蒲公英 - 制药技术的传播者 GMP理论的实践者

搜索
查看: 1611|回复: 15
收起左侧

[行业曝光台] 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超过10万例 行业洗牌在即

[复制链接]
宗师
发表于 2013-10-11 20:48:1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欢迎您注册蒲公英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超过10万例 行业洗牌在即


中药注射剂行业洗牌在即

    不良反应超过10万例,部分产品或逐步退市

    一面是急速扩张的市场规模,一面是各大医院看似暧昧实则趋避的态度——中药注射剂正在面临尴尬的境遇。数据显示,目前中药注射剂近5年复合增长率约为21%,明显高于整个药品市场增速。而据国家食药监总局公布的数据,去年全年检测到的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超过10万例,中药注射剂的安全性再次受到质疑。

    来自政策层面的信息则是监管收紧。据悉,已进入修订程序的2015年版《中国药典》也加强中药注射剂的监管控制,内蒙古等地区基药采购单中,中药注射剂占比一度大幅下降,浙江省则直接向中药注射剂说不。

    有人士预测,未来将有60%左右中药注射剂将逐步退市,不少中药注射剂生产企业将面临倒闭风险。

    急速扩张▶▷成上市公司重要业绩来源

    公开数据显示,目前国内药企生产的药品数量高达16万余种,中药数量则接近6万种,而中药注射剂则不超过140种,常用的中药注射剂品种有50多个,仅有约150家药企从事中药注射剂生产。

    不过,虽然中药注射剂种类不多,但已成为中药领域中市场份额最大的剂型,整体市场规模为250亿-300亿元,近5年复合增长率约为21%,明显高于中成药15.78%和整个药品市场18.23%的收入增长速度。

    尤其值得注意的是,中药注射剂在心脑血管和抗肿瘤类中成药市场中更是拔得头筹,其市场份额中居前10位的产品中共占7席。

    这让为数不少的中药上市公司尝到甜头,中药注射剂一度成为拉动上市公司业绩的头马。根据2013年中报,上海凯宝中药注射剂营收占全部营收的99%,成为行业营收最为集中的企业,中恒集团的血栓通占比也到了88%的高位;而在红日药业和康缘药业,这一数据也达到64%和55%的水平。

    信达证券行业分析师李惜浣在研报中分析,目前中药注射剂市场规模达300亿元,大品种成为企业现金牛。

    安全质疑▶▷去年不良反应10.3万例

    实际上,中药注射剂只有60年的历史,并一度被当做中药现代化的创新药。然而,和迅速扩张的市场规模相对,中药注射剂的安全性一直受到质疑。

    根据国家食药监总局公布的数据,2012年全国药品不良反应监测网络共收到14个大类中药注射剂报告10.3万例次,比2011年同比增长58.2%;其中严重报告5500余例次,占5.3%。

    不过,根据中国工程院院士张伯礼的说法,不良反应的发生还与个人体质、注射剂滴速以及医生的不合理用药有很大关系,其中不合理的药物配伍可使不良反应发生率增加40%。

    政策收紧▶▷加强中药注射剂的监管

    实际上,中药注射剂安全性质疑不仅存在于医疗行业,政府部门也开始加强中药注射剂的监管。

    早在去年5月份,约有30个中药注射剂品种先后停产;6个月后,国家食药监总局以临床使用少、安全性及有效性数据不充分为由,淘汰包括柴辛感冒注射液在内的11种中药注射剂。今年3月,食药监总局对参麦注射液、双黄连注射液、柴胡注射液等13个品种展开检查。

    而根据国家药典委员会副秘书长周福成的说法,要进一步加强高风险中药注射剂的安全性控制,研究建立中药注射剂异常毒性、过敏反应、高分子聚合物、蛋白、树脂等有关物质检查的新方法。

    另外,部分地方政府在基药集中采购方面对中药注射剂也趋于谨慎。以内蒙古为例,该省6月份的基药采购中药注射剂占比一度下降40%;而在日前,浙江省卫生厅也下发增补基药品种的通知,但明确指出不增补中药注射剂。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药徒
发表于 2013-10-11 21:07:13 | 显示全部楼层
作为一类剂型药品的不良反应,化学药注射剂的不良反应难道会少于10万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药徒
发表于 2013-10-11 21:08:23 | 显示全部楼层
而且大部分是因不合理用药引起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药徒
发表于 2013-10-11 21:10:03 | 显示全部楼层
记者为了增眼球,行业人士应冷静分析。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宗师
 楼主| 发表于 2013-10-11 21:28:23 | 显示全部楼层
ygfyzy 发表于 2013-10-11 21:10
记者为了增眼球,行业人士应冷静分析。

中药注射剂安全性倍受争议,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宗师
 楼主| 发表于 2013-10-11 21:29:53 | 显示全部楼层
ygfyzy 发表于 2013-10-11 21:08
而且大部分是因不合理用药引起的。

据中国工程院院士张伯礼的说法,不良反应的发生还与个人体质、注射剂滴速以及医生的不合理用药有很大关系,其中不合理的药物配伍可使不良反应发生率增加40%。

有不合理用药的因素。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药徒
发表于 2013-10-11 21:36:39 | 显示全部楼层
粉针还好些,水针为了澄明度,有的品种加很大量的助溶剂,也是隐患之一。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药徒
发表于 2013-10-11 21:40:02 | 显示全部楼层
毒手药王 发表于 2013-10-11 21:28
中药注射剂安全性倍受争议,

争议是好事,不争不明。如何正确认识和科学解决中药注射剂的安全性问题才是行业人士要考虑的问题。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宗师
 楼主| 发表于 2013-10-11 21:44:13 | 显示全部楼层
ygfyzy 发表于 2013-10-11 21:40
争议是好事,不争不明。如何正确认识和科学解决中药注射剂的安全性问题才是行业人士要考虑的问题。

愿听高见。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宗师
 楼主| 发表于 2013-10-11 21:45:33 | 显示全部楼层
提出单体是一条出路。


找出有效成分,去除其他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药徒
发表于 2013-10-11 21:49:22 | 显示全部楼层
从开始就反对中药搞成注射剂的飘过...........
中药压根就不是那路数,尽些炒作概念骗人的,
疗效真那么好?副作用真没有?切................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药徒
发表于 2013-10-11 22:01:21 | 显示全部楼层
玻璃杯 发表于 2013-10-11 21:49
从开始就反对中药搞成注射剂的飘过...........
中药压根就不是那路数,尽些炒作概念骗人的,
疗效真那么好 ...

化学药的疗效就都有那么好?副作用少吗?羟乙基淀粉又如何?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药徒
发表于 2013-10-11 22:04:23 | 显示全部楼层
毒手药王 发表于 2013-10-11 21:44
愿听高见。

业内有很多高人发表了看法,我等小虾米就不参和。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药徒
发表于 2013-10-12 06:40:54 | 显示全部楼层
ygfyzy 发表于 2013-10-11 22:01
化学药的疗效就都有那么好?副作用少吗?羟乙基淀粉又如何?

我要说都一样的话,这药是真没法吃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10-12 08:07:44 | 显示全部楼层
中药注射剂任重道远。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10-12 08:30:13 | 显示全部楼层
     中药注射剂的问题可以从以下两方面解决:
1、在使用环节应加强对医院的用药指导,这方面的工作可由临床药师来帮助执行
2、应从中药注射剂自身找原因。中药注射剂的质量控制基本才用的都是指纹图谱,大家从如石林般的耸立的多个共有峰中就不难看出,中药的最大问题还是成分复杂。国际用药指导,静脉滴注药物成分一次不得超过3个,一种中药注射剂有多少个成分?数不清啊。
   中药现代化还有一个瓶颈就是中药资源的萎缩,和部分中药的贵族化价格,很多药物价格高起,非常人所能消费。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药生
发表于 2013-10-12 08:31:58 | 显示全部楼层
毒手药王 发表于 2013-10-11 21:45
提出单体是一条出路。

中药的基础与西药并不同,何必非要用西药的思维去考虑中药!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药徒
发表于 2013-10-12 08:40:13 | 显示全部楼层
中药注射剂缺少理论支持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药生
发表于 2013-10-12 08:41:05 | 显示全部楼层
ygfyzy 发表于 2013-10-11 21:07
作为一类剂型药品的不良反应,化学药注射剂的不良反应难道会少于10万例?

中国的做法有点象崇洋媚外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10-12 09:09:35 | 显示全部楼层
ygfyzy 发表于 2013-10-11 21:08
而且大部分是因不合理用药引起的。

按照中医理论,应该是绝大多数是不合理用药!!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发帖声明
1、本站为技术交流论坛,发帖的内容具有互动属性。您在本站发布的内容:
①在无人回复的情况下,可以通过自助删帖功能随时删除(自助删帖功能关闭期间,可以联系管理员微信:8542508 处理。)
②在有人回复和讨论的情况下,主题帖和回复内容已构成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您将不能直接删除该帖。
2、禁止发布任何涉政、涉黄赌毒及其他违反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及本站版规的内容,详情请参阅《蒲公英论坛总版规》。
3、您在本站发表、转载的任何作品仅代表您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观点。不要盗用有版权要求的作品,转贴请注明来源,否则文责自负。
4、请认真阅读上述条款,您发帖即代表接受上述条款。

QQ|手机版|蒲公英|ouryao|蒲公英 ( 京ICP备14042168号-1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京B2-20243455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编号:(京)-非经营性-2024-0033

GMT+8, 2025-10-22 23:06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声明:蒲公英网站所涉及的原创文章、文字内容、视频图片及首发资料,版权归作者及蒲公英网站所有,转载要在显著位置标明来源“蒲公英”;禁止任何形式的商业用途。违反上述声明的,本站及作者将追究法律责任。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