蒲公英 - 制药技术的传播者 GMP理论的实践者

搜索
查看: 2924|回复: 19
收起左侧

看完这篇你就是识别中药的高手之一

  [复制链接]
药徒
发表于 2013-1-30 11:04:4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欢迎您注册蒲公英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鉴别中药即鉴定中药品种的真伪优劣,以保证中药的质量。
  一、来源鉴别
  来源鉴别是应用植(动)物分类学知识,对中药的来源进行鉴定,确定正 、确的学名,以保证在应用中品种准确无误。
  中药材大部分来源于植物,通过中药材的植物形态的观察( 也可借助于放大镜和解剖镜)结合核对植物标本(已鉴定出品种的标准样品)及植物学文献来确定中药材的植物学名。

二、性状鉴别
  性状鉴别是通过对药材的外形、大小、表面、颜色、质地、断面以及气味等 进行综合观察,判断药材的真伪。传统的鉴别方法主要是应用性状鉴别的方 法。长期以来老药工、老药农在实践中总结、积累了很多鉴别中药材外观的宝 贵经验,至今还在沿用。传统的经验鉴别方法简便易行,形象生动,重点突出, 切合实际。为杜绝假药扰乱药品市场做了很大贡献。
  传统经验鉴别主要有以下手段:
  1.眼看
  眼看就是用人体的光学感受器———眼,看药材的形状、大小、表面、颜色断面等,从而判定药材真伪优劣等的方法。
  形状:每种中药材的外形一般是固定的,如圆柱形、纺缍形等。如贝母中炉贝母为圆锥形,平贝母为扁球形;真天麻为长椭圆形,伪天麻为圆锥形;防风的根茎像“蚯蚓头”,海马的外形为“马头,蛇身”,应注意掌握特点,识别外形,干品可用水泡,使之发开,摊平观察。
  大小:中药材的大小,如长短、粗细、厚薄等均有一定规格,如果不符合规格,可认真辨别;测时应以量多的样品为准,如枸杞有大有小,党参有长有短,粗细不均。
  表面:中药材的表面各有自己的特点,主要表现在光滑度、根痕、皮孔、粗糙度,以及鳞片、毛等,这是识别药材真假的标准之一。如真天麻表面有潜伏芽排列而成的多轮横对纹,伪品马铃薯和紫茉莉根则无。
  颜色:中药材的颜色通常是固定的,色泽变化一般不大。如红花为红色,青黛为深蓝,紫草为紫色,黄连为黄色等,如果色泽发生变化,可能是伪劣药材或是质量不好的药材,不可选用。
  断面:在鉴别皮、木、藤、枝及根茎药材时,可用折断后观察断面的方法。如厚朴、秦皮、沉香、苏木等,看其断面有无粉性,响声如何,色泽、质地、纤维度,从此予以区别。
  用刀横切平面,可看断面的木心,皮木之间的比例,有无油性等。如黄花,断面有菊花心,防已有车轮纹等。
  2.手摸
  手摸即用手的感觉去感受药材的软硬、坚韧、疏松、粘性或粉性等质地特征。如松泡、粉性、柴性等。如通草松泡,山药显粉性等,应注意识别。
  3.鼻闻
  即用鼻子闻某些药材有特殊的香气和臭气,这是因为药材中含有挥发性物质的原因。有的药材可揉碎再闻;或用开水烫一下再闻,有的需点燃一下闻烟的香气。这些药材的特殊气味,常常成为药材鉴别的主要依据之一。如沉香、乳香、樟木、山药等均有特殊香气,但又有不同之处,可帮助识别。
  4.口尝
  口尝可以从药材的味道识别其真假伪劣。通过味觉感受到酸、甜、苦、辣、咸等味道,来分辨区别。如乌梅、木瓜、山楂以味发酸为好;黄连、黄柏等越苦、越好,党参、甘草、枸杞以味甜为好。
  口尝时,要注意具有强烈刺激性和有毒的药材,尝时应取少许,尝后可立即吐出漱口,并嚼点甘草,以免中毒。
  5.水试
  水试就是利用某些药材在水中的各种变化作为鉴别依据,来识别药材的真伪。如红花用水泡后,水变金黄色而花不褪色;苏木投入热水中呈淡红色等,这是因为药材中含有的化学成分所致。
  6.火试
  一些中药材含有树脂类,用火烧之后可产生特殊的气味、色泽、烟雾,发出响声等现象,由此可以识别真假伪劣。
  如麝香在火试时,有崩跳而起泡现象;沉香燃后边缘起油泡而香气浓烈,伪品则无此现象等。

三、显微鉴别
  显微鉴别是借助光学显微镜来观察中药的组织结构、细胞形状以及细胞内含物的特征来鉴别中药的真伪。

四、理化鉴别
  理化鉴别是通过化学分析或仪器分析的方法利用中药的某些特定的化学 性质来进行的鉴定方法。
  对中药进行真伪鉴别,一般要根据所鉴别的对象确定具体的鉴别方法,大 多数情况需要综合这几种手段才能做出准确的判断。

五、中药炮制品的质量与优劣识别方法
  中药炮制品的质量与优劣识别有以下几个要点。
  (1)净度检查
  中药炮制品中应无泥砂、虫屎、非药用部位或其他异物
  (2)虫蛀、发霉、腐烂检查
  中药炮制品不应有虫蛀品、发霉品、腐烂品。
  (3)气味检查
  中药炮制品的气味与临床疗效有密切关系,如酒炙品应有酒香味,醋炙品应有醋香味,炒焦品应具焦香气味等。各种炮制品均具有特定的气味,气味变淡薄或消失者,不能久贮或再用。
  (4)色泽检查
  各种炮制品均具有固有的色泽。若炮制品受热、受潮、见光或存放时间太长,均能破坏原有色泽,外观改变,这也是炮制品内在质量变化的标志;应根据情况及时使用或进行处理。
  (5)含水量检查
  一般动、植物药材的炮制品,其含水量在8%--12%。控制含水量,可防其发霉变质,又可确保处方用量的准确性。
  (6)中药饮片类型及规格检查
  中药饮片的类型很多,主要有片、丝、段、节、块等;药材的质地、形态及炮制加工等的要求不同,其规格标准又不一样,现分以下几种情况介绍:
  1.质地坚硬、致密的药材切制的饮片类型及规格:如质地坚硬致密的木通、白芍、乌药等应切制成片型片,其厚应是1--2MM,不属于此片型及规格应视为不符合要求。
  2.质地松泡、粉性大的药材切制的饮片类型及规格:如山药、茯苓、甘草、沙参等,应切制成片型片,其片厚应在2--4MM,不属于此片型及规格应视为不符合要求。
  3.体形细长、质地松泡的药材切制的饮片类型及规格:如白茅根、荆芥、麻黄、益母草等应切制成节、段型饮片,节、段长应为10--15MM,不属此片型及规格者,应视为不符合要求。
  4.皮类及宽大的叶类药材切制的饮片类型及规格:如陈皮、黄柏、荷叶、枇杷叶等,应切制成丝片,宽2--3MM的细丝片或宽5--10MM的宽丝片。凡不属此片型及规格者均属不符合要求。
  (7)中药炒制品的识别
  中药经炒制后发生了形态、颜色、气味变化;根据药物、临床要求的不同及火候标准要求的不同,药物经炒制后可从以下诸方面去识别其优劣:
  1.小种子(小果实)类药物多采用清炒、炒黄法炮制:如白芥子、苏子、莱菔子、葶苈子等,经炒制后,其色变黄或加深,具香气味,形体鼓起或炸裂有声。
  2.种仁类药物经炒制的识别:如莲子、薏苡仁、芡实等。莲子肉炒后表面色泽加深,内面深黄色,表面略有焦斑且具香气。薏苡仁炒后呈黄色,不炸裂,具香气,略带焦斑。
  3.药物炒焦的识别:药物炒焦主要观察药物表面的颜色,是否焦褐色或焦黄色,有无焦香气味。如山楂炒焦后,外面呈焦褐色,内面为焦黄色;麦芽炒焦,谷芽炒焦,神曲炒焦,均看是否呈焦黄色,具不具焦香气味来判断。
  4.土炒药物的识别:药物用土炒后,其表面挂满一层细土粉,呈土色,并透出土香气味。如白术、山药经土炒后即如此。
  (8)中药炭药的识别
  中药炭药主要用于止血,制炭药炭一是炒炭,二是煅炭。
  1.炒制的炭药:一般为外焦黑、内焦黄或黑褐色,其味为微苦涩、苦酸。如草类的荆芥炭,外为黑褐色,味涩,香气减弱。叶类的侧柏炭,外为焦褐色,内为焦黄色,具光泽,有焦香气,味苦涩。根类的地榆炭,外为焦黑色,内为焦褐色,味苦涩。皮类的牡丹皮炭,呈黑褐色,味涩。
  2.煅制的炭药:煅制炭一般具三个特点:色黑具光泽,质轻松易碎,气味较 炒炭浓厚;如煅制的灯心炭,呈黑褐色,具光泽,质轻易碎。血余炭呈乌黑色而光亮,质轻松呈蜂窝状,捻之易碎,具臭气味苦。再如荷叶炭呈焦褐色,苦涩, 一般味更浓。
  (9)炙制中药的识别
  炙制是指药物加入定量液体辅料拌炒,使辅料渗入药物组织内部的炮制方法。根据辅料的不同,其识别要点如下:
  1.酒炙药物的识别:药物经酒炙制后,一般颜色较生药加深,且具酒香气,如酒炙黄连、酒炙大黄、酒炙当归等均如此。
  2.醋炙药物的识别:药物经醋炙制后,一般颜色加深且具醋气,如醋炙延胡索、醋制香附、醋柴胡等均如此。
  3.盐炙药物的识别:药物经盐水炙制后,颜色稍加深,偶有焦斑,略具咸味。如盐炙知母,其色加深呈老黄色,偶见焦斑,味微咸;盐炙车前子,色加深呈黑褐色,味微咸;盐炙杜仲,色为焦黑色,胶丝减少易断,略有咸味。
  4.蜜炙药物的识别:药物经蜜炙制后,颜色加深,略带粘性,味转甜,而具 蜜香气。如蜜炙甘草,色加深呈老黄色( 又称金黄色),稍具粘性,味甜具香 气;蜜炙黄芪,色呈深黄色,略具粘性,味甜;蜜炙枇杷叶,色为棕黄色,略具粘 性,味甜,具蜜香气。
  (10)蒸制中药的识别
  药物经蒸制后,发生了这样或那样的变化,应根据药物与加工变化程度的不同来识别炮制品是否符合要求。如黄芩经蒸制后,利于加工成饮片供调配 制剂使用。为确定处理是否恰当,可取少许饮片放入冷水中浸泡。若冷水变成绿色,说明黄芩甙水解,饮片不符合要求。又如蒸制熟地黄,熟地黄的标准是乌黑色而具光泽(亮),质地应滋润柔软,味甘甜而气香,不符此标准,则视为不合格。蒸制黄精,应是外表黑色,内为深褐色,质地柔软而味微甜。若口尝麻舌,服用刺激咽喉者为不合格。
  (11)煮制中药的识别
  中药运用煮制加工处理,主要为降低毒副作用,改变药物性能,以利内服。如川乌、草乌,白附子之类,毒性剧烈,生药只外用,不供内服,故采取煮制;如煮制川乌,是为使毒剧成分的乌头碱,在长时期加水加热处理过程中水解成毒性很微小(弱)的乌头胺而达到解毒;判断是否达到炮制标准,观其色,应外为黑褐色,内为灰黑色,味淡而不麻舌。识别草乌的炮制标准与方法,基本同川乌,包外黑而内黄黑色,味淡而不麻舌。
  (12)水飞药物的识别
  药物采用水飞,是为了利于外用与内服;药物经水飞法处理后,是否符合水飞的质量标准,可用手捻、口尝、溶解方法加以确定。如水飞的朱砂、雄黄 滑石粉、炉甘石粉等,手捻有细腻感,口尝对舌无粗糙物的刺激感,加水溶解,搅拌成悬浮液,放置久久不下沉澄清者为合格。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1-30 11:12:32 | 显示全部楼层
专家呀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头像被屏蔽
药徒
发表于 2013-1-30 11:15:00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药徒
发表于 2013-1-30 11:19:50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分享!!!!!!!!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药生
发表于 2013-1-30 11:32:21 | 显示全部楼层
{:soso_e179:}中药专家,值得学习。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1-30 11:38:03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药徒
发表于 2013-1-30 12:43:44 | 显示全部楼层
感谢分享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药徒
发表于 2013-1-30 13:01:02 | 显示全部楼层
{:soso_e148:}{:soso_e179:}{:soso_e179:}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1-30 13:05:39 | 显示全部楼层
这是实践出真知吗---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1-30 13:33:06 | 显示全部楼层
厉害厉害,好好研习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药徒
发表于 2018-4-8 17:11:10 | 显示全部楼层
中药品种的真伪优劣,认真掌握,成为高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8-4-9 08:32:59 | 显示全部楼层

厉害厉害,好好研习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8-4-10 14:44:12 | 显示全部楼层
写的非常好,学习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药徒
发表于 2018-4-10 14:50:00 | 显示全部楼层
看完发现更不懂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8-4-16 16:10:40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分享。老师,我看了两遍,是不是“高手之二”了?嘻嘻。十年了,还是只懂了皮毛。或者我太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8-4-17 09:18:23 | 显示全部楼层
厉害了,多年的经验啊!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药徒
发表于 2018-6-11 15:53:18 | 显示全部楼层
经验啊!感谢楼主分享!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药徒
发表于 2018-7-8 17:16:59 | 显示全部楼层
挺详细,谢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药徒
发表于 2018-9-4 16:11:49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分享!!!!!!!!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药徒
发表于 2018-9-5 10:03:48 | 显示全部楼层
专家水平,谢谢分享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发帖声明
1、本站为技术交流论坛,发帖的内容具有互动属性。您在本站发布的内容:
①在无人回复的情况下,可以通过自助删帖功能随时删除(自助删帖功能关闭期间,可以联系管理员微信:8542508 处理。)
②在有人回复和讨论的情况下,主题帖和回复内容已构成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您将不能直接删除该帖。
2、禁止发布任何涉政、涉黄赌毒及其他违反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及本站版规的内容,详情请参阅《蒲公英论坛总版规》。
3、您在本站发表、转载的任何作品仅代表您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观点。不要盗用有版权要求的作品,转贴请注明来源,否则文责自负。
4、请认真阅读上述条款,您发帖即代表接受上述条款。

QQ|手机版|蒲公英|ouryao|蒲公英 ( 京ICP备14042168号-1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京B2-20243455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编号:(京)-非经营性-2024-0033

GMT+8, 2025-9-7 00:40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声明:蒲公英网站所涉及的原创文章、文字内容、视频图片及首发资料,版权归作者及蒲公英网站所有,转载要在显著位置标明来源“蒲公英”;禁止任何形式的商业用途。违反上述声明的,本站及作者将追究法律责任。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