蒲公英 - 制药技术的传播者 GMP理论的实践者

搜索
查看: 1417|回复: 2
收起左侧

[行业曝光台] 高价洋奶粉“肥”了产业链 “瘦”了消费者

[复制链接]
药生
发表于 2013-10-8 13:12:4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欢迎您注册蒲公英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高价洋奶粉“肥”了产业链 “瘦”了消费者

http://www.nbd.com.cn 2013-10-08 09:23 来源: 第一财经日报


核心提示: 一位进口奶粉经销商告诉记者,国内比国外高出的售价,销售费用是大头,此外,税收、运费也推高了洋奶粉价格。

国庆期间,贺先生去新西兰旅游,除带了一些当地特产,贺先生还受朋友所托带了一些新西兰奶粉。贺先生在新西兰一家大型超市看到,新西兰最大的奶粉品牌之一、达能旗下品牌可瑞康金装一段每罐(900g)的价格仅为25.49纽币(折合人民币131元),而同类产品在可瑞康淘宝旗舰店上售价是220/每罐,比新西兰当地贵了68%,这还是与越过了传统经销渠道的网店价格相比。

事实上,如此高的内外差价在婴幼儿奶粉行业极为普遍,并且价格高于国外不仅仅是因为物流、税收成本的增加,国内过高的销售费用以及消费者盲目迷信价格的心理也是重要原因。

国内多名乳业专家告诉《第一财经日报》,单纯从生产成本来看,国外奶粉一罐成本约50~80元不等,在国外当地售价也就在100多元/罐,乳业专家王丁棉还曾在多个国家考察发现,几乎没有见过超过150元一罐(900g)的奶粉,然而到了国内,售价却普遍抬高至200~400元/罐,甚至400元/罐以上。

一位进口奶粉经销商告诉记者,国内比国外高出的售价,销售费用是大头,此外,税收、运费也推高了洋奶粉价格。该经销商给记者算了笔账,一般进口洋奶粉进入中国后要交10%的关税(美赞臣、惠氏等在本国分装的企业可忽略此项费用)、17%的增值税、运费5%,终端售价10%~15%的总代理费、终端售价20%的各级经销商费用、终端售价10%左右的终端门店费用,层层费用大概占一罐进口奶粉终端售价的70%,其中,50%源自营销推广费用。

乳业专家王丁棉、宋亮等均向记者表示,洋奶粉企业通过给各级经销商高返利,给终端渠道高额推广费、入场费、位置费(放更好位置的费用),以及高额的广告费,甚至利用医院渠道的超高推广费都一步步推高了洋奶粉的价格,最终养肥了生产商、经销商、医务人员、推广人员等一批人,却“瘦”了消费者。

然而,国内消费者盲目追求高价奶粉的心理也纵容了奶粉企业在国内高价销售。一些妈妈由于对婴幼儿奶粉行业不熟悉,而消费心理又过于谨慎,于是形成“越贵越好”的心理,一些商家也利用了消费者这一心理,多次抬价。宋亮称,自从2008年三聚氰胺事件以来,消费者一直对国产奶粉持不信任态度,国内消费者普遍存在两大误区:盲目迷信进口品牌以及相信越贵的奶粉越好。在这种情况下,各大进口品牌包括部分本国进口奶粉企业利用消费者的不理性心理,达成默契,每年轮流坐庄哄抬婴幼儿奶粉价格,给国内消费者带来很大负担。

乳业协会相关人士坦言,在消费者对进口奶粉刚性需求的驱动下,进口奶粉生产企业就有了更多的定价权,很多进口婴幼儿奶粉在国内的价格要比国外高出3到4倍。

虽然近期国家发改委对婴幼儿奶粉企业进行了价格反垄断调查,一定程度上打击了婴幼儿奶粉的高价市场,但乳业协会专家向记者表示,婴幼儿奶粉是每个婴幼儿成长必需的产品,要从根本上解决婴幼儿奶粉价格偏高的问题,国家应该将奶粉作为一种特殊商品,规定生产企业在成本上加成一定的利润,来限制婴幼儿奶粉价格偏高的问题,这种方法也在国外一些国家实行。

链接:http://www.yicai.com/news/2013/10/3036415.html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药生
发表于 2013-10-8 13:20:03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cph2345 于 2013-10-8 13:23 编辑

收入低,消费高,负担重,命苦呀,N座大山压在身上,产品到百姓手里已经被扒了N多层皮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药徒
发表于 2013-10-8 14:20:32 | 显示全部楼层
是呀,高价、促使消费者N亚历山大
国内奶企也该好好思考下:为什么洋奶粉高价位还受追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发帖声明
1、本站为技术交流论坛,发帖的内容具有互动属性。您在本站发布的内容:
①在无人回复的情况下,可以通过自助删帖功能随时删除(自助删帖功能关闭期间,可以联系管理员微信:8542508 处理。)
②在有人回复和讨论的情况下,主题帖和回复内容已构成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您将不能直接删除该帖。
2、禁止发布任何涉政、涉黄赌毒及其他违反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及本站版规的内容,详情请参阅《蒲公英论坛总版规》。
3、您在本站发表、转载的任何作品仅代表您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观点。不要盗用有版权要求的作品,转贴请注明来源,否则文责自负。
4、请认真阅读上述条款,您发帖即代表接受上述条款。

QQ|手机版|蒲公英|ouryao|蒲公英 ( 京ICP备14042168号-1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京B2-20243455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编号:(京)-非经营性-2024-0033

GMT+8, 2025-10-23 02:30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声明:蒲公英网站所涉及的原创文章、文字内容、视频图片及首发资料,版权归作者及蒲公英网站所有,转载要在显著位置标明来源“蒲公英”;禁止任何形式的商业用途。违反上述声明的,本站及作者将追究法律责任。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