蒲公英 - 制药技术的传播者 GMP理论的实践者

搜索
楼主: 愚公想改行
收起左侧

[其他] 大闹天宫不伟大——文/王林峰

  [复制链接]
药士
发表于 2013-5-20 16:43:20 | 显示全部楼层
四、离开灵台山  祖师道:“你这去,定生不良。凭你怎么惹祸行凶,却不许说是我的徒弟,你说出半个字来,我就知之,把你这猢狲剥皮锉骨,将神魂贬在九幽之处,教你万劫不得翻身!”那么, 孙悟空回去后会惹祸, 祖师是知道的, 为什么? 神话故事中师傅带徒弟的惯例有三:  1.怎样做人。  2.传授本领。  3.临行送兵器法宝。  祖师没有教他如何为人, 也没送兵器法宝, 只教了他惹祸的本领与逃命的本领, 其目的就是要他去惹祸的! 他没武器, 必然要抢, 他一抢, 人家必然要告, 事儿不就闹出来了么!祖师允许他惹祸行凶, 并且凭你怎么惹祸行凶都是可以的, 只是一条: 绝对不能说出是我的徒弟!  五、如来佛出场  悟空果然惹了大祸, 最后的结果, 就是引出了如来佛在安天大会上扬名立万! 《第七回》, 悟空欲与如来斗法, 大圣厉声高叫道:“你是那方善士,敢来止住刀兵问我?”可见, 孙悟空并不认识如来佛, 看上去, 他是一个善士。  如来对孙悟空说的最后一句话是:“趁早皈依,切莫胡说!但恐遭了毒手,性命顷刻而休,可惜了你的本来面目!”恐遭毒手,是指别人要对他下毒手了, 若是自己, 就不会这样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药士
发表于 2013-5-20 16:43:45 | 显示全部楼层
说, 甚至根本不说, 直接下手。“可惜了你的本来面目”, 说明如来是认识他的, 是知道他的“本来面目”的。这就奇怪了, 如来是怎么知道他的“本来面目”的呢?如来和他打个赌赛: 你若有本事,一筋斗打出我这右手掌中,算你赢。筋斗云是孙悟空的强项, 如来为什么不和他赌别的? 偏偏就赌这个?这也很奇怪, 大概如来太了解孙悟空的筋斗云了吧。  六、综合对比分析  通观西游记全书, 传授孙悟空本领的祖师, 有头无尾, 无缘无故的就这么消失了! 而出面收拾孙悟空的如来佛则是有尾无头, 甚为蹊跷! 那么, 这两个人有没有什么必然联系呢? 或是否就是同一个人呢? 我们必然会产生这样的猜测:  如来佛喜欢讲经说法, 这祖师也喜欢讲经说法, 如来佛不喜弟子不听他讲, 这祖师也不喜弟子不听他讲, 如来佛门徒众多, 这祖师也门徒众多, 如来佛的法力深不可测, 这祖师的法力也深不可测, 仔细一比较, 这菩提与如来的相似度还真高!西游记中可以称得上“祖”的人, 也就那么几个, 老君是太上道祖, 镇元乃地仙之祖, 如来是佛祖, 可这菩提究竟是哪一门哪一派之祖? 不知道! 只知道他是道佛参半, 贯通一体。菩提祖师显然不是什么隐士, 他门徒众多, 势力庞大, 和如来佛祖在同一个地盘上混, 如来怎么可能会不知道呢? 又怎么如来一出场, 菩提就消失了呢?   那只有一种可能: 菩提祖师就是如来佛祖!  因此, 这首诗, 我们就权且当作是作者在有意提醒、暗示我们吧。 至此, 我们有理由怀疑、猜定: 孙悟空的授业恩师菩提祖师其实就是如来佛本人。这个结论是肯定的, 只是证据还嫌不足, 我们来看证据。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药士
发表于 2013-5-20 16:44:08 | 显示全部楼层
七、两个见证人说出的证词 《第十九回》, 收了猪八戒后, 路遇乌巢禅师, 唐僧问他西天大雷音寺在那里? 果有多远? 问了三遍, 禅师就是不答, 只说远哩,远哩! 最后笑云: 多年老石猴,那里怀嗔怒。你问那相识,他知西去路。禅师为什么要说孙悟空知道西天路? 孙悟空并没去过啊, 这就说明禅师知道孙悟空曾经在如来佛那个地方生活过。 《第五十五回》, 蝎子精道:“孙悟空,你好不识进退!我便认得你,你是不认得我。你那雷音寺里佛如来,也还怕我哩,量你这两个毛人,到得那里!都上来,一个个仔细看打!”西天路上, 认得八戒的人不一定认得悟空, 认得悟空的人却都认得八戒, 因为八戒是天蓬元帅。蝎子精认得悟空却不认得八戒, 说明她没去过天上, 那么, 她是在哪儿认得悟空的呢? 只有唯一的地方: 如来佛那里! 他们都曾在那里住过了的。蝎子精是隐蔽的, 所以“我便认得你,你是不认得我。”八、灵台山就是后来的灵山  孙悟空学艺的灵台方寸山山景: 奇花瑞草,修竹乔松。千株老柏,万节修篁。门外奇花布锦,桥边瑶草喷香。石崖突兀青苔润,悬壁高张翠藓长。时闻仙鹤唳,每见凤凰翔。玄猿白鹿随隐见,金狮玉象任行藏。细观灵福地,真个赛天堂!  《第五十二回》, 孙悟空胜不了青牛精兕大王, 求见如来佛, 这是他第一次寻到灵山来, 雷音寺比较好找, 因为它最高最气派,“顶摩霄汉中”。孙悟空是十万火急的赶来的, 但到了之后, 却不进去了, 他在那儿看山。  那行者正然点看山景,忽听得比丘尼尊者叫道:“你这个顽皮!既然要见如来,怎么不登宝刹,且在这里看山?”就把他带进去了。  孙悟空看山看到了什么? 灵山山景: 灵峰疏杰,迭嶂清佳,仙岳顶巅摩碧汉。西天瞻巨镇,形势压中华。元气流通天地远,威风飞彻满台花。时闻钟磬音长,每听经声明朗。又见那青松之下优婆讲,翠柏之间罗汉行。白鹤有情来鹫岭,青鸾着意伫闲亭。玄猴对对擎仙果,寿鹿双双献紫英。幽鸟声频如诉语,奇花色绚不知名。回峦盘绕重重顾,古道湾环处处平。正是清虚灵秀地,庄严大觉佛家风。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药士
发表于 2013-5-20 16:44:32 | 显示全部楼层
孙悟空离开菩提祖师已经约有一千年了, 这是他头一次看到了和祖师的仙山布局一致的一座仙山! 他能不奇怪么? 能不停下来细细观看么? 我们来比较:  前面的松、柏、篁这三种植物, 这里看到了两种, 而九十八回见真如时, 这里有篁, 说明这是完全一致的。 前面的鹤、凤、猿、鹿、狮、象这六种动物, 这里看到了四种, 恰好是后面狮、象到狮驼国为妖去了, 说明这也是完全一致的。 植物、动物是如此的相似, 唯不同的是多了一座山巅上的雷音寺, 方圆的景致要比原先气派壮观的多。你说, 孙悟空看了能不奇怪么? 所以, 他得仔细的看看究竟是不是, 而救唐僧的事又暂放到一边了。到这个时候为止, 孙悟空一定是和我们有着同样的疑惑, 难道菩提祖师就是如来佛? 他也只能是怀疑。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药士
发表于 2013-5-20 16:45:43 | 显示全部楼层
九、如来向悟空说出了本相 《第五十八回》, 孙悟空第二次来雷音寺, 要如来与他辨明邪正, 如来先已对大众说了这是他生的二心, 但如来正欲道破, 忽又笑道: 假悟空乃六耳猕猴也。这分明是撒了个谎, 如果真的有六只耳朵的猴子, 那真假悟空就太好区别啦! 只看耳朵不就得了。如来说的这个六耳猕猴, 是在场的所有人都没听说过的, 因为这是如来杜撰的。按如来的说法: 猴分四类, 一是灵明石猴,通变化,识天时,知地利,移星换斗。四是六耳猕猴,善聆音,能察理,知前后,万物皆明。那么, 无论六耳猕猴怎样善聆音,知前后,他都是不应该具备孙悟空的“通变化”这一功能的, 也不应该有八卦炉炼过的火眼金睛, 更不应该有金箍棒, 百分之百不可能有紧箍咒。如来之所以编造个妖怪的名字帮他圆谎, 是为了让他还去保唐僧。  那么, 如来为什么不编个别的名字? 而偏偏要说是“六耳”呢? 因为说出“六耳”, 就是说出了“本象”, 孙悟空听了大惊!!!  本, 就是最初。最初的时候, 悟空随菩提祖师学艺, 祖师是打暗语教的, 悟空悟破玄机, 半夜子时,跪在祖师床前求教, 悟空道:“此间更无六耳,止只弟子一人,望师父传我长生之道罢,永不忘恩!”  祖师由此开始秘授, 悟空由此开始得道, 皆起于这最初的“此间更无六耳”。这是他和祖师两人间的秘密对话, 绝不可能有第三个人知道! 现在, 如来笑着告诉他, 悟空是真的, 六耳是假的, 这不分明是在接暗语、对暗号嘛!所以, 从这个时候起, 孙悟空可以肯定如来就是菩提祖师。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药士
发表于 2013-5-20 16:46:33 | 显示全部楼层
十、悟空知道本相后的表现  孙悟空一把火烧了弥勒佛的小雷音寺, 这是第六十六回结束的事, 紧接着, 第六十七回的开头, 孙悟空憋不住心中多年的秘密, 说了一句不该说的话。  《第六十七回》, 七绝山一个老头问道:“你是那方人氏?姓甚名谁?有何手段?”孙悟空笑道:我——祖居东胜大神洲,花果山前自幼修。身拜灵台方寸祖,学成武艺甚全周。  “身拜灵台方寸祖”, 孙悟空居然违背了师训, 把师傅供出来了! 这是孙悟空最怪异的一次行为, 难道他不怕剥皮锉骨,将神魂贬在九幽之处吗?  他现在不怕了, 因为他明白了为什么不能说出师傅的真正原因, 所以他从没对任何一个神仙说起过, 他现在对一个凡人说出来, 是不会惹什么麻烦的, 凡人是不会知道一千年前的灵台山在哪儿的。孙悟空离开菩提祖师后, 到如来佛第一次出场, 因为这期间接近约有400年的时间, 这几乎是一代神仙的寿命, 是会发生很多事的, 所以, 菩提祖师怎样成为后来的如来佛, 孙悟空就不会知道了。     另一个证明如来和菩提是一个人的说法:      吴贯中说,他写的西游记不仅仅是神话,重要的还是一部描写现实生活的小说.另外,据历史记载,吴贯中可是个才子,擅长写作.因此,他写西游记的时候,必定不会突兀的安排一个神通广大的人来教孙悟空的工夫,而且教完以后就此消失.老吴不会犯如此低略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药士
发表于 2013-5-20 16:46:51 | 显示全部楼层
的错误.所以,孙悟空的师傅一定在书里其他章节里出现过!他只教了孙悟空两晚上就教会了他筋斗云和七十二变,所以孙悟空师傅的功夫一定会高出孙悟空很多.       这样就出来了第一个眉目:就是孙悟空师傅的功力是非常大的,起码要高出孙悟空很多很多.他要是想干掉孙悟空,应该就是举手之劳,也就是传说中的秒杀.那我们来看看,在孙悟空学艺以后有那些人能轻而易举的干掉他. 孙悟空艺成以后,跑到东海去抢了个定海神针,顺便把龙王们吓的胆战心惊,然后闹了地府,销了自己的阴籍,最后和玉帝干了一大仗,说是大闹天宫.这段时间里孙大圣都是顺水顺风的,没看见有谁能打得了他,更不要说把他秒杀. 大闹天宫的时候,观世音菩萨大慈大悲,看见孙悟空闹的不象话(要把玉帝赶下台),就请来了如来佛祖,于是,第一个能秒杀孙悟空的人登场了.       佛祖仆一上场就劝孙悟空要淡定,要听他的,否则便会遭杀身之祸,被人害了.结果孙悟空不听,就被佛祖轻轻压在了五指山下,而且还把佛教的六字光明咒"唵、嘛、呢、叭、咪、吽"挂到了五指山上,说是为了不让孙悟空把山弄塌了. 这是第一个可以秒杀孙悟空的人.       在以后的书里,能秒杀孙悟空的人似乎不多,虽然西天路上有很多妖怪能给孙悟空造成特别大的麻烦,但这些妖怪大部分都是借助法宝来折腾孙悟空的,靠自己的神通把孙悟空玩弄于股掌之中的,没有. 既然明摆着的没有,那暗地里呢?孙悟空偷人参果的时候,地元大仙抓孙悟空和玩一样,只要他不愿意孙悟空走,孙就走不了,最后还是请了假才能出来搬救兵救地元大仙的人参果树的.因此认为,地元大仙是第二个能干掉孙悟空的.       那么第三个人是谁呢?是太上老君.道家的开门祖师.他的功力是非常强悍的,平时住在三十六天之上,兜率宫之中,平日里炼丹养生,看护宝贝.不要认为老头天天悠哉悠哉的就认为他没本事,其实太上老君在道家可是排行老大的大人物(除去盘古氏),他的功力当然不能小窥.杨二朗抓孙悟空的时候还是他拿着宝贝偷偷打了孙悟空一下,杨二郎才抓到孙悟空的.以他的功力,干掉几个孙悟空都应该不在话下了,否则也不会称为道家之尊.       好了,有三个了.如来佛祖、地元大仙和太上老君。都有可能是孙悟空的师傅。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药士
发表于 2013-5-20 16:47:21 | 显示全部楼层
那么我们再来看看孙悟空学的什么本领?       孙悟空拜师的时候,他的师傅住在灵台方寸山上,注意是灵台方寸山。有个樵夫唱一首据说是孙悟空师傅教给他的歌,可以保健可以延年益寿。由于西游记里主要记载了佛家和道家的事迹,因此孙悟空学的本领也不会摆脱出这两家的范畴。从樵夫的歌和他的话来看,孙悟空的师傅是位道家弟子。后来孙悟空进洞以后,他的师傅讲道,当时是是天降祥云,地涌莲花。从西游记的原文里看,孙悟空的师傅讲的是道和佛两家的内容。两家都讲,两家都精通。因此,孙悟空的师傅是位亦佛亦道的高人,既擅长道家本领,又精通佛教。 那么我们看这三位老大级别的人物,如来佛祖未修成仗六金身前,名为接引道人,是西方教的掌门,西方教是道教。后来如来佛祖修成丈六金身,脱离西方教,成立佛教(注意是成立,不是加入)。因此,如来佛祖是两家都精通的。否则也不会在西方教中当老大。       再看地元大仙和太上老君,他们是纯道教的人,虽知佛法,但精通应该算不上。      事情到这里有了眉目:孙悟空的师傅很可能就是如来佛祖。       还有第三个暗线,就是孙悟空艺成之后,他师傅赶他下山,说孙悟空下山就会闯下泼天大祸,所以不准孙悟空说是他的弟子,否则就抽他的筋,剥他的皮等等。其实从西游记里来看,孙悟空是他师傅教的所有徒弟中法力最牛,最有出息的学生,也就是他的得意门生。对自己的得意门生,为什么要如此苛刻?而且他似乎知道孙悟空要大闹天宫,因为他说孙悟空会闯下泼天大祸,对他这种法力如此高深的人来说,还有什么是泼天大祸呢?也只有大闹天宫搅的天翻地覆了。 既然他知道孙悟空要大闹天宫,要闯下泼天大祸,那为什么还要教他筋斗云和七十二般变化的大神通?除非大闹天宫,是他师傅想要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药士
发表于 2013-5-20 16:47:42 | 显示全部楼层
这里有个问题很重要,就是天宫里是什么人在里面?这个大家都知道,是玉帝和一大帮神仙们。那么,这些神仙是什么派别的?答案很明显,他们都是道家的,是道家的神。孙悟空反上天庭,反的是道家。如果孙悟空的师傅是道家的要人,那他有必要让他的徒弟反对自己吗,而且用的还是自己教的本领?这不是给自己找天大的麻烦吗?更重要的是,玉帝手下有那么多能人,能知过去未来的仙人也很多,为什么就查不出孙悟空的师承由来?没有道理的。 所以,孙悟空的师傅是谁,玉帝他们肯定知道,但是他们没说,原因就在于孙悟空的师傅是个牛人,牛到他们难以开口的地步。一开口,就要有大的纷争。而这个人,只能是西天如来佛祖。       另外,孙悟空大闹天宫是谁来收场的?是如来佛祖。孙悟空在灵宵殿外被三十六雷将围困,眼见不支,继续打下去孙悟空肯定遭遇毒手。此时如来佛祖急忙赶来收拾场子,他暗示孙悟空不要再打,否则必遭道家毒手。但猴子没听懂,如来就轻轻的把他压在五指山下。注意是轻轻的,不是哄嗵一下子来个不带降落伞的空降,而且还用上了六字大明咒。佛家六字大明咒可挡退一切除佛教以外的神通,其实就是保护了孙悟空在五指山下不受道家神仙的侵扰或报复,保他的安全。如果如来佛祖是真心保护天庭,为什么不在抓住孙悟空后交给玉帝处理?反而还把他保护起来,不让道家的神仙近身?连孙悟空也说压在下边五百年没人去看他。       当然,认为孙悟空的师傅是如来佛祖的理由还有很多:比如真假美猴王的时候(以后会写),还有孙悟空第一次到灵山,看到灵山的情景依稀类似是他师傅住的灵台方寸山。不过这都是小问题,各位可以仔细看书。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药士
发表于 2013-5-20 16:48:00 | 显示全部楼层
准提道人说  按照《封神演义》说法   第一阶级:创始元灵(它是顶点)   第二阶级:鸿钧老祖、混鲲祖师、女娲娘娘、陆压道君   第三阶级:道德天尊,元始天尊,通天教主(鸿钧老祖三大弟子)、接引道人、准提道人(混鲲祖师两大弟子)   a.老子:即太上老君。他是鸿钧老祖的大弟子,掌管人教。曾三次下山帮助阐教力退截教众仙。也曾一气化三清,战败过通天教主。《西游记》中,他住在离恨天中,是三清教教主之一的太清圣地混元教祖——太上道祖,也称太上老君。        b.元始天尊:元始天尊是鸿钧老祖的二徒弟,掌管阐教。他的弟子很多,其中不乏有名之士。像佛教中的文殊、普贤、观音三位菩萨,以及“过去七佛”中的惧留孙佛都曾是他的门人弟子。而杨戬、哪吒、李靖等人都是他的徒孙。后来他成为三清教的主管——《西游记》中的玉清圣地先天教祖。        c.通天教主:通天教主是鸿钧老祖的三徒弟,掌管截教。他的门人弟子最多,但大多都是在滥竽充数。不过他也为上天做了不少的贡献。像玉帝手下的二十四星宿、雷公电母、普天星相几乎都是他的门人。通天教主听信众弟子的谗言,摆了下“诛仙”、“万仙”二阵,堵住了姜子牙的去路。后来多亏四大教主同心协力才破得此阵。他就是三清教的另一位教主——上清圣地通天教祖灵宝天尊。        d.接引道人:是西方教教主,住在西方极乐之乡。此人身高丈六,面皮黄色。长年累月 不曾离得清净之所。后来受人之约,三颗舍利取下戮仙门,与老子、元始共破通天恶阵。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药士
发表于 2013-5-20 16:48:22 | 显示全部楼层
e.准提道人:是西方教二教主。曾多次来到东土度化有缘人。他比接引更开明,也多次帮助阐教解危难。可以说是二道皆通。他手里的加持神杵和七宝妙树真可谓是法力无边。通天教主曾两次败在准提之手。  第四阶级:太多了,什么太乙真人(哪喳师傅)等等都是...        准提道人是一个开明人事。他多次来再东土度化有缘人。对东方道教颇为了解。而他又是西方教的二教主。对佛学文化自然更是了如指掌。可见他与西方道教渊源极深。他们一个掌教于西方极乐之乡,一个隐居在西牛贺洲教徒。种种迹象表明,菩提祖师就是准提道人,是如来佛祖的师弟。两人曾经共同执掌西方教。后来接引道人修成六丈金身,建立佛教,把西方教吞并,接引道人更名为如来佛祖,统领佛门弟子;准提道人改名为菩提祖师,退隐山林,将高山命名为“灵台方寸山”,与“天竺灵山”相对,修身养性去了。就是那如来,也不知道自己的师弟身在何方。更不知西牛贺洲还有仙人存在。如来曾这样评价西牛贺洲:“我西牛贺洲者,不贪不杀,养气潜灵,虽无上真,人人固寿”(见《西游记》第八回)。可见,同处西牛贺洲的如来,却不知菩提老祖的存在。由此可知,菩提的道行一点都不逊色于如来,甚至可以避开如来的法眼。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药士
发表于 2013-5-20 16:48:47 | 显示全部楼层
3、如来弟子说  吴承恩在第一章里就提到须菩提祖师,同时也提到他们那一派的排辈。  祖师道:乃‘广大智慧真如性海颖悟圆觉’十二字。排到你,正当‘悟’字。与你起个法名叫做‘孙悟空’,好么?  菩萨又喜道:我前面也有二人归降,正是鼠圠鉛行。你今也是鼠圠,却与他相合,甚好,甚好。这等也不消叮嘱,我去也。  三藏道:我与你起个法名,却好呼唤。猴王道:不劳师父盛意,我原有个法名,叫做孙悟空。三藏欢喜道:张捎合我们的宗派。你这个模样,就象那小头陀一般,我再与你起个混名,称为行者,好么?      唐僧也说猴子的法名正和我们的宗派,观音也说你如今也说悟字辈,和前面那两个相合,唐僧、观音都是如来的弟子,世上哪有这么巧的事情,须菩提祖师收猴子做弟子,不早不晚,偏偏就是让猴子排到悟字辈,足以显示佛祖的十大弟子须菩提和灵台方寸山的须菩提祖师乃是同一人,也是如来的弟子。      于此可见,孙悟空一开始就是佛门的弟子,至于有人说老君为什么一直放水、帮倒忙,可能老君和须菩提的私人关系很好,所以看在朋友的面子上,屡次或明或暗的帮助猴子。      须菩提祖师就是如来派出去做到一个伏笔,或者设下去的套,为了将来猴子闹天宫之后,辅佐金蝉子转世的唐僧完成取经大业做的准备,如来无生无灭,能知过去未来,早就把一切都算计好了。      等悟空出师下山前,祖师警告猴子不可透露他的半个字,估计须菩提不是怕自己的身份被揭穿,而是怕佛门的阴谋会被揭破。  4、金蝉子说  金蝉子是谁?在《西游》中如来说的很明白了,他是如来的二弟子,也正是唐玄奘的前世。  一:孙悟空初到西牛贺州,在山中一遇到一樵夫,那樵夫指引他去灵台方寸山斜月三星洞找那须菩提祖师。在佛经里须菩提正是如来十大弟子 之一,而金蝉子恰好是如来二弟子。而且在文中,描写菩提祖师的那首七律,也在暗指他是佛非道。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药士
发表于 2013-5-20 16:49:15 | 显示全部楼层
二:菩提祖师既然是佛门中人,那为何却开道观,收道徒,传道法?在这里我们先看一下金蝉子这个名字,首先是这个“子”字,正常是道家称号,比如后面出现的五庄观的镇元子,还有我们熟悉的丘处机号长春子,还有修真小说里大量出现的凌虚子啦、冲灵子等。另外金蝉也是一个道家的炼丹术语,此词的频繁使用于十五世纪初叶的明初《三峰老人丹诀》一书。恰好吴承恩正是生于十五世纪初。菩提祖师用佛家的名字,行道家的事;而金蝉子却用道家的名字,当佛家的弟子,这两人之间是不是很怪异?            三:在五庄观那一回里,镇元子曾说在五百年前,他与金蝉子兰盆会上相识,并称其为故交,要求弟子清风明月摘人参果款待他。这镇元子是 何等人物?是只拜天地,能与三清四帝称兄道弟,元始天尊开研究会还邀请上他的牛人。一般人能与他交上朋友?可见金蝉子及其了得。        四:金蝉子为什么会被贬下凡?正常都是认为金蝉子是在如来讲课时不专心听讲,被打了手掌心,然后被踢下凡尘。但是这细想起来会觉得很 荒唐,就算金蝉子只是普通的罗汉菩萨,也不至于在听课分神打瞌睡,唯一可以解释的是金蝉子根本不屑听,故意做出来的藐视姿态。在西游记最后一回,如来对唐玄奘说是“圣僧,汝前世原是我之二徒,名唤做金蝉子。因为汝不听说法,轻谩我之大教,故贬汝之真灵转生东土。轻慢的是意思是指慢,不尊重。这正和上头说法一致那为什么金蝉子既然已是佛家弟子,却对佛法不屑呢?可见他根本无心向佛,或者已有异心。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药士
发表于 2013-5-20 16:49:40 | 显示全部楼层
五:观音先收八戒、沙僧,给他们命名为悟字辈。然后听说猴子叫悟空,心中欢喜,暗道巧合。这也从一个侧面说明菩提很可能是和观音同辈。    六:从时间上来论证,金蝉子最后的出现时间是500年前,这是镇元子说的,也就是说,悟空大闹天宫后,金蝉子就被贬下界了,过了十世,成   了唐僧,金蝉子之所以被贬下界的原因,深层次的来说是不尊重佛家学说,直接原因很可能是因为悟空的牵连。     如果说金蝉子就是菩提祖师的话,那上面的疑点就好解释了。  这个故事要从在很多年前开始说起,那时金蝉子误入了如来门下,后来后悔了,或者是说有更大的追求,比如三教合一啥的。于是偷偷下山,化名菩提祖师收了孙悟空当徒弟。他预计到孙悟空后来会闯祸,生怕别人猜出自己的身份,就命令他不许说出去。当然,他教孙悟空本领的原因很可能就是要让他去闯祸正如菩提所预料的,悟空果然去闯祸了,于是他还是受到了牵连,被贬下界了。  我们再来看一看整本中取经的五人组(加上白龙马),全部都是犯过错误的人,取经其实就是一种赎罪,对于其他四个人所犯的错误细节各方面,本书当中都交代的很清楚了,但是惟独唐僧(金蝉子),却没有什么交代,只有如来的一句“轻谩我之大教”。那么到底是怎么个轻慢呢 ?肯定不会是打打瞌睡,不专心啥的,应当是有实际行动的,再看看菩提祖师的所做所为,“讲一会道,论一会禅。”用佛家的观点来看,这是对佛家的大不敬。同时他的弟子悟空一开始也是对佛家大不敬的,甚至在佛祖的手上撒尿。根据佛家的因果学说,有因必有果,所以金蝉子前世对佛家的不敬,罚他当十世的和尚,再去取经。再看佛家的因缘学说,所谓有缘自然能相间,金蝉子前世是悟空的师傅,来世还是悟空的师傅,正所谓“一日为师,终身为师。”他前世传授悟空法力,很有可能是自己遇见到有此一劫,所以特意这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药士
发表于 2013-5-20 16:49:59 | 显示全部楼层
么做的。当然他转世后,变成了悟空用金蝉子所教的本领来保护金蝉子,并且依然是悟空的师傅。不同的是,前世他教悟空的是身法,后世他教悟空的是心法,是修为。层次更高。     可信度评价:该学说很符合本书因果相报的格调,情理上都很说的通。不足之处是,缺少文字方面的直接证据来支持,基本靠推测,所以这个说法还有待考证。     金蝉子的前世今生  金蝉子-唐僧也。书中出现过:  1、将三藏法师称做金蝉子或金蝉长老,理由在于第100回,释迦如来佛亲口说来:“圣僧,汝前世原是我之二徒,名唤做金蝉子。因为汝不听说法,轻谩我之大教,故贬汝之真灵转生东土。”  2、唐僧一行路经时,镇元子正好应玉清元始天尊之邀,到上清天弥罗宫去讲“混元道果”。去时,带去了四十六位弟子,对留守的清风、明月二弟子特意交待:“不日有一个故人从此经过,却莫怠慢了他。可将我人参果打两个与他吃,权表旧日之情”。二弟子得知师父故人是往西天拜佛求经的和尚,说:“孔子云:“道不同,不相为谋。’我等是太乙玄门,怎么与那和尚做甚相识!”镇元子解释说:“那和尚乃金蝉子转生,西方圣老如来第二个徒弟。五百年前,我与他在‘兰盆会’上相识。他曾亲手传茶,佛子敬我,故此是为故人也”。      有一次,在如来讲经时,金蝉子没认真听讲,犯错误了,如来罚他轮回转世,结果投胎后就是唐三藏。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药士
发表于 2013-5-20 16:50:20 | 显示全部楼层
金蝉子的前世今生  金蝉子-唐僧也。书中出现过:  1、将三藏法师称做金蝉子或金蝉长老,理由在于第100回,释迦如来佛亲口说来:“圣僧,汝前世原是我之二徒,名唤做金蝉子。因为汝不听说法,轻谩我之大教,故贬汝之真灵转生东土。”  2、唐僧一行路经时,镇元子正好应玉清元始天尊之邀,到上清天弥罗宫去讲“混元道果”。去时,带去了四十六位弟子,对留守的清风、明月二弟子特意交待:“不日有一个故人从此经过,却莫怠慢了他。可将我人参果打两个与他吃,权表旧日之情”。二弟子得知师父故人是往西天拜佛求经的和尚,说:“孔子云:“道不同,不相为谋。’我等是太乙玄门,怎么与那和尚做甚相识!”镇元子解释说:“那和尚乃金蝉子转生,西方圣老如来第二个徒弟。五百年前,我与他在‘兰盆会’上相识。他曾亲手传茶,佛子敬我,故此是为故人也”。      有一次,在如来讲经时,金蝉子没认真听讲,犯错误了,如来罚他轮回转世,结果投胎后就是唐三藏。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药士
发表于 2013-5-20 16:51:53 | 显示全部楼层
  在《西游记》中,我们无法破解菩提祖师身份之迷。但我们知道《西游记》里的人物是与《封神演义》中的角色是紧密相关的。这一点,我在前面已经说过了。《西游记》里的菩提祖师给人的感觉是佛道一体。而在《封神演义》中恰恰就有一个似佛非佛的道教——西方教的存在。西方教中有两位教主,法力无边神通广大。曾经帮助太上老君和元始天尊大破通天教主布下的“诛仙阵”和“万仙阵”。堪称《封神演义》的两大顶尖高手。他们一位叫做接引道人,一位叫做准提道人。

1.接引道人 VS 如来佛祖
    接引道人住在西方极乐之乡,身高丈六,面皮黄色。不禁让人想起了《西游记》中已经修成丈六金身的如来佛祖。两人相貌如此相似,并且都在掌管西方极乐圣地。难道他们是一个人吗?那就让我们看看两位作者对两位角色的描述吧。

a.以下段落截自《封神演义》第七十八回:
    接引道人如准提道人之言,同往东土而来。只见足踏祥云,霎时而至芦篷。广成子来禀老子与元始曰:“西方二位尊师至矣。”老子与元始率领众门人下篷来迎接。见一道人,身高丈六。但见:

大仙赤脚枣梨香,足踏祥云更异常;
十二莲台演法宝,八德池边现白光。
寿同天地言非谬,福比洪波说岂狂;
修成舍利名胎息,清闲极乐是西方。

话说老子与元始迎接接引、准提上了芦蓬,打稽首,坐下。

b.再看看《西游记》中第七回对如来的描述:

只见赤脚大仙又至。向玉帝前俯囟礼毕,又对佛祖谢道:“深感法力,降伏妖猴。无物可以表敬,特具交梨二颗,火枣数枚奉献。”诗曰:

大仙赤脚枣梨香,敬献弥陀寿算长。
七宝莲台山样稳,千金花座锦般妆。
寿同天地言非谬,福比洪波话岂狂。
福寿如期真个是,清闲极乐那西方。

如来又称谢了。叫阿傩、迦叶,将各所献之物,一一收起,方向玉帝前谢宴。

c.在《封神演义》里,还有这么一段:

接引道人顶上现出三颗舍利子,射住了戮仙剑。那剑如钉钉一般,如何下来得。西方教主进了戮仙门,至戮仙阙立住。

诸多因素表明,接引道人就是若干年后建立佛教的如来佛祖。西方教便是佛教的前身。

2.准提道人 VS 菩提祖师

我们再来看看两部作品对另外二人的评价如何:

a.准提道人第一次露面,见《封神演义》第六十一回:

文殊广法天尊听得脑后有人叫曰:“道兄剑下留人!”广法天尊回顾,认不得此人是谁;头挽双髻,身穿道袍,面黄微须,道人曰:“稽首了!”广法天尊答礼,曰称:“道友何处来,有甚事见谕?”道人曰:“原来道兄认不得我,吾有一律说出,便知端的:

大觉金仙不二时。西方妙法祖菩提;
不生不灭三三行,全气全神万万慈。
空寂自然随变化,真如本性任为之;
与天同寿庄严体,历劫明心大法师。

道人曰:“贫道乃西方教下准提道人是也。”

b.菩提祖师首次亮相,见《西游记》第一回:

见那菩提祖师端坐在台上,两边有三十个小仙侍立台下。果然是:

大觉金仙没垢姿,西方妙相祖菩提;
不生不灭三三行,全气全神万万慈。
空寂自然随变化,真如本性任为之;
与天同寿庄严体,历劫明心大法师。

《封神演义》中的准提道人是一个开明人事。他多次来再东土度化有缘人。对东方道教颇为了解。而他又是西方教的二教主。对佛学文化自然更是了如指掌。《西游记》中的菩提祖师,似佛似道。名出菩提,身行道家。可见他与西方道教渊源极深。他们一个掌教于西方极乐之乡,一个隐居在西牛贺洲教徒。种种迹象表明,菩提祖师就是准提道人。只是后来西方教并入(或说化成)佛教,接引道人更名为如来佛祖统领佛门弟子,准提道人改名为菩提祖师,退隐山林,修身养性去了。

五.答案揭晓

根据以上二文、四诗的评述,我们可以得出结论。那就是菩提祖师便是准提道人,是如来佛祖的师弟。两人曾经共同执掌西方教。后来如来修成六丈金身,建立佛教,把西方教吞并。菩提祖师也从此隐居山林,将高山命名为“灵台方寸山”,与“天竺灵山”相对。以后自立道观修身养性,除了山中居民,没人知道他的住处。就是那如来,也不知道自己的师弟身在何方。更不知西牛贺洲还有仙人存在。如来曾这样评价西牛贺洲:“我西牛贺洲者,不贪不杀,养气潜灵,虽无上真,人人固寿”(见《西游记》第八回)。可见,同处西牛贺洲的如来,却不知菩提老祖的存在。由此可知,菩提的道行一点都不逊色于如来。甚至可以避开如来的法眼。
综上所述:(个人观点)!菩提之意 是佛教里的东西 意思是梵语 而当年如来是在菩提树的双罗沙下修炼成佛的 而菩提就是指的这棵树 所以恰好后来写入了佛教的梵语里面去了而这棵树据说就是鸿钧老祖开创的 如来那时是他的弟子 叫接引道人 而和他本人同辈的还有两位高人 一个是混锟老祖 还有一个就是以菩提树得名的菩提老祖 而他们名字由来就是该树的由来在其三者的扶持下 鸿钧老祖 创立了三清教 鸿钧成为教会老祖 东方教会最高领导者 而他的两位师兄 菩提和混锟后来隐居山里 除了他们的师兄鸿钧知道 还有就是当地的居民知道了而如来还要管他们两位叫师叔呢 法力自然比如来高 隐居之后的菩提信仰起了道教 但后来猴子去拜菩提为师傅时 连如来也不知道猴子是谁教他本领的 所以说最后玉帝也没追究他的责任但菩提也不再是猴子师傅了! 所以菩提老祖是如来的师叔才是最正确的

点评

你让我佩服得快爬下啦!这也研究得如此透!真服啦!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3-5-20 18:35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5-20 17:20:20 | 显示全部楼层
愚公---大智若愚啊!孙悟空只能打死一些没有后台的,自己出来混的,有神仙做后台,孙悟空是不能打的-----这是后台的力量!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药士
发表于 2013-5-20 17:23:31 | 显示全部楼层
只有那些谨小慎微殚精竭虑去做益事的人,才真正值得我们尊重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药生
发表于 2013-5-20 18:17:24 | 显示全部楼层
壶里乾坤大,杯中日月长。世人皆醉我两醒啊

点评

是滴,因为咱俩喝多了就兴奋得睡不着!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3-5-20 18:31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发帖声明
1、本站为技术交流论坛,发帖的内容具有互动属性。您在本站发布的内容:
①在无人回复的情况下,可以通过自助删帖功能随时删除(自助删帖功能关闭期间,可以联系管理员微信:8542508 处理。)
②在有人回复和讨论的情况下,主题帖和回复内容已构成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您将不能直接删除该帖。
2、禁止发布任何涉政、涉黄赌毒及其他违反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及本站版规的内容,详情请参阅《蒲公英论坛总版规》。
3、您在本站发表、转载的任何作品仅代表您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观点。不要盗用有版权要求的作品,转贴请注明来源,否则文责自负。
4、请认真阅读上述条款,您发帖即代表接受上述条款。

QQ|手机版|蒲公英|ouryao|蒲公英 ( 京ICP备14042168号-1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京B2-20243455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编号:(京)-非经营性-2024-0033

GMT+8, 2025-10-16 07:06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声明:蒲公英网站所涉及的原创文章、文字内容、视频图片及首发资料,版权归作者及蒲公英网站所有,转载要在显著位置标明来源“蒲公英”;禁止任何形式的商业用途。违反上述声明的,本站及作者将追究法律责任。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