蒲公英 - 制药技术的传播者 GMP理论的实践者

搜索
查看: 2634|回复: 10
收起左侧

[社会广角] 扁鹊学派失传医术或出土 专家称可能改写中医史

[复制链接]
药徒
发表于 2013-12-17 11:19:5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欢迎您注册蒲公英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扁鹊学派失传医术或出土 专家称可能改写中医史

来源:成都商报       


扁鹊学派失传医术或出土
2号墓出土了4部织机模型,3号墓也“不甘示弱”。920余支竹简,为世人还原出10部医书(含一部兽医书),部分医书可能属于失传的扁鹊学派。出土的医简基本没有提到巫术,证明西汉早中期“医”与“巫”已经分家,标志着中医走上独立发展的道路。
10部医书
《敝昔医论》中的“敝昔”,与“扁鹊”同音通假,此次发现的医简,或是“重新找回了中医扁鹊学派的经典”
成都商报记者王圣 实习记者徐剑萧 摄影记者鲍泰良
3号墓出土的920余支竹简,为世人还原出10部医书(含一部兽医书)。成都文物考古研究所专家认为,“老官山汉墓”此次出土的大量西汉时期简牍为四川地区首次发现,这一发现使成都地区成为我国又一处重要汉代简牍出土地。从出土的医简内容来看,部分医书极有可能是失传了的中医扁鹊学派经典书籍。
玖部医书
《敝昔医论》
或属失传的扁鹊派
据本次考古现场负责人、成都文物考古研究所副研究员谢涛介绍,考古人员进行发掘的时候,920余支竹简分两处存放。其中一处共有736支(含残简)。根据竹简长度、摆放位置、叠压次序和简文内容,可分为9部医书。其中,除《五色脉诊》之外都没有书名,经初步整理暂定名为《敝昔医论》《脉死侯》《六十病方》《尺简》《病源》《经脉书》《诸病症候》《脉数》。
负责此次简牍识读工作的荆州简牍研究所研究员武家璧指出,上述9本医书中的《敝昔医论》中的“敝昔”,与“扁鹊”同音通假,可能就是指脉诊法的创始人扁鹊。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院长高大伦也认为,“敝昔”通“扁鹊”没有问题,这是很重要的线索。
扁鹊是医方祖师,以诊脉闻名,创立了切脉诊断法。此次发现的医简,或是“重新找回了中医扁鹊学派的经典”。
壹部兽医书
重点医马是我国出土最早的兽医书
另一处单独存放的184支竹简,也是医书,但重点是医马,被专家们暂命名为《医马书》。据了解,《医马书》是治疗马病的兽医书,对马脉的描述此前还从未有过。
武家璧指出,这是迄今我国出土的第一部兽医书,改写了兽医史。值得一提的是,书中还有“马舞”(即“马操”)的记载,他认为这可能与相马术有关。
壹具人体医学模型
经络穴位清晰五脏六腑明确
同样是在3号墓中,除大批医简外,还出土了一具完整的人体经穴髹漆人像。这具人体经穴髹漆人像高约14厘米,五官、肢体刻画准确,白色或红色描绘的经络线条和穴位清晰可见。人像背部,刻有“心”“肺”“肝”“胃”“肾”等字样。在一些穴位处,还刻有小字,如在肩部,即刻有“盆”字。
据了解,此前,我省曾在绵阳边堆山汉墓出土过人体经络髹漆人像。与之相比,此次出土的人像更为精致、完整。谢涛介绍,这应是迄今我国发现的最早、最完整的经穴人体医学模型,与墓葬出土经脉医书相对照,为揭开中华医学经脉针灸理论的起源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中医专家
证明当时医巫已分家 或改写中医史
在日前举行的专家论证会上,与会专家几乎一致认为,老官山汉墓出土的医简中,基本没有巫术,这也证明西汉早中期“医”与“巫”已经分家,标志着中医走上独立发展的道路。
“医简以前也有发现,但如此完整和系统化还是第一次。”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原所长、学部委员刘庆柱认为,是否汉武帝前期是巫医不分,汉武帝后期告别巫术而医术独立发展,也许此次的发现会是个转折点,“如果弄清这个问题,对医学史具有重要的意义。”
成都中医药大学教授和中浚指出,此次考古发现与医学关系密切,经脉、药方、症候等医简远远超过马王堆与张家山,所以非常重要。他认为,《黄帝内经》是完善的传世文献,马王堆是比较早期的医书,而此次出土的医简介于二者之间,同时还具有四川的地方特色。
“文献记载医家有三个流派,现传世文献只有一派了。上古的扁鹊应该是一个流派。”成都中医药大学中医药文化中心主任李继明表示,现在还有很多关于中医源流的问题,这次出土的资料或促进中医史合理的改写。
独家解读
10部医书讲些啥?
治妇科治外风治肠胃
还谈治马
目前,文保专家正在对此次出土的汉简进行保护修复,整个工作预计需要两年时间。由于年代久远,竹简上的文字通过肉眼难以识别,考古人员通过红外扫描,已破解了其中部分内容。
《敝昔医论》讲五色脉。如:“敝昔曰:人有九徼五臧十二节,皆鼂於气”“敝昔曰:所胃五色者,脉之主”,论述五色脉与脏腑和疾病的关系。
《脉死候》讲脉象与疾病及死亡的关系:“脉绝如□□,不过二日而死,烦心与腹伥□则死”;“[一曰]刑死,二曰气死,三曰心死,四曰志死,五曰神[死]”。
《六十病方》有药方60条。包括“题名简”“药方简”。如:“治穨山十六治鲜卅一治消渴卌六”,所列病名包括内科、外科、妇科、皮肤科、五官科、伤科等疾病。“八治风:石脂七分,蜀椒五分,方风、细辛各四分,厚柎五分,陈朱臾一分,圭十分,薑六分,皆冶合”。
《尺简》共20支,因表面脱落严重无法识读,长度约为汉制的一尺,故暂命名之。
《病源》涉及病理学。
《诸病症候》有268支,包括经脉和病症部分。此次出土竹简医书的最大特色就是药方和医病理论数量都很大。如:“女子红痭,赤白半”“肠瘅,食多善饥而少气,得之饥”,与妇科病和肠胃病有关。
《经脉书》简文举例:“手阳明脉,□□次指与大指之上,出辟上廉,入肘中,乘腝,出肩前廉,循颈穿颊,入口中。其病□□痛,口辟□□”。
《脉数》简文举例:“逆气两辟肘阳明各五及□”、“□病□卧两胻阳明少阳各五”、“转筋足巨阳□各五”。
《五色脉诊》简文举例:“凡五色,以观生死…”“心气者赤,肺气者白,肝气者青,胃气者黄,肾气者黑,故以五臧之气”。
《医马书》有184支,是治疗马病的兽医书。如:“尽入马鼻…以药灌鼻中”,涉及丰富医马内容。此外还有“马舞”(即“马操”)的记载,可能与相马术有关。
经成都中医药大学和中浚教授鉴别,《五色脉诊》中的理念与中医五脏五行思想吻合,《六十病方》中大部分可识别药材具有去风、祛寒、去湿的作用,很可能是治外风的药方。(□为缺字或暂不能识读的字)

http://news.ifeng.com/mainland/detail_2013_12/17/32179314_0.shtml?_bftuwen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药士
发表于 2013-12-17 11:38:14 | 显示全部楼层
好事,但是我还是建议你多看海绵宝宝,少看黄帝内经,避免被舞蹈,科学需要发展的眼光,总停留在古代。。。貌似,中国是四大文明古国排行老四

点评

海绵宝宝就算了吧 黄帝内经倒是真没看过 看来得找来观观 古代的东西不代表不科学哦 发展也只是相对的哦 至于排行么 是根据什么排的 都有哪些方面的意义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3-12-17 12:23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药徒
 楼主| 发表于 2013-12-17 12:23:19 | 显示全部楼层
yuansoul 发表于 2013-12-17 11:38
好事,但是我还是建议你多看海绵宝宝,少看黄帝内经,避免被舞蹈,科学需要发展的眼光,总停留在古代。。。 ...

海绵宝宝就算了吧  
黄帝内经倒是真没看过  看来得找来观观
古代的东西不代表不科学哦 发展也只是相对的哦
至于排行么 是根据什么排的  都有哪些方面的意义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12-17 12:57:17 | 显示全部楼层
中华文明,历史渊源,上下五千年……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药士
发表于 2013-12-17 12:59:27 | 显示全部楼层
考古又有新发现?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药士
发表于 2013-12-17 13:00:39 | 显示全部楼层
银杏叶GH 发表于 2013-12-17 12:23
海绵宝宝就算了吧  
黄帝内经倒是真没看过  看来得找来观观
古代的东西不代表不科学哦 发展也只是相对的 ...

实践的意义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药徒
发表于 2013-12-17 13:13:43 | 显示全部楼层
能发现一些有助于改善当前不治之症的东西就好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药徒
发表于 2013-12-17 13:52:38 | 显示全部楼层
有具体内容吗

点评

这个真没有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3-12-17 14:00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药徒
 楼主| 发表于 2013-12-17 14:00:26 | 显示全部楼层
小李飞刀 发表于 2013-12-17 13:52
有具体内容吗

这个真没有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药徒
发表于 2013-12-18 08:46:20 | 显示全部楼层
yuansoul 发表于 2013-12-17 11:38
好事,但是我还是建议你多看海绵宝宝,少看黄帝内经,避免被舞蹈,科学需要发展的眼光,总停留在古代。。。 ...

前2大灭了,古印度文明也挂的差不多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12-19 15:51:18 | 显示全部楼层
好事,好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发帖声明
1、本站为技术交流论坛,发帖的内容具有互动属性。您在本站发布的内容:
①在无人回复的情况下,可以通过自助删帖功能随时删除(自助删帖功能关闭期间,可以联系管理员微信:8542508 处理。)
②在有人回复和讨论的情况下,主题帖和回复内容已构成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您将不能直接删除该帖。
2、禁止发布任何涉政、涉黄赌毒及其他违反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及本站版规的内容,详情请参阅《蒲公英论坛总版规》。
3、您在本站发表、转载的任何作品仅代表您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观点。不要盗用有版权要求的作品,转贴请注明来源,否则文责自负。
4、请认真阅读上述条款,您发帖即代表接受上述条款。

QQ|手机版|蒲公英|ouryao|蒲公英 ( 京ICP备14042168号-1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京B2-20243455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编号:(京)-非经营性-2024-0033

GMT+8, 2025-10-17 04:35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声明:蒲公英网站所涉及的原创文章、文字内容、视频图片及首发资料,版权归作者及蒲公英网站所有,转载要在显著位置标明来源“蒲公英”;禁止任何形式的商业用途。违反上述声明的,本站及作者将追究法律责任。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