蒲公英 - 制药技术的传播者 GMP理论的实践者

搜索
查看: 826|回复: 2
收起左侧

识别真假鹤虱

[复制链接]
宗师
发表于 2014-1-30 12:33:4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欢迎您注册蒲公英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鹤虱又名鹄虱、鬼虱、为双子叶菊科植物天名精的果实。原植物分布于东北、华北和河南、陕西、甘肃等地。生于沙性土壤上,田边、路旁常见,农田以近地边处较多。每年9~10月果实成熟时割取地上部分,晒干,打下果实,除去皮屑、杂质即可入药。《本草图经》载:“鹤虱,今江淮、衡湘间皆有之。春生苗叶,皱似紫苏,大而尖长,不光,茎高二尺许,七月生黄白花,似菊,八月结实,子极尖细,干即黄黑色,采无时。杀虫方中此为最要。”《植物名实图考》中称:“湘中土匡有用鹤虱者,命取视之,乃野胡萝卜子。”鹤虱性平,味苦辛,有毒。据分析,果实中含有缬草酸、正己酸、油酸、右旋亚麻酸、卅一烷、豆甾醇和天名精内酯、天名精酮等内酯化合物,具有杀虫、清热解毒、健脾和胃的功效,常用于杀灭阴道滴虫,并治虫积腹痛。市场上有以伞科植物破子草(又名小窃衣、大叶山胡萝卜)的干燥果实冒充鹤虱,使用时注意鉴别。

  真品鹤虱

  外观呈圆柱状,细小,长3~4毫米,直径不足1毫米,表面黄褐色或暗褐色,有多数纵棱及沟纹。顶端收缩呈线状短喙,先端扩展成灰白色圆环,另一端稍尖;种皮菲薄透明,横断面类圆形,有子叶2片,黄白色。显微镜观察,外果皮细胞1列,均含草酸钙柱晶;中果皮薄壁细胞数列,棕色,细胞皱缩,棱线处有纤维束;内果皮细胞1列,深棕色。胚壁细胞充满糊粉粒及脂肪油滴,稍有油性;闻之有股特异气味,口尝味微苦,有粘性。

  伪品破子草的果实

  外观为椭圆形,长4~7毫米,直径约1.5~2.5毫米,个比正品大,表面灰绿色,背面隆起,密生有内弯或呈钩状的皮刺,基部阔展,粗糙,接合面凹陷成槽状,中间有一条脉纹;果实胚乳腹面凹陷,每棱槽有油管1个,无真品的其它特征;闻之气微无味,口尝味淡。

  现代药理研究表明,鹤虱的醇提取物具有罂粟碱、胆碱样作用;种子所含黄酮类物质,能扩张冠脉血管,有降压和抑制心绞痛的作用;能抑制中枢系统,起到抗惊厥作用,而伪品破子草既不与鹤虱属同科植物,又不具有这些药理作用,故不可代替真品鹤虱使用,以免贻误治疗。(韩德承)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药徒
发表于 2014-1-30 17:13:39 | 显示全部楼层
鹤虱的醇提取物具有罂粟碱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药士
发表于 2014-1-30 17:33:08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发帖声明
1、本站为技术交流论坛,发帖的内容具有互动属性。您在本站发布的内容:
①在无人回复的情况下,可以通过自助删帖功能随时删除(自助删帖功能关闭期间,可以联系管理员微信:8542508 处理。)
②在有人回复和讨论的情况下,主题帖和回复内容已构成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您将不能直接删除该帖。
2、禁止发布任何涉政、涉黄赌毒及其他违反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及本站版规的内容,详情请参阅《蒲公英论坛总版规》。
3、您在本站发表、转载的任何作品仅代表您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观点。不要盗用有版权要求的作品,转贴请注明来源,否则文责自负。
4、请认真阅读上述条款,您发帖即代表接受上述条款。

QQ|手机版|蒲公英|ouryao|蒲公英 ( 京ICP备14042168号-1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京B2-20243455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编号:(京)-非经营性-2024-0033

GMT+8, 2025-9-7 12:50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声明:蒲公英网站所涉及的原创文章、文字内容、视频图片及首发资料,版权归作者及蒲公英网站所有,转载要在显著位置标明来源“蒲公英”;禁止任何形式的商业用途。违反上述声明的,本站及作者将追究法律责任。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