蒲公英 - 制药技术的传播者 GMP理论的实践者

搜索
查看: 714|回复: 14
收起左侧

[蒲园轶事] “有趣的”缺陷项丨无菌室说话声音大

[复制链接]
药士
发表于 2025-2-10 20:44:1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欢迎您注册蒲公英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背景简介:
在鼠哥的印象中,无菌区域要求“轻柔缓慢”主要是指动作,日常确实没太考虑声音。但是看到这个缺陷项后仔细想想,发出声音本身也是一个动作。较大的声音可能伴随着较大的动作。所以这个缺陷项还得具体情况具体分析。
蒲友热议:
蒲友A:“合理的,无菌室要求尽量不说话。”
蒲友B:“不敢高声语,恐惊检查员。”
蒲友C:“如果是在参观走廊就听到了声音,那确实有点大了。”
蒲友D:“检查期间,应该注意这些细节,啥情况心里没点数吗?”
鼠哥观点:
首先:无菌室声音大肯定是不合适的,但是要考虑以下几种情况:
1、声音大的标准:是以具体的分贝作为标准?还是以粗略的某些位置能够听到就算声音大?如果需要判断大小,那就需要有判断标准。当然,如果像蒲友说的那样参观走廊上都能听到了,鼠哥作为一个资深老QA,也是不能接受的。因为那样强的穿透力,必然伴随着剧烈的面部变化,而我们的无菌口罩和面部之间并不是密封的。
2、声音大的背景:实际的工作过程中,交流的声音大小和背景的噪音大小有直接关系,如果是噪音不太大的环境,声音不宜过大;如果是背景噪音较大,机器轰鸣,气动阀砰砰砰响的情况下,和别人交流声音肯定也不会太小,刚好检查员站在旁边的话,可能会留下不好的印象。万一缺陷项落到纸上,有点小冤。
其次:并不是不允许发出声音,毕竟靠眼神交流或者动作交流更容易发生“偏差”,也不符合风险控制的原则。同时也不要走极端,没必要交头接耳,声音小到要说好几遍才行。
凡是有个度,在人情常理的范畴下,还是可以好好沟通的。过度了,就认了吧。
延伸知识:
人员在无菌区操作的动作推荐(仅仅是推荐):
1. 动作缓慢平稳
速度控制:所有动作需缓慢、轻柔,避免突然加速或骤停,防止气流扰动。
避免扬尘:轻拿轻放物品,禁止拍打、抖动衣物或材料。
2. 手臂移动限制
小幅度移动:手臂活动范围控制在最小幅度,禁止大范围挥动。
无菌区保护:手和手臂不可越过无菌物品或开放容器的正上方。
3. 工具与物品操作
无菌工具优先:使用镊子、无菌钳等工具接触物品,避免直接用手。
单手操作:若需打开容器盖,用单手操作,盖子内表面朝下放置,避免暴露污染。
4. 减少暴露时间
快速操作:无菌物品(如西林瓶、胶塞)打开后需立即使用,禁止长时间暴露。
分步操作:分段开启包装或容器,每次仅暴露当前步骤所需部分。
以上推荐仅供参考。

更多想法,请留言补充指正。


微信 预约.jpg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药生
发表于 2025-2-11 07:44:21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头像被屏蔽
大师
发表于 2025-2-11 07:54:35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药生
发表于 2025-2-11 08:16:56 | 显示全部楼层
,手语会影响气流

点评

手语的动作可不比大声说话影响小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25-2-11 09:02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药师
发表于 2025-2-11 08:20:51 | 显示全部楼层
幅度多少算大
声音多少算大
不好界定啊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药生
发表于 2025-2-11 08:26:42 | 显示全部楼层
河东狮子吼在此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药徒
发表于 2025-2-11 08:46:34 | 显示全部楼层
耳朵被包着说话声音不大听不清啊,还有,万一是个耳朵听力不好的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药徒
发表于 2025-2-11 09:02:49 | 显示全部楼层

手语的动作可不比大声说话影响小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药徒
发表于 2025-2-11 09:06:24 | 显示全部楼层
就想问个:在无菌室的人员操作,哪个动作幅度会比大声说话的影响还小?说话大影响的只是震动,理论上在无菌区,操作人员的呼吸是不会直接排到生产环境里的。难道说话的震动影响了无菌区的微生物数量还是活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药生
发表于 2025-2-11 09:10:06 | 显示全部楼层
直觉上感觉这就吹毛求疵了!但是企业还是应该严肃对待生产劳动纪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药徒
发表于 2025-2-11 09:21:45 | 显示全部楼层
分析有道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药徒
发表于 2025-2-11 09:35:17 | 显示全部楼层
稳、准、轻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药生
发表于 2025-2-11 09:47:27 | 显示全部楼层
快进到脑波交流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药徒
发表于 2025-2-11 09:56:24 | 显示全部楼层
学习一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药生
发表于 2025-2-11 11:16:37 | 显示全部楼层
这种问题根源,一概论之,降低风险。药企一举一动都有风险,走个楼梯还可能平地摔造工伤,所以大家都不走楼梯了对不?显然不合理。

不让大声说话,说话正常人能不能听到?有(临时)听力障碍的(听力残疾多半是进不了洁净区的)有没有配助听设备?使用声音交流有风险,但通过口罩等PE控制了。超过交流必要的音量,造成的不必要的风险,为什么要这么做呢?结论是风险控制不够。

再者,平时超过必要音量说话,班组长训诫一下也就罢了,检察官来了还在咋咋呼呼,什么内容?管理有问题。下了缺陷,法理上不合理,但事实上,该。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发帖声明
1、本站为技术交流论坛,发帖的内容具有互动属性。您在本站发布的内容:
①在无人回复的情况下,可以通过自助删帖功能随时删除(自助删帖功能关闭期间,可以联系管理员微信:8542508 处理。)
②在有人回复和讨论的情况下,主题帖和回复内容已构成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您将不能直接删除该帖。
2、禁止发布任何涉政、涉黄赌毒及其他违反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及本站版规的内容,详情请参阅《蒲公英论坛总版规》。
3、您在本站发表、转载的任何作品仅代表您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观点。不要盗用有版权要求的作品,转贴请注明来源,否则文责自负。
4、请认真阅读上述条款,您发帖即代表接受上述条款。

QQ|手机版|蒲公英|ouryao|蒲公英 ( 京ICP备14042168号-1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京B2-20243455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编号:(京)-非经营性-2024-0033

GMT+8, 2025-10-7 09:42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声明:蒲公英网站所涉及的原创文章、文字内容、视频图片及首发资料,版权归作者及蒲公英网站所有,转载要在显著位置标明来源“蒲公英”;禁止任何形式的商业用途。违反上述声明的,本站及作者将追究法律责任。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