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注册蒲公英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2023年2月8日,发表于 Nature 的一项研究结果表明,当端粒变得非常短时,它们会与细胞的动力源线粒体进行通信交流。这种通信触发了一组复杂的信号通路,并引发了炎症反应,破坏了原本可能癌变的细胞。这可能会带来预防和治疗癌症的新方法,并可能设计更好的干预措施来抵消衰老的有害后果。 当端粒缩短到无法再保护染色体免受损伤的程度时,就会发生一种被称为“复制危机”的过程,从而导致细胞死亡。这个过程是有益的,它可以去除端粒非常短和基因组不稳定的细胞,成为对抗癌症形成的强大屏障。 但是在短端粒的危机期间内,自噬依赖性细胞死亡程序又是如何被激活的呢? 研究人员通过使用成纤维细胞的人类皮肤细胞进行遗传筛选,发现了相互依赖的免疫传感和炎症信号通路。具体来说,他们发现从 短端粒发出的RNA分子以独特的方式激活线粒体外表面上称为ZBP1和MAVS的免疫传感器。 这些发现证明了端粒,线粒体和炎症之间的重要联系,并强调了细胞如何绕过“复制危机”并在途径无法正常工作时癌变。而更好地了解连接端粒和线粒体的复杂途径可能会有助于未来新型癌症疗法的开发。 原文链接: Jan Karlseder, Telomere-to-mitochondria signalling by ZBP1 mediates replicative crisis, Nature (2023). DOI: 10.1038/s41586-023-05710-8. www.nature.com/articles/s41586-023-05710-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