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注册蒲公英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跟公司项目工作有段时间了,感觉每个人对确认工作的理解是五花八门,同时又需要这些人来完成新设备系统的确认工作。 谈下个人理解,请大家拍砖: 一、确认和验收工作是两个层面的事情。 例如:出了洁净空调系统的URS,要求不下100条,包括一个小部件用什么牌子的都做了说明,很多领导说一定要逐条进行设计确认,最后验证3Q验证达不到要求,绝不付款。 个人见解: 1、 验证不是查漏补缺的工具,不能做为验收付款的凭证。确认的概念出自GMP,它所关注的是对产品质量有直接影响的因素,它的目的是证明(系统已经能正常运行达到要求的前提下,一种文件的呈现)至于一个小部件选什么牌子,还是别写验证里了,显得太业余了。 2、 验收工作应该体现出他的巨大作用。不要因为制药行业有了4Q就忽视了验收(这里包括SAT、FAT)的规范性,它应该是全面的,细致的包括每个小部件的品牌都要检查到,因为它是付款的凭证,上面所提到的空调100条要求,均应当获得满足,方可验收通过。之后,验证启动,筛选出GMP所关心的项目,进行DIOPQ。
记得有人提到过“先签合同还是先DQ得问题”,当然如果理解了Q的真正目的,就不会有这样的疑问了,当然先签订合同,但合同要细致,它应包括所有GEP和GMP,所有要求。接下来的DQ是对GMP关心的问题复核一下,并文件化而已。 3、 验证不是给供应商看的,是给药监局看的(有些直白),是给客户看的,增强其对公司产品的信任,证明我们的每项和质量相关的工作,都是从设计到最终产品都是按计划的完成的。但验收文件是企业自己的事情,药监不会去看,个人觉得他们也没有权利去看。 二、 系统所确认的项目和确认的深度,要有其目的,不能拍脑袋想。 例如:我们编过一个提取系统的验证文件,我看很多人编写的,从文件确认、部件确认、低点检查、酸洗钝化、压力测试............等100项之多,第一眼看到,晕了。 个人见解: 1、 从一个不是很职业的角度说,确认文件不是越细越好,越细你面临的麻烦将会越大,从风险评估的角度来说,低风险的设备确实完全不需要这样。 2、 确认项目要接近实际,我曾经问过别人一个问题,我说你们做的那个干燥箱为什么要做温度均一性验证,标准还是正负1度,我得到的回答是,“一般干燥设备都会做这个项目”是设备必须要具备的性能。这个回答至少我觉得很无语,什么是一般,什么是必须。你的工艺又没有这个要求,我为什么要做啊?况且标准为什么是正负一度啊?2度不行吗?最后我个人的猜想是:也许它在干燥干粉的时候,要有温度稳定性的要求,超出一度药品就会有其它的未知反应。所以,确认就要确认对质量有直接影响的因素,像上面所说的,什么酸洗钝化、打压测试,还是别写到验证文件里了。当然,如果你非要说,不酸洗钝化药液容易挂壁,不易清洁,那就没有办法了。这些还是在验收文件里来做吧,他是系统调试的一部分。 3、 经常有人出主意,我们验证一下这个吧,验证一下那个吧。实际他的意思就是,我们试下这个吧,试下那个吧。对不起,验证不是用来练手的。你这里所说的是调试验收里该做的事情,你尽可为难一下供应商,当然是在同签的比较科学的前提下。 三、本末倒 置,乱了章法 例如:验证管理总是催我们,到货那么长时间了,IQ、OQ该完成了吧。 个人见解: 1、 大哥,验收(SAT)还是要在前完成的,验收还没有完成我们怎么Q啊,Q不是做实验。验收完成表示调试已经完成,调试验收还没完成,逼我也没有用啊,再逼我,再逼我,我可就开编了。 2、 FAT/SAT和确认,实际是两个层面的问题。当然,为了工作更加顺利开展ISPE指南,把他们捏合到了一起。即便这样,他们也分别有不同的目的和不同的要求。很多人说,分那么清干什么,该做的做了就可以了。实际上,分都分不清,我相信你不知道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起码是不够清晰。我的认识:FAT/SAT要覆盖合同要求,确认小于合同要求,是从FAT/SAT(合同)中筛选,GMP直接影响项目,进行复核。可悲的是,我所见过的合同,都毫无参照性,也就几个值钱的部件多提几句,其他什么都不写。典型的中国思维,先签了合同,再玩潜规则。甚至直接就潜规则了。
时间有限,随便写点。
以上,是个人的一些平时的一些小疑惑和见解。想到哪,写到哪,思路较混乱,请大家指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