蒲公英 - 制药技术的传播者 GMP理论的实践者

搜索
查看: 2394|回复: 1
收起左侧

道地“艾叶”

[复制链接]
宗师
发表于 2013-4-9 19:46:2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欢迎您注册蒲公英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道地“艾叶”


道地一词,在中药材界有专美,据说欧美已经对道地药材的产因进行研究,如土壤、水文、气候、日照、温湿度等无一遗漏,为的是在欧美本土相应的地方种植药材。然而对艾,则不是技术移植那么简单,技术创新与文化积淀尚有距离,特别是中国乡间生活对艾叶的认同与依赖难以移植。在中国乡间,每至农历端午,乡民皆要踏青去旷野折艾插于窗棂,或采割成捆的野艾悬系于屋檐下,以备用其熏烟驱虫毒,或以其泡水洗脚和沐浴,实在是一种流传千百年的自助消毒之举。另外,民间还有用嫩艾蒿做米粑吃的习惯。
  艾是北半球最广泛生长的野草之一,中医法宝针灸之灸术便是艾灸,艾叶治病最早的记载则是战国时期的《五十二病方》,东汉张仲景所著《伤寒论》附有用艾处方“胶艾汤”。《孟子》载:犹七年之病,求三年之艾。《庄子》载:越人熏之以艾。《离骚》载:户服艾以盈要兮,谓幽兰其不可佩。《诗经》亦有记载:彼采艾兮,一日不见,如三岁兮。公元16世纪,著名医药学家李时珍的父亲李闻言著有《蕲艾传》,为艾叶立传云:产于山阳,采以端午。治病灸疾,功非小补。
  500年以后,李时珍的同乡梅全喜再著《艾叶》(中国中医药出版社),记录其用现代技术泡制艾叶,萃取、提炼和分析艾叶的物理与化学药性,广收博论,考古论今,蕲人对医药执著。一般蕲人社交,相识便要告诉蕲春有四宝:蕲艾、蕲竹、蕲龟和蕲芹。又说,过去都是贡品。确实有趣,以笔者亲口品尝过的蕲芹论,其芬芳程度强于所能品尝到的芹菜。而从道地的观念来看,《蕲艾传》和《艾叶》可称道地药书。
  蕲州城多次毁于战乱。清顺治九年,群虎穿村袭城,城内多虎穴,白昼出穴捕人,潜入室内,吃尽全家。仅州城内外,虎吃百余人(见《蕲州-历史文化古城》)。因此,李闻言的《蕲艾传》失传。而《本草纲目》幸有刻本行世,就惠及世代芸芸众生。以艾叶而论,在福尔马林到临中国乡土以前,它便是重要的乃至是万用的绿色消毒植物,煎水服之,洗之,燃火熏之,做食品食之,几乎是无所不用。又因艾蒿乃常见自然植物,它就不会有实验室化学制剂那样的浓烈和有效,艾叶抑菌能力和种类也有限,所以它没有成为主流消毒剂。
  但是,如果有了新的萃取术和泡制方法呢?艾这个北半球最广泛的野草,它总是给人以春天般的风和日丽与绿遍原野的遥想。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药徒
发表于 2013-4-9 20:52:56 | 显示全部楼层
某次培训,看到某大学某专家对艾叶颇有研究,开发了一系列艾产品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发帖声明
1、本站为技术交流论坛,发帖的内容具有互动属性。您在本站发布的内容:
①在无人回复的情况下,可以通过自助删帖功能随时删除(自助删帖功能关闭期间,可以联系管理员微信:8542508 处理。)
②在有人回复和讨论的情况下,主题帖和回复内容已构成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您将不能直接删除该帖。
2、禁止发布任何涉政、涉黄赌毒及其他违反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及本站版规的内容,详情请参阅《蒲公英论坛总版规》。
3、您在本站发表、转载的任何作品仅代表您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观点。不要盗用有版权要求的作品,转贴请注明来源,否则文责自负。
4、请认真阅读上述条款,您发帖即代表接受上述条款。

QQ|手机版|蒲公英|ouryao|蒲公英 ( 京ICP备14042168号-1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京B2-20243455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编号:(京)-非经营性-2024-0033

GMT+8, 2025-8-18 16:01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声明:蒲公英网站所涉及的原创文章、文字内容、视频图片及首发资料,版权归作者及蒲公英网站所有,转载要在显著位置标明来源“蒲公英”;禁止任何形式的商业用途。违反上述声明的,本站及作者将追究法律责任。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