蒲公英 - 制药技术的传播者 GMP理论的实践者

搜索
查看: 1370|回复: 2
收起左侧

[社会广角] 微信看病 隔空问诊 在线医疗如何规范

[复制链接]
药士
发表于 2014-4-18 21:10:4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欢迎您注册蒲公英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通过微信,不仅可以获得更多的资讯,有时还能用来看病。昨天,记者了解到,有一些医生已经开始尝试着用微信视频,隔空远程为患者看病,微信上一些“在线问诊”的公众账号也是多如牛毛。不过,由于是个新兴事物,专家们也非常谨慎。据悉,目前,关于微信等视频远程看病,还存在一定的争议。卫生部门目前也还没有出台关于“视频远程看病”的规范。
    趣事
    南京医生用微信视频看病
    近日,南京中医药大学陈仁寿教授在微博上晒了一组图片,配上文字说明称:“与时俱进,今门诊时用微信视频给远方的病人看病,可以望舌,看病灶,语言交流,直观了许多,很有意思。不过家人在身边,病人是复诊!”网友也感觉很新鲜,要是这样,大家都不用去医院,直接坐在家里就可以了。有人留言称,愿意尝试一下这样的看病方式。
    陈仁寿告诉记者,患者是名年轻男性,患有皮肤病,已经在他门诊看病一年多了。今年,患者调到海南工作,实在没有办法赶到门诊。患者就让自己的妈妈,代为挂号看病。
    “他妈妈说病情有所改观,想调整一下药物。但是看不到病人,我也没有办法开药啊。他妈妈说可以用手机与儿子微信视频一下。我想这样也行啊,直观,而且能问能答,挺好的。”陈仁寿说。
    众所周知,中医讲究“望闻问切”,望,指观气色;闻,指听声音;问;指询问症状;切;指摸脉象。微信,真的可以做到诊断准确吗?
    陈仁寿说,从他的体验来看,微信视频现在图像高清晰,通话也很清楚,“望”“闻”“问”,基本上是没有问题。至于“切”,也就是摸脉象,微信视频目前肯定还没有办法做到。
    “‘切’是排在最后一位,病人是复诊,我对病人病情之前很熟悉,这次只是微调一下处方,又主要是皮肤病,比较直观,所以基本没有问题。”陈仁寿说。
    病人是来复诊的,没什么问题
    一些疑难杂症,还是要去门诊
    陈仁寿的微博发出后,也引起一些老患者的注意,甚至有的留言,要尝试一下这样的方式,省得总往门诊跑。陈仁寿笑着说,那可不行,首先初诊病人,必须到门诊来,见到病人,医生心里才有底。即使是复诊病人,也要看什么病,一些疑难杂症,还是要到门诊来。
    “以前遇到不少患者家属,拿着照片过来看病的,这样是不行的。微信视频看病,至少要比看照片靠谱一点。”陈仁寿说,远程视频看病,是否能大面积的推广,也还要等等看。
    微信“在线问诊”多如牛毛
    记者搜索发现,微信上“在线问诊”的公众号可谓是“多如牛毛”,用户关注后即可问诊,可以用文字描述症状,也可以上传照片。一些微信公众号还推出了“专家问诊”服务,不过是要收费的,有的甚至号称拥有3000位中国高级医生,但是打开资料发现,有的所谓“名医”,甚至连全名都没有留下,真实性很难考证。
    其实,这与以前流行过的微博看病,几乎如出一辙。无论是微信还是微博,都是一个公共平台,大家在上面提出自己的症状,然后所谓的“名医”,根据症状作出判断。一名专家告诉记者,有的微博、微信账号实际上就是“医托”,通过咨询将患者“钓”住,介绍到所谓的“名医院”。
    不少南京医生还不敢用微信看病
    昨天,记者咨询了十几位临床一线的医生,他们表示,平常用微信也比较多。比如自己科室,会建微信圈,如果讨论病情,就会将病人的资料上传到群内,大家不用聚在一起开会。这种“业务讨论”可以随时随地进行。不过,用微信来看病,确实不敢。
    “如果诊断正确还好,万一不准确,几乎百分百是自己的责任”,一名呼吸科医生说,即使病人已经有检查报告、片子等资料,也许到医院,医生也就看检查单,然后进行诊断,但是他还是不习惯,也不敢,用微信视频诊断疾病。“医学没有百分百的事情,就算患者本人到医院,还有不少的误诊率。如果弄个视频就看病,心里不踏实。”
    记者了解到,目前南京儿童医院等,也纷纷开通了微信平台,但是目前开通的功能很有限,将来可以利用微信平台查询CT、磁共振等各类检查报告的状态。但是若想用微信视频直接看病,还做不到。
    记者了解到,2012年11月23日晚,宁波市第一医院急诊科收治了一名大面积肺栓塞病人,这种病死亡率极高,但当晚值班医生毕业不久,如何治疗,心中没底。危急之下,年轻医生向专家求救。专家在外面回不来,利用微信的视频功能,十几分钟内,对病人作出诊断,救回了一条命。当事医生说,经常会接到一些紧急的“求援”电话。有时,他人在外地,有时,打来电话的是下面县市区医院的医生,自己一时赶不过去,或者病情危急,根本来不及赶过去。“微信可以成为解决这个难题的一个办法。”
    宁波医生曾用微信视频救过人
    争议
    视频看病有优点也有弊端
    一名专家告诉记者,其实视频看病是未来的一个方向,最理想的状态就是人人都能坐在家里看病。但由于不能直接面对病人,也存在一些弊端。
    省卫生法学会副会长胡晓翔说,他个人不看好微信等看病的方式,有的病人需要按压部位来确定哪方面的问题,医生不能仅靠一个报告单以及病人的视频,就判断是什么病。
    有专家表示,通过微信问诊,医生接触不到患者,西医没法“视触叩听”,中医没法“望闻问切”,诊断准确性难保证,很可能误诊,许多大病前期征兆不明显,需要通过化验、B超、CT等手段才能确诊,患者通过微信看病,大病若被误诊为小病,会耽误治疗。即使是有了视频,也容易出现误诊。
    江苏尚无相关规定
    由于微信等视频,是一个新兴事物,目前,江苏还没有远程视频看病的规范。其实,这也给管理部门出了道难题。专家告诉记者,现在远程会诊,在医疗机构之间进行的比较多,个人通过微信等视频给病人诊断还不多。“不过,今后如果越来越多,确实面临着诸多的管理上的难点,比如如何收费,万一有了误诊,责任如何界定等等。”专家表示。
    相关新闻
    省人医医生
    视频远程指导手术
    其实,手机视频远程“看病”已经在悄悄推广,不过仅限于在院内或者院间的会诊。
    近日,江苏省人民医院抢救了一名80多岁的心脏病老人。病人送到医院时,医生已经做好了手术准备。此时,科室主任医师杨志健恰巧在外地,他赶紧拿出手机,打开4G远程视频,查看病人情况,并交代手术医生一些细节。视频那一端的杨志健也一直查看手术进展,全部结束后,才放下心。
    省人民医院专家说,目前已经有6家医院建立了4G远程系统,除了江苏省人民医院本部外,还包括江阴市人民医院、宿迁市人民医院、盛泽医院等等。
    “现在外出,可以通过手机,实时查看视频,进行手术指导。”专家说,以后发展了,患者做完手术回去了,可以与医生继续交流。检查结果、影像资料能够在公共平台上进行传输,患者通过手里的个人密码就能看到。
    据悉,4G远程视频指导启动一年时间里,现在已经完成几百例这样的手术了。“有一次宿迁人民医院负责人打来电话,说有个病人造影好了,属于疑难病,能不能商讨一下。我在连云港用手机看宿迁的手术,给他一些指导,让对方顺利完成手术。”杨志健说。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药士
发表于 2014-4-18 22:45:28 | 显示全部楼层
微信视频看病,靠谱吗?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大师
发表于 2014-4-18 22:55:42 | 显示全部楼层
现在现场看病都不靠谱,何况微信。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发帖声明
1、本站为技术交流论坛,发帖的内容具有互动属性。您在本站发布的内容:
①在无人回复的情况下,可以通过自助删帖功能随时删除(自助删帖功能关闭期间,可以联系管理员微信:8542508 处理。)
②在有人回复和讨论的情况下,主题帖和回复内容已构成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您将不能直接删除该帖。
2、禁止发布任何涉政、涉黄赌毒及其他违反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及本站版规的内容,详情请参阅《蒲公英论坛总版规》。
3、您在本站发表、转载的任何作品仅代表您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观点。不要盗用有版权要求的作品,转贴请注明来源,否则文责自负。
4、请认真阅读上述条款,您发帖即代表接受上述条款。

QQ|手机版|蒲公英|ouryao|蒲公英 ( 京ICP备14042168号-1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京B2-20243455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编号:(京)-非经营性-2024-0033

GMT+8, 2025-10-15 00:33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声明:蒲公英网站所涉及的原创文章、文字内容、视频图片及首发资料,版权归作者及蒲公英网站所有,转载要在显著位置标明来源“蒲公英”;禁止任何形式的商业用途。违反上述声明的,本站及作者将追究法律责任。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