蒲公英 - 制药技术的传播者 GMP理论的实践者

搜索
查看: 2174|回复: 7
收起左侧

[社会广角] 广东乙肝发病率高于全国 潮汕地区感染率15%

[复制链接]
药生
发表于 2013-7-28 12:26:3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欢迎您注册蒲公英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广东乙肝发病率高于全国 潮汕地区感染率15%2013年07月28日06:52南方网王道斌 邹卫我要评论(33)
字号:T|T



记者王道斌 邹卫 实习生吴凌静 通讯员吴剑鹏 宁习源 今天是世界肝炎日,记者昨日从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感染科举办的世界肝炎日上获悉,广东省针对新生儿进行乙肝疫苗免费接种计划已经10多年了。这一方案减少了大量1-14岁儿童的乙肝感染发生,但广东作为肝炎大省的防治之路依然遥远,乙肝发病率不低于10%。

目前我国发现的病毒性肝炎一共有甲、乙、丙、丁、戊五大类型,乙肝、丙肝感染率相加达13%,丁肝在我国绝少发生,甲肝、戊肝这两类因饮食不卫生导致急性发作、但又可治愈的肝炎在我国并不少见。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感染内科彭劼主任医师表示,虽然疫苗免费推广项目减少了绝大多数新生儿、儿童的乙肝感染,但我国的乙肝发生率依然为7%左右。“广东地区就更高,处于不低于10%,不高于12%的较高水平。尤其是在潮汕地区,目前的感染率达到15%”,这与该地区忽视疫苗接种有关。

相关报道

深圳晚报讯 广东省疾控中心主任医师邵晓萍指出,在广东地区,每年有近2万人死于乙肝引起的疾病。在乙肝疫苗没有普遍使用前,有近70%的人曾受到乙肝病毒感染的威胁,乙肝引发的健康问题需要引起全社会的重视。目前,医学对慢性乙肝没有根治办法,切断传染途径、及时注射乙肝疫苗、管理传染源是行之有效的防范措施,特别是注射传统乙肝疫苗没有产生免疫的无应答者,建议及时选择高剂量乙肝疫苗进行免疫刺激。

现状:

全省每年近2万人死于乙肝疾病

邵晓萍介绍,乙肝病毒侵入人体后,并不直接引起肝细胞的损害,只是在肝细胞内吸收营养赖以生存,并在肝细胞内复制、繁殖。但其复制病毒的“零部件”,如表面抗原、e抗原释放在肝细胞膜上,引起人体免疫系统针对这些抗原物质产生免疫反应,造成肝细胞的损伤、坏死,使大约25%患者的肝脏成为战火连绵的战场,肝脏的损害由此加重。就肝脏本身来说,肝硬化和肝癌基本上是乙肝发展的必然结果,所以有人说,肝炎——肝硬化——肝癌,是乙肝的“死亡三步曲”。

邵晓萍强调,广东是全国乙肝病毒感染最严重的地区之一。调查显示:全国一般人群乙肝表面抗原携带率已下降到7.18%,而广东一般人群乙肝表面抗原携带率13.55%,居全国第二位,目前仍处于高流行地区。广东每年有近2万人死于乙肝引起的疾病,有近70%的人曾受到或正在受到乙肝病毒感染的威胁,这部分人群随时有可能感染乙肝病毒。

提醒:

接种疫苗是防范乙肝有效途径

邵晓萍指出,人类是乙型肝炎病毒的唯一宿主,迄今为止还没有办法根治慢性乙肝。对于乙肝的防治,第一是切断传染途径和管理传染源。乙肝病毒主要的传播途径为经血、母婴及性接触感染。此外,共用针筒、修足、文身、穿耳洞、针灸、拔牙以及共用剃须刀和牙刷等也可传播。第二,预防和控制乙肝病毒感染最有效的办法是接种乙肝疫苗。

邵晓萍表示,乙肝疫苗无论是国产还是进口的,都能够安全有效地发挥作用。但有些人在完成3针疫苗接种后,仍然不能产生足够的抗体保护,医学上把这种现象叫做“无应答”。接种乙肝疫苗后无抗体,与个体因素、疫苗及其免疫方案、注射剂量等因素都有一定的关系。据统计,成人接种乙肝疫苗后约有5%~10%为无应答者,低、无应答者约占接种人群的10%~27%。

支招:

无应答者可选择60微克疫苗

那么,在常规接种乙肝疫苗后,却无法产生足够的抗体该怎么办呢?

邵晓萍表示,一是增加乙肝疫苗剂量,高剂量乙肝疫苗能刺激机体产生更高的抗体滴度,如果检测未发现体内产生乙肝病毒表面抗体,这部分人就需要考虑加大乙肝疫苗注射剂量,可选择高剂量的60微克乙肝疫苗进行免疫刺激,只需要注射一针就可以产生很好的免疫效果。我国最新慢性乙肝防治指南也明确指出,对免疫功能低下或无应答者,应增加疫苗的接种剂量(如60微克)。二是重新检测体内的乙肝病毒表面抗体。有的人在接种乙肝疫苗后,体内可能已产生了乙肝病毒表面抗体,但由于检测试剂或方法不灵敏等原因检测不出来。因此,可采用灵敏的试剂或更精确的方法重新检测。

另外,专家还指出,接种乙肝疫苗一定要去正规的医疗单位,其乙肝疫苗的接种技术以及接种之后的安全性和接种效果均更有保障。

早前报道

据中新社2001年8月20日报道,广东省医学预防学会有关人员介绍,广东七成五的人口现在或曾经感染过乙肝,而全国则有一亿三千万乙肝病毒携带者,广东乙型肝炎的发病率长期居全国首位。

由于广东气候湿热、人口密度大及某些特殊的饮食、生活习惯,为乙肝病毒提供滋生、传播的环境。乙肝主要通过血液和体液传染,如餐厅用餐、接吻、发廊里不洁的用具剔须等。因西药副作用大,目前治疗乙肝以中药为主,但还没有特效药。治疗时间至少一年,周期长、花费高。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药生
 楼主| 发表于 2013-7-28 12:27:31 | 显示全部楼层
“肝炎——肝硬化——肝癌,是乙肝的“死亡三步曲” 听听蛮可怕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药徒
发表于 2013-7-28 15:09:17 | 显示全部楼层
( ⊙o⊙ )哇,好怕怕。。。

点评

嗯嗯,是啊,所以说一出生的小宝宝就要打预防针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3-7-28 15:22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药生
 楼主| 发表于 2013-7-28 15:22:06 | 显示全部楼层
cliff 发表于 2013-7-28 15:09
( ⊙o⊙ )哇,好怕怕。。。

嗯嗯,是啊,所以说一出生的小宝宝就要打预防针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药徒
发表于 2013-7-28 17:16:29 | 显示全部楼层
真是防不胜防。

点评

呵呵,是的。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3-7-28 17:20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药生
 楼主| 发表于 2013-7-28 17:20:21 | 显示全部楼层
北方的狼 发表于 2013-7-28 17:16
真是防不胜防。

呵呵,是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7-29 10:58:10 | 显示全部楼层
最主要的还是要注意饮食卫生啊!小摊的美食少吃点……

点评

是的,亲说得好,这个确实要多注意才行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3-7-29 11:06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药生
 楼主| 发表于 2013-7-29 11:06:03 | 显示全部楼层
凌添添 发表于 2013-7-29 10:58
最主要的还是要注意饮食卫生啊!小摊的美食少吃点……

是的,亲说得好,这个确实要多注意才行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发帖声明
1、本站为技术交流论坛,发帖的内容具有互动属性。您在本站发布的内容:
①在无人回复的情况下,可以通过自助删帖功能随时删除(自助删帖功能关闭期间,可以联系管理员微信:8542508 处理。)
②在有人回复和讨论的情况下,主题帖和回复内容已构成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您将不能直接删除该帖。
2、禁止发布任何涉政、涉黄赌毒及其他违反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及本站版规的内容,详情请参阅《蒲公英论坛总版规》。
3、您在本站发表、转载的任何作品仅代表您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观点。不要盗用有版权要求的作品,转贴请注明来源,否则文责自负。
4、请认真阅读上述条款,您发帖即代表接受上述条款。

QQ|手机版|蒲公英|ouryao|蒲公英 ( 京ICP备14042168号-1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京B2-20243455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编号:(京)-非经营性-2024-0033

GMT+8, 2025-10-23 13:29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声明:蒲公英网站所涉及的原创文章、文字内容、视频图片及首发资料,版权归作者及蒲公英网站所有,转载要在显著位置标明来源“蒲公英”;禁止任何形式的商业用途。违反上述声明的,本站及作者将追究法律责任。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