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注册蒲公英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本帖最后由 绿茶. 于 2023-8-8 20:45 编辑
转自:蒲公英Ouryao 综合:水晶
近期,医药反腐行动成为影响国内医药行业的重大事件,而对于从事药品信息传递、沟通、反馈的医药代表也受到巨大影响。
据媒体报道,8月7日,一张网传图片显示,近日海军军医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又名“上海长征医院”)分别向上海诺华贸易有限公司和北京诺华制药有限公司发送处理建议函,要求开除4名医药代表。
另外,8月7日晚间消息,山东省纪委监委召开纪检监察机关配合开展全省医药领域腐败问题集中整治工作动员部署视频会议。会议指出,坚持严打开路,全面排查问题线索,注重突出查处重点,严厉打击行贿行为,精准把握政策策略,推动形成强力震慑。
今日(8月8日),上海市卫健委也行动了,联合13部门发布《关于印发上海市2023年纠正医药购销领域和医疗服务中不正之风工作要点的通知》,公布了本年度上海市医疗纠风的工作要点以及13部门任务分工。
按照《上海市2023年纠正医药购销领域和医疗服务中不正之风工作要点》,今年10月31日之前,是重点检查阶段。
上海长征医院要求
开除4名医药代表,诺华回应
据报道,上述处理建议函中写明,长征医院根据《关于回复在执纪检查工作中发现有关情况处理意见函》,要求上海诺华贸易有限公司和北京诺华制药有限公司分别对涉案医药代表徐胜利、孟婷婷,陈梦玮、李小娟予以开除或调离岗位处理,并且向该院反馈处理意见。
就此事,记者分别向长征医院和诺华求证,均未获答复。 据报道,8月7日晚间,诺华中国提供了一份声明表示,近日,诺华中国收到来自某医院的一份函件,其中涉及所称的两位该公司医药代表。诺华对此事件高度重视。经查证,函中提及的一位人员已于2018年从诺华离职,另一位并未被诺华聘任过。诺华始终秉持高道德标准进行合规运营。针对此函所反映的情况,仍在进一步调查和沟通中。 根据报道,上海诺华贸易有限公司和北京诺华制药有限公司同属于诺华中国。诺华是全球最大的医药公司之一,2022年,诺华集团净销售额达505亿美元,其中创新药业务占比为82%,非专利及生物类似药业务(山德士)占比为18%。据公司官网,自1987年以来,诺华已有近100款创新药及新适应症在中国获批,预计五年内在中国实现近40款新药及新适应症获批。 此轮医药领域反腐,也被市场称为“史上最强”医药反腐风暴。据媒体报道,多位从业者均认为,这次反腐的部门联动是非常罕见、非常高级别的动作,不仅连续出台文件,还实实在在地把院长们、董事长们带走了。 另据报道,7月卫宁健康董事长周炜,赛伦生物董事长范志和分别因涉嫌行贿罪、涉嫌职务犯罪被查。 某知名外企的医药代表表示,约两周前,他的工作状态明显变了,不用跑医院,和医生们联系大都改用电话。有同行去了医院,医生告知,“近期形势严峻,暂时别来了”。一些药企给药代放起了假,只发基本工资。
上海市,13部门医疗纠风 今日(8月8日),上海市卫健委也行动了,联合13部门发布《关于印发上海市2023年纠正医药购销领域和医疗服务中不正之风工作要点的通知》,公布了本年度上海市医疗纠风的工作要点以及13部门任务分工。 除此之外,还包括一份《上海市医疗机构行风建设自查自纠表》,相当于医疗行业的合规检查吧。从项目内容来看,是要对药企和药企人员的拜访进行统计了,有登记备案的都是合法的拜访和学术会议,而回扣、提成、宴请、娱乐、旅游、统方是违法的,包括不合规的学术会议,是需要排查整治的。 《通知》显示,以上相关数据统计时间段为2023年1月1日-10月24日,也就是说,从今年1月1日开始的行为都要开始记录上报,直至自查自纠阶段结束。 按照《上海市2023年纠正医药购销领域和医疗服务中不正之风工作要点》,今年10月31日之前,也是重点检查阶段,各纠风机制成员单位按照职责对有关线索进行重点检查,对查实的违法违规人员依法依规严肃处理,并于10月31日前将监督检查工作总结报送市卫生健康委。 而且,与以往不同的是,上海市的这份《工作要点》中提到了医学协会,指出要整治行业组织存在的不正之风问题。重点是各级各类行业组织或学(协)会在工作或推进业务主管部门委托事项过程中的不正之风问题,尤其关注新型、隐蔽的,以“捐赠”、学术活动、举办或参加会议等名义变相摊派,为非法输送利益提供平台,违规接受捐赠资助等问题。
中纪委,系统治理医药腐败 7月28日,中纪委召开动员会,部署纪检监察机关配合开展全国医药领域腐败问题集中整治。会议指出,各级纪检监察机关要深入开展医药行业全领域、全链条、全覆盖的系统治理。加大执纪执法力度,紧盯领导干部和关键岗位人员,坚持受贿行贿一起查,集中力量查处一批医药领域腐败案件,形成声势震慑。 参考:新民晚报 上海卫健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