蒲公英 - 制药技术的传播者 GMP理论的实践者

搜索
查看: 1837|回复: 8
收起左侧

美国的中医教育

[复制链接]
宗师
发表于 2013-4-9 21:35:5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欢迎您注册蒲公英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美国的中医教育


中医进入美国的初期阶段是20世纪的70年代。这个时期美国的中医教育多局限于诊所里的师带徒形式。到80年代,美国开始出现了小规模的中医学院,此后,中医学院的数量和规模迅速发展。90年代,在中医学院全面发展的基础上,中医教育开始走进了著名医学院的课堂,走进了西医医院和大的医疗中心,并且越来越多地被列入西医师继续教育的课程。1996年,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NIH)在全国的替代医学研究中心设立了中医博士后项目。由此美国的中医教育形成了目前的如下4种形式:1.中医学院;2.医学院里的中医教育;3.西医师的中医继续教育课程;4.NIH中医博士后项目。

  美国的中医学院
  从上世纪80年代初开始出现小规模的中医学院后,美国的中医学院迅速地发展起来,目前已成为培养美国中医、针灸师的主要途径。据不完全统计,从80年代至今短短的20多年里,美国已有80所中医学院,而且其数量还在增加。这些中医学院的名称各不相同,有的叫college 或institute,有的叫school,有的称为中医学院或针灸学院,有的称为东方医学院。这些中医学院总共每年有大约2000名毕业生。学院的规模大小不一,较大者如新英格兰针灸学院(New England School of Acupuncture)、太平洋中医学院(Pacific Institute of Chinese Medicine)、美洲中医学院(American College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等,各校的学生数在400~500名左右,主要集中在加州、麻州和纽约地区;中等规模的学生数在200~300名左右,主要分布在中部、西部和南部。小规模的学生数则有30~100名不等,遍布美国各州。   
  一般中医学院的学制为3年,3年中要修完2000~3000个学时的理论课程(包括中医和现代医学)和完成500~800个学时的临床实践。一般中医学院均有供学生临床训练的基地,部分学院还可安排学生到中国的中医院作短期的临床实习以接触更多的病例。3年下来,平均费用大约需25000美元。中医部分的教材大都是由中国高等中医院校统编教材翻译过来的。近年美国也开始出现一些较好的英文教材可供选用。现代医学部分的教材则选用美国医学院所用的教材。中医部分的教师主要来自中国,近年来不少中医学院也聘请美国中医学院的毕业生充实师资。现代医学部分的教师则来自美国的医学院或医院。绝大部分的教师均为业余或兼职教师,一般用英文教学,极少部分用中英文双语教学。学生上课时间也非常灵活,可选择全日、傍晚或周末上课,修满所需学分即可毕业。   
  中医学院开设的课程主要有:中医基础理论、中医诊断学、中医经络学、腧穴学、针灸治疗学、针刺技术、中医推拿、中药学、方剂学、气功、太极等以及现代医学的解剖、生理、生化、病理、药理、体格检查、实验室检查、心电图、超声技术、放射学等。这些课程有的设为必修课,有的设为选修课。   
  中医学院学生的入学资格的一般要求是有2年的大学学历,或高中毕业并已修完一定学分的现代医学课程,托福考试成绩在500分以上。学生入学前的情况各不相同,大部分是以前从事其他行业而后又学中医,并非人人都有医学背景。从学习的动机来说,有的学生是为了从事中医行业,有的则纯粹是出于兴趣。除了期末考试外,中医学院还举行一次毕业考试,毕业考试包括基础理论和临床操作两部分,有的学院允许学生撰写毕业论文代替毕业考试。学生毕业后必须通过全国针灸和东方医学委员会(NCCAOM)的资格鉴定考试或州针灸师资格考试后,才可向所在州申请执照、开业行医。但是,并非所有中医学院的毕业生都有资格参加NCCAOM的执照考试。目前美国有一个全国性的评估组织,负责评估美国中医学院的中医教学质量,该组织叫“全国针灸及中医院校资格鉴定委员会”,它按照14项基本要求评定各中医学院颁发的中医文凭。到目前为止,该组织还只承认全美约80所大大小小的中医学院中的30所中医学院颁发的中医文凭,亦即只有这30所中医学院的毕业生有资格参加NCCAOM的执照考试。   
  这些遍布美国各州的中医学院,在美国普及和发展中医的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它们已成为美国中医、针灸师的最主要来源。

  美国医学院的中医教育
  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美国的著名大学如哈佛大学、耶鲁大学、斯坦福大学、康奈尔大学、加州大学等的医学院相继开设了中医课程,中医教育迅速走进全美的医学院课堂。哈佛大学医学院于1993年开设替代医学课程,刚开始作为选修课,随后改为必修课。1997年,美国公共卫生协会(APHA)和美国医学院协会(AAMC)相继专门成立了替代医学特别工作小组,鼓励所有医学院的学生了解并学习替代医学知识。根据哈佛大学医学院替代医学研究中心1998年对美国125所医学院中的117所作的调查,117所医学院中的75所(占64%)有提供必修课或选修课的替代医学课程。其中31%的课程由家庭医学系提供,14%的课程由医学系或内科学系提供。教学课程主要包括中医的针灸和中药疗法、以及西方的替代医学如脊椎按摩(chiropractic)和同类疗法(homeopathy)等。教学的形式主要有讲座、从业者演示及病人现场诊治等。中医课程在医学院里的开设为中医在美国主流社会的普及和让美国的西医医生了解中医发挥了重要作用,并在很大程度上避免了西医对中医的排斥,从而帮助了美国中医的发展。

  美国西医师继续教育的中医课程
  90年代开始,中医课程被越来越多地纳入美国各地主办的西医继续教育课程,并几乎成为其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和抢手的热门课程。近几年来,哈佛大学医学院替代医学中心举办的包括针灸、中药、推拿,以及同类疗法、脊椎按摩等的替代医学继续教育课程已在美国产生巨大的影响力。这个课程每期一般4~5天,学费大约800美元。每期都吸引全美各地大量的西医师前来参加。近年来,美国的一些知名大学如哈佛大学和加州大学专为西医师开设医疗针灸课程 (Medical Acupuncture Course for Physicians) 。一般每期为6~9个月,上课时间为300小时,学生毕业后可在其临床上使用针灸疗法。

  美国NIH的中医博士后项目
  1996年,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NIH设立了替代医学博士后项目,这些项目于每年的4月、8月和11月接受申请,鼓励美国医生进行高水平的替代医学研究。针灸和中药在这些项目中占很大比重。这些项目的主要执行机构集中在NCCAOM的国家替代医学研究中心,参与者绝大部分是持有美国西医执照的医生。哈佛大学医学院替代医学中心每年招收2~3名替代医学博士后,进行中医及其他替代医学研究,在美国产生很大的影响。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药士
发表于 2013-4-9 21:45:25 | 显示全部楼层
中医中药,走向世界!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药生
发表于 2013-4-9 22:21:22 | 显示全部楼层
好的中医中药已经不在中国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药徒
发表于 2013-4-10 08:18:15 | 显示全部楼层
浮躁的时代,没有几个人能真正静下心将中医搞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4-10 08:25:14 | 显示全部楼层
嗯,留学去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4-10 08:31:03 | 显示全部楼层
不说不知道,原来哈弗也招中医啊,可惜被成为替代医学,替代医学还是医学吗?在美国可是最优秀的一批人才能从医啊。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药士
发表于 2013-4-10 08:44:47 | 显示全部楼层
syhorchid 发表于 2013-4-9 21:45
中医中药,走向世界!

自己吃都不够啊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药生
发表于 2013-4-10 09:18:21 | 显示全部楼层
中医、中药的根都没了,还会走远么?
中医药的精髓现在有谁知道呢?
中医药的思想有有多少人了解?
画虎难画骨啊!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4-10 10:00:19 | 显示全部楼层
中药博大精深。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发帖声明
1、本站为技术交流论坛,发帖的内容具有互动属性。您在本站发布的内容:
①在无人回复的情况下,可以通过自助删帖功能随时删除(自助删帖功能关闭期间,可以联系管理员微信:8542508 处理。)
②在有人回复和讨论的情况下,主题帖和回复内容已构成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您将不能直接删除该帖。
2、禁止发布任何涉政、涉黄赌毒及其他违反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及本站版规的内容,详情请参阅《蒲公英论坛总版规》。
3、您在本站发表、转载的任何作品仅代表您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观点。不要盗用有版权要求的作品,转贴请注明来源,否则文责自负。
4、请认真阅读上述条款,您发帖即代表接受上述条款。

QQ|手机版|蒲公英|ouryao|蒲公英 ( 京ICP备14042168号-1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京B2-20243455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编号:(京)-非经营性-2024-0033

GMT+8, 2025-10-4 20:59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声明:蒲公英网站所涉及的原创文章、文字内容、视频图片及首发资料,版权归作者及蒲公英网站所有,转载要在显著位置标明来源“蒲公英”;禁止任何形式的商业用途。违反上述声明的,本站及作者将追究法律责任。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