蒲公英 - 制药技术的传播者 GMP理论的实践者

搜索
查看: 1190|回复: 5
收起左侧

[谈天说地] 环球时报:英语不计入高考总分希望不是传闻

[复制链接]
宗师
发表于 2013-10-11 06:27:0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欢迎您注册蒲公英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环球时报:英语不计入高考总分希望不是传闻


据江苏《扬子晚报》报道,江苏省正酝酿对2016年高考做重大改革,有可能不再将英语考试计入总分,英语将实行一年两考,划分等级,高校在录取时对考生英语等级提出要求。尽管这还不是最终方案,但我们支持这一可能降低英语在高考中权重的改革方向。

  高考是基础教育课程设置以及学生攻读方向的终极指挥棒,英语在恢复高考不久就获得与语文、数学相同的地位,这极大刺激了中国中小学对英语教学的重视。这种重视还广泛流传到社会上,成为很多地方课外辅导教育的“第一课程”。英语教学还渗透到大中城市的幼儿园里,中国大城市学生直到大学毕业投入到英语学习的时间,很可能是全球非英语国家中最高的。

  这带来了一些好处,除了提高了中国人的整体英语水平,这种大范围的外语学习还创造了中国人通过语言了解世界的机会。学一些外语带来的见识,往往比到外国蜻蜓点水转转的收获还要多,因为语言是思想的外壳,学外语可以直接接触外国人的思想,感触与我们差别很大的思考方式。

  然而即使这样,中国社会投入到英语学习的总时间还是太多了,而且考英语几乎“八股化”,大多数人都是硬着头皮学,除了为了高考,还为了职称和各种证书,那通死记硬背的痛苦对人们创造性带来的伤害,在很多时候已经多于它对增加见识和活跃思想带来的建设性。

  中国人学习英语如此群众性,比当年“学毛选”有过之而无不及,但中国社会真正英语好的人却不多,所谓精通英语者大多是“二把刀”,需要高级英语人才的机构很难找到称心雇员。中国的英语教育太群众化、低端化、应试化。

  那些从幼儿园就开始花大价钱学来的英语,基本都交给了高考。越来越多的中国学生把英语当课程学的时间已经高达20年,这实在太过分了。背英语单词不可能不对他们的成长造成影响,至少它占去了他们可以看杂书、动手做事的许多时间。把中国学生同欧洲非英语国家学生作对比,前者往往明显读书少,缺动手能力,思想不活跃。

  改革开放之初中国社会过于封闭,极缺英语人才,猛冲一下英语教育有当时的必要性。今天中国已经大变,留学逐渐低龄化,国家再投入那么大的资源突出全民英语教育,就失去了必要性。中国的英语教育应进行重组,没必要小学一年级就开设英语课,社会自会为英语教育搭建辅助平台。

  这决不会影响中国的国际化。只要对外交流的需求在增加,只要英语好意味着更多人生机会,中国社会学习英语的真实积极性就不会降低。但如果英语的高考权重真能降下来,就会缓解“英语比什么都重要”的幻觉,消除“越早学英语越好”的恐慌,把英语放回中小学教育的应有位置。

  北京八达岭景区农民出身的小贩都会讲不少英语,开罗哈利利市场的小贩都能用汉语对中国游客说“春节快乐”,甚至喊出“哥们儿”、“姐们儿”,“手工制作”等等。这些充分显示了需求对外语学习的强大推力。中国的国际化不是要用我们的英语水平来“招商”,而是需要创造更多需求,让它们自然抬高中国人的英语水平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宗师
 楼主| 发表于 2013-10-11 06:33:27 | 显示全部楼层
英语教学还渗透到大中城市的幼儿园里,中国大城市学生直到大学毕业投入到英语学习的时间,很可能是全球非英语国家中最高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宗师
 楼主| 发表于 2013-10-11 06:39:54 | 显示全部楼层
高考英语只计等级不计总分恐不是福音是悲剧(2013-10-10 06:02:20)转载▼标签: 杂谈  
记者从多方打听获悉,江苏新高考方案正在酝酿改革,目前最有可能的模式是高考考语文、数学以及文理“小综合”,而英语将实行一年两考,不再计入总分,而是以等级计形式计入高考成绩,高校在录取时将对英语等级提出要求。(扬子晚报10月9日) 对于英语将实行一年两考,以及只计等级,不少网友给予好评,一些媒体评论也为之叫好。这是不了解具体高考录取规则的误判。在按计划集中录取制度之下,英语一年两考并不能减轻学生的焦虑和负担,而不计总分只计等级,不见得对学生是好事,很可能让一些学生因英语一门不佳,而失去进名校的机会,而且也会进一步拉大农村学校和城市学校的英语教学差距。 不妨来看看江苏上一轮高考改革的录取规则。从2008年起,江苏推出了“高考成绩+学业水平测试等级+综合评价”三位一体的改革,这一改革当时也被不少人评价是推进素质教育的改革。笔者在这一改革推出之初,就认为这难以起到推进素质教育的效果,反而会出现各种问题。果不其然,在这一改革实施的第一年,就出了大问题,当时江苏教育考试部门规定,以语数外三门科目的分数计算高考总分,作为划线、投档的依据,各校自主提出两门学业水平测试等级的要求(江苏要求理科学生考物理,并自选一门,文科学生考历史,并自选一门),但报考二本以上学校必须达到2B。当年南京地区的文科状元(语数外三门总分第一),却因一门科目的等级为C,居然连一本也不能报考,引起轩然大波,大家这才发现,原来,这一改革,制造出两个门槛,一个是语数外三门总分门槛,一个是学业水平测试等级门槛,进一步加重学生的考试焦虑。从第二年起,江苏教育考试部门吸取教训
记者从多方打听获悉,江苏新高考方案正在酝酿改革,目前最有可能的模式是高考考语文、数学以及文理“小综合”,而英语将实行一年两考,不再计入总分,而是以等级计形式计入高考成绩,高校在录取时将对英语等级提出要求。(扬子晚报10月9日)



录取的制度之下,是没有多大作用的——多次考试,只有针对多次录取才有用。换言之,现在的改革,并没有触及高考改革的实质,即打破按计划集中录取制度,实行高校自主招生。只有高校实行自主招生,建立多元评价体系,才能摆脱现在的应试教育思路和模式,给中学自主办学和学生结合个人兴趣、个性自由发展的空间。 我国于2010年颁布的国家《教育规划纲要》明确提到高考改革的思路是推进考试、招生分离,探索政府宏观管理、专业机构组织实施、学校依法自主招生、学生多次选的考试招生新模式。可是,各地的高考改革,都偏离这一思路,还是在原有的录取制度框架下做科目调整的文章,说到底,这是高考改革的歪门邪道,无法取得好的改革效果,对考生和家长来说只是折腾。有媒体称,高考改革只要动起来就好,我对此早就指出,不是所有教改,都是有比无好,方向错误的改革,只会带来严重的负面作用。
对于英语将实行一年两考,以及只计等级,不少网友给予好评,一些媒体评论也为之叫好。这是不了解具体高考录取规则的误判。在按计划集中录取制度之下,英语一年两考并不能减轻学生的焦虑和负担,而不计总分只计等级,不见得对学生是好事,很可能让一些学生因英语一门不佳,而失去进名校的机会,而且也会进一步拉大农村学校和城市学校的英语教学差距。



,不再硬性规定报考二本达到2B,但一本、二本院校提出的等级要求至少为1B1C。 另外,由于语数外三门算总分划线,有一些中学为提高升学率,就只关心这三门的教学,而对于其余科目的教学却不那么重视,这造成一个结果是,在江苏有的地区,化学科目已经不再招聘新的教师。可以说,上一轮高考改革严重影响江苏基础教育,很多学生也成为改革的“炮灰”。 笔者之所以要花如此多的笔墨来将上一轮的改革,是因为不出意外,江苏推出的新高考录取规则,会是按语数和文理科综合总分划线、投档,各校自主提出英语等级要求。按照这样的录取规则,上一轮改革的问题会依旧存在,首先,英语不是被弱化,而会在某些名校被强化,如果某校提出英语等级必须达到A,那么,一名其他各科都很好,可英语不好的学生,就失去报考这所名校的机会,这会是一科定学生的“终身”,类似于考研提出单科分数要求,这哪是英语不佳者的福音,简直就是悲剧——以前英语差,还可靠其他科目拉上来,现在英语等级达不到,就被拒之门外。只有当江苏出现某位考生获得投档分第一,却因英语为B或C而无缘报考985高校时,大家才会认识到其中的问题所在。那些盲目叫好者知道这样的后果吗? 其次,在一些农村学校、不发达地区学校,会因重视计入总分的科目,而轻视英语(升学率是学校的,进哪所学校是学生的事),只要学生投档分上线,可计算升学率,英语等级不高进入不了好学校,那不是学校操心的事。这会使农村学校的英语教育与城市学校的差距越来越大。可以预见,这样的改革,与上一轮改革一样,会以失败而告终。 另外,英语两次考(哪怕三次考),在一年只进行一次集中不妨来看看江苏上一轮高考改革的录取规则。从2008年起,江苏推出了“高考成绩+学业水平测试等级+综合评价”三位一体的改革,这一改革当时也被不少人评价是推进素质教育的改革。笔者在这一改革推出之初,就认为这难以起到推进素质教育的效果,反而会出现各种问题。果不其然,在这一改革实施的第一年,就出了大问题,当时江苏教育考试部门规定,以语数外三门科目的分数计算高考总分,作为划线、投档的依据,各校自主提出两门学业水平测试等级的要求(江苏要求理科学生考物理,并自选一门,文科学生考历史,并自选一门),但报考二本以上学校必须达到2B。当年南京地区的文科状元(语数外三门总分第一),却因一门科目的等级为C,居然连一本也不能报考,引起轩然大波,大家这才发现,原来,这一改革,制造出两个门槛,一个是语数外三门总分门槛,一个是学业水平测试等级门槛,进一步加重学生的考试焦虑。从第二年起,江苏教育考试部门吸取教训,不再硬性规定报考二本达到2B,但一本、二本院校提出的等级要求至少为1B1C。



,不再硬性规定报考二本达到2B,但一本、二本院校提出的等级要求至少为1B1C。 另外,由于语数外三门算总分划线,有一些中学为提高升学率,就只关心这三门的教学,而对于其余科目的教学却不那么重视,这造成一个结果是,在江苏有的地区,化学科目已经不再招聘新的教师。可以说,上一轮高考改革严重影响江苏基础教育,很多学生也成为改革的“炮灰”。 笔者之所以要花如此多的笔墨来将上一轮的改革,是因为不出意外,江苏推出的新高考录取规则,会是按语数和文理科综合总分划线、投档,各校自主提出英语等级要求。按照这样的录取规则,上一轮改革的问题会依旧存在,首先,英语不是被弱化,而会在某些名校被强化,如果某校提出英语等级必须达到A,那么,一名其他各科都很好,可英语不好的学生,就失去报考这所名校的机会,这会是一科定学生的“终身”,类似于考研提出单科分数要求,这哪是英语不佳者的福音,简直就是悲剧——以前英语差,还可靠其他科目拉上来,现在英语等级达不到,就被拒之门外。只有当江苏出现某位考生获得投档分第一,却因英语为B或C而无缘报考985高校时,大家才会认识到其中的问题所在。那些盲目叫好者知道这样的后果吗? 其次,在一些农村学校、不发达地区学校,会因重视计入总分的科目,而轻视英语(升学率是学校的,进哪所学校是学生的事),只要学生投档分上线,可计算升学率,英语等级不高进入不了好学校,那不是学校操心的事。这会使农村学校的英语教育与城市学校的差距越来越大。可以预见,这样的改革,与上一轮改革一样,会以失败而告终。 另外,英语两次考(哪怕三次考),在一年只进行一次集中
另外,由于语数外三门算总分划线,有一些中学为提高升学率,就只关心这三门的教学,而对于其余科目的教学却不那么重视,这造成一个结果是,在江苏有的地区,化学科目已经不再招聘新的教师。可以说,上一轮高考改革严重影响江苏基础教育,很多学生也成为改革的“炮灰”。



笔者之所以要花如此多的笔墨来将上一轮的改革,是因为不出意外,江苏推出的新高考录取规则,会是按语数和文理科综合总分划线、投档,各校自主提出英语等级要求。按照这样的录取规则,上一轮改革的问题会依旧存在,首先,英语不是被弱化,而会在某些名校被强化,如果某校提出英语等级必须达到A,那么,一名其他各科都很好,可英语不好的学生,就失去报考这所名校的机会,这会是一科定学生的“终身”,类似于考研提出单科分数要求,这哪是英语不佳者的福音,简直就是悲剧——以前英语差,还可靠其他科目拉上来,现在英语等级达不到,就被拒之门外。,不再硬性规定报考二本达到2B,但一本、二本院校提出的等级要求至少为1B1C。 另外,由于语数外三门算总分划线,有一些中学为提高升学率,就只关心这三门的教学,而对于其余科目的教学却不那么重视,这造成一个结果是,在江苏有的地区,化学科目已经不再招聘新的教师。可以说,上一轮高考改革严重影响江苏基础教育,很多学生也成为改革的“炮灰”。 笔者之所以要花如此多的笔墨来将上一轮的改革,是因为不出意外,江苏推出的新高考录取规则,会是按语数和文理科综合总分划线、投档,各校自主提出英语等级要求。按照这样的录取规则,上一轮改革的问题会依旧存在,首先,英语不是被弱化,而会在某些名校被强化,如果某校提出英语等级必须达到A,那么,一名其他各科都很好,可英语不好的学生,就失去报考这所名校的机会,这会是一科定学生的“终身”,类似于考研提出单科分数要求,这哪是英语不佳者的福音,简直就是悲剧——以前英语差,还可靠其他科目拉上来,现在英语等级达不到,就被拒之门外。只有当江苏出现某位考生获得投档分第一,却因英语为B或C而无缘报考985高校时,大家才会认识到其中的问题所在。那些盲目叫好者知道这样的后果吗? 其次,在一些农村学校、不发达地区学校,会因重视计入总分的科目,而轻视英语(升学率是学校的,进哪所学校是学生的事),只要学生投档分上线,可计算升学率,英语等级不高进入不了好学校,那不是学校操心的事。这会使农村学校的英语教育与城市学校的差距越来越大。可以预见,这样的改革,与上一轮改革一样,会以失败而告终。 另外,英语两次考(哪怕三次考),在一年只进行一次集中只有当江苏出现某位考生获得投档分第一,却因英语为B或C而无缘报考985高校时,大家才会认识到其中的问题所在。那些盲目叫好者知道这样的后果吗?



其次,在一些农村学校、不发达地区学校,会因重视计入总分的科目,而轻视英语(升学率是学校的,进哪所学校是学生的事),只要学生投档分上线,可计算升学率,英语等级不高进入不了好学校,那不是学校操心的事。这会使农村学校的英语教育与城市学校的差距越来越大。可以预见,这样的改革,与上一轮改革一样,会以失败而告终。



录取的制度之下,是没有多大作用的——多次考试,只有针对多次录取才有用。换言之,现在的改革,并没有触及高考改革的实质,即打破按计划集中录取制度,实行高校自主招生。只有高校实行自主招生,建立多元评价体系,才能摆脱现在的应试教育思路和模式,给中学自主办学和学生结合个人兴趣、个性自由发展的空间。 我国于2010年颁布的国家《教育规划纲要》明确提到高考改革的思路是推进考试、招生分离,探索政府宏观管理、专业机构组织实施、学校依法自主招生、学生多次选的考试招生新模式。可是,各地的高考改革,都偏离这一思路,还是在原有的录取制度框架下做科目调整的文章,说到底,这是高考改革的歪门邪道,无法取得好的改革效果,对考生和家长来说只是折腾。有媒体称,高考改革只要动起来就好,我对此早就指出,不是所有教改,都是有比无好,方向错误的改革,只会带来严重的负面作用。 另外,英语两次考(哪怕三次考),在一年只进行一次集中录取的制度之下,是没有多大作用的——多次考试,只有针对多次录取才有用。换言之,现在的改革,并没有触及高考改革的实质,即打破按计划集中录取制度,实行高校自主招生。只有高校实行自主招生,建立多元评价体系,才能摆脱现在的应试教育思路和模式,给中学自主办学和学生结合个人兴趣、个性自由发展的空间。



我国于2010年颁布的国家《教育规划纲要》明确提到高考改革的思路是推进考试、招生分离,探索政府宏观管理、专业机构组织实施、学校依法自主招生、学生多次选的考试招生新模式。可是,各地的高考改革,都偏离这一思路,还是在原有的录取制度框架下做科目调整的文章,说到底,这是高考改革的歪门邪道,无法取得好的改革效果,对考生和家长来说只是折腾。有媒体称,高考改革只要动起来就好,我对此早就指出,不是所有教改,都是有比无好,方向错误的改革,只会带来严重的负面作用。

高考英语只计等级不计总分恐不是福音是悲剧_熊丙奇_新浪博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药士
发表于 2013-10-11 07:15:05 | 显示全部楼层
感觉不可能  英语现在在工作中很重要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药生
发表于 2013-10-11 08:13:44 | 显示全部楼层
没事瞎折腾,这不误国误民吗?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药徒
发表于 2013-10-11 08:44:26 | 显示全部楼层
不知道了的,只想说考试完全不要考英语,但是自然基础学科是一定要考的,这是基础,让英语成为一种社会的需求主导的自愿式的学习为好,不要取消高考,不要自主招生,至少给穷地方的孩子一条出来的机会!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药士
发表于 2013-10-11 08:47:29 | 显示全部楼层
无为 发表于 2013-10-11 08:13
没事瞎折腾,这不误国误民吗?

同意观点,谢谢分享。补充一点:特别是演艺界,应该先考英语。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药徒
发表于 2013-10-11 13:37:41 | 显示全部楼层
应该是一分为二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发帖声明
1、本站为技术交流论坛,发帖的内容具有互动属性。您在本站发布的内容:
①在无人回复的情况下,可以通过自助删帖功能随时删除(自助删帖功能关闭期间,可以联系管理员微信:8542508 处理。)
②在有人回复和讨论的情况下,主题帖和回复内容已构成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您将不能直接删除该帖。
2、禁止发布任何涉政、涉黄赌毒及其他违反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及本站版规的内容,详情请参阅《蒲公英论坛总版规》。
3、您在本站发表、转载的任何作品仅代表您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观点。不要盗用有版权要求的作品,转贴请注明来源,否则文责自负。
4、请认真阅读上述条款,您发帖即代表接受上述条款。

QQ|手机版|蒲公英|ouryao|蒲公英 ( 京ICP备14042168号-1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京B2-20243455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编号:(京)-非经营性-2024-0033

GMT+8, 2025-10-15 11:01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声明:蒲公英网站所涉及的原创文章、文字内容、视频图片及首发资料,版权归作者及蒲公英网站所有,转载要在显著位置标明来源“蒲公英”;禁止任何形式的商业用途。违反上述声明的,本站及作者将追究法律责任。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