蒲公英 - 制药技术的传播者 GMP理论的实践者

搜索
查看: 2369|回复: 6
收起左侧

[其他] 高血压离我们这么近!降压药研发势必再掀热潮!广东18岁以上5分之一患高血压

[复制链接]
药师
发表于 2013-10-8 12:23:4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欢迎您注册蒲公英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本帖最后由 jjb2005 于 2013-10-8 12:35 编辑

广东18岁以上居民里每5人有1人患高血压

●广东18岁以上居民里,每5人有1人患高血压,且超过五成人对自己身患高血压不知情

●按照健康“四大基石”——合理膳食、适量运动、戒烟限酒、心理平衡,可有效防控高血压

●血压并非降得越低越好,老年人的控压目标要比中年人适度放松

关注

“全国高血压日”

文/记者任珊珊、何雪华 通讯员王海芳、梁宁、郝黎

今天是第16个全国高血压日。到底高血压离我们有多近?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CDC)研究证实,中国成年人中高血压患病率达33.5%,估计患者数量达3.3亿人。广东的情况也有最新数据:广东对18岁以上居民进行监测发现,每5人有1人患高血压,且超过五成人对自己身患高血压不知情。

在患病人数飙升的背后,是令人忧虑的现实:许多人被查出高血压后不当回事,不改变生活方式,不遵照医嘱服用降压药,宁可选择各类号称有降压效果的保健品和降压仪器……医生强调,原发性高血压是引发心血管死亡的最重要的危险因素,为了保护生命,请重视血压!

数据:

1/5广东成年人身患高血压

据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CDC)公布的2010年我国成年人高血压流行病学数据研究,中国成年人中高血压患病率高达33.5%,估计患病人数达3.3亿,仅2010年一年就有45万人死于高血压。

研究者在全国162个监测点,以多阶段分层整群随机抽样方法调查了98548名18岁以上的居民,采用电子血压计进行血压测量,发现37461例高血压患者,经复杂加权后,估计2010年我国高血压患病人数已达3.3亿, 远超过2002年患病人数(1.6 亿)。据估计,2010年我国约45万人死于高血压,直接经济负担超过660亿元,占我国卫生总费用的3.4%。

广东也有最新数据:据广东省第三次慢性病及危险因素监测显示,在2010年-2012年,广东18岁以上居民里,每5人有1人患高血压,更令人担心的是,当中超过五成居民对自己是高血压患者毫不知情。而在已知病情的高血压患者中,大多数采取了非药物或药物治疗措施,但能控制在正常水平的仅20%~30%。

危害:

血压蹿高,心血管死亡风险倍增

“经常有病人问:我不头痛,血压160算不算高?高血压是怎么回事?”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心内科刘品明教授指出,通俗来说,心脏如泵,不停歇地将血液从心脏泵入动脉,又通过静脉回流到心脏。持续的血流对血管壁产生了压力,也就是血压。一般所说的“血压”是指体循环(大循环)的动脉血压。

人体理想的血压为120(收缩压)/80(舒张压)毫米汞柱以下,血压正常为120~129/80~84毫米汞柱以下。血压小于130~139/85~89毫米汞柱属于正常高值,而血压超过140/90毫米汞柱属于一级高血压,超过160/100属于二级高血压,超过180属于三级高血压。

“血压每上升20/10毫米汞柱(收缩压/舒张压),心血管死亡危险倍增。”刘品明指出,当血压从115/75毫米汞柱攀升到135/85,心血管死亡危险指数达到2,血压为155/95,则死亡危险指数上升到4,如果血压上升到175/105,则死亡危险指数高达8。

据国家心血管病中心发布的信息,高血压是房颤最常见的危险因素,与血压正常的人相比,有高血压的人发生房颤的可能性增加50%,我国房颤患者半数以上有高血压。如果不治疗,房颤患者每年则有超过5%的人发生中风。我国中风发病率正在逐年升高,一方面是高血压没有控制好,另一方面高血压促进房颤发生,也会进一步使中风的危险增加。因此,控制血压是预防中风的关键。

实际上,高血压不仅会引发冠心病、心力衰竭、心房颤动、左心室肥厚、心肌梗死、缺血性脑卒中、脑出血、高血压脑病等心脑血管病变,还会导致痴呆、慢性肾功能衰竭、视网膜病变甚至失明、子痫等严重疾病。

治疗:

警惕四大误区,别害怕长期服药

“高血压被称为‘隐形杀手’,因为它通常没有特别明显的症状,即使有轻度不适,病人的主观感觉与血压升高的程度并不一致。”刘品明指出,由于症状不明显,很多高血压病人明知自己有高血压也不进行治疗。多数病人直到引发严重的心脑血管损害,才重视降压。

最近,刘品明接诊了一位58岁的男性。他上午工作时突然胸闷,被迅速送到医院,结果确诊是心肌梗死。这位阿叔18岁开始抽烟,抽了40年,平时收缩压是150,最高达到200。他没有感到难受,觉得高血压不厉害,便从来不吃降压药,没想到差点送命。

刘品明总结,患者普遍存在着对“降压达标”的不重视,陷入降压治疗的四大误区:1.有些人觉得只要没有症状、不难受就不用治疗;2.有些人不肯吃药,宁可用保健品、降压帽、降压鞋、降压手表等;3.有些人只在症状出现时服用降压药,血压正常就停药;4.还有病人不信医生信广告,迷信“降压奇效”、“快速降压”、“无须终身服药”的虚假宣传,自行换用药物。

“很多病友患了高血压不愿意吃药,害怕一吃药就停不了,宁愿吃保健品,但市场上的保健品对降血压是没有疗效的。”刘品明强调,不是药物让人依赖,而是高血压病情没有控制好,让病人不能停药。降低血压必须采取全方位措施,改善生活方式,遵照医嘱服用降血压药物,病人要做“听话病人”,坚持规范治疗,不要害怕长期服用降压药。

“长期服用降压药可以保护心、脑、肾等重要脏器,有效减少并发症,从而减少高血压患者的病残率和病死率。”刘品明说,实际上,当血压降到理想水平时,病人可以在医生指导下减少药量和种类,而部分轻度高血压患者经医生评估停药后,血压可维持在正常水平。

建议:

戒烟限酒多运动

http://gd.qq.com/a/20131008/006693.htm?qq=0&ADUIN=429122294&ADSESSION=1381190713&ADTAG=CLIENT.QQ.5239_.0&ADPUBNO=26248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药师
 楼主| 发表于 2013-10-8 12:24:54 | 显示全部楼层
降压药的研发会不会又成为一个热点?

点评

早就是热点了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3-10-8 12:28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药徒
发表于 2013-10-8 12:28:12 | 显示全部楼层
jjb2005 发表于 2013-10-8 12:24
降压药的研发会不会又成为一个热点?

早就是热点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药徒
发表于 2013-10-8 13:00:42 | 显示全部楼层
新闻已经看到了,还是谢谢分享。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药徒
发表于 2013-10-8 13:01:01 | 显示全部楼层
现在高血压是越来越年轻化,防高血压从小做起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药生
发表于 2013-10-8 13:03:59 | 显示全部楼层
富贵病啊,现在生活水平越来越好,运动反而是越来越少,高血压病也越来越年轻化,确实需要引起警惕才行。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药生
发表于 2013-10-8 13:07:02 | 显示全部楼层
还是预防为主啊。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药徒
发表于 2013-10-8 13:14:48 | 显示全部楼层
很恐怖,吃的太好了,又少活动。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药徒
发表于 2013-10-8 13:14:51 | 显示全部楼层
很恐怖,吃的太好了,又少活动。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发帖声明
1、本站为技术交流论坛,发帖的内容具有互动属性。您在本站发布的内容:
①在无人回复的情况下,可以通过自助删帖功能随时删除(自助删帖功能关闭期间,可以联系管理员微信:8542508 处理。)
②在有人回复和讨论的情况下,主题帖和回复内容已构成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您将不能直接删除该帖。
2、禁止发布任何涉政、涉黄赌毒及其他违反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及本站版规的内容,详情请参阅《蒲公英论坛总版规》。
3、您在本站发表、转载的任何作品仅代表您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观点。不要盗用有版权要求的作品,转贴请注明来源,否则文责自负。
4、请认真阅读上述条款,您发帖即代表接受上述条款。

QQ|手机版|蒲公英|ouryao|蒲公英 ( 京ICP备14042168号-1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京B2-20243455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编号:(京)-非经营性-2024-0033

GMT+8, 2025-10-23 05:10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声明:蒲公英网站所涉及的原创文章、文字内容、视频图片及首发资料,版权归作者及蒲公英网站所有,转载要在显著位置标明来源“蒲公英”;禁止任何形式的商业用途。违反上述声明的,本站及作者将追究法律责任。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