇了。资料显示,华南理工可再生资源高分子研究中心隶属于轻工与食品学院,该学科拥有较强的科研能力,其淀粉与植物蛋白深加工研究中心,为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与张诺滋一起发表论文的余龙教授,目前是华南理工轻工与食品学院特聘教授,博士生导师,主攻方向是天然高分子材料,如全淀粉、蛋白质生物降解材料等。
  “张诺滋是我们学院出去交流进修的博士生,目前在澳大利亚做高分子材料方面的研究。”华南理工大学轻工与食品学院一位老师坦言。但张诺滋是否就是凯博思大股东,这位老师称,“具体情况不清楚。不过,我们学院对淀粉药用胶囊的研究确实走在全国前列,技术比较成熟,正在探寻产业化,目前已经与几家企业合作试生产。”
  记者注意到,该学院仅有的关于张诺滋的信息,为2006年自主招生名单中,有一名叫张诺滋的学生。按照正常入学年龄计算,这名学生应该在2010年本科毕业,今年25岁左右。
  一旦收购成功,按照张诺滋持股比例34.02%计算,其持股价值超过2000万元。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药士
发表于 2016-8-22 13:04:54 | 显示全部楼层
药王这么与他过不去啊,小心人家找人弄你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药徒
发表于 2016-8-22 13:05:54 | 显示全部楼层
药王小心被灭口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药徒
发表于 2016-8-22 13:07:19 | 显示全部楼层
好像还有苯甲酸的事,接着刨坑。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药徒
发表于 2016-8-22 13:22:15 | 显示全部楼层
我在想要不要讨论下淀粉胶蘘,这个其实技术方向不是问题,难的是找到合适的胶化比例和大生产的解决问题,一旦注意力集中,也就是概念和思路的问题。不过说了,就得罪人到低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宗师
 楼主| 发表于 2016-8-22 13:52:40 | 显示全部楼层

都是网络上的,得灭网。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宗师
 楼主| 发表于 2016-8-22 13:54:10 | 显示全部楼层
zysx01234 发表于 2016-8-22 13:04
药王这么与他过不去啊,小心人家找人弄你

没有和谁过不去啊,都是网络上就有的,上市公司本身有很多信息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药徒
发表于 2016-8-22 14:04:29 | 显示全部楼层
其实网上攻击再多,也不可能让流氓企业洗心革面的。真正能让它洗心革面的方法,只有其他辅料企业争气,做的质量不比它差,价格比它合适,自然就老实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药生
发表于 2016-8-22 15:05:15 | 显示全部楼层
尔康,你肿么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药徒
发表于 2016-8-22 15:09:50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审法院审理查明,2014年4月8日,原告通过江西欣众医药有限公司,购进200kg被告生产批号为101320130101的药用辅料苯甲酸纳,后原告将该批材料分别投入生产氨加黄敏口服液、小儿止咳糖浆、川贝枇杷糖浆和清热解毒口服液等四个品种。2013年12月26日,上饶市食品药品检测所对2013年10月17日收检的被告生产批号为101320130101的药用辅料苯甲酸纳进行检验,检验结论是:检验物品,按《中国药典》2010年版规定,检测结果不符合规定。2014年1月13日,上饶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对原告的质检科、原料仓库、档案室进行现场检查,制作现场检查笔录:1、该公司于2013年4月8日从江西欣众医药有限公司购进批号为101320130101规格为:25kg/桶,生产厂家为:湖南尔康股份有限公司,数量为:200kg的苯甲酸纳。2、2013年4月15日入库并投入使用,具体情况详见附件。3、上述批次的苯甲酸纳于2013年10月9日使用完。4、对该批次的苯甲酸纳101020130101使用情况进行了汇总(详见汇总表)。5、复印了本批次物料购进票据、厂家检验报告书。2014年6月23日,上饶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根据上饶市食品药品检测所检测报告及调查笔录、成品销售情况说明等证据,向原告下发(饶)药行罚(2014)13号《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监督行政执法文书行政处罚决定书》,确认2013年4月8日,原告从江西欣众医药有限公司购进被告生产的200kg批号为1010201301苯甲酸纳为不合格药用辅料,自2013年4月15日起,原告将该批不合格药用辅料分别投料使用生产氨加黄敏口服液、小儿止咳糖浆、川贝枇杷糖浆和清热解毒口服液等四个品种中,所生产的药品已销售完。决定处以原告:1、没收违法所得1,426,708.30元;2、并处违法生产药品货值1,426,708.30元的2倍罚款;3、罚没合计金额4,280,124.90元。现原告已交罚没款15万元……(本文书还有3680字未显示)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药徒
发表于 2016-8-23 15:20:02 | 显示全部楼层
中国经营报。专门问药企要钱的报纸。。。。嘿嘿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药徒
发表于 2016-9-4 11:43:47 | 显示全部楼层
毒手药王 发表于 2016-8-22 13:52
都是网络上的,得灭网。

这个也可以有哟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发帖声明
1、本站为技术交流论坛,发帖的内容具有互动属性。您在本站发布的内容:
①在无人回复的情况下,可以通过自助删帖功能随时删除(自助删帖功能关闭期间,可以联系管理员微信:8542508 处理。)
②在有人回复和讨论的情况下,主题帖和回复内容已构成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您将不能直接删除该帖。
2、禁止发布任何涉政、涉黄赌毒及其他违反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及本站版规的内容,详情请参阅《蒲公英论坛总版规》。
3、您在本站发表、转载的任何作品仅代表您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观点。不要盗用有版权要求的作品,转贴请注明来源,否则文责自负。
4、请认真阅读上述条款,您发帖即代表接受上述条款。

QQ|手机版|蒲公英|ouryao|蒲公英 ( 京ICP备14042168号-1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京B2-20243455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编号:(京)-非经营性-2024-0033

GMT+8, 2025-9-7 12:30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声明:蒲公英网站所涉及的原创文章、文字内容、视频图片及首发资料,版权归作者及蒲公英网站所有,转载要在显著位置标明来源“蒲公英”;禁止任何形式的商业用途。违反上述声明的,本站及作者将追究法律责任。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