蒲公英 - 制药技术的传播者 GMP理论的实践者

搜索
查看: 895|回复: 1
收起左侧

借酸枣述古今

[复制链接]
宗师
发表于 2014-5-5 09:20:1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欢迎您注册蒲公英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明朝诗人越应扬有一首《酸枣遗踪》诗:“由来斯枣名斯邑,特地参天独而奇。一自司空垂笔后,孤标千载茂声驰。”

  诗的大意是:因为多产酸枣,而成就了酸枣邑这个地名。参天的一棵酸枣树,多么独特而奇异。自从大司空曹操写到了它,让此地孤零零的这么一个酸枣遗迹千载驰名。

  酸枣邑为古地名,三国之前即有之,位于今河南省延津县。大司空曹操与关东各州郡起兵讨伐董卓时,随盟主袁绍驻酸枣邑,他曾提出过袁绍兵临孟津,酸枣诸将攻成皋,袁术入武关取长安的计划,但没有引起大家的注意,最终的军事行动没有成功。曹操所写《蒿里行》词,就记述了与酸枣邑有关的这段历史。

  由酸枣邑又可引出尉迟敬德与酸枣阁的故事。在延津县北9公里,石婆固之东岳庙的西边,有一棵大酸枣树,株高数丈,其粗合抱不交。清朝《延津县志》载:“唐尉迟敬德奉命重修之役(即监造东岳庙工程),曾系马挂策其上。”后人便把这棵千年古树作为古迹保留下来。至明代东岳庙倒塌,大树枯死,而根侧却另发新株。当时有姚、高、陈三姓人等修围墙以护之,继而新株亦死。后来为了保护树干,建了一座长宽各八尺,高两丈余的方形阁楼即酸枣阁。阁楼向南留小门,东西山墙上部各有小窗一孔。阁内棚楼板,楼上北墙中嵌石碣一方,刻“挂鞭处”三字。楼下北墙亦嵌有石碣,镌有明代吏部尚书李戴所撰《古酸枣记》。酸枣树干位于阁之正中,宛如怪石壁立,虽屡遭刀砍斧削,胸围仍有1.92米,唯新株痕迹无存。这个既是植物名又是地名的酸枣,名闻遐迩。

  苏轼有三个儿子,其中两个曾在河南做官,长子苏迈曾任酸枣县尉,这说明宋朝酸枣邑已升格为县的建制。

  说了古人说今人。今人种枣的多,种酸枣的却不多,酸枣野生也不需要种。喜欢收藏的马未都在观复博物馆前置一太湖石,上有一棵枣树,后来发现原来是棵酸枣。他在博客中津津有味地述说:春天买回的委身于太湖石上的枣树真是棵酸枣,一夏天没断了开花。说实话,我几次凑上前也没闻见香味,但一树米黄小花已沁人心脾,尤其当先前的花已结成青青的枣,后边的花依然孜孜不倦时,让人醉后怦然心动。……秋风起了,尽管天还不算凉,酸枣也悄悄红了,一树青红两色圆圆的果实,衬得小树别样风情。

  无论是酸枣还是大枣,开花时实在不怎么引人注目,只有蜜蜂才对它那米黄色的小花感兴趣。观察过酸枣的人一定不少,但真正能够产生出怦然心动感觉的,未必很多。(丁兆平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药徒
发表于 2014-5-5 10:39:04 | 显示全部楼层
学习。。。。。。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发帖声明
1、本站为技术交流论坛,发帖的内容具有互动属性。您在本站发布的内容:
①在无人回复的情况下,可以通过自助删帖功能随时删除(自助删帖功能关闭期间,可以联系管理员微信:8542508 处理。)
②在有人回复和讨论的情况下,主题帖和回复内容已构成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您将不能直接删除该帖。
2、禁止发布任何涉政、涉黄赌毒及其他违反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及本站版规的内容,详情请参阅《蒲公英论坛总版规》。
3、您在本站发表、转载的任何作品仅代表您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观点。不要盗用有版权要求的作品,转贴请注明来源,否则文责自负。
4、请认真阅读上述条款,您发帖即代表接受上述条款。

QQ|手机版|蒲公英|ouryao|蒲公英 ( 京ICP备14042168号-1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京B2-20243455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编号:(京)-非经营性-2024-0033

GMT+8, 2025-9-5 07:01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声明:蒲公英网站所涉及的原创文章、文字内容、视频图片及首发资料,版权归作者及蒲公英网站所有,转载要在显著位置标明来源“蒲公英”;禁止任何形式的商业用途。违反上述声明的,本站及作者将追究法律责任。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