蒲公英 - 制药技术的传播者 GMP理论的实践者

搜索
查看: 1953|回复: 4
收起左侧

[执业药师考试] 【讲故事学中药】10.细辛的故事

[复制链接]
宗师
发表于 2014-6-29 15:11:5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欢迎您注册蒲公英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10.细辛的故事  

2014-04-05 04:51:46|  分类: 关注健康 |  标签:讲故事学中药   |举报|字号 订阅
讲故事学中药
主编 张 健                  
                       
    JIANG GU SHI XUE ZHONG YAO   
   讲故事学中药·第一册  
       山 西 出 版 集 团      
       山西科学技术出版社      
    

                 
       
                                  
       10.细辛的故事        
“说到细辛,你们一定要细心啊。”老中医喝了口茶,扫了徒弟们一圈,道:“为师有个教训要你们牢记。大概二十年前,为师那时候还很年轻。”   
        
  “师傅都快八十岁了,二十年前也不年轻啊!”  
 
  老中医横了他一眼,继续道:“那时候,为师还在游走行医。我来到一个村庄,那里的人们生活的还算富裕。在那看了几天的病,一些老病号觉得我瞧得挺准,在巷里巷外说开了,一些平日里不看大夫的身体小恙的也来凑热闹。其中有一个后生说他因为贪凉,在院子里光着膀子睡了一宿,第二天醒来便觉怕冷、发热、周身疼痛、鼻塞流涕等。见是很明显的风寒感冒,我便给他开了三剂九味羌活汤加减,并嘱其一天一剂,病当好转。本想此小病定当药到病除,可万万没想到……哎……”   
                        
  “当天傍晚天还没黑,院外便传来喧闹之声,不待我出去看看怎么回事,东家便推着我往后门跑,见他如此慌张,只是叫我快跑,以后再细谈,只得作罢,先避一避。”  
                          
  “后来打听才知道,原来那后生买药回去之后便叫媳妇儿给他熬药,拆开一看,见细辛药量偏少,只有其他药的三分之一,以为是我开错了,便把三剂药的细辛量一次性全熬了,心想着明日再去买些那位药不就行了吗。谁知道服药后不到一个时辰,便口唇发乌,满脸通红,呼吸急迫,眼看就要不行了。家人哭的哭,叫的叫,思来想去,也只有这药有问题。想想一个小小的伤风感冒被弄成这样,便叫上乡邻亲戚要来捉我偿命。”  
                 
  “还好后来那后生没事,不然为师心里又会多一个阴影啊。你们以后一定要细辛地用细心啊。”                          
                                   
  【药名】细辛             
  【别名】小辛、细草、少辛、山人参、细条、绿须姜、独叶草、金盆草、万病草、卧龙丹、铃铛花、四两麻、玉香丝。          
  【药性】辛,温。有小毒。归肺、肾、心经。
  【功效】解表散寒,祛风止痛,通窍,温肺化饮。           
  【应用】                            
  1.风寒感冒 本品辛温发散,芳香透达,长于解表散寒,祛风止痛,宜于外感风寒,头身疼痛较甚者,常与羌活、防风、白芷等祛风止痛药同用,如九味羌活汤(《此事难知》);因其既能散风寒,又能通鼻窍,并宜于风寒感冒而见鼻塞流涕者,常配伍白芷、苍耳子等药。且细辛既入肺经散在表之风寒,又入肾经而除在里之寒邪,配麻黄、附子,可治阳虚外感,恶寒发热、无汗、脉反沉者,如麻黄附子细辛汤(《伤寒论》)。 
                  
  2.头痛,牙痛,风湿痹痛 本品辛香走窜,宣泄郁滞,上达巅顶,通利九窍,善于祛风散寒,且止痛之力颇强,尤宜于风寒性头痛、牙痛、痹痛等多种寒痛证。治疗少阴头痛,足寒气逆,脉象沉细者,常配伍独活、川芎等药,如独活细辛汤(《证因脉治》);用治外感风邪,偏正头痛,常与川芎、白芷、羌活同用,如川芎茶调散(《和剂局方》);若治痛则如破,脉微弦而紧的风冷头痛,又当配伍川芎、麻黄、附子,如细辛散(《普济方》)。治疗风冷牙痛,可单用细辛或与白芷、荜茇煎汤含漱;若胃火牙痛者,又当配伍生石膏、黄连、升麻等清胃泻火药;若龋齿牙痛者,可配杀虫止痛之蜂房煎汤含漱;细辛既散少阴肾经在里之寒邪以通阳散结,又搜筋骨间的风湿而蠲痹止痛,故常配伍独活、桑寄生、防风等以治风寒湿痹,腰膝冷痛,如独活寄生汤(《千金方》)。
          
  3.鼻渊 本品辛散温通,芳香透达,散风邪,化湿浊,通鼻窍,常用治鼻渊等鼻科疾病之鼻塞、流涕、头痛者,为治鼻渊之良药,宜与白芷、苍耳子、辛夷等散风寒、通鼻窍药配伍。 
                    
  4.肺寒咳喘 本品辛散温通,外能发散风寒,内能温肺化饮,常与散寒宣肺、温化痰饮药同用,以主治风寒咳喘证,或寒饮咳喘证。治疗外感风寒,水饮内停之恶寒发热,无汗,喘咳,痰多清稀者,常与麻黄、桂枝、干姜等同用,如小青龙汤(《伤寒论》);若纯系寒痰停饮射肺,咳嗽胸满,气逆喘急者,可配伍茯苓、干姜、五味子等药,如苓甘五味姜辛汤(《金匮要略》)。 
      
  【用法用量】煎服,1~3g;散剂每次服0.5~1g。          
  【使用注意】阴虚阳亢头痛,肺燥伤阴干咳者忌用。不宜与藜芦同用。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药生
发表于 2014-6-29 15:19:57 | 显示全部楼层
细辛不过钱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大师
发表于 2014-6-29 15:29:19 | 显示全部楼层
中药博大精深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药徒
发表于 2014-6-29 17:42:15 | 显示全部楼层
不错,确有道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药徒
发表于 2014-6-29 17:49:54 | 显示全部楼层
解表散寒,祛风止痛,通窍,温肺化饮。记住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发帖声明
1、本站为技术交流论坛,发帖的内容具有互动属性。您在本站发布的内容:
①在无人回复的情况下,可以通过自助删帖功能随时删除(自助删帖功能关闭期间,可以联系管理员微信:8542508 处理。)
②在有人回复和讨论的情况下,主题帖和回复内容已构成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您将不能直接删除该帖。
2、禁止发布任何涉政、涉黄赌毒及其他违反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及本站版规的内容,详情请参阅《蒲公英论坛总版规》。
3、您在本站发表、转载的任何作品仅代表您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观点。不要盗用有版权要求的作品,转贴请注明来源,否则文责自负。
4、请认真阅读上述条款,您发帖即代表接受上述条款。

QQ|手机版|蒲公英|ouryao|蒲公英 ( 京ICP备14042168号-1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京B2-20243455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编号:(京)-非经营性-2024-0033

GMT+8, 2025-8-25 15:11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声明:蒲公英网站所涉及的原创文章、文字内容、视频图片及首发资料,版权归作者及蒲公英网站所有,转载要在显著位置标明来源“蒲公英”;禁止任何形式的商业用途。违反上述声明的,本站及作者将追究法律责任。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