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十:现在化药无论是3类还是6类,原料API都有晶型问题,请问做成其口服固体制剂,是否需要对其进行制剂的晶型研究?我们一般是采用API模拟制剂过程(不加空白辅料)证明晶型是否受制剂工艺的变化?请问制剂稳定性过程中晶型的稳定性研究如何进行?如何排除制剂辅料对晶型测定的干扰?
答:多数物质在固体状态时都存在多晶型现象。所谓多晶型是指同一物质的分子以不同的架构或排列形成的固态聚集方式,通常以A、B、C……或I、II、III……等代号进行标识。同一物质的不同晶型可以在很多方面表现出不同的特性,如熔点、表观溶解度、溶出速率、光学特性、机械性质、蒸气压和密度等等。这些特性进而有可能影响原料药的稳定性,以及制剂的生产工艺过程、溶出度、稳定性和生物利用度等。也就是说,多晶型问题可能影响药物制剂的质量、安全性和有效性。
美国FDA于2007年发布了(仿制药)固体多晶型药学研究的指导原则,问题中提及的3或6类药都属于仿制药的范畴,区别仅在于被仿制的药品是否在中国上市。
固体制剂中API的晶型是否需要研究和制定标准的问题,请参考FDA网站公布的指导原则 http://www.fda.gov/downloads/Dru ... ances/UCM072866.pdf;另外,ICH Q6A( SPECIFICATIONS: TEST PROCEDURES AND ACCEPTANCE CRITERIA FOR NEW DRUG SUBSTANCES AND NEW DRUG PRODUCTS: CHEMICAL SUBSTANCES)中也有论述。
关于如何对制剂中的API晶型进行表征的问题,有相关的专著和文献专门论述,请结合采用的具体处方和所用辅料的固态特征,研究并建立专属的表征方法。但无论建立何种表征方法,均应进行必要的方法学验证,以确认方法的专属性和适用性。建立方法后,即可用于稳定性试验中的晶型稳定性考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