蒲公英 - 制药技术的传播者 GMP理论的实践者

搜索
查看: 976|回复: 2
收起左侧

漫谈古人对茶保健功能的认识

[复制链接]
宗师
发表于 2013-5-13 15:15:1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欢迎您注册蒲公英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漫谈古人对茶保健功能的认识


中医向有“药食同源”之说,茶既是饮料,防病、健身,药食一体,两种功效兼备。

  我国古籍有许多关于茶与中医药的记载,说明古人对茶的保健功能早有认识,如唐代陆羽《茶经》曾引用《神农食经》称:“茶茗久服,令人有力,悦志。”三国华佗《食论》有“苦茶,久食益意思”之说。晋代张华《博物志》称:“饮真茶,令人少眠。”唐代,人们已普遍认识到茶的药用价值,药学家陈藏器称“茶为万病之药”。此说虽嫌夸张,但茶的药理成分之多和药效作用之广却是事实。自唐至清,可收集到论述茶效的古籍,不下近百种。

  安神除烦  《茶经》称茶能“涤烦”;《神农食经》称茶能“悦志”;五代蜀毛文锡《茶谱》中称茶能益思;宋代苏轼《东坡杂记》中称茶能“除烦”;元代忽思慧《饮膳正要》中称茶能“清神”;明代李时珍《本草纲目》称茶能“使人神思闓爽”;清代王孟英《随息居饮食谱》称茶能“清心神”。此外,还有称茶能“破孤闷”“疗小儿无故惊厥”等。

  清头明目  宋代虞载《古今合璧事类外集》称茶能“理头痛”;宋代周去非《岭外代答》称茶能“愈头风”;明代吴瑞《日用本草》称茶能“止头痛”;清代王好古《汤液本草》称茶能“清头目”;清代黄宫绣《本草求真》称茶能治“头目不清”。还有称茶能治“脑痛”、“治头痛”。古籍中讲茶能明目很多,如《茶经》称茶能治“目涩”,陈藏器《本草拾遗》称茶能“明目”;清代沈李龙《食物本草会纂》称茶能“清于目”,黄宫绣《本草求真》称茶能治“火伤目疾”等。

  提神醒睡  如晋代张华《博物志》、唐代苏敬《新修草本》、清代张璐《本草逢源》及《桐君录》分别称茶能“令人少睡”、“令人少眠”、“令人少寐”和“令人不眠”;唐代陈藏器《本草拾遗》、五代蜀毛文锡《茶谱》、清代曹慈山《老老恒言》,分别称茶能“少睡”、“睡少”和“不睡”;明代李士材《本草图解》称茶能“醒睡眠”;清代王孟英《随息居饮食谱》称茶能“醒睡”。此外,还有说茶能“除好睡”、“破睡”等的。

  下气消食  唐代孟诜《食疗本草》称茶能“下气”;《食疗本草》及宋代虞载撰《古今合璧事类外集》、明代缪希雍《本草经疏》和王圻《三才图会》分别称茶能“消食”、“消饮食”和“消积食”;清代黄宫绣《本草求真》称茶能治“食积不化”。此外,还有称茶能“解除食积”、“去胀满者”、“去滞而化”、“养脾,食饱最宜”的。

  醒酒解酒  三国魏张揖《广雅》称茶能“醒酒”;宋代杨士瀛《仁斋直指方》称茶能“解酒食之毒”;明代李士材《本草图解》称茶能治“酒毒”;清代沈李龙《食物本草会纂》称茶是“醉饱后饮数杯最宜”。

  利水通便  唐代陈藏器《本草拾遗》、孙思邈《千金翼方》分别称茶能“利水”和“利小便”;唐代孟诜《食疗本草》称茶能“利大肠”;清代赵学敏撰的《本草纲目拾遗》称茶能“刮肠通泄”。此外,还有茶能治“二便不利”、“利大小肠”之说。

  祛风解表  五代蜀毛文锡《茶谱》称茶能“疗风”;李时珍《本草纲目》称茶能“轻汗发而肌骨清”;清代屈大均《广东新语》称茶能“祛风湿”,刘埥《片刻余闲集》称茶能治“小儿痘疹不出”。此外,还有称茶能“发轻汗”,治“四肢烦,百节不舒”等。

  生津止渴  《神农食经》称茶能“止渴”;唐代李肇《唐国史补》称茶能“疗渴”,孙思邈《千金翼方》称茶能治“热渴”;清代王孟英《随息居饮食谱》称茶能“解渴”,赵学敏《本草纲目拾遗》称茶能“清胃生津”,黄宫绣《本草求真》称茶能治“消渴不止”,沈李龙《食物本草会纂》称茶能“止渴生津液”。此外,还有茶能“润喉”,治“烦渴”、“作渴”之说。

  清肺去痰  唐代孟诜《食疗本草》称茶能“解痰”,苏敬《新修本草》称茶能“去痰”;元代忽思慧《饮膳正要》称茶能“去痰热”;明代李时珍《本草纲目》称茶能“吐风热痰涎”;清代赵学敏《本草纲目拾遗》称茶能“涤痰清沛”,黄宫绣《本草求真》称茶能“入肺清痰”,张璐《本经逢源》称茶能“消痰”。此外,还有称茶能“除痰”、“解痰”、“逐痰”、“化痰”,以及茶能治“痰热昏睡”、“痰涎不清”等。

  去腻减肥  唐代陈藏器《本草拾遗》称茶能“去人脂”;《东坡杂记》称茶能“去腻”;明代李士材《本草图解》称茶能“解炙煿毒”;《老老恒言》称茶能“解肥浓”,赵学敏《本草纲目拾遗》称茶能“解油腻、牛羊毒”。此外,还有称茶能“久食令人瘦”等。

  清热解毒  唐代孟诜《食疗本草》、清代张路《本经逢源》分别称茶能“去热”和“降火”;《本草拾遗》称茶能“破热气,除瘴气”;宋代宋士瀛的《仁斋直指方》、陈承《本草别说》称茶能“消暑”;清代黄宫绣《本草求真》称茶能“清热解毒”;刘献庭《广阳杂记》称茶能“除胃热之病”。此外,还有茶能“清热降火”、“涤热”、“泻热”、“疗热症”、“治伤暑”之说。

  疗痢止泄  宋代陈承《本草别说》称茶能“治痢”;明代吴瑞《日用本草》称茶能“治热毒赤白痢”;清代黄宫绣《本草求真》称茶能治“血痢”,张璐《本草逢源》称茶能“止痢”等。

  涤齿坚齿  《东坡杂记》称茶能使牙齿“坚密”;元代李治的《敬斋古今注》称茶能使牙齿“固利”;明代钱椿年的《茶谱》称茶能“坚齿”;清代张英《饭有十二合说》称茶能“涤齿颊”等。

  疗饥生精  唐代孙思邈的《千金要方》称茶能使人“有力”;宋代苏颂《本草图经》称茶能“固肌换骨”;明代朱橚《救荒本草》称茶能“救饥”,鲍山《野菜博录》称茶能“调食”;清代屈大均《广东新语》称茶能“疗饥”。此外,还有茶能“轻身换骨”、“治疲劳性精神衰弱症”、“羽化”之说。

  养生益寿  宋代苏颂《本草图经》称茶能“去宿疾,当眼前无疾”;明代程用宾《茶录》称茶能“抖擞精神,病魔敛迹”;清代俞洵庆《荷廊笔记》称茶能“养生益”。还有茶“久服,能令升举”之说。

  其他功效  古人还提到茶叶的其他营养与药理功效,如苏轼《格物粗谈》称茶“烧烟可辟蚊”;《本草纲目》称“浓茶能令人吐”;《本草纲目拾遗》称茶能“消膨胀”,张璐《本草逢源》称茶能“开郁利气”等。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药徒
发表于 2013-5-13 15:32:15 | 显示全部楼层
了解     学习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药徒
发表于 2013-5-13 16:00:45 | 显示全部楼层
功能很多啊,只是应该什么茶对应什么功能呢?不知道应该怎么喝啊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药士
发表于 2013-5-13 16:23:22 | 显示全部楼层
全面了解了茶的功能,感谢分享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发帖声明
1、本站为技术交流论坛,发帖的内容具有互动属性。您在本站发布的内容:
①在无人回复的情况下,可以通过自助删帖功能随时删除(自助删帖功能关闭期间,可以联系管理员微信:8542508 处理。)
②在有人回复和讨论的情况下,主题帖和回复内容已构成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您将不能直接删除该帖。
2、禁止发布任何涉政、涉黄赌毒及其他违反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及本站版规的内容,详情请参阅《蒲公英论坛总版规》。
3、您在本站发表、转载的任何作品仅代表您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观点。不要盗用有版权要求的作品,转贴请注明来源,否则文责自负。
4、请认真阅读上述条款,您发帖即代表接受上述条款。

QQ|手机版|蒲公英|ouryao|蒲公英 ( 京ICP备14042168号-1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京B2-20243455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编号:(京)-非经营性-2024-0033

GMT+8, 2025-8-5 15:05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声明:蒲公英网站所涉及的原创文章、文字内容、视频图片及首发资料,版权归作者及蒲公英网站所有,转载要在显著位置标明来源“蒲公英”;禁止任何形式的商业用途。违反上述声明的,本站及作者将追究法律责任。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